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春天叫江南

嘉轩 浙江宣传 2023-03-22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随着3月的到来,近日,浙江多地官宣入春。曾火遍大江南北的那句“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再度翻红。杨柳依依,诗韵袅袅,似乎道不完江南之春的美,让人直呼“春天一到,就想去江南!”


江南究竟美在哪?何以千百年来,令人如此神往?


也许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悠然自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色彩斑斓,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烟火人间,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无限乡愁……


有一种春天叫江南。烟雨杏花人间,古道青瓦白墙,远山田园细流,随意流淌的江南春色,足以泼墨一幅诗情与浪漫的隽永画卷。


南湖春天




江南之美,在其景,更在其韵。


江南的春色,是明艳动人的。


“忽如一夜春风起,江南从此惊人间。”一夕梦醒,天地间春意潮涌而来,让人猝不及防。冬装未换,漫山的桃花已挂满枝头。碧海潮生,桃花影落,春日的舟山桃花岛上醉红点点,粉红的,浅红的,火红的,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远远看去,像天边飘来的一片云霞。


舟山桃花岛 图源:舟山普陀文旅


有人说,春天的色彩,唯有江南点染得最全面:梅红、月白、浅云、海天霞、远山黛……与草木蔓发、生机勃勃的背景融为一体,合成了一部繁花似锦的大片。关不住的满园春色,点缀了山川大地,也惊醒了游人的梦。


江南的春雨,是绵绵不绝的。


一切景美皆成情美,江南的山水本是活的,一遇上雨,便幻化成了朦朦仙境。


感受江南烟雨,可以去杭州西湖,断桥苏堤上,穿着丝绸旗袍,撑着一把油纸伞,与许仙和白娘子跨时空对话;可以去嘉兴古镇西塘,观赏沿河而居的徽派建筑,品烟雨长廊,悟吴越文化,入夜还可以在乌篷船上听着雨声入眠;还可以去台州的神仙居,感受青山逢烟雨……


江南的春水,更是刚柔并济的。


很多人想到江南,眼前会浮现“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景象。水乡多古镇,烟雨点染之下,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丹青画卷。青石板铺满了街头小巷,蜿蜒细长的似乎没有尽头。着一身汉唐华服,乘一叶蚱蜢小舟,听一段花鼓戏曲,品一口竹筒乌酒,在潺潺流水中,让人默默体味江南烟雨的婆娑柔情。


乌镇春色


生活在江南,是一种幸福。2001年,演员黄磊来到乌镇,拍摄自己导演、编剧的处女作《似水年华》,便是住在了乌镇。一晃20多年过去了,这个地方依旧是他的故梦,他曾写道:“这个小镇,是我最在意的地方,也是最柔软的归属。”


江南也有阳刚的一面。如激流勇进的钱江潮,“钱塘江上春潮急,风卷锦帆飞”,奔腾于时代之中,蔚为大观,象征着勇立潮头的浙江风骨。春日钱江潮,也是一景。


醉里吴音相媚好,娇惹了三月的春华,迷醉了游人,更鲜活了人间。春天里,任谁都想拈一朵江南的花,饮一壶江南的酒,再寻一个梦里的水乡。




江南之美,也在那一碗烟火人间中。


一声春雷骤响,那些隐匿在田园、山林、河涧里的精灵都苏醒了,将厚藏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滋味尽情释放出来,为春日的江南增添了更多诱人风情。


从山温水润、物华天宝的自然宝库中,可以寻一味“鲜”。


江南春天最撩人的鲜味,来自山林。在太阳初升前采摘的雷笋,尤为鲜嫩,挖出后生食,甘甜清香,“过夜吃已有隔世感”。


湖州市竹翠园的春笋 图源:视觉中国


清代李渔将笋列为蔬食第一鲜,认为笋乃至鲜至美,甚至超过了蟹;而“饕翁”苏轼曾写道,“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这时节,正是新笋出林香了。


