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给孩子 | 今天 10:01驻足默哀3分钟,英雄的牺牲,每个中国人必须铭记

校长会 校长会 2021-06-10


今天是清明节,为表达对全国各族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在清明节设立国家哀悼活动,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一次生命教育,也体现了国家对每一个公民的尊重。



01

他们的牺牲,

每个中国人必须铭记


2020年,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冬天。全国新冠疫情感染者达八万多人,被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0多万人。严重影响到全国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几乎每一个人都受到疫情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它比之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更为深重。


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终于基本阻隔了疫情,社会生活正在回归正常。但是这次疫情夺去了3000多位同胞的生命,这其中包括很多为抗击疫情而殉职的医护人员、司机、基层工作者等。今天,湖北十四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牺牲人员被定为首批烈士。他们用生命保护了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



今天是清明节,在疫情影响下,这个遥寄哀思、悼亡怀人的日子,也因此有了另一层格外沉重的特殊涵义。我们为逝者点燃烛光,俯身鞠躬,遥寄一份哀悼和思念。在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英雄的逆行者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是一段段有着欢笑泪水的故事,他们的悲痛,他们的哀伤,他们的抗争,他们的不屈,都值得铭记。


这场“战疫”中涌现出的无数人性的光辉,足矣照彻千古,应该被我们的下一代知晓、铭记。这些“可爱的人”,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所以,请各位老师、家长,一定要把疫情中的中国精神,说给孩子听。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们相信,没有越不过的寒冬,但值得思考的是,寒冬留给了世人什么?


所谓国难兴邦,并不是看不到灾难下的个体,而是在灾难发生后,我们如何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不如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们在这个冬天所经历的一切,是悲伤的记忆,是告别亲人的不舍,也是坚定抗争中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带着逝者的遗志,我们不会被轻易击垮。严冬之后,必有万物复苏,必有夏花烂漫。


而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应该告诉我们的孩子,那不只是一个数字,一个名字,一块碑,作为生者的我们,用心过好这得来不易的平常日子,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让我们带着对逝者的思念,迎候生命的生生不息。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做的、应该做的,最有价值的事。



02

死亡教育:

一门人生必修课


清明是进行死亡教育最好的时机。什么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



死亡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然而国人却都尽力回避死亡。“未知生,焉知死”是儒家文化一贯的理念。可是,正因为死亡教育的严重缺失,反而容易让孩子在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无法正视,从而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


这个冬天,有很多生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的孩子必定会有所困惑,有所恐惧,我们该怎么向他们解释眼前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更好地认识死亡,理解死亡,反过来更好地学习生活?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解读疫情下的死亡教育。




黄 峥

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会委员


疫情之下,如何看待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疫情夺走了一些人的生命。孩子可能在听到这样的新闻后,对于死亡也产生了好奇和恐惧。面对这些问题,家长不要忌讳、不要回避。了解死亡是每个人生命中都必须经历的一课,也由此才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家长要重视孩子对生命与死亡问题的关注,温和、耐心、正面地回答,减少孩子的疑问和恐惧,让孩子获得成长的机会。


从孩子的成长规律来看,死亡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小孩子开始意识到死亡这件事,比一般家长想象得早很多。大约四五岁开始,孩子就知道死亡的存在。特别是如果有他认识的亲人去世、或者看到小动物死了,都会让孩子更直接地意识到死亡的存在,进而担心这种事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孩子常有的关于死亡的困惑包括:

死亡是怎么回事?

死亡会不会很痛苦?

死后还有没有感觉?

同时,孩子也会对与生命有关的问题产生好奇,包括:

生命是怎么回事?

我是从哪里来的? 

等等……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七八岁时,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也会产生类似的困惑,比如:

我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

我为什么有“我”这种感觉和意识?

如果我死了,是不是关于“我”的感觉和思想就全部都随之消失了?

还是会以另一种“我”的感觉存在?


这些问题都很深奥,甚至成人也未必能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是,当孩子产生和生命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和困惑时,家长要对孩子的所思所想耐心、尊重,不简单粗暴的否认、拒绝。


态度比语言更能传递真实的信息,如果家长听到跟死有关的问题就特别烦躁、厌恶,让小孩子别乱说、别瞎想,不仅不能阻止他们瞎想,而且还让孩子体会到,大人其实也非常恐惧死亡,更增添了孩子的焦虑。


如果孩子询问到死亡的话题,该跟孩子谈些什么?


