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场何以飘香千年
▲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有着“中国绿茶看浙江”美誉的浙江,茶文化源远流长,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现的茶树根,将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向前推至距今6000年前后。
在金华市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就有一座千年古茶场——磐安玉山古茶场。这里是目前全国唯一集茶叶生产、交易、茶文化于一体的茶场遗址,被称为茶业发展史上的“活化石”;由此衍生出的庙会(赶茶场)还是人类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山清水秀、云遮雾绕的群山之间,一片片茶叶承载着说不尽的光阴故事。那么,这座古茶场何以飘香千年?又如何尽展新颜,焕发出生机魅力?
一
磐安玉山古茶场绵延千年的传奇故事,得从一个人、两场庙会、三块碑说起。
一个人——许逊。在玉山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晋代有位道士名叫许逊,他游历至玉山时,意外发现这里的茶叶质量上佳、清香醇悠,但茶农的生活十分清苦。于是他心中一动,决定留下来帮助茶农。
此后,他一方面着手研究如何加工茶叶以改进其品质,制成“婺州东白”;另一方面让道童带着茶叶,到各地道观施茶。结果各地名士喝了茶后都赞不绝口,四方茶商也纷纷慕名来到玉山,玉山茶叶一时间声名远播。“婺州东白”在唐代成为贡品,并被“茶圣”陆羽的《茶经》收录。
两场庙会——“春社”和“秋社”。宋代时,玉山地区的茶农为了纪念许逊,尊其为“茶神”,建庙祭祀,并在茶场庙东侧设置了茶叶交易市场——茶场,成为“榷茶之地”“皇家茶场”;到了明朝,茶场为中心的两场庙会——“春社”和“秋社”也随之形成。
“春社日”,当地茶农会盛装打扮祭拜“茶神”,而后汇聚至茶场看社戏。这段时间,茶场里还会交流各种山货物资,更显热闹非凡。民间传闻农历十月十六是“茶神”许逊的生日,因此谢“茶神”成为“秋社日”的一项重要活动。其间,迎大旗、叠罗汉、抬八仙等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展开,规模和热闹程度比“春社”更甚。
三块碑——“奉谕禁茶叶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粮食洋价称头碑”。在古茶场现存的管理用房内,保留着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立的三块碑。
所谓“称头碑”,其实是指县衙管理市场的规章条文。在白术、粮食、茶叶贸易市场上,一切由官方管理。禁止商户随意涨价、缺斤少两,以保护交易公平。据赵基《濮山先生传》记载:“茶场山者,古宋所榷茶地也,设官监之,以进御命,曰‘茶纲’。”可见,玉山古茶场是宋代以后各朝指定的“官方”茶叶贸易场所之一。
二
从兴盛到衰退、从破败到重建,磐安玉山古茶场历经了千百余年的风霜洗礼,留下了不少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时刻。
清朝末期,随着经济衰退,古茶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时,废弃的古茶场又陆续被农户、酒厂、供销社等用于居住和生产经营,整体日益衰败,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面临被拆毁的风险。
不过,进入21世纪,玉山古茶场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2001年,古茶场的重要性逐渐显现,玉山民众集体出资将其赎回;2004年,当地政府邀请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详细考查古茶场,专家组对古茶场的历史价值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种古代市场功能性建筑在国内实属罕见。值得一提的是,与古茶场密不可分的一系列茶文化令人称奇,填补了我国文保史上的茶文化空白。
最重要的转折发生在2006年前后。《习近平在浙江》一书记载,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专程赴古茶场调研。习近平同志察看了茶场的现状,听取了县领导汇报,并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当场提出:“要维修保护好这个古茶场,充分发掘利用好它独特的历史人文经济价值。”
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下,古茶场得到了及时有效且高质量的维修保护。2006年5月25日,玉山古茶场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此后,经过专业修缮,玉山古茶场不仅保存了完整的格局和风貌,还新建了茶博馆和文保所。而今,以古茶场文化为背景,集生产、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万亩生态茶园基地,再现了许逊至玉山时“茶树遍布山野”的美好景象。
三
一片小小的茶叶,连接着历史与未来。如何传承发展好磐安玉山古茶场丰富悠久的茶文化,使其历史价值转化出更多当代价值?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讲好古茶场的三个“新故事”。
民间舞蹈《龙腾狮跃》
讲好“茶以载道”的故事,为“老茶”注入新韵。玉山古茶场承载着世代匠人的手艺和智慧。一代代爱茶人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有茶韵千年、茶香万里。
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当让“老”茶叶、“古”茶场、“旧”茶俗所映射的“清”“敬”“和”“美”茶文化沁入当代人生活,同时更深入研究和展示“茶叶交易”“斗茶”“茶纲”“赶茶场”等传统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潜移默化和深入了解中更加认同和喜爱。
讲好“点茶成金”的故事,让“绿叶子”走出新路。近年来,磐安聚焦文化溯源、专注品质提升、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多方位多角度发展茶产业。
比如恢复和挖掘“婺州东白”,取其精华、精心研创,研制出“磐安云峰”,如今其品牌市场价值已达20.78亿元;再如探索发展“茶旅产业”,规划玉山古茶文化博览园项目,打造集古茶文化、茶园观赏、茶道体验、茶艺研学等于一体的中国茶文化旅游目的地。
讲好“以茶会友”的故事,打开对话世界新方式。有人说,茶道蕴含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待客之道。从茶马古道、古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世界各地传播、交流。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产茶国家和地区超过60个,有20多亿人喜爱饮茶。
传承千年,茶路万里。若能发挥好人类非遗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开发利用,挖掘更多玉山茶文化好故事,绵绵茶路一定可以延伸至更广、更远。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茶文化走过时光长河,飘香千年,也必将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滋养未来。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