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婺的改革突围之路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12-29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不久前,在墨西哥桑塔·卢西亚国际艺术节上,由浙江婺剧团表演的婺剧《三打白骨精》惊艳亮相,赢得满堂彩。这不是浙婺第一次在海外受到欢迎。今年9月,这个来自浙江金华的地方戏曲院团远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不但在非洲“火”了一把,还吸引了很多“洋粉丝”。

当一些国有文艺院团深陷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中步履维艰时,浙婺凭借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突围之路,并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浙婺现象”。此前,“浙江宣传”曾专门发文关注。

趁着中国戏剧节举办之际,我们不妨再往深一层探究:浙婺经历了哪几次重要改革?又是如何通过改革激活一池春水,实现“小剧种”唱响全球的“大梦想”?

婺剧《三打白骨精》 图源:金华文化



在浙中地区,民间素有“浙婺演到哪,就火到哪”的说法。铜锣一响,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来一睹风采。

上世纪50年代,浙婺刚成立不久,便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曾赋诗一首:“浙东何止山川美,又有新声说婺州。”然而,到了80年代中期,浙婺和其他剧团一样陷入低谷:观众急剧减少,一年到头演不上几场戏。

不在绝境中灭亡,就在绝境中崛起。面对几近停摆的生存危机,浙婺开始了第一次“绝地反击”式的改革。1996年,剧团公开竞聘选拔,名不见经传的“龙套演员”王晓平当选为副团长。两年后,浙婺又在全省率先将“团长负责制”改为“总经理负责制”,王晓平被任命为总经理。他既有敏锐的商业眼光,也熟悉婺剧特色。成为剧团经营者后,他走市场化道路,靠“戏台子”留住人,短短几年就屡创佳绩。“艺术再精湛,若没市场,依旧死路一条”“人才的高度决定艺术的高度”......在浙婺,王晓平的不少“名言”被人所熟知。

梨园界有句行话叫“练千遍不如看一遍,学千遍不如串一遍(演一遍)”。那时,浙婺一改过去“等戏演”的老路,创造一切机会演出,改革的成效很快显现出来,比如剧团从演“课本剧”入手,不到两个月演出70多场次,剧团运营步入正轨。

2011年,国有文艺院团新一轮体制改革启动。浙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进一步整合资源、盘活全局。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与当时的金华剧院等3家单位合并,并升格成立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

2013年,占地65亩、投资3.3亿元的中国婺剧院建设完成,交由浙婺管理使用。有了硬件条件的加持,全团更加专注于剧目创排。这一时期,浙婺硕果累累,一举获得十余项国家级大奖。

时间一往无前,改革的步伐历经实践检验愈发坚定有力。2019年,浙婺迎来第三次改革——探索“一团一策”。新出台“婺剧六条”扶持政策,条条都是“真金白银”,极大地释放了改革活力,激发了院团发展的内生动力。

经历三次不同时期和境遇的重要改革,浙婺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从一个濒临解散的地方剧团,成功跻身全国优秀地方戏院团行列。

金华·中国婺剧院 图源:视觉中国




发展到今天,浙婺已经是一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文化名片,也成为弘扬民族艺术、传播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口。它之所以能在全国院团改革中走在前列,在于较好解决了国有文艺院团普遍面临的三大难题。

首先,化解“出人难”,改变了演员青黄不接的现状。繁荣戏曲艺术,人才是根本,尤其是青年人才。在选人用人方面,浙婺敢于打破“论资排辈”“唯主角论”“身份界限”等“潜规则”,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对有能力的人给机会、给平台、给激励。

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2019年婺剧《红灯记》赴京演出,3个主角里有两个是“小年轻”,10多位国家一级、二级演员甘愿配戏。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在历年“新松计划”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荣获金奖的浙婺演员中,有不少是配角演员或者非编制演员。

其次,攻克“出戏难”,扭转了传统剧种式微的颓势。有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8月,全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这个数据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的《中国戏曲志》对照,说明已有47种剧种消亡,17种濒临消亡。

一出有影响力的好戏能救活一个剧种。浙婺以剧目为突破口,创新表演内容和形式,全力输出好作品。以这次在海外圈粉的《三打白骨精》为例,唱、念、做、打、翻,变脸、下高翻、双砸险……各种技巧接连展现,一场戏下来,全程没有“尿点”,让人拍案叫绝。

最后,破除“出效益难”,打破“没人看”“不叫座”的困局。转企改制后,财政“断奶”,国有文艺院团往往因为缺乏自身“造血”能力,找不到打开市场、吸引观众的路径,从而“走下坡路”。

振兴戏曲最好的办法是吸引更多人看戏。浙婺的办法有“三大招”,比如,利用中国婺剧院剧场资源,举办惠民演出;比如,引进国内外优秀商业演出,集聚人气;再如,“上厅堂也下农田”,在剧院之外到农村乡野去演出,用“流动车”“小舞台”等灵活形式,将婺剧唱进每个人的心中。

2023年9月8日,中国婺剧表演亮相埃塞俄比亚 图源:新华社



小剧种,也能唱大戏。从农村走出,到多次登上春晚,再到漂洋过海,回望浙婺60多年发展史,始终贯穿着敢闯敢试的改革勇气。

那么,“浙婺现象”的出现,对于当下更好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能带来怎样的启迪和助益?笔者认为,有这样几句话值得深思。

既要“抬头看路”,也要“埋头拉车”。“改革”二字,乍听之下很宏大,其实并不复杂。浙婺的三次改革,最突出的是“精准号脉”“问题导向”,把握住了不同阶段的时代机遇从而采取行动,针对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在生死存亡之际首先解决“活下来”问题,然后聚焦怎样出精品、育人才,最后是整体发展的提质增效,一步一个脚印。


形势变化快,机遇稍纵即逝。院团改革既需要立足社会实际,洞察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规划,利用好政策机遇等乘势而上,也需要厘清什么问题最要紧、难点堵点在哪里、瓶颈困难是什么,然后一个个去研究、一项项去攻关、一样样去解决。


既要有所作为,也要有所不为。院团改革的核心逻辑之一是尊重规律,即: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尊重新老交替规律……一言蔽之,一切按照规律办事。

放眼古今中外,任何艺术都具有差异化的地域和族群特色,戏曲亦然。在不断的改革谋新中,浙婺坚持尊重规律,有所为也有所不为。一方面,大胆拥抱变化,根据新潮流新需求,与当代审美趣味和受众偏好相融合;一方面,牢牢抓住“文戏武做、武戏文唱”的“秘笈”,靠高难度表演巩固独树一帜的剧种特色,强化记忆点。

既要自己好,也要大家好。“一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一个地方剧种的传承发展绝不是仅靠个别院团“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需要众多剧团齐头并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永续流传。

从改革开始,浙婺就深刻认识构建“大婺剧”生态圈的重要性,从不挤压其他婺剧团的生存空间,反而积极培育婺剧发展的生态链。通过持续输送优秀人才,复盘、移植、新创剧目,带动金华、丽水、建德等婺剧流行区共同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婺剧品牌。

有一首歌这样唱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改革没有终点,改革一直在路上。在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大潮中,相信会有更多改革“弄潮儿”,激起浪花朵朵,将来自历史深处的传统戏曲传得更远、唱得更响。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