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印:地铁安检面面观

党印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1-02-02

作者简介:党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6年第3期(总第73辑)。

今天的城市生活中,地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地铁速度快、准时、不堵车、价格也不高,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乘地铁时,一道道安检程序却让不少人感到不方便甚至不可接受。
以北京地铁为例,“逢包必检、逢液必查”等乃是基本的安检规定,带水需要当众试喝,带条幅需打开让安检员过目,在重大节日或重要会议期间,不少地铁站还会增加金属探测器检查,安排警员查验身份证等。
一些人认为,安检机有辐射,对人的健康会产生影响,因此排斥安检。排队将箱包放到安检机上,再排队拿下来,也会耗费时间,上下班高峰期的排队时间更长,这是对时间的浪费。
当众试喝水,打开小包小袋子让安检员过目,类似于向安检员自证清白,一些人认为这是“有罪推断”,自己被假定为“可疑分子”,与安检员处于不对等甚至对立的地位,人格受到侮辱,隐私受到侵犯。再加上一些安检人员态度不好,素质不高,滥用权力,使本来就感觉麻烦或不被尊重的乘客怒火冲天。于是我们看到,乘客与安检员争执的情况屡有发生。
国内其它地铁站的安检方式与北京相仿。这种安检方式的初衷是保障乘客安全,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不少漏洞,比如各个进站口的安检严格程度不同,有时只检包不检人,安检员看上去没有战斗力等,使安检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如果犯罪分子想制造混乱,有太多可乘之机。因此不少人疑惑,这种安检能否真正阻止危险事件的发生,若有恐怖袭击,这种安检系统又有多大有效性?
安检公司的回应是,定期公布查出的违禁品及数量,表明安检的成绩与成效,也证明安检的必要性。但是这些成绩似乎很难让人觉得安全。因为现有的安检方式下,不敢想象还有多少违禁品成为漏网之鱼,如果真的发生危险事件,安检员能起到多大作用,安保系统如何保障乘客的安全?
有人说,没有哪种安检方式可以百分之百的保证安全,安检的目的在于预防,能在一定程度上威慑恐怖分子,培养百姓对危险品的认识,减少无意带入的危险品,安检就是有用的。而且安检可以引导乘客排队入站,营造良好的乘车秩序,又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何乐而不为?
如果这些理由成立,那么为何公交站不安检,医院不安检,酒店不安检,学校不安检,加油站不安检,商场超市不安检,公园游乐场不安检,一些人流量大的十字路口不安检?这些地方也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发生恐怖袭击,这些人的生命不珍贵吗?
毋庸讳言,威慑恐怖分子可以靠严刑竣法,培养安全意识可以靠舆论宣传,引导人群入站可以靠引导员,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人力资本。看来,上述理由均不成立。
又有人说,地铁和飞机一样,一旦发生事故,很难逃生,既然机场有安检,地铁站当然也需要安检啊。如果这个理由成立,为何地铁安检员的专业素质与机场安检员相差甚远?如果地铁安检非常重要,为何不招聘高素质的安检员?
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前,坐飞机基本上没有安检,虽然有个别的劫机事件,但事后也只是加强了空中警力,并未增加地面安检程序。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劫机事件日益增多,由于客机昂贵,乘客来自很多国家,劫机者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机毁人亡的危险时刻存在,严重影响民航的安全与正常运转,国际民航组织才开始倡导各国进行地面安检。后来随着恐怖分子犯罪手段的升级,安检技术也随之升级。
即使如此,欧美国家的绝大部分地铁、火车、长途汽车都没有安检。在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事件、2010年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2015年巴黎恐袭事件和欧洲跨国列车枪击事件后,欧洲各国也并未在地铁进站口增设安检程序,只在部分国际火车站台上设立安检门。欧美国家不是强调人权吗,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权吗?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安检是有成本的,但收益不易衡量。用安检的手段达到这些目的,成本未免太高了。如果这些地方都实行安检,社会将承担巨大的成本,包括安检机的成本、安检员的工资和人们的时间成本等。极端情况是,为避免频繁的安检,人们将减少外出,不逛街不去超市不去公园,公共场所空无一人。与此同时,当社会资源向安检领域倾斜时,用于其他领域的资源将减少,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路径依赖决定了欧美国家的地铁安检没有可行性。欧美国家的地铁站在设计时,就没考虑安检机的位置,狭小的进站口决定了进站安检没有可行性,即使发生了恐袭事件,也只能维持现状,不增设安检机。并且,地铁的客流量远大于机场客流量,不可能像机场安检那样认真仔细,查得不细约等于没查。
更深层次的路径依赖是,地铁安检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及议会的批准,一向“自由散漫且抠门”的欧美民众,显然不会支持限制自由的安检支出。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后,伦敦地铁也未设置安检,其交通部门认为,设置安检是向恐怖主义屈服,还会造成大量旅客滞留,反而增加了危险性。并且暴恐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大规模应对得不偿失。2015年欧洲跨国列车枪击事件后,欧盟对安检的态度是“乘客安全是最重要考量,但不须反应过度”,言外之意是不能为防止个别犯罪分子,给大多数人造成不便。
欧美地铁没有安检,是否就不安全?其实安检不等于安防,安检只是安防的一个方面。欧美地铁没有进站的安检程序,但站内有密集的摄像头,警察昼夜巡逻,警犬探嗅爆炸物,并对可疑者进行“抽查”。在重要节假日,地铁站附近增派便衣警察,加强对安全隐患的监控。这方面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做法非常类似。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内地城市地铁安检似乎没有必要性。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恐袭事件日益激增,欧美国家部分公民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增加安防措施。中国地铁成为一些国家的观摩榜样。当一些中国人羡慕国外地铁不安检的便利时,一些外国人也正羡慕中国大陆地区安检带来的安全保障。
中国地铁何时开始安检的呢?
中国第一条地铁线是北京的1号线,于1971年投入运营。2000年前中国内地只有五条地铁线,北京两条,天津上海广州各一条。这几个城市的地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安检的。
地铁全面安检始于大型盛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以及2011年深圳大运会让北上广深的地铁开始了全面的进站安检。盛会之后,安检很难立马取消,被延续下来。
中国内地大部分地铁线建于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截止2016年底,建成投运地铁的内地城市多达27个,大部分省会城市第一条地铁线于2015年左右投入运营。而这均在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之后,地铁建设时即考虑到安检场地,地铁运营伊始即引入安检程序,地铁安检像机场安检、火车站安检、汽车站安检等一样,变成了常态化。
由此我们不禁多虑,经历了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我们的社会变的更不安全了,民众变得更不可信任了,变得需要安检了?显然不是,都是路径依赖惹的祸!
在同一制度下,有的人获得收益,有的人承担成本,收益和成本也有大小之别,此谓制度的非中性。谁是现行制度的支持者,谁是现行制度的反对者,谁更有话语权,这些因素决定了制度的发展方向。
毋庸置疑,中国的地铁安检有一定成效,也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暴恐活动随之增加,加强安防也是各国的共同趋势。中国地铁的安检成本倍受诟病,安检方式更是倍受指责,尽管如此,强化安防系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用安检员来补充,现阶段采用这种安检方式,可能也属次优选择。若能调整安检方式,将“过关式”安检变为“保障式”安防,减少乘客进站时间,还乘客以通行自由,想必乘客会向地铁公司点一万个赞。


有奖竞猜: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无形之手vs有形之手
经济学需要关注什么类型的现实?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经济学家茶座》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