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坐标原点
全文1300字,阅读时间4分钟
01. 问题缘起
02. 研究方法
03. 理想状态
01. 问题缘起
前文发出后,我问一位精粹群友,你希望品哥小作文接下来写什么。她回答说:解构自己。我说,这个题目很好。解构自己,最应该先做的就是分解自己情绪和行为。只要你对自己诚实,就能列出自己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和感受其对应的情绪。我马上自己动手列了列,一些能想到的脑中之事,肯定不全,仅做个示例:拖沓,担忧,愤怒,回忆,预想,后悔,怅惘,埋怨,焦虑,恐惧,积怨,希冀,回味,纠结,拖延,犹豫。02. 研究方法
单单文字一排看过去,似乎没什么规律,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分析。而如果我们此时运用量化工具箱中的特征因子打分的方式,选取两个特征因子制作二维坐标轴,把上述概念,按X轴含时量,Y轴含二量(主客二元)做一个映射。得到如下图示:03. 理想状态
而一旦画出对应的坐标系映射,我双眼放光,立刻盯上了坐标原点的那点绿。那里,一定是我大脑日常待机最想待的状态,这样一定是最不费力的。
同时,所有的外在行为也只能等大脑状态归位到了原点,才可能指挥发出行动。即,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其他坐标位置的情绪中,也必须顺着两个坐标轴摸回到原点,才能对外有所行动。
举例说明:希冀本身是没法具体行动的。你必须拆解到对空气动力学和火箭发动机材料学的具体学习才能向前。对某人的极端愤怒也是,你必须转换为拿起电话或手边花瓶的即时动作。并且我们也都清楚这样的动作,并非冷静下来时回归原点后会做的最优行动选择。
对有些含时量为负的情绪,要做这种转换为行动的归位,还真不太容易。比如后悔,要转换为行动并消化情绪,需要有更大的想象力和自我突破,不然就会一直陷在二象限死循环出不来。
没有行动时,头脑状态逸出原点太远,其实就是想太多做太少了。跑开越远,真要到行动时,还必须归位反向做的功也就越多。只因这样的逸出状态本质上是阻碍当下做出行动反应的。大家常说的顾虑太多就是这么回事。你可以回顾下那些用心若镜的量化程序,看看是不是能从他们选择的状态和行动逻辑得到更多启示。
打造大脑在上述坐标原点位置的强大定力,与映照世事的算法模型体系,这就是量化投资底层逻辑和本质优势给本问题的核心启示。不仅有让人信服的结论,还给出了可操作的具体路径。
编辑按:
如果你喜欢本文和前文,敬请关注交易门品哥小作文专栏。本文打赏过十万后,品哥将继续写作分享下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行动,和这背后的算法模型体系打造。
将含时量和含二量做取绝对值的数值变化,或者直接整合两者为一个变量,比如取离开原点的欧氏距离,过于极端的原始数据还要截取极值,来生成易于实证考察的数据。 影响因素有了,还需要有个状态变量。或拍脑袋估个体的主观愉悦程度,或拿收入、消费这样的客观数据,作为这个状态好坏的代理变量。不同于金融市场,我们这里直接观察不到时刻变动的价格。作为状态好坏的代理变量选取本身也一定掺杂着研究者你自己的价值观。而前文提到量化投资的价值观就是“价格即价值”,这个好与坏的标准就明晰很多。 如果对单一个体,可以在人生的时间线上连续记录上述数据,构成时间序列。这样你就可以看自变量对状态好坏的影响关系了。时间序列越长越有说服力。我周围确实有人这样在记录这些值,他从自己的记录中得到的信息和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惊人。品哥没这么勤快,我就是经常问问我的理解和他的实证是否匹配。不匹配时,我一定是严肃考虑是否调整我的理解。毕竟作为实证派,我周围也就这一份长达25年的数据。 如果有更多的人开始记录,时间对齐后还可以构成多个主体之间可对比的数据,即多个可比的时间序列的整体,术语称为Panel Data。不同主体的数值就可以横向可比了。这种比较,在量化中术语叫横截面比较。为了横向对比,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处理,来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对收入,单单讲收入高低对人生质量的影响还是不够。于是很多人说要看挣钱的效率,这时就要去除上不同人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如果每个人的平均工作时间不可考,除数分母可以是该职业的平均估计。比如卖方研究员90小时,买方研究员100小时,卖方销售80小时,买方老板10小时等等。这个处理就叫中性化处理。股票做横截面因子值比较时,比如做按价值选股时,银行股和高科技股的市盈率因子值就能差的很多,这时做行业中性的操作还很重要。 有了必要数据准备的时间序列或Panel Data,你要实证去研究个什么问题是不是很容易。大脑哪里需要陷在离坐标原点很远的那些地方出不来?所以万事不决问量化。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