查看原文
其他

“回家”,永恒的情结永恒的主题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10-07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这个国庆假期,你回家了吗?

每逢节假日,天南地北的人们不约而同踏上回家之路。对漂泊的游子来说,纵使山高路远、舟车劳顿,但一想到与亲人团聚,便恨不得脚步再快一些。

影视剧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作为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主题,大银幕上、小荧屏里,“回家”总以各种形式呈现。

“让月光,带我回家,牵着我的手;让来路,带我回来吧,归途上,总有风……”这是正在热映的电影《万里归途》的主题曲,它与影片交相辉映,似乎用一种温柔且有力量的声音在呼唤:回家,回我们的家。




事实上,除了《万里归途》,从很多中国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听到一声声关于“回家”的呼唤。

“回家”,既可以是回到曾经的居所、儿时的故乡,也可以是回归精神的家园。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起一部电影,《人在囧途》。这一个“春运”故事,虽然使用了一些夸张的艺术手法,但相信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场景。“春运”是交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为了团圆的日子,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回到家乡。

对于回家的企盼和想象,是不论距离远近的。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独行月球》中,独孤月说,自己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但放不下离愁,回归地球这片故土,是他独自活下来的动力。

每个人心中对“家”有着不同的感悟,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关于“回家”的细节表现也不尽相同。

杭州籍青年导演顾晓刚、仇晟,回到故乡取景拍摄,以《春江水暖》《郊区的鸟》等影片向观众展现浙江的风土人情,从创作内外呼应了“回家”这一主题。对他们来说,故乡常常带有浓厚的江南情结。

《春江水暖》海报。图源:豆瓣电影


无论山多高、水多长、路多远,都要“回家”,是为了和所爱之人在一起。如,电视剧《人世间》结尾周秉昆与郑娟互相搀扶漫步雨中;《人生大事》片尾,一家五口坐在门前仰望星空。

每部作品,每个故事,都是一段旅程。离家通向的是未知与不确定,即使路途平坦也心怀忐忑,回家通往的则是熟悉与安全感,纵然千山万水也心无旁骛。当对抗漂泊的坚硬躯壳与眷恋归家的柔软内心相交织,便引发了影视作品与观众内心的同频共振。



从更宏大的角度而言,“回家”不仅是从异乡到故乡的空间位移,更是一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认同、精神归属。

因而,关于这一主题,还有一种表达——即便穿过枪林弹雨,即便是漂洋过海,中国人也要回家。

电影《万里归途》,展现了外交官撤侨之路的惊心动魄。电影中,外交官临危受命,手无寸铁深入战火废墟之中支援撤侨,带领同胞走出一条回家之路。相信,当影厅中响起“我们代表中国大使馆,来接大家回家”这句铿锵的话语时,现场的观众一定已经热血沸腾。

《万里归途》剧照图源:豆瓣电影


又如,2019年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回归”篇中,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在各自岗位上竭尽全力,就为确保香港回归仪式上的五星红旗准时升起。

每当在这样的时刻,“回家”,就不仅仅是跨越具体,也代表着一种神圣的仪式。分秒必争背后,是每个人对我们整个民族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

导演张艺谋曾说:“我总觉得家和国的事情,国家的还是更大一点。”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才能从更高视角理解“回家”的深层意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天下”,自古就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是你我生命中不曾枯竭的前行动力,也是支撑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力量之源。因此,我们从来就擅长以小家见大家,讲好家国故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回归祖国成为一代代人的赤诚呼唤,哪怕距离再遥远,时间再漫长,“回家”都是唯一的终点。



事实上,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回家”都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也正因此,以“回家”为主题的影视剧,毫无疑问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是影视领域的永恒题材。

妈妈的唠叨、爸爸的微笑,可以治愈漂泊的苦楚;走在乡间小路,内心某种久未触碰却永恒存在的东西会在一句乡音、一隅街景、一味小吃中活泛起来,熟悉而悠远。

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随之而来: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回到故乡?

《万里归途》剧照。图源:豆瓣电影

农耕文明衍生恋“土”情结,中国人自古对乡土饱含眷恋,于是,“乡愁”成为中国文化的永恒主题。“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回到故乡”是一种精神回归,回到家乡,人们才能找到自我精神的源头和出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脍炙人口的诗句,便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家乡的深情表白。

近现代以来,漂泊的游子也无一不将故乡作为内心的安放之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电影《上甘岭》中,志愿军战士对家乡大河美丽风景的深情回忆。每一位看着家乡河流长大的中国人,都会被这首歌所感染,回想起心中魂牵梦萦的乡土。

社会学家项飙说:“我们在家乡生活了十几年,慢慢地形成了自我意识、看问题的方式,以及自己的气质。”

导演贾樟柯说:“所谓故乡,就是我们睁开眼,看到世界的第一道光线、第一抹颜色,学会的第一句话,我们在这里建构了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的理解。”

对中国人而言,家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回家更是生命的重要课题。因此,影视作品中那些影影绰绰的画面,总能撩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家的情愫。



每逢过年过节,很多人会踏上回乡之路。或许大多数人的“归途”,不可能有《万里归途》的故事那么惊险、艰辛,但归心似箭的心情却是一样的。

游子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家乡在,根就在,希望就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家乡既是起点,亦是终点。别忘记,常回家看看。毕竟,有故乡可回,是一种幸运。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