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工作,有“高薪护城河”吗?

人神共奋 人神共奋 2021-01-11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

每周五原创:解读经典,笑看职场


比你牛的人,只是选择了“躺赢”的办法


1/5

“吃青春饭”和“越老越吃香”,你喜欢哪一种职业?


前段时间,有个亲戚跟我讨论孩子的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他喜欢两个就业前景不错的专业,建筑类和计算机软件工程,问我的意见。


跟他分析了一会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两个职业在“工作经验积累”上,是两个极端。


IT类职业是标准的“青春饭”,因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太快了,需要不停地接受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拿打仗来做比方,IT是属于那种易攻不易守的城池。你在工作能力中取得的先发优势,很容易在转眼之间就丧失了。


可能有人觉得不对,IT行业还是有积累的。没错,但更侧重于底层逻辑、产品项目管理一类的经验,相比别的行业而言,纯技术的经验积累,作用并不大。


相比之下,建筑类专业,就属于典型的“越老越吃香”,因为行业发展变化很慢,还有大量的实际经验需要在工作中慢慢沉淀。无论是做建筑设计还是土木工程,这个行业进去后,一堆60、70、80后压在你的头上,十年内不见天日。


这两个专业的不同,造成了两种职业发展路径的不同。


假如小张和小李经历了IT类和建筑类两个差不多地位的大学和公司,最初的几年,很可能选择IT的小张拿到30万年薪时,选择建筑的小李还在那儿吭哧吭哧地画图。


但过了30岁,小张可能会觉得越做越累,而小李却越做越得心应手;再到了35岁,大张如果不能转型管理,那他的前途就堪忧了,而大李,正处于职业生涯最吃香的年龄。


当然,这里不是说IT行业不好,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年轻人,最适合做程序员,工作一年脱贫,三年反哺家庭,五年一二线城市买房。所以趁年轻多赚钱,或者尽早转管理岗,就成为这个专业的共识。

 

而建筑工作经验的积累就很困难,因为起步阶段都是在打杂,特别是在大公司。可只要是积累下来的经验,用一辈子都没问题,熬久了,自然厚积薄发。


这类职业还有医生、律师、会计师,在国外都是靠专业性拿高薪的职业。为了描述这一类对经验要求很高的职业,我借用了投资中的念——“护城河”


2/5

职场护城河


“护城河理论”是巴菲特提出的。


巴菲特最主要的投资风格一直是“买入并长期持有”,常常要持续几十年,所以,他最关心的不是短期赢利能力,而是这家公司有没有能力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所以叫“护城河”。


最典型的“护城河”是他投资的可口可乐,就像公司管理层的一句老话:“即使所有工厂在一夜之间被火烧光了,只要有可口可乐这个品牌,企业也可以迅速重建”,这就尽可能避免了激烈竞争中不可预测的风险。


除了品牌之外,常见的企业“护城河”还包括专利技术、特许经营权、网点优势、网络效应、独特资源、利基市场等……


用今天的话来说,护城河就是追求“躺赢”,以细分市场的垄断性,避免惨烈的商业竞争。


从这个角度来讲,职业发展也有“护城河”。


同样拿高薪,为什么有人压力山大,有人稳如泰山?同样遭遇裁员,为什么有人开开心心地拿几个月“遣散费”找下一个“码头”,有人就想跳楼呢?


能力的高低决定你薪水的高低,但能不能拿稳了,拿得长长久久,那就要看这些能力能不能形成“护城河”,构成一个易守难攻的“竞争壁垒”,不但要赢,还要用更小的力气赢,还要降低职业生涯中的“不可抗风险”。


如果说能力是职业发展的矛,那么护城河就是职业发展的盾。前面说的建筑、医生、会计师、律师都是属于护城河很强的职业。



但职业只是“职场护城河”中的一类,想要知道还有哪些?我们首先要来说一说什么能力不是“护城河”。

 

3/5

什么能力不是“护城河”


“职场护城河”通常要符合下面两个特点:


第一、绝无仅有,是其他同事无法模仿或超越的。


凡是可以靠努力获得的东西,都不是护城河,你可以做到,别人也可以,你先做到并不能阻止别人后做到,所以996加班不是“职场护城河”,继续学习深造也不是“职场护城河”,它们更像商业竞争中的“价格战”“研发战”。


那么专业水平与个人能力是不是“护城河”呢?这个需要分具体情况看。前面说的IT行业,大部分专业更新很快,不算“护城河”,但有些不变的底层思维和逻辑就可以算。


即使是“护城河”很宽的律师职业,熟悉法条不算,但律师对法律的理解,对官司胜负概率的判断、对法官心态的把握,成果相对稳定,又需要大量经验日积月累,所以算“护城河”。


再比如医生。有一个患者故意考医生某个罕见病的症状,医生答不上来,但满不在乎地说:“我忘了,但我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掌握它,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如何分辨它与其他病的区别,这一点,你就算背熟这些症状,也做不到。”


第二、可持续,可以不断地使用,不断地加深加固。


所以那些很多人热衷的提升工作效率的小经验小技巧不算;那些依赖公司资源获取的客户和业务不算;那些依赖团队才能实现的技能也不算。


记者因为工作关系,认识很多牛人,这使他们常常有一种“人脉丰富”的幻觉,其实人家看中的是你背后的媒体,一旦你离开,你可以试试,谁理你?


