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瑞明:经济学研究选题的8个“I”原则

jjxjcz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3-08-27





作者简介


刘瑞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21年第1期(总第89辑)


全文6483字,阅读约需15分钟


经济学研究选题的8个“I”原则

一、经济学研究选题为何如此重要?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题?每一个人都知道,研究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学问的真谛,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学会问问题”。


对于同一个现象,不同的问问题的方式,决定了答案和洞见的不同。所以,一句众所周知的说法是“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在笔者看来,好的选题不仅仅是成功的一半,而几乎是成功的全部。


因为,在现代的经济学研究体系中,选题不仅直接决定了研究话题的创新性、重要性、趣味性,而且也决定了一项研究识别的科学性、洞见的深刻性、认知的一般性、联想的丰富性、操作的可行性。而这些要素几乎构成了一项好的研究的全部。


所以,一个通俗的比喻是,好的选题是最前面的1,剩余其他的因素是1后面的0,只有在好选题的基础上,其余因素才有意义。


说回到现代经济学研究,在如今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得以大规模普及的背景下,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已经不再是制约研究者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主要条件,但为什么好的研究仍然凤毛麟角,一篇难求?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选题。


可以说,选题是制约绝大多数研究者水平提升的主要短板,这不仅对于刚刚踏上学术路径的硕博士生如此,就是很多长期从事科研的研究者,也难以将自己的研究话题进行很好的提炼和转换。


从而在选题的一开始,就决定了研究的识别的科学性、重要性、趣味性等一系列特征,也就决定了研究的层次。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长期从事科研而难以掌握选题的技巧呢?这是因为,相较于具体的研究方法等显性知识而言,如何进行论文选题是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难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经常看一些经典的文献,但是,绝大部分人看文章的时候更多地停留在了“显性知识”的获取上,例如,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数据、这么方法、回答了什么问题、得到了什么答案……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每个人都读过很多经典文献,说起某一篇经典文献头头是道,但是,一到了自己的研究,又很难把这样一些经典文献中的思路、方法、思维用到自己的研究中,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眼高手低”的特征。这是因为,我们对于文献的吸收停留在了“显性知识”,而不是“思维方式”这样的“默会知识”上。


因此,仅靠阅读别人的论文和著作很难将这一技巧真正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本领。从现实来看,这种默会知识的获取,不仅需要自己用心去钻研和领悟,而且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需要有人手把手来教授和传递,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才有可能真正获取。


可以说,这种“默会知识”构成了区分不同学者研究层次的最主要的内核。


二、经济学研究选题的8个“I”原则



要想明白如何选题,就先要明白什么是好的选题。当研究者对于选题好坏有了基本的鉴别和审美之后,自然明白该从哪些角度去构思好的选题。那么,好的选题究竟有什么标准,或者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笔者根据自己研究学习经典文献过程中的体会和观察,总结了经济学研究好的选题的八个“I”原则:研究的创新性(Innovative)、问题的重要性(Important)、话题的趣味性(Interesting)、识别的科学性(Identifiable)、洞见的深刻性(Insightful and Informative)、认知的一般性(International)、联想的丰富性(Imaginative)、操作的可行性(Implementation)。


下面我们来一一解释:

第一,研究的创新性(Innovative)。


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第一要求,一篇学术论文的创新点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创新,即在理论上做出了突破,提出了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新理论,例如,刘易斯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出发,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二是方法创新,即采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双重差分、工具变量、合成控制等方法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实证经济学的研究,这就是一种方法上的创新,而具体方法的创新往往承载着“认知方法论”的革新,能够带来更加科学的认知。


三是领域创新,即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例如,科斯将交易成本引入经济学,诱发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一系列研究。


四是素材创新,即虽然研究的问题、采用的方法都被前人所研究过,但是如果能够采用一种全新的数据、资料或者建模的技巧,对已有研究的结论重新做了验证,这也是一种创新,这一点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相对比较常见。


第二,问题的重要性(Important)。


这一点要求学术论文的选题是重要的,重要性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二是在现实中的重要性。


理论的重要性是指对于人类认知的推进,而现实的重要性是指对于社会福利的改进。理想状态下,二者是统一的,那些推进人类认知进步的,最终可以服务于社会福利的改进。


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两个方面往往是有争议的。这是因为,“理论重要性”的研究往往更加基础,不是那么紧迫、难以直接解决现实问题,往往有更多“创新性”,会推动人类认知的进步。


而“现实重要性”往往要解决现实问题、在时间上相对紧迫,但因为大部分人都可以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出类似的看法,所以现实重要性的问题则往往创新性不足。就科学的认知而言,人们更强调“创新性”,所以,往往在科学界更加看中“理论的重要性”,而在实务界人们更加看重“现实的重要性”。


选择在理论中和现实中都十分重要的话题进行研究,无疑是极好的,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这一点,只能二者选其一。客观来看,那些推动人类认知进步的和推动福利改进的同样值得尊重。对于理论重要性和现实重要性的冲突,我们在研究中需要学会区分和转化,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死胡同。


