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分!太难得,强推给每一位成人看
前阵时间意外挖到小众综艺《我在岛屿读书》,一档文坛大家的生活流真人秀节目,挺沉迷,陆陆续续把两季都刷完了。
《我在岛屿读书1/2》
时长:每集约60分钟
免费观看渠道:
今日头条 / 西瓜视频,搜索“我在岛屿读书”
余华、苏童、西川是节目的常驻嘉宾,还有程永新、叶兆言、祝勇、欧阳江河等作为飞行嘉宾,他们可都是各大高校文学系教授级别的大佬啊。
就冲这阵容,也必须看!
这是一档文坛大家的漫谈节目,每期节目会选定一个主题来讨论,散文、类型文学、诗歌等。
他们聊作品,聊写作,与经典作品奇妙的相遇故事,也聊人生,聊文坛的群星闪耀时,知识点密集,金句频发!
但其实我越看越觉得,它不仅是一档严肃的文学科普节目,也是非常随性,甚至可以说有点搞笑、一群好友聚一起聊聊天的节目。
爱穿花裤衩,戴豹纹眼镜的余华老师
早起录节目“痛苦得眼睛都闭上了”😂
揭起好友苏童的短,是真不拿观众当外人。
当时苏童还在《钟山》做编辑,余华收到他的约稿信件时,发现话术是一模一样,是“群发”的😂,傲娇余华就赌气不给稿子了。
两位大作家的拌嘴日常,我能津津有味地看10季哈哈!
氛围融洽、真实、自然。
其实《我在岛屿读书》不是啥新出的综艺(第三季目前正在希腊拍摄),第一季是前年播出的,第二季是去年,却一直没听过什么宣传。
所以在豆瓣上发现它时,真有种挖到宝的感觉。
它的第一季豆瓣评分为9.1分,第二季9.2分。
看过的人真不太多,但看过的人都说好。
要知道,这是一档纯粹聊读书,没有明星和流量,不设挑战任务的节目啊!所以获得这样的好评,更为珍贵。
节目获得了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提名,还上了《人民日报》!
大多数观众都打出了五星满分,“总有一些节目在拉高国内综艺的上限”。
这档节奏慢悠悠的文学节目,没有华丽的剧本和妆造,却有着奇妙的精神治愈效果,能抚平焦虑。
东经110度2分,北纬18度5分,这里是海南的分界洲岛。
一群文坛老友相聚于此,一个岛上的书屋,一件面朝大海的书桌,再加上一只懒洋洋的小狗。
不用等春暖花开,这里秋雨萧瑟也是美的。向往的生活,不过如此。
他们一起聊书,在海边办音乐诗会,在悬崖边看电影,在月光下追忆文坛往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的是此情此景。
分享下我很爱的这段《给陌生人写信》《雨和瓦》,苏童老师朗读,让我眼眶湿润了:
散文的魅力,朗读的魅力,在海浪与篝火下熠熠生辉,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几位嘉宾给岛上书屋取名“分界书屋”,它是在浮躁生活中的一个隐喻。
在喧嚣之中,书籍依然能带给一些宁静时刻,把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分离开。
哪怕只看两页,哪怕只读10分钟,那也是一种“分界”的姿态。
越是忙碌时,这样的瞬间越显珍贵。
好的内容,无论是书籍、电影还是音乐,都是会增加我们灵魂的厚度,是能够让我们有所反思的,它们不像刷短视频,笑过就过了。
这档综艺,让我更加理解了阅读的美妙和不可替代。
很多观众也在追完这档综艺后,虽然人不在岛屿,但愿意翻开一本书了。
哪怕是跟着节目收藏了一堆书单,也是一种学习:
《我在岛屿读书》的播放源不多,算是唯一的可惜。
我找到了两个观看路径,大家可以在今日头条或者西瓜视频的app、网站,搜索“我在岛屿读书”,就可以免费收看全两季。
1
只聊读书和写作,
却依然好看的文坛《老友记》
在看这档综艺之前,我是抱着增加文学常识的想法去的,但没想到几位文坛老友的聊天日常是这么有趣,聊友谊,聊文学,时而欢乐,时而感动。
余华老师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文坛书写苦难的“喜剧人”,说自己靠《活着》而活着(听说版税很高)。
他的代表作大家即使没看过,也一定有所耳闻,《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出门远行》,去年备受关注的电影《河边的错误》也改编自他的作品。
这几年他因为各种耿直发言,屡次上了热搜,成了当代年轻人的互联网嘴替。
咱们奋斗是为了躺平:
选择作家这份职业,不是热爱,是为了不拔牙,不早起,在大街上溜达:
语言简洁,说来惭愧,是因为识字少:
早知道余华老师很逗,不过他本人也太随性懒散了,上节目就是一个出门遛弯儿的大爷来了😂,花裤衩,豹纹眼镜,能坐着就不站着。
不过还是比“潦草小狗”时期更注重形象管理了哈哈:
我特别喜欢看他和老友苏童斗嘴,和嘉宾们聊写作往事,真是一出文坛《老友记》。
在好友一本正经地发言时,空中飘过的神吐槽永远来自余华老师。两人的相处,好有趣啊!
