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最近,“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消费者反向选择低评分餐厅这一现象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一些消费者抱着“我倒要看看有多难吃”的心态去低分店猎奇,却反而收获了意外之喜。而在一些媒体发起的餐厅评分选择投票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网友选择评分为“3至4分”的餐厅,理由是“真实”。
以往,很多人外出吃饭前,习惯于在消费点评网站或app上先刷一波“种草”信息。如今“反向种草”热潮兴起、“低分”餐厅逆袭,这背后是纯粹的任性、个性,还是对评分不信?是理性回归,还是“报复性反击”?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
有句话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实,有评分的地方也有江湖。在餐饮界的评分等级划分中,0.1分的差距很多时候意味着“天壤之别”。以某款软件的美食评分体系为例,4分以上就会优先被列入“推荐”选择,3.9分就沦为“低评分”餐厅。为了提高评分,许多商家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比如,为了提升在网络平台上的评分,不少商家通过送菜、送饮料、送优惠券等方式,来换取晒图、好评。为了适应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玩法”,一些商家还会邀请美食博主来探店,刷一波精心包装的“通稿式评论”。还有的商家不惜耗费大量精力、财力“卷”在“控评”“删评”“刷好评”上,而反映用户真实感受的评论、评分往往难以“露面”。消费者之所以把网络平台上的消费点评作为参考,原因无外乎希望可以节约时间成本、降低试错成本。然而,随着各类评分、榜单盛行,一块手机“小屏”能影响的生活选择越来越多。有人打开某款地图导航软件,点开周边美食后,发现根据综合选项排序的餐厅,直线距离2公里内的前50家,只有1家为4分以下的“低评分”餐厅,超30家餐厅都为评分4.5及以上的“超棒”餐厅。当“超棒”餐厅满天飞的时候,“真的靠谱吗”渐渐成为很多人的疑问。当“好评是刷的”“评分是买的”变成很多人的共识后,那些重在包装、刷分,而不在提升菜品质量、改善餐厅环境、改进服务水平上进行投入的所谓网红餐厅,换来的将是消费者对“高评分”失真、“照骗”式种草的失望,最终变得冷冷清清。
图源:视觉中国
一方面,就消费者而言,选择低分店有一定的猎奇和任性因素在,但也有因为在高分店“踩雷”导致的失望:“好评不可信,那就睁大眼睛从差评当中选。”比如,差评里写着“上菜好慢呀,一道菜等这么久”,在有些网友看来那这家店应该是好吃的,因为“没有骂菜品,菜上这么慢,还愿意等”。这种逆向思维,反倒成了选出好店的新思路。还有网友支招,那些评分在3.5分到4分之间、开了三年以上的老店,也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跨平台去“货比三家”,看下综合评分后再做选择。在热衷“做分数”成为某些高分店“诀窍”的同时,不愿“整花活”也是很多低分店的坚持。前者把心思花在取巧上,却也容易患上分数焦虑症导致动作变形;后者拥有固定客流,销售渠道稳定,重心不在“营销套路”,被打低分也不在意。另一方面,对商家和平台来说,评分有高有低,本无可厚非。如果一家两家低分店被反选,也算正常。但是,当越来越多的“3.5分餐厅”被挤爆,就应该引起重视。一些消费者不惜“以身试险”,为明珠蒙尘的“低分店”正名,经过实践检验以后,消费者又为“不能轻信低分”添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论据。他们往往又因为不相信,而不愿意再通过网上评分进行感受反馈、数据修正。如此循环往复,评分的参考价值会越来越低。我们不怕看见“质疑低分店、理解低分店、选择低分店”的“反向选择”,但更乐于看见“质疑高分店、信服高分店、选择高分店”,也许这才是大数据算法的胜利、评分的意义。图源:“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这条热搜里,其实藏着明显的信号,那就是消费者期待消费评价体系回归真实、客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用真心卷品质。平台上的好评,只是把用户吸引到店的第一步,而拿得出手的“镇店之宝”,才是让新客心甘情愿留下变成回头客的真本事。因此,作为商家,既需要有用真心卷品质、用服务赢高分的底气,也需要有面对低分问心无愧“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耐心。一些特定信息和商品收到的评论内容,以及相应的转发、评论、点赞数量,是影响公众判断其“是否有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收集整理客观真实的数据,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算法,才可能有靠谱的结果。一味去刷评分,只会沦为蹭得一时噱头却逃不过昙花一现的短命店,被网友戏称为“和百年老店隔着99年的距离”。让评价更多元。对第三方平台来说,真实的评价是平台被信任的保障,建立和完善更加客观多元的评价体系很有必要。心理学上有个“沉默的螺旋”现象,化用到评分这件事上来,若是参与打分的人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人欢迎,则会积极参与;若发现另一观点少有人理会,即使赞同也会保持沉默。这样一来,一种观点和声量越来越强大,另一种观点则越来越稀缺,由此导致评分的“片面”。因此,看见“不发声”的那部分人群和力量,想办法打捞起他们的真实评价,也是让评分尽可能回归真实、客观的重要方式。比如邀请不同领域的“美食密探”品鉴、造访,以及专家评审等,尝试丰富平台的评价体系,提升评价过程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别触碰了红线。你给我高赞,我给你赠品;我邀请探店,你给我引流……互惠是否暗藏“互贿”?行为是否越界甚至涉嫌违法?这些都需要警惕。《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此前,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就曾公布某信息技术公司提供“刷单套餐”案和某餐厅“好评返现”案。可以说,坚决查处“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让商家不敢刷、不能刷,是引导行业竞争走上卷品质和口碑的发展正道的必要手段。品质的真、数据的真、算法的真,说到底都在考量人心的真,而这才终能换来评分的真,让美食和信任都不被辜负。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