根据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方法也有些不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需要更确定的信息和对心理安全感的保护。家长可以以安抚和安心保证为主,向孩子保证,只要听医生的话,他就不会有事。



不否认死亡的存在,但让孩子相信死亡是离他以及离他的家人都很遥远的事情。有的孩子会问,“我会死吗?我会活到多少岁?“家长可以告诉孩子, “你可以活到100岁。我们都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就可以活到100岁!”100对于四五岁的小孩子是个很大的数字,他可以从这种安心保证中获得情绪的抚慰,从家长平和的语言语气中获得安全感。


但对于死亡的恐惧是不会一次性就被解决掉的,这类问题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每次爸爸妈妈都用相似的态度来回应就好。我们就是这样,在小孩子和死亡之间慢慢建立了一道心理屏障,等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他既能接受每个人都终有一死的生命规律,又不会在日常对此焦虑不安。


对于学龄儿童,家长可以适度与其进行更充分的交流,尽可能回答孩子有关生命与死亡、自然和宇宙、自我意识等方面的思考和困惑。学龄的孩子有时对问题刨根问底,是个小小的“十万个为什么”,让家长觉得应对无力。



跟孩子谈论死亡时,家长可以怎么做?


但好在现在信息很发达,很多家长也不知道的问题,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靠谱的回答。还有一些很好的绘本故事,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述了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唯一性和可贵性,是非常好的生命教育素材。


对于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是我”之类的问题,家长可以坦承自己也不知道,甚至科学家们也还不能回答这些深奥的问题,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未来自己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夸赞孩子爱动脑筋爱思考,是个小小的哲学家,切忌不要打击孩子“别老想这些没用的问题“,而是应鼓励孩子对深刻问题的好奇和思考能力。


总之,谈论死亡并不可怕。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产生关于生命与死亡问题的疑问,都需要家长认真、耐心对待,把握好教育的时机。



03

这些清明知识,孩子不可不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清明是如何由来的?清明有哪些习俗?老师家长们,这些关于清明的知识你们都知道吗?又该如何讲给孩子听呢?


清明由来


清明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今天,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这一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



品读清明

过节

逢到节令,我们依着老例祭祖先。我家过节共有三桌。上海弄堂房子地位狭窄,三桌没法同时祭,只得先来两桌,再来一桌。杯筷碗碟拿不出整齐的全套,就取杂色的来应用。蜡盏弯了头。香炉里香灰都没有,只好把三枝香搁在炉口算数。总之,一切都马虎得很。


供了香,斟了酒,接着就是拜跪。平时太少运动了,才过四十岁,膝关节已经硬化,跪下去只觉得僵僵的,此外别无所思。从前父亲跟叔父在日,他们的拜跪就不相同。容貌显得很肃穆,一跪三叩之后,又轻轻叩头至数十回,好像在那里默祷,然后站起来,恭敬地离开拜位。所谓“祭如在”,“临事而敬”,他们是从小就成为习惯了的。


几个孩子有时跟着我拜;有时说不高兴拜,也就让他们去。焚化纸锭却是他们欢喜做的事情,在一个搪瓷面盆里慢慢地把纸锭加进去,看它给火焰吞食,一会儿变成白色的灰烬,仿佛有冬天拨弄炭火盆那种情味。孩子们所知道的过节,第一自然是吃饭时可有较好较多的菜;第二,这是家庭里的特种游戏,一年内总得表演几回的。至于祖先会扶老携幼地到来,分着左昭右穆坐定,吃喝一顿之后,又带着钱钞回去:这在孩子是没法想像的。


节选自《过节》/ 叶圣陶 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习俗


祭扫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代的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过去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唐代荡秋千十分流行,并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缅怀先烈,铭记英雄,吾辈自强 


今日清明,“多少男儿浴血中,卫我中华一脉同”。他们,以血肉之躯为祖国做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今天,不管你身在何处,请向100多年来,所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缅怀先烈,吾辈自强!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虫子

配图 | 闫炳文

来源 | 校长会综合整理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 学校真相:影响孩子的三个关键人,第三个长期被忽略!

 朱清时:中国教育弊病在于选拔而非培养人才

 学校急需!这份“开学告家长书”堪称模板,请校长查收

 重磅!2020全国高考延期至7月7日、8日,专家解读政策影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