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管vs财富的行业大博弈

品哥 平静者 交易门 2022-06-08
量子纠缠般的行业大博弈。各方所要,行业生态,从若干场景管中窥豹。


全文2900字,阅读时间9分钟

01. 客户要什么

02. 管理人要什么

03. 渠道要什么 - 银行

04. 渠道要什么 - 券商




01. 客户要什么


当管理人面对客户时:

春姐(超高净客户)我的本金安全吗?(早两年更粗暴版本:保本吗?)品哥(管理人):(尴尬)不得承诺保本监管要求复读中。


春姐(FOF基金经理)你这个产品和XXX的指增策略差异点在什么地方?我对比了数据,前两周跌的时候,你们超额比人家少,这周行情反弹了,你们超额怎么还是没跟上?

品哥(管理人):(尴尬)市场上做指数增强策略的各家都有特点,最近两周我们在指增子策略的权重分配上有滞后,面对市场调整反应不够快。接下来加大短周期高频子策略的权重。

春姐:完全没听懂,但是多用语气词应答:品哥挺专业的。但回头还是通知运营赎回。



春姐(机构资金配置经理)你们家和基准的跟踪误差控制在什么范围?在那些因子暴露上放多大敞口?用什么流程来实现这个控制?

品哥(管理人):(这题我会)我们同时用Barra CNE5模型与倍发基本面风险模型,把对中证500的事前相对风险控在5%以内。产品实盘跑出来的事后跟踪误差,过去两年是年化相对基准波动6.2%。当前持仓在财务质量还有动量因子上有正向暴露,在价值和波动性维度是负向暴露。

春姐:先记下你的说法。下来找你要一份可以给的底层持仓,我们自己回去跑跑风险模型看看。和你说的一致,我们再安排白名单推动吧。


当基金投顾面对客户时:

春姐(投顾客户)XXX基金你听说过没有?听说创始人是美国回来的博士,今年业绩很厉害。别的券商在给我推,你这里能买到吗?

品哥(基金投顾):(尴尬)我们这没有代销XXX基金的产品。我这边和金融产品部反应反应,看是不是能引入。



春姐(投顾客户)你给我的组合里面有这么多基金,会不会增加我的成本?能不能就给我推一只最好的基金?

品哥(基金投顾):(耐心)分散化是金融投资中的免费午餐,我司专业服务,为客户准备好免费午餐。最好的基金是个很难的问题,历史业绩仅供参考,谁也没法确保未来一定延续过去业绩。我司推荐基金都是有严格的分析和筛选流程,为您保驾护航。



春姐(投顾客户)连续三周了,这个指增产品都没有超额?产品出什么问题了吗?还能继续持有吗?听说是因为策略拥挤了,早跑早好?

品哥(基金投顾):(无奈)我也买了的。买的还挺多。我如果跑,第一时间通知你。


02. 管理人要什么

大管理人A

各种排名比较,行业实在太卷了。尤其是那个XX证券,每周末发什么预估净值,烦死了。我们找个周五一起抵制吧。

小管理人B情商在线状

嗯,全行业排名确实让我们每个人都不好过,该抵制。(私下独白:我现在规模就这么点,容易出超额,我公开抵制,偷偷参加,还是排名好才能快速突破规模)

人间清醒管理人C

这种排名有意义吗?我看有些产品里面混了CTA,有些还有灵活仓位控制,怎么去比。(私下独白:道理都懂,道理又不能转化为规模,参不参加排名,也难选)

大管理人D

我家早抵制了。我不要搞什么固定基准的指增,就是主推量化选股。凭什么主观基金可以风格乱飘,我们就一定要自缚手脚?还有个系列叫灵活配置马上推出,自由发挥,酣畅淋漓。


03. 渠道要什么 - 银行

上午,中层领导布置销售任务:D老师公转私第一站,我们行下了任务的。别人自己也自购了大几千万,现在指数点位也低,有说服力了,大家加油去卖。下午,同一个中层领导给分管行长的汇报:如果我们老是这样去推管理人个人品牌,积累的客户都跟着顶流明星基金经理跑了,今天是可以帮D老师首发15亿。后续D老师做的不好,是伤我们的客户,D老师做得好了,今后发的产品如果不放在我行了,不是自家客户也会被别的渠道吸走?我觉得,还是要向大方向50一样打自己的品牌啊。领导沉默5分钟,说下周提上行长办公会。