而苏童是谁?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国第二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作品,就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这本书推荐大家去看,对女性的心理描写绝了!
苏童凭借长篇小说《黄雀记》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和余华一样,他们都是北师大教授。
看了节目才知道,原来苏童老师是一个话痨又活泼的文艺青年,他的表达时常惊艳到我。
悬崖上观影,放映结束时,苏童说“让影像停止,让海浪开始”。
当他评价言情小说和名著的价值时,他说:
这样一解释,你就觉得表达到位了。
也同样毒舌,调侃余华人和作品风格差别太大,会给人一种“喜悦的崩溃”:
很惭愧,我不怎么读诗,所以不了解西川老师,但他和海子、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是当代的大诗人。
他会让你感到,能出口成诗的人,用诗表达生活的人,拥有怎样直白的魅力。
海岛带给我海浪、咸味、孤绝感,在海边,每一块石头都是大地的尽头。
在海边,篝火旁,他迎着海浪,伴着鼓声,用白嗓读诗,那是一种毫无技巧的动人:
这档节目恰好证明了和作家拉近距离,是更能让我们对好作品感到好奇。
在好书触手可得,但读书成为了稀罕事的现在,我们很需要一些好的引领者,带我们走近那些蒙着面纱的好书。
2
文坛大家们聊读书,
都聊些什么?
《我在岛屿读书》,每一期都会选定一个主题,比如散文、类型文学、诗歌。
就像好友之间的对话,自由发散地聊天,却是知识密度爆表,让人听得很舒服,原来这些作品这么有意思啊!不止一次感叹自己孤陋寡闻,忍不住地加书单。
比如聊枕边书:
苏童觉得睡前很适合读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因为这些文章让你带着很香甜的心情,愉悦地入睡,但又不会产生大起大落的情感。
程永新老师是读《追忆似水年华》,他怀疑这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300W字啊。
这本书很适合朗读,你可以默默地轻声朗读,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就像读诗一样。
它的很多片段会勾起你小时候的回忆,你和老人的关系,小时候吃的点心,可以产生很多联想。
苏童补充到,当时马塞尔·普鲁斯特哪儿会想到自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呢?
他无意识地写作,用回忆重构失去的世界,就这样成为了意识流的鼻祖。
这部小说是怎么写的呢:
有一种点心叫做玛德琳蛋糕,这种点心吃的时候要用茶蘸一下,但这不是重点,他吃这个点心的时候,突然“啪”穿越了,来到了十几年前的一次盛大的贵族聚会。
余华和程永新又延伸到,这就是文学语言的魅力,让人产生无穷遐想。它不像影像,是固定的镜头语言,演的什么就是什么。
书里一个小小的事物,它能像音乐一样,延伸开来,慢慢发酵。
所以读这样的作品,每一页都会给人一种心情的陶冶。
每个话题都是这样,慢慢展开,徐徐发散,不经意间就被种草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学到了一些文学常识,像是上了一堂精彩的大师文学课。
这档节目最触动我的点是,几位文坛大家,用许多真实的场景告诉了我们,人为何要读书,为什么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更要读书。
阅读是一座精神的避难所,这种无用之用,是有着隐性的大用。文学不能防老,却能让人的精神保持热忱,欣欣向荣。
我以前没有意识到,原来史铁生先生和苏东坡是很相似的,他们作品中的那股乐观和豁达,是相通的,磨难赋予了他们一种超越痛苦的能力。
生活艰难时,不妨去读他们。
当你博览群书时,看待世界的视角会更加开放,生活的喜怒哀乐也会因此更加有趣。
3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我们还需要阅读吗?
