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永年:中国的复兴必须重视海洋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GIG)立足湾区,服务国家,面向未来。研究院由著名学者郑永年教授担任理事长。

图源:网络

导读

2023年5月19日,郑永年教授在2023年大湾区(广东)国际航运大会的主题演讲上表示:“我觉得中国必须成为一个海洋大国,因为海洋大国是一个大国真正崛起的标志。”


今天为什么要把海洋跟全球化结合起来?“因为我们国家正在面临一个新的关键时刻,我们要选择做海洋大国,还是选择继续做陆地大国。”郑永年教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

郑永年教授认为,地大国只能实现有限的全球化,海洋大国则可以实现无限的全球化。近代世界是从海洋开始的,从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英国、美国。比如,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至今为止的影响都依然是全球范围的。

只有当海洋跟全球化结合起来之后,这个全球化才是完美的。”郑永年教授说,近代以来两次最大的全球化都由海洋国家推动,1875年到1914年的全球化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推动的,从19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主要是由英美国家推动。

“今天谈中国的复兴是要重新强大,谈创新就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体系的碰撞。”郑永年教授认为,中国的复兴必须要包括海洋强国的复兴

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现代化跟世界的全球化两股力量互相重合、相向而行,两股力量互相交叉、互相强化,促成了今天的世界。

在郑永年教授看来,当今的中国又碰到一个关键时刻:逆全球化。一些西方国家搞逆全球化,想促使中国重新回到一个陆地国家。这几年,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南海和东南亚至关重要,南海是中国发展海洋国家的生命线。

“中国在崛起,也有能力走向世界,不过目前中国发展海洋国家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还不太雄厚,需要继续开放、更大程度地开放。”郑永年教授强调。

我们要成为海洋国家,海洋就是要流动,更重要的是资本开放。近代以来,资本就是整个世界经济的血液,资本流到哪个角落,经济活动就能流到哪个角落。”郑永年教授表示,中国提出制度型开放,拓展规制、规则、标准、管理等方面的开放,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陆地大国是有边界的,海洋大国是没有边界的。“我们讲中国的复兴,要把唐宋之前海洋文化的精神结合起来,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海洋文化结合起来,重新塑造一个中国新的海洋文化,为我们真正成为一个海洋大国奠定文化基础。”郑永年教授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往期回顾





END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是“民间性质、官方支持、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研究院秉承独立、客观、有效的核心价值理念,汇聚海内外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学者和实践者,扎根真实世界,积极回应转型中国的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致力于知识创新和专业的政策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和解决方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