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扒日系科普第一书

丹妈和小伙伴 丹妈读童书
2024-12-03

之前我分享了干货文章👉快来自查,你家娃的阅读偏科了吗?提醒大家虚构和非虚构类书籍的阅读要做好均衡。


后台收到好些留言,有表白非虚构书籍真香的;也有表示从未涉猎非虚构的。




如何开启非虚构读物的阅读,我想,选择有意思的科普书不会错,试问,这样的科普哪个孩子不爱?


拧开水龙头就有魔法↓



捉昆虫的正确手势↓



拓扑学的世界里↓

咖啡杯变成甜甜圈

在这样一套书里,孩子成为「科学之友」,带着好奇与世界做朋友。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学之友》全系列


早在2016年开始,接力出版社便着手策划引进。接力拥有中文版“科学之友”品牌的唯一使用权和引进期刊的优先选择权


从2020年8月至今,陆续引进出版了10套之多的“科学之友”经典科普书,并且后续会以每年3套的速度,持续引进。


两年来,因为某些原因我几乎没有在公号介绍过它们。但作为陪伴叮当长大的一套科普书,我是欠它们一篇文章的。


叮当看《小科学之友》的古早照片


今天正式来和你们介绍下,先来集体两个相吧。


2020年至今 已出版10套


总共81册


即便是平装,垒起来也像座小山了


哇~这么庞大的套系,要 all in 吗?


大中小科学之友有何区别,傻傻分不清楚啊……


别急,今天我来和你们一篇说清楚。先提醒下,本文最后(第5点)非常重要,建议大家别漏掉。





科学之友,到底是什么来头


《科学之友》,是日本福音馆的镇社之宝,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绘本期刊,开创了儿童科普的新范式。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策划,1969年创刊,53年来长盛不衰。



作品涵盖了孩子关注的自然世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动物、植物、身体、空间、数学、实验、游戏等,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这个系列的科普绘本还见证了,包括五味太郎、加古里子、安野光雅、松冈达英等在内的无数童书作家的成长。现在这些知名绘本创作者,单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存在。能在一套书里聚首,实属难得。


擅长自然科普的松冈达英


《草地上的家》

《池塘里的声音》《和爸爸去露营》

《蝴蝶喜欢什么呢?》《海边的宝藏》


画风稚趣贴近孩童心灵的五味太郎


《神奇的纽扣》《两个我》

《如果是你怎么办》


工学博士加古里子,日本科普绘本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的


《切开看一看》


日本绘本届的美食二人组——中川李枝子和山肋百合子


《古利和古拉》让人心情愉悦的风格,带来暖融融甜滋滋的点心故事


《点心的魔法》


在人文、数学、天文、建筑、文学等各领域都造诣颇深安野光雅


《地球是个计时器》


创意鬼才柳生弦一郎,以趣味画面+浅白的语言,讲解生物学知识


《如果活到100岁》《小便的研究》

《原来动物也这样?》《扑通扑通的心脏》

《人为什么会长高》《爷爷的秘密》

《身上的毛发》《小肚子咕咕叫》


有别于欧美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童书,《科学之友》月刊每期聚焦一个问题,展开观察与研究,大多数是以故事形式讲述科学知识,也因此相比其它硬核讲述的科普书,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已出版600余册绘本,可以说是经受住半个世纪的时间考验了。





福音馆继《科学之友》后,向上向下年龄段分别打造了另外2个系列月刊。


三大系列,形成科普读物进阶之路:



接力社从福音馆的三大科普套系中,优选不同主题,自2020年起组套分批出版。它们分别是:


 • 小科学之友 • 

适合2-4岁



 • 科学之友 • 

适合3-6岁


 • 大科学之友 • 

适合6岁+


最先出版的绿盒和蓝盒,我称其为“经典套系”,确实很本都很经典。



一套内涵盖了多个主题,适合第一次接触的孩子,尽可能多地感受风格。




后续出版的,我称其为“主题套系”,每套1个主题。


适合对某个主题特别喜好的,比如“大自然里的博物课”这一套,叮当就爱不释手。





01

充满人文关怀

以孩子为本的科学观


“科学之友”系列优秀之处很多,不过在我看来,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充满人文关怀、以孩子为本的科学观