第三,话题的趣味性(Interesting)。


趣味性是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学术论文说到底也应该是读者导向性,因此如何能够吸引读者,对文章是否成功也至关重要,而一个有趣的话题往往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点。


在现代科学领域,趣味性也往往和“创新性”相关联。对于专业的读者而言,只有那些超出目前人们认知的“创新性的观点或方法”才有可能变得有趣。否则,再重要的观点,如果是“陈词滥调”,那么也会失去其“趣味性”。


但是,选题的趣味性最重要的在于内容的趣味性,前提是文章的内容应该是有实质含义的,基于重要性和创新性的有趣。选题不能为了有趣而有趣,去选择一些没有实质含义的选题来博人眼球,这往往陷入“东施效颦”的境地之中。


在最近的一些学术研究中,此类“为了有趣而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为了猎奇而编造很多并不存在的故事,看起来做了严谨的论证,但是经不起事实的检验,或者是只有统计意义却无经济意义,对此我们应该竭力避免这种选题的出现。


第四,识别的科学性(Identifiable)。


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接近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越来越讲究因果识别是否科学。所以,对于一篇常见的实证经济学研究论文而言,无偏 (unbiasness)、有效(effectiveness)、 一致 (consistency)这六个字折磨着每一个经济学研究者,可以说,实证研究最为核心的就是“识别”的科学性。


事实上,对于理论文章而言,“识别”问题也同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在这样的前提下,研究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在文章的选题中是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很多时候当我们想到一个很好的选题,既具有创新性又兼具重要性,但是这一问题却不可识别,那么现代经济学的框架和范式下,这仍然不是一个好的选题。尽管在理想状态下,重要性和可识别之间是可以一致的,那些顶级期刊上的经典文献往往是对于重要性的话题进行精巧的识别,从而成就经典。


但是,重要的话题往往难以有很好的数据帮助进行很好的识别,在重要性和可识别之间,现实中往往存在一定的权衡(trade off)。


第五,洞见的深刻性(Insightful and Informative)。


好的选题,应该给人带来深刻的洞见和无限的启发。这类研究往往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小的问题里面抽象出深刻的洞见,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这也是考验一个研究者功力的试金石。


198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德布鲁说过:“经济学论文就像女人的裙子,短要短得让人刺激,长要长得让人感到里面的实质内容”。这很好地总结了经济学论文选题的精髓。


例如,阿马蒂亚·森在解释饥荒的时候,提出了与传统解释完全不同的权利框架,从而得出了全然不同的洞见,并且为人们理解和思考其他经济问题提供了非常深刻的启发,激发了大量的后续研究。


第六,认知的一般性(International)。


一个好的理论应当具有相当的延拓性,能够解释足够多的现象,带来足够一般的启示。对于学术论文而言,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是检验理论有效性的重要法则,因此好的选题往往具有一般性的意义和价值。


这一点对于中国经济学研究者而言,尤其构成了短板。一些对于中国非常重要的话题,却往往不被国际期刊接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些研究的认知局限在了中国,缺乏国际一般性和普适性。当研究的中国问题拿到国际舞台中去的时候,往往会遇到“Why China”的问题?这通常是因为研究的对象过于特殊,所得到的结论并不能带来一般性的启示。


从结果来看,那些公认的十分优秀的、发表在国际经济刊物上有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都是满足了一般性的原则,讲的是中国故事,背后是普世道理。


当然,对于一般性,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看,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太过一般的研究往往和中国实际就不那么吻合,太过关注中国现实的研究又不是那么一般化,背后的问问题的方式和所得到的洞见都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自己做研究的时候,要清楚自己是要解决一个一般理论问题,还是要解决一个中国现实问题。无论是哪一类的贡献,都值得肯定。


第七,联想的丰富性(Imaginative)。


好的研究,应该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充足的启示性,能够启发读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同时能够激发大量后续研究。


这类研究往往回味悠长,余音绕梁,常读常新。前述的阿马蒂亚·森的研究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在国内,一个例子是周黎安老师2007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一文,在中文世界中已经被引用超过6200次,下载量已经超过8万次,这篇文章引起了关于官员政治晋升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热潮,形成了一支解释中国增长奇迹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章能够激发一系列这一主题下的文章,正是因为文章选题的外延性,能够带给其他研究者充分的联想和思考,进而激发了大量后续的研究。


第八,研究的可行性(Implementation)。


最后一点或许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文章的可行性。一个研究选题再好,但是如果没有可行性,就像是海市蜃楼,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却虚无缥缈,无法触碰。什么是选题的可行性?这个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研究要件。


例如,有没有合适的数据?可用的方法?甚至研究者本人有没有相应的研究条件,包括学术能力、时间、精力乃至金钱,这都是制约选题可行性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进行选题之前,不仅要合理评估这一选题进行的必备要素,也要求研究者合理评估自身禀赋,从而选择自己拿得起、啃得动的选题。


三、何处寻求好选题?


