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之绝
▲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许多景区景点、主题乐园、文博场馆等都迎来了一波旅游热。在江南一带,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湖州的莲花庄等古典园林吸引了不少游客。古朴的屋檐、静谧的湖水,庭中形状奇特、纹路别致的太湖石等,构成一番峰回路转的景象,吸引游人沉醉其中。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江南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太湖石。太湖石又称“洞庭石”“假山石”“窟窿石”,因产于太湖地区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石之一。
那么,千百年来被文人雅士独独珍爱的太湖石,到底绝在哪?当太湖石资源逐渐面临枯竭危机之时,又该如何使这一千古名石再美千年?
相传,太湖石的形成可追溯至百万年前。彼时的太湖地区还是个海湾,后逐渐变为内陆湖泊,湖底石灰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水波冲击和湖水溶蚀,因而兼有曲折圆润、重峦叠嶂之态,呈现出“瘦、皱、漏、透”特征。
有人这样解读:“瘦”,代表了古代文人的清瘦形象和独立思想;“皱”,代表了历史沧桑和人生曲折;“漏”,代表谦逊和隐忍的品质;“透”,则代表通达和智慧。因此,太湖石自古以来都颇受文雅之士喜爱。
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赏石文化日益昌盛,太湖石逐渐成为石中顶流,赏玩太湖石成为一种潮流。
在白居易笔下,常常与石相伴的牛僧孺对太湖石的喜爱可用“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来形容;牛僧孺所作《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等亦是文学史上的咏石名篇。
米芾更是赏石入“癫”。据说有一次米芾收到一块奇异太湖石,非常高兴,高呼“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可见他对赏玩奇石的痴迷。有论者认为,“瘦、皱、漏、透”赏石审美标准是米芾提出来的。
古时皇家园林中,也不乏太湖石的身影。不过,经过宋朝大规模开采,到了明朝,水生太湖石中已少有质地优良的,存世的大多是旱生太湖石,这时的太湖石频频出现在绘画、园林等领域,引领审美风尚。随着皇家园林的大规模建造,太湖石在清代已经成为园林艺术的重要元素。
美学大师宗白华说,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球之表,苍古而悠久;一次是艺术生命,被人拾取欣赏于心神之间,清奇而当下。
太湖石因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的歌咏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浓厚的人文色彩、文化风骨。那么,太湖石之绝,绝在何处?
比如,绝在蕴含诗词之美。两宋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酷爱太湖石的文人雅士,像苏轼、米芾、梅尧臣、欧阳修等,于是大量有关藏石赏石的诗词和艺术审美著作出现。
前文提到的白居易曾写过多篇太湖石诗文,其中以《太湖石记》最为世人熟知,文中盛赞太湖石“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
比如,绝在塑造意境之美。在园林建筑中采用太湖石造景,可以体现园林主人亲近山水的悠然意境,以慰藉其山水之志。梅尧臣曾说,“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
值得一提的是,太湖石藏石赏石之风在两宋时期达到鼎盛,上至王室、下至民众都对太湖石异常偏爱并且凝练出了赏石文化及美学思想,成为宋韵文化至雅至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湖石产于太湖地区,与浙江有着不解之缘。《江南园林志》中记载:“宋时江南园林,萃于吴兴。”湖州园林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理石叠山”的胜景,周密撰写的《吴兴园林记》里还描绘了南宋时湖州城内外园林胜景,其中有很大篇幅记叙太湖石在园林构景中的不同手法,引领当时潮流。
比如,绝在滋养书画之美。中国书画到宋代发展到一定高度,以石入画成为当时书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比如宋徽宗赵佶的《祥龙石图》,勾勒出太湖石的内部沟壑与肌理,极其写实;《绣羽鸣春图》则描绘了一只孤鸟伫立太湖石的意境,等等。
“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明代文震亨之言,印证了太湖石形成的不易与珍贵。太湖石的保护,在形也在神,只有形神兼备,才能让它的绝代风华代代流传。
如何平衡保护太湖石资源和传承发展太湖石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需要直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守护“形”。太湖石无论是水石还是旱石,其形成都需要漫长的时间与特定的自然环境,产量本就不大。经过历代大量开采,水生太湖石早已几近绝迹。据《吴县志》记载,“至北宋末,经多年开采,洞庭西山的太湖石已基本采尽”。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猛发展,一些旱石资源也遭遇过度挖掘,甚至被破坏。
如果太湖石“濒危”甚至“灭绝”,当后人再读到“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是否还能想象其姿态万千的形态美?因而,加强太湖石矿石资源的保护、杜绝乱挖滥采已迫在眉睫。比如,可用政策法规对太湖石矿石资源保护提供保障,打击非法采石行为,引导有序开发、合理利用。
传好“神”。太湖石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比如在湖州莲花庄公园内有一座高3.8米、宽约1.2米的精品太湖石,名唤“莲花峰”,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让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太湖石“走”出在地?
比如,开展一些名石评选活动,建设运营好太湖石文化博物馆等,让太湖石文化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天下谁人不识君”;加强对相关古诗词、志书文献等的溯源、整理,补好太湖石“家谱”,让太湖石文化有迹可循;还可搭上文创的快车,让太湖石从难以挪动的矿产资源化身成为可以带在身上、放在家中的文化符号,于俯仰可见中走入人心。
再如,需要对太湖石的历史性、文化性、珍贵性等大力宣传,让大众对太湖石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守护好这一珍贵资源。
太湖石之绝美,不仅在形、在韵,更在风骨。有人说,在中国,凡风流写意、意境高远者,总少不了与“怪石”相伴。那么,期待“太湖怪石”能够续写新的千古传奇、千古风流。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