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改文风”的五个误区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4-04-08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近段时间以来,深化“改文风”行动在全省新闻战线如火如荼地开展。“改文风”对许多人尤其是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然而在真正面对时,又有些许“陌生感”。

熟悉在于,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改文风”。在革命年代,“整顿文风”就被列为“整顿三风”的内容之一,毛泽东主席的《反对党八股》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改文风”放在重要位置,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陌生在于,不少人对文风“为什么要改”“怎么改”“改成什么样”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有一些难解的困惑,从而影响了改的动力、改的举措和改的效果。笔者认为,“改文风”应避免走入以下五个误区。

图源:视觉中国



误区一:把“改文风”当作“一阵风”

有人认为“改文风”是一场活动,轰轰烈烈走个过场,工作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内容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有的媒体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启动仪式,精心编排了系列动作,但最后拿不出像样的成果;有的开设了“改文风”专栏专题,一开始也推出了一些文风清新的好作品,但时间一长就难以坚持,最后不了了之。

“改文风”不是“一阵风”。从组织形式上看,针对某一个时期文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动员形成声势和一个阶段的整改确保效果,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并不代表“改文风”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活动。

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从历史维度看,“文章合为时而著”,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需求的变化,文风本身就在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中;从现实维度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新闻媒体认真改进文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篇篇报道才情俱佳,一个个产品让人眼前一亮,但同时大话套话仍有不少,理论文章穿靴戴帽、堆砌材料还有存在,新闻报道“千篇一面”也不少见,“假、大、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这就说明“改文风”需要新闻战线坚持不懈。


误区二:认为“改文风”就是记者、编辑的事

记者、编辑作为新闻作品的生产者、加工者,毫无疑问是“改文风”的主力军。有的人认为,新闻作品主要是记者、编辑采编完成的,因此“改文风”就是记者、编辑的事。其实,“改文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仅靠记者、编辑是无法实现的。

从新闻单位内部来说,只有人人都有“改文风”的意识,并且建立一定的机制,这项工作才能推进下去,否则文风好的作品可能无人赏识甚至发不出来,文风好的记者、编辑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特别是媒体的领导干部在“改文风”上要以身作则,主动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钻研业务的导向,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而不能只知道发号施令,坐在办公室要求一线记者、编辑去“改文风”。

从外部来看,“改文风”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些大而空的作品,有时并非出于记者、编辑本意,而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改文风”只有在内外部共同作用下方能真刀真枪改出成效。比如,各地和相关部门为媒体报道提供更多便利和空间,克服“舆情恐惧症”,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尊重记者、编辑的创新创造。

图源:视觉中国



误区三:把“改文风”理解为只是改语言

有的人认为“改文风”就是“改变一种写作方式或者语言习惯”“多用一些新鲜的词汇”“文笔好就行”,这样的理解无疑是太浅显、片面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风与党风同社会风气是紧密相连的。”文风表面上看是语言修辞的事情,实际上关乎作风和学风,并非仅靠改变语言文字表现技巧等技术层面的操作就能达到“改文风”的目的。

好学风是“好文风”的前提。“给人杯水者,必心怀江河”。新闻工作者要带头坚信笃行、好学能文,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理论功底越扎实,知识储备越充实,思想观点越深刻,写文章才能“下笔如有神”,做的产品才会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好作风是“好文风”的关键。前不久,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的“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中,有一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问浙江卫视记者杨川源,记者这个职业是否会被AI取代?这位连获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记者回答道,只要深入扎根基层,就不会被取代。

不扎根一线调研,就难以触及实质问题,作品不可避免会有套话;不深入群众了解民间疾苦,不知道社会关切,表达的观点就难以切中肯綮,只能沦为空话。基层是新闻创作的沃土,也是“改文风”的基础。只有扎根基层、到群众中去,才能产出“沾露珠”“冒热气”的好作品。


误区四:认为“改文风”就要一味学习新媒体

新媒体直抒胸臆的说话方式、简单泼辣的观点输出、炫酷新奇的技术应用往往让人感到惊艳。有的自媒体不靠贩卖八卦,不猎奇审丑,阅读量照样篇均10万+。

“改文风”,理应向新媒体学习。但有的学习流于表面、止于皮毛,反而丢掉了新闻人自身的优势。比如有的搞起“标题党”那一套,故弄玄虚;有的用“公号体”写文章,一句话一行,没有标点,显得不伦不类;有的在文中穿插着各种互联网上的新词汇,让读者看得一愣一愣;还有的在严肃的新闻里进行搞笑配图,引发诟病。

学习新媒体,应把重点放在新媒体的受众意识、对象意识上,将我们想表达的和网友喜欢听的结合起来;其次要学习新媒体的叙事方式,改变冷冰冰的说教口吻,用小切口讲大道理;还可以学习新媒体的犀利直接,敢于亮出观点。

通过取长补短来改进文风,避免停留在表面的涂脂抹粉,将好好的“大家闺秀”打扮成了“四不像”。

漫画 图源:视觉中国



误区五:认为“改文风”改的只是文字表达之风

在实践过程中,有的新闻单位将“改文风”理解为改文字表达方式,把大量精力放在斟酌文章的字句上,而缺乏统一布局、整体推进,即使能推出一些文风好的报道,总体上却仍然难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有的新媒体平台认为“改文风”是传统媒体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其实,“改文风”不只是改文字表达之风。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媒体深度融合的大力推进,媒体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生产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文字,也有图片、视频、新媒体产品,等等。因此,“改文风”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媒体发布的各种内容都应该结合自身特征和实际,贯彻好“改文风”的要求。既需要文字上的生动鲜活,抛弃高高在上的姿态,也要编排上的灵巧用心,丰富报道形式、优化栏目编排,还需要图片视频的巧妙配合,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需要报纸、电视台“改文风”,新媒体平台、账号和网站也不能置身事外。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通过深度融合,创新产品形态,让正能量产生了大流量,这就是一种“改文风”。比如,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夕,新华社出品的纪录片《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天下情怀》,运用了多种声画艺术元素,逻辑线、叙事线、情绪线都很完整,让影片变得可感可信,引起广大网友的强烈共鸣。比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开发的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曾在朋友圈刷屏,利用技术手段让产品的表现形式被网友乐于接受。再如,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官方视频矩阵“美丽浙江”,将做好正面宣传与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深度融合,全网吸粉3000余万。


新形势下,网络也要“改文风”,要让音频荧屏都能新风扑面,使各种各样的内容都能打动人心。如此同步推进、系统施策,新时代的好文风才能蔚然成风。


“改文风”,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而是久久为功的工程,不是浮于表面的涂脂抹粉,而是深入骨髓的脱胎换骨,最关键的是要始终记得文章是写给谁看的,才能改出诚意,改出新意,让群众喜闻乐见,让受众“开卷有益”。




各位读者: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在本文发布的24小时以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将获赠《话由心生》一套。说到“改文风”,您有什么话想说?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