在这套书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不是冷冰冰的字符,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专业名词,是以孩子为主体的生活点滴。


生活处处有科学。


尤其是写给低幼的《小科学之友》,主题全部来自幼儿的真实生活。


水龙头里的水

真奇妙👇



生活中常见的玻璃杯

有魔法👇



影子会一下消失一下出现

一下变弯一下变直呢👇



拍拍嘴巴、拍拍胸口

会发出不同的叫声👇



所有的科普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孩子的成长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是核心,体验的主体。


《小科学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特点,鼓励孩子从自身体验出发,去解读科学现象。


比如《手心温度计》,用手掌心来度量温度。有太阳照到的地方就热,树荫下就凉;沙子山好热,洞里头好凉……小手掌摸一摸就能知道了。



比如《和自己说你好》,“我”在👉匙子里/水壶上/妈妈的眼睛里/蛋糕店的玻璃上/水塘里,看见自己,观察到反光反射的现象



又在故事中自然地融入了孩子细腻的情感,尤其对低幼儿童来说,将陌生的科学与孩子熟悉的情感联系到一块儿,增加代入感引发共鸣。


《绕一绕,抱一抱》,孩子稚嫩的小手环抱,是测量长度的方法,也是抱住妈妈表达爱意的动作。


把双臂弯成一个圈,手指碰手指,

这就是我的“正好能抱住”。


“我”开始四处寻找物品,从而开启了用手臂环抱丈量的探索之旅。



故事的结尾,“我”回到家,一把抱住妈妈。也是正好能抱住,别提有多高兴啦!



《我长大了》中的情感表达更浓烈了,小了的衣服,承载了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这几天正好在收拾叮当和哆啦穿不下的衣服,读到这句,忍不住感慨万千、红了眼眶。


“小小的你,不在你的身体里。小时候的你,在妈妈、外婆和我们大家的心里。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我们都珍藏在心里。”



02

主题丰富

讲孩子感兴趣的科普


翻开“科学之友”系列的任意一本,你会感觉到,里面都藏有一只好奇宝宝,扑闪着大眼睛在向世界提问。


不同于百科全书式的大而全,它没有艰深晦涩的专业词汇,一本围绕一个主题娓娓道来。


● 自然科学



● 有自我认知



● 有人体科普:




● 有趣味数学:



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和多样性,讲述的都是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孩子感兴趣、想了解的科普内容。


比如《人为什么会长高》,从孩子想不想长大的讨论,引入骨骼生长的概念。。



敲敲脑袋,摸摸腿,非常硬的部分就是骨头。骨头在生长,所以身体会长大。



骨头需要的养分,从食物中来。



但骨头不会无限制地生长,一般长到17-18岁就不变化了。



老了个子还会缩短呢。



比如《怎样搬运一只长颈鹿》,这本我记得当时叮当很喜欢看,读完才知道,原来动物园的动物搬家,不能“说走就走”啊。


长颈鹿,搬一次家要提前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做准备。先训练熟悉球形标记,再用球形标记把它引进箱子里。



火烈鸟运输起来也要特别保护,“穿”上长筒袜,套住细腿和身体,错落有致地摆放。



运输海狮的卡车必须有空调。



老虎则要起重机吊到卡车上,为防止意外还要再多罩个铁笼子



真是大开眼界了,看完后我也和叮当讨论了其它动物的搬运方式。


再比如《恐龙究竟有多大》,解开了叮·恐龙迷·当这些年来的困惑。这个问题他小时候没少追问。可百科上的“xxx米高”数字,对他来说,过于抽象,也不好记忆。


这本巧妙地将恐龙的身高对比可视化。将高度和大小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对比。


恐龙与孩子熟悉的公园作比较👇



恐龙街道作比较👇



👇恐龙猫咪作比较。孰大孰小,一目了然!