大公司的人凭借公司资源,往往可以实现很高大上的业务,这也令他们有一种幻觉,好像这是他们的能力,直到他们离开公司才发现,他们只是公司资源的一部分。


你看,职场上能够给你带来短期利益、眼前利益的东西,大部分都不能成为护城河。这可能就是能拥有“护城河”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


看过我的“模糊的正确”系列的读者读到这儿,都应该明白了,“职场护城河”也属于人生“模糊的正确”的范畴,正确的方向,本身也是在追求“护城河”。

 

4/5

职场之盾:典型的职场护城河


说完了非护城河的能力,下面就介绍几种典型的“职场护城河”。


一、职业经验与方法论


这是最重要的护城河,前面已经说过了,某些职业经验容易转化为“护城河”,某些就很难,取决于这个行业的变化速度,取决于经验积累的方法。


必须说明的是,职业经验中的知识、技巧都不是“护城河”,但由这些知识、技巧升华成的“方法论”却是“护城河”。


任何一个人都有工作方法,但只有少数人能把方法总结成“方法论”。“方法论”可以把一个人在A行业积累的经验,移植到完全不同的B行业。



二、兴趣、性格与习惯


商业竞争中的护城河中,有一项是“低成本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特殊的生产工艺等获得成本优势,当竞争者无法模仿时,就会出现越竞争实力越强的现象。


如果你喜欢一件事,你更有可能无视你经历的挫折,一遍遍的尝试,这就是兴趣爱好带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也是一种护城河。


我有个同学,学得特别冷门的专业,在一个冷门的事业单位,前几年一个风口,忽然吃香起来,给相关公司做技术顾问,不用坐班,收入是工资的五倍。


为什么这么高薪呢?因为这个专业的人,前几年几乎都转行了,他就是纯粹喜欢,才留了下来。


三、人脉关系


工作上最大的成本是沟通,沟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信任,而信任是最需要时间浇灌的。


人脉关系是“护城河”,这一点没问题,但什么是人脉关系,很多人的理解都有问题。工作上合作很愉快的同事,不一定是人脉关系,因为换一家公司就只是个熟人而已;举杯相谈甚欢的客户,也不一定是人脉关系,因为人家可能只是看中公司的资源。


我在《把握这四个原则,职场人际关系就不再是烦恼》一文中谈到人际关系的四个阶段“工具型、礼节型、道义型、感情型”,只有进入后两个阶段,才算是人脉关系。


由此可见,人脉关系作为护城河有个缺陷。维护成本太高。


四、职业印象、职业声望和个人品牌


公司里总有一个人,在某一个需求发生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


“这个客户每次都会纠结一些技术问题,小张比较适合这类客户,让他去搞定吧;”


“这个项目要协调公司很多部门的资源,还要常跟高管层汇报,小张是技术型的,不太适合,还是让小李去吧……”


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一旦进入领导和同事的记忆,固化为认知,就足以形成差异化的印象,为你带来更多机会,机会多了,就会形成某一个“职业印象”。


职业印象时间长了,传出公司,再加上跳过几次槽,你影响力就渗透到行业,这就成了“职业声誉”;


职业印象是仅限公司,职业声誉的范围是整个行业,如果此人继续把自己的在专业上的影响,扩大到公众中,比如通过大众媒体传播专业知识的人,这就成为“个人品牌”。


职业印象、职业声誉和个人品牌都是很强的护城河,你会发现,很多人的能力结构其实已经落伍了,但凭着一张名片、一张脸,混点饭吃还是不成问题的。


5/5

只是活着就已经精疲力竭了


我在“模糊的正确”系列第一篇《人生的选择: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正确的模糊》中说:


“模糊的正确”不追求每次行动的成功率,它的原理是“错误的行动”无伤大局,而所有“正确的行动”都能积累起来,直到达成目标。


可累积的能力,正是“护城河”的要点。


比如,在一次新产品的用户测试中,你发现用户的某些反应跟产品定义的特征不符,但这一点无关结果,你急于完成项目,于是在报告中删除了这一点。可实际上,去研究消费者心态中不符合逻辑的现象,才能加深你对消费行为的理解,这一点,无关工作,积累下来,却对你的“方法论”的形成至关重要。


很多人觉得,这是“何不食肉糜”,毕竟我们普通人只是活着就已经精疲力竭了。


但你想一想,之所以“只是活着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不正是因为你的能力缺乏“护城河”,从而陷入永无休止的恶性竞争吗?


而且有了护城河,并不是说就万事大吉了,你还需要不断地加宽它。


毕竟人生漫长,你不能假定你能在35岁前就把财务自由的钱给赚回来。你只想着活下当下,未来自然不会对你友好。



“模糊的正确”系列


为什么“总结经验”反而把你带进沟里?(之六)

为什么“财富自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人生目标?(之五)

如何利用“试错”,找到最好的方向?(之四)

越工作越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怎么办?(之三)

错误的决定反而有更好的结果?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之二)

人生的选择: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正确的模糊(之一)

人神

共奋


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