总行基金研究部门投研讨论:甲:最近的新发基金很多,指数点位不高,很多管理人都在想增加规模,我们怎么分分工,把这些产品研究清楚。乙:既然是新发基金,只能讲管理人画像,过往产品业绩,还能怎么研究。丙:他们就不能在老的基金上,保持风格稳定,去持续扩大规模?这样也不用我们来做这种“考古式研究”,去搞太多管理人个人包装。行长年底总结不是才说了:要淡化卖方投顾式的销售导向,打造我行自身财富陪伴和服务体系吗?丁:你也不想想如果是老基金去扩规模,我们的销售激励怎么做,销售目标怎么下达,推广方案中话术设计任务一样在我们这里,就比现在好做吗?沉默五分钟,散会。

行长办公会:行长:你们说的搞那个仿大方向50的思路,我看了,我的疑问是管理人交易不在银行,PB融资和海外交易资源我们服务也不够灵活,不一定好做。最关键的是,我们真能配好这个我行的精选50配置拼盘吗?管研究的副行长:没问题,是个大类资产配置再叠加分类选优的专业问题。我这里博士挺多,这个问题不算难,就是需要私募管理人的底层持仓数据,我们去用穿透底层的方法论做研究就好。数据之外,还需要相应的科技体系来支撑体系化输出。这两部分,现在还挺缺的。管零售的副行长:数据与科技都缺,那得加快想办法啊。没有我行自己品牌的财富服务体系,一线有客户资源的销售都被挖光了。沉默五分钟,散会。


03. 渠道要什么 - 券商

总经理办公会:

总经理我司科技投入这么大,高速交易系统,PB业务还有托管与基金外包,对私募管理人的服务链接触点很多,覆盖面很广,是不是有条件做大方向50那样的尝试。

经纪业务老大:好耶,早盼望这个决策了,把股票账户亏钱的统统转为买自己FOF产品的财富客户。 每个季度拉总统计看他们亏那么多钱,真是难受。

资管业务老大:好耶,废话不多说。我这边一定保证做好领导交办工作。

投顾业务老大:好耶,能推自家品牌当然相当愉快,培训也好做,话术也能统一。(瞥了资管老大一眼,眼光里面似乎在说:但你们的净值一定要好看。可对方没理她

总经理:(兴奋状)就这样定了,让品宣部的人开始设计品牌标识。



资管FOF和基金投顾联合业务会:

老大:公司决策你们都听见了,要做我司精选FOF。有什么想法和困难,都一起提吧。

研究员A:还是那个问题,我们的研究框架现在是什么。一个个调研去找好的管理人吗?我们能找别人也能找,起步已经比前面的券商晚了,怎么体现我司FOF特色?

研究员B:我提议我们用不同Beta分类的方式来做,之前我一直讲,只有把Beta区分开来,这些管理人的Alpha才能真正得到评估。如果不做这一步,就是关公战秦琼。

老大:可以,就这样做。研究下Beta和Alpha分离的路径。

研究员B:三年前不是有家科技厂商给我们做了业务咨询。我还专门给团队报告过这个基于指数和对标资产的配置体系,体系搭建可以并不依赖具体的资管产品。具体产品在优化配置并实例化成组合时加入。

研究员A:那是不是说,每个产品都需要被分在对应Beta上才能进入我们的筛选流程?

研究员B:可以这样理解,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他们讲清楚跟踪误差控到多少,风格漂移有什么约束。太飘的如管理人D,就是短期业绩排名再高,我们流程跑下来应该不容易配进去了。

老大(乐观状)这样好,这个路数听上去真能出自己的品牌,很有结构化逻辑。先这样定了。看看那家三年前给我们咨询的科技公司是不是还活着,我们看具体可以怎么落地。



上述场景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对上的都是误读


编辑按:预知行业大博弈后续进展,请持续关注品哥小作文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