超丰富主题,充分满足孩子“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



03

启发思考

培养科学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句话代表科学永无止尽的探索精神。


懂得发问,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比如这本《小便的研究》



开篇提问就很“刺激”:你尝过小便吗?



(接下来的内容不适合送饭哈,就餐期间请自行避雷)


首先来观察它。


闻一闻:一股小便的味道

看一看:淡黄色……这叫做,尿黄色

摸一摸:热乎乎的

尝一尝:咸咸的


【我记得去年陪叮当读的那天晚上,叮当跃跃欲试又有点小紧张。他说这毕竟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正式地观察自己的尿尿


洗澡前找出个干净的一次性塑料杯,尿了一泡,认认真真地观察了好一会儿。闻/看/摸都实践了一遍。最后一步嘛,确实有点“重口味”,就暂且略过了哈哈哈】


👉引申思考1:小便大便是身体排出来的,还有其他的呢?


↑ 引导思考,不直接给答案


↑ 从我们身体排出的有小便、大便、汗、眼泪、鼻涕、唾液、鼻屎、屁、眼屎、鼻血、受伤时流的血,还有妈妈的乳汁……

还真的是比想象的要多啊……


👉引申思考2:很多人都容易理所当然地认为,小便和大便是一类东西吧。


都要从厕所里排出来

排出的孔离得很近

都很臭……


实情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大便是怎么形成的吧。


↑ 这页我有被震惊到。人的口腔和肛门……其实是连着的……


产生大便的地方不产生小便,所以两者不是一类东西。


小便,是由肾脏制造出来哒!再次震惊!小便来自血液!


↑ 红色和黄色的底色,分别对应了血液和尿液,真是细节好评


👉相关思考1: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制造小便,身体里暂存小便的袋子,叫做膀胱。



👉相关思考2:观测每日小便排出量的方法。



👉相关思考3:讨论“小便,脏吗?”这个有不少争议的问题。


↑ 刚排出的小便是不脏的。但放置一段时候后,空气中的细菌在小便里大量繁殖。这样小便就脏了。


👉相关思考4:尿床


↑ 虽然不是好事,但也没有很糟糕。


最后,思维导图来个归纳总结👇


↑ 围绕“小便”,可以发散出这么多的问题呢。


最后别忘了出具调查报告,才是一次完整的研究。


全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研究起我们每日都会遇到,但从来没有好好正眼瞧过、思考过的“小便”。


研究的对象虽然有点“重口味”,但完全没有屎尿屁的恶趣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整得明明白白,太有意思了。


与其说是一本绘本,不如说是“研究指导手册”


孩子尽可能地跟随作者步伐,去观察、思考、记录想法、撰写调查报告。如果只是干坐着读完,那真是太可惜了。


即将迈入小学阶段,叮当初具小大人模样,开始思考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更为抽象宏大的议题。


“为什么……”“什么……”等问题密集攻击;


“如果……”“万一……”等假设性问题层出不穷;


 由一个问题延伸拓展问个不停。




《大科学之友》中,对这些“如果……”“万一……”,没有投喂现成的答案(那多无趣啊)


以问题为饵,引导孩子层层思考,提问—思考—再提问—再思考……,不断开拓认知边界。这种“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受益终身。


《心里的时间》,列举了诸多和生活相关的实验来解答问题。



开篇抛出问题你思考过时间吗?


时间也有客观和主观之分。


钟表的时间,是统一尺度丈量的时间,是客观的



但实际上,每个人在不同状态下,感受到时间的流动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心里的时间,主观的



接着: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同样长的时间里,人们注意时间的次数越多,越容易感到时间过得慢


相反,人们越投入到当下在做的事情时,感知到时间过得越快


——啊,这就是常说的进入“心流”状态嘛。



来看几个相关的实验证明吧。



做个小测试,发现自己的节奏。



《从星星到我们》,探讨了抽象又深刻的话题。



言简意赅地溯源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从组成身体的物质到暗星云、到星星诞生太阳系形成、到暗星云是怎么形成的,剥洋葱般地层层回溯。



一想到人类源自广袤深邃的宇宙,心中便涌起一阵阵与万物同频的震颤。


近日,韦伯望远镜拍摄到遥远的星云图像,再次击中我的心——群星永恒波澜壮阔,人类短暂又渺小。这深邃的星空,还有无数耀眼的谜团、生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啊!