说到底,这是一档希望大家能多读书的节目,勾起大家对文学作品的好奇,所以我依然想问读书对普通人的意义。
Q1
在这个刷短视频就能获取知识的时代,
我们还需要读书吗?
永远需要。
阅读并不是为了马上学会什么,而是一种乐趣。
当你阅读一部喜欢的作品时,你会完全忘记时间,忘记自己的存在。
这种时候的乐趣,是非常迷人的。
静下心来读书是奢侈的事,但它会无形地提升你、塑造你。
每个人生活的范围都是有限的,而阅读是能让我们跨越这些无形的范围和边界,进入另外一段对话关系中。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不进行对话,而声称自己有精神世界,这是不可能的。
你总得和别人交流,而阅读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阅读会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宽广。
因为我能接纳所没有经历的经历,会产生不熟悉的情感,这是会引领我更加了解自己。
其实对于孩子,阅读的效用也是同样,是可以为他们的世界打开一扇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人性是什么样的,社会和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余华说,他儿子读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之后说,爸爸原来世界上还有比《哈利波特》更好看的书啊?然后四五年级时,他开始让孩子读狄更斯。
阅读这件事,要从小开始培养,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习惯。
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开始读书,那到年老时,你对世界的理解,会比别人丰富一点,甚至深刻一点。
不过还好,这件事永远不晚,永远有效。
Q2
读书有贵贱之分吗?
喜欢读言情小说是不好的事吗?
苏通用了一个好玩的比喻,每个作家其实都在召唤我们,只是各自的吸引力不同。
他说琼瑶召唤他,可以走五米;而读托尔斯泰,是可以让他走五十米、一百米,这就是和作家的缘分了。
阅读是没有贵贱之分,这与每个人的阅历有关,读任何类型的作品,都不需要有羞耻感。
但还是建议大家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经典是被一代又一代读者阅读后,被时间筛选出来的,比如《百年孤独》《四大名著》。只要流传在世的作品,就是经典。
Q3
为什么大家都说它是好作品,
但我却没有共鸣?
别着急,可能只是时候未到。
余华讲,他到35岁才感受到鲁迅作品的伟大,此前他家里连一本鲁迅的书都没有。
而读到书第一篇的第一段《狂人日记》,就被吓了一跳,这样的写法太了不起了。
苏童年轻时读不进去赫尔曼的《白鲸》,而到快60岁时重读,才明白为何这么不好读的一本长篇小说,会被全世界的人赞颂。
遇见一本好书,是需要时间和缘分的。
建立对书籍的审美,也是需要阅历和时间的。
这三个方面,我觉得是走心诠释了冰心奶奶的九字真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同时也是《我在岛屿读书》希望我们明白的事。
《我在岛屿读书》的导演颜小可认为,一个读书类节目,评判它成功与否,就是你看完之后,是否有去翻开几本书读一读的冲动。
我想,它出色地做到了。
愿你享受阅读的乐趣,愿你的生活一直有好书相伴。
每次分享成人书单/电影时,总会收到很多读者的鼓励:
能提醒/推动/种草大家去共读一本书,这是咱们号成人阅读栏目存在的意义。前些天,很多读者希望能把我们的号分享过的成人书单汇总下,已经在整理书单了。
话说,近期的工作有两项,一是我们各种整理书单,1-3年级、4-6年级书单,各种主题的书单都在汇总;二是双11临近,囤书好时机,大家想要什么书呢?欢迎留言给我!
往期推荐 • 被读者和小伙伴强烈安利这本育儿书• 一本差点被书名耽误的好书• 这本书大人和大孩子一定要看看• 看完只想点赞,成人书单上新!• 我心中女性必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