江南游子在外,每到春天,必定会思念那一口醇厚的“腌笃鲜”,笋、腊肉、鲜猪肉经过小火焖煮,汤白汁浓,笋香肉嫩,眷恋悠长。


春天里,江河水泽也慷慨馈赠了浙江人一味“鲜”,这其中,螺蛳的“江湖地位”不可撼动。清明前后是螺蛳最肥美之时,从河里新鲜捞上来,经过一阵“哔哔啵啵”的爆炒,肉质爽脆,越吃越有味。


从《诗经》里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到《红楼梦》中的“油盐枸杞芽儿”,江南的野菜,也敢为天下“鲜”。每到春天,你总能看到人们拿着小铲子、剪刀、菜篮子挖野菜。一道马兰头拌香干是多少人的最爱,直呼“一口一个春天”。


江南有“鲜”,更有风雅。深藏在江南人骨子里的“诗和远方”,让他们的日常餐桌上,总少不了一件历经时间打磨的“艺术品”。


《山家清供》一书中,曾提到一道名菜“梅花汤饼”,自南宋传承下来。据载,烹制时,白梅花、檀香末水和面被制成馄饨皮,压制出梅花瓣状,煮熟后再用清鸡汤作汤底,还规定每客只能食二百朵梅花。


梅花汤饼 图源:萧山博物馆


后人有如此评价: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意思是说,这一碗小小的汤羹,就像是杭州孤山下的西湖,漂浮着片片如白玉般晶莹透亮的梅花。


苏轼在湖州时,发明的碧筒酒的饮用之法,也充满着浪漫的仪式感:“暑月,命客棹荡舟莲中,先以酒入荷叶束之,又包鱼酢他叶内,候舟回,风熏日炽,酒香鱼熟,各取酒及酢作供,真佳适也。”


蕴含江南文化内涵的美食,早已超越最基本的果腹需求,被缀以风雅,被赋予生活的情致,充满愉悦的享受。




江南之美,更在那诗情画意。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人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江南梦。


游人置身三月江南,那些年读过的文字便不自觉地流淌出来了。“千里莺啼绿映红”中掩映着迎风招展的酒旗,丰年留客的农家;“小楼一夜听春雨”,让人依稀听见临安城里,清早深巷的卖花声。


江南赋予了文人诗兴,诗词也赋予了江南灵魂。这里,有“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切切思念,有“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的绵绵情愫,还有“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的深深感怀。


有人戏称,茗茶、荷花、古寺、皓月并非江南特有,一旦有诗书大家将其吟诵、描绘,这些事物就会添上几分江南特有的美。


2月18日,地处义乌市大山深处的杨盆村,一棵有着两百多年树龄的白玉兰树开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图源:新华社


时间拨回到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是日天朗气清,王羲之与一众好友在会稽山阴兰亭曲水流觞,沉醉于江南美景之中恣意畅然,饮酒作诗。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为兰亭诗写下《兰亭集序》,短短28行,324字,文章、字体风格雅逸、刚柔并济,如江南春,更如江南人。


江南的春,更在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中散发独特魅力,激发人们心底深处的独特牵挂与情感。


“春蚕到死丝方尽。”从宋代起,春季期间,各地会不间断地上演“扫蚕花地、逛蚕花会”等民俗活动。比如,以前每到清明和谷雨时节,乌镇的蚕农都要祭奠蚕圣,佩戴着蚕花的蚕花仙子,在庙会上巡游一周并登台撒花。直到今天,当地还传承着传统的“香市”盛会,为市民和游客呈现踏青游春、蚕花会、踏白船等众多特色民俗活动。


这些习俗已经演化为江南春日的一大文化标识,寄予了当地人的美好愿望,也展现了浙江人勤劳淳朴的精神风貌。


江南,就像一个音符,在文人墨客的笔端跳跃,也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但一万个人眼里、心里,有一万个江南模样。还等什么?若到江南赶上春,那就“千万与春住”!





我们的第二本新书现已正式出版

不少读者询问购书“传送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