04

贴近真实生活

超强实操性


“科学之友”系列,不仅很好读,还很好玩


主题源自生活,因此也具有别的科普绘本无可比拟的实操性。不需要额外准备繁杂的道具和耗材,随时都能陪孩子玩起来


《小科学之友》直接组了个“动手玩起来”主题套系。



亲子互动+动手能力锻炼+科普实践,一举三得,完美!虽然叮当已经过了看这套书的年龄,但偶尔他还是会拿起来再翻阅,一个人看得很嗨。



《科学之友》的“大自然里的博物课”套系,不必大动干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体验自然。



《一起来捉虫》是学了就能实践的超实用捉虫手法讲解



《我的小小动物园》,在家就能搭建起小动物观察室,透明塑料杯/纱布/青瓜胡萝卜……万事俱备只欠蜗牛啦。



05

丹妈碎碎念提醒


讲了这么多,入手前还是有几点要强提醒的。


● 强烈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起思考一起动手,效果最大化。


● 目前已经出版的10套,在阅读上没有先后顺序。选择适合年龄、喜欢的主题套系入手即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不建议一上来就all in啊。


● 小科学之友、科学之友、大科学之友,开本和体量上是有差异的,越往上走开本和页数就越多。页数分别是24页\32页\38页。


从左到右,是小科学之友—>科学之友—>大科学之友

 ▍说说适读年龄


小科学之友,2岁就可以读了,玩到4-5岁没问题;


科学之友,建议3岁开始,读到6岁没问题。


不过小科学之友和科学之友的适读年龄划分没有那么绝对,不是说3岁了就不能读《小科学之友》,2-6岁想先入一套试试的,建议优选最开始出的绿盒和蓝盒,一套里囊括多个主题,按年龄段选就行。



大科学之友,则年龄跨度比较大,适合7-12岁。不同主题套系的难度不一。


通读下来,我和编辑部小伙伴觉得,按照难度系数由易到难排序是这样的:




最高难度的《如果我是数学家》套装里,因为有拓扑学、造日晷的内容。之前没接触过的话,老实说,成年人读也有一定难度。(读的书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惭愧了……)


同套装里的其他册则比较符合7岁+孩子的认知水平,可以先看起来。



另外,难度没那么高的“如果活到100岁”套装里同名单册,可能是因为死亡的话题过于沉重,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作者在语言的表达上比较“迂回”,使得读起来有点啰嗦绕圈子


但作为第一本敢和孩子直接聊死亡的科普绘本,还是值得一读的。

实物是平装,比图片看起来要薄



最后求生欲很强地说一句

最近价格都不太美,所以本文没有下单链接

大家各大平台自行下单吧




往期经典科普绘本

3岁+科普书

• 趣味科普绘本《用逻辑力撬动地球》

• 最强动物争霸赛系列

《自然故事》

• 向太空进发·星球探测系列

《动物妙想国》

• 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

《动物眼中的世界》

《小小牛顿幼儿馆》

《好多好多的交通工具系列》

《英国大奖科学图画书》


5岁+科普书

• 人文地理科普《孤独星球》系列

• 信息类图画书《海陆空三部曲》

《地下水下》

《潜入地球》

• 建筑科普/职业启蒙《建筑师的大创造》• 法国畅销科学绘本《万物里的科学》• 科普漫画《经济学驾到》《大象的旅程》《小亮老师的博物课》• 动物科普《遗憾的进化》• DK知识大百科• 太空猫系列• 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 爱心树《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 陈振盼《自然探密之旅系列》《不可不知的科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丹妈读童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