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睡功

请您关注👉 道炁学苑 2023-08-24

线上线下开脉轮7.4~10(今晚公益开脉轮)

弘道净炁   身心合一

自利利他    皆大欢喜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线上线下开脉轮7.4~10(今晚公益开脉轮)

请你关注一同进步



龙树菩萨的睡眠窍诀!



贤明君主勤度过,白昼上夜及下夜,
睡时亦非徒无果,于中夜具正念眠。



  龙树菩萨对乐行国王说:贤善明智的君主啊,你应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时刻在修行佛法中度过。


       现在很多人生活没有规律,凭分别念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真的跟动物没什么差别。有些人虽然信佛教,但一天的生活中根本没有佛法的成分。



  因而,龙猛菩萨对国王提了一些生活方面的要求:你在白天应当神清气爽,最好不要睡觉。晚上也应该分成三时,上夜行持善法而度过;中夜可以入眠;下夜要早一点起来修行。


       在入睡的过程中,不要一直酣睡,虽若不具备高深境界,入光明梦境比较困难,但一般来讲,临睡的时候应作狮子卧,观想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发光融入自己,或按密宗上师瑜伽的修法,忆念把自己的头躺在上师怀里:“上师您好好给我加持,我睡觉了啊!”(嘿嘿,上师一直不睡,你却睡得很香。)这样做有很大的功德。


       睡觉本来是无记法,没有什么善根功德,但若在临睡时这样行持,观想要做善梦、明早很早起来,并在睡前念诵一些咒语和祈祷文,便能将无记的睡眠转为善法。


  很多人造恶业时随心所欲,吃肉喝酒肆无忌惮,行持善法时却很害怕——“上午可不可以念咒语?下午可不可以念佛号?”有很多不必要的顾虑,这是不懂佛法的愚痴所致。


       其实,行持善法怎么样都可以,只要能与佛菩萨结上善缘,什么行为都没问题。如果依照上述的窍诀,以正知正念作光明想、早起想而入眠,善根会日日夜夜增上,睡觉也不会浪费时间。


  这一点,很多佛教徒不是不懂,而是不做。我曾要求大家睡前磕三个头,很多人两三个月内还可以,但至今仍坚持的极为罕见。有时候看见一些末法时代的人,真的心生厌离,我不可能天天在你耳边唠叨,就算给小学生讲一两次威仪,他们比较听话的也会永远记得。




       我以前讲《入行论》时,一直很拼命地讲:希望你们早上起床时念二十一遍百字明,晚上睡觉时也不要忘了磕三个头。但现在多少人没有断?其实,磕三个头的时间很短,可有些人修行太差了,太值得惭愧了!



  言归正传,行持善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耽著睡眠,它是修行的一大障碍。现在世间人特别强调睡午觉,汉地的很多学校一到中午就让孩子必须睡下去,所以他们慢慢就习惯了,长大后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会儿,不然就迷迷糊糊的,下午工作没有精神。


       他们认为睡午觉对身体好,可以消除疲劳、减轻压力,晚上也有力气熬夜,到舞厅去通宵达旦。但对修行人而言,白天最好不要睡,麦彭仁波切和有关经论中都说,白天睡觉对身体有损害,会使记忆力衰退。除了白天不要睡以外,早上也要早一点起来,因为早上做事的效率非常非常高。



  很多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睡眠难改。佛陀在《大宝积经》中讲了乐于睡眠的二十种过失,例如,懈怠懒惰:你若喜欢睡觉,闻思修行什么都不行,每天早上也想睡,中午也睡,晚上就更不用说了;身体沉重:喜欢睡觉的人身体很笨重,不爱睡觉者身体轻快;颜色憔悴:很多人都认为睡觉能美容,自己会越来越漂亮,可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睡得特别多,你会变得越来越丑;增诸疾病;食不消化;体生疮疱;增长愚痴;智慧羸劣;非人不敬;皮肤暗浊:很多人说睡觉是漂亮的根本因,美人都是睡出来的,倘若睡觉这么养人,那老猪肯定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好看的了,因为它每天的工作就是睡觉,此外根本没有其他事情;憎嫌精进;烦恼缠缚……讲了很多很多过失。



  我们应该效仿有智慧的人,看他们早上怎么样精进,晚上怎么样精进,中夜虽然睡一点,但不会过得毫无意义,始终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可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呢?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可以,从小对治睡眠方面稍微有一点串习,但有时候也特别惭愧,觉得连没有发菩提心的人都不如,天天睡觉的话,怎么利益众生!怎么行持佛法!


       因此,希望大家听了这个法之后,光是文字上懂得还不够,行为上一定要长期行持。

 



2

晚上睡觉时的行为也可以变成修行



入菩萨行论
寂天菩萨造



睡如佛涅槃

应朝欲方卧

正知并决志

觉已速起身

“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今天讲睡觉的姿势。晚上睡觉时的行为也可以变成修行。睡觉的时候,心里要保持正知正念,保持善念,保持清净,守护心。睡觉的姿势,要做吉祥卧。若是随便睡,脸朝下俯卧,容易产生嗔恨等烦恼;脸朝上仰卧,容易产生贪心等烦恼。有的人睡觉就像死亡一样昏沉,有的人睡觉常做恶梦。究其原因,第一是心里不清净,第二与睡觉的姿态有关系。睡觉的时候做吉祥卧,右侧下卧,以足压足,右手放在右耳下,左手搭在左腿上,头朝北,脸朝西,这种姿态叫吉祥卧,也叫狮子卧式。


以吉祥卧的姿势入睡,心里容易产生善念,保持正念。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以这样的姿势趋入涅槃的,我们这样睡觉,同时可以忆念佛陀的功德。莲花生大士也讲过,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临终中