从现实来看,学术研究最头大的不是操作,而是根本不知如何操作,有大量基础扎实、勤奋刻苦的学生,就是因为不明白学术研究中的默会知识,写不出好的论文,就如同手里端着冲锋枪,背上背着炸药包,但是却压根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以至于产生“老虎吃天,无从下爪”的悲凉感。所以,论文的选题是如此重要。


这8个“I”原则,或许能够给大家的论文选题提供一些帮助。从实际情况来看,而能够满足上述8个条件中的两三条,就已经是不错的论文了,要是能满足其中的四五条或者更多,就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文章了,如果满足更多,则已经逐渐接近那些经典之作了。那么,好的选题从哪儿来呢?


好的选题的来源之一:文献启发。


学术研究选题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文献启发,在很多时候,追随经典文献是选题的“捷径”。而且,和国际前沿研究相比较而言,大部分研究者在这方面具有“后发优势”。追随经典文献话题的好处是,这类话题往往是热点话题,所使用的方法较为前沿新颖,又有成熟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话题可以遵循。相对来说,“成本低,见效快”。


但是,文献启发式的研究对于研究者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不是真正的受到启发,而是简单地追随话题和方法,往往会陷入到“新意不足”和“东施效颦”的境地之中


尤其是,对于很多应用性的现实性话题,如果简单地将国际前沿方法和话题套用到中国的话题上,可能看起来很新,但是,所研究的内在机制或许和中国实际并不吻合甚至背道而驰,所以,此类借鉴和启发需要学习经典文献的“魂”和“神”,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甚至“走样”。


好的选题的来源之二:学术讨论。


思想的火花是需要碰撞的,选题的技巧是需要学习的。现实中,好的选题往往是来自于同行的思想交流和学术讨论。


在各类讨论会、Seminar、会议上,与同行的思想碰撞,会使得学者想到自己想不到的idea,看到自己过去看不到的问题,学到自己过去不会的思维方式。


尤其是,当我们自己的研究水平受到局限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在各类会议上得到高手的指点,很可能会把一些选题通过转换视角和识别策略,“化腐朽为神奇”,解决背后的潜在问题,不仅会帮助自己这篇文章的改进,而且会带来研究能力的提升。


但是,这个需要自己主动不停的请教高手,要做好随时“丢脸”的准备,要勇于“不耻上问”。这就需要我们摆脱“闭门造车”和“夜郎自大”的误区。


好的选题的来源之三:实践调研。


实践调研是好的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对于很多现实问题导向的研究者。这类研究选题的好处是,问题非常真实、重要、有趣,如果我们到各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调研调研,就会发现这个里边有很多真问题、好问题。


尤其是,现在很多学者和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书斋中,对于现实世界了解的少,从而缺乏对于问题的感知,自然也就没有选题的灵感。但是,客观来看,真正能够从实践调研里边提炼好问题的人非常非常的少,为什么呢?


因为必须对理论和方法论掌握的足够好的时候,才能够观察到现实的问题,并将其转换为一个科学研究的问题,否则的话,就算将问题摆在眼前还是看不见,无法提炼。


我们经常会讲,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如果仔细来考究的话,是有前提条件的。实践不一定出真知,否则,那么多的实践者,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出真知呢?


如果我们去看思想史,就不难发现,那些在实践中提炼出真知的人,往往理论素养非常高。在进行实践调研时,除了多跑、多观察、多提炼以外,也要有足够的理论素养储备。


好的选题的来源之四:生活体悟。


世间万物皆通,一事明,万事皆明。在真正的高手那里,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对于一部分高水平的研究者,生活即学问,学问即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规律对于经济学这样一门最贴近于人类经济生活的学科而言,尤其适用。


很多天才的研究者,都是通过生活体悟来提炼出经济理论并研究的。例如,阿克洛夫经典的柠檬市场理论,就是对于现实生活观察的一种高度抽象和提炼,而他有关于拖延行为的研究,则更是在自身拖延行为和案例解剖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提炼和分析。


只不过,当这些天才的研究者观察到这样一些现实中司空见惯的生活行为时,并没有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将之忽略,而是将这样一些普遍性的现象进行了抽象和提炼,拓展为一般化的理论,从而对人类的经济行为给出了非常有力的解释。


一个好的选题,可能是在上述多方来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受到了文献启发、同行交流、实践调研和生活体悟的作用。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每一个选题来源的侧重都不同。


但是,毫无疑问,这些好的选题都要求我们对于理论和方法论非常的熟稔,而编辑、读者和审稿人在衡量研究价值的过程中,也都潜在地遵循着8个“I”原则来判别研究的贡献。


固然,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使得研究无法完美,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研究的起始,就不断地按照8个“I”的原则来找寻选题,将更有可能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在此,笔者愿与各位学界朋友共勉。


刘瑞明:中国的学术进步需要打破“本校偏袒主义”
刘瑞明:为什么我们变成了“冷漠的大多数”?
赵人伟:古今沟通 中外交流——经济学研究的一些断想
邱斌:经济学研究的进入壁垒


以经济散文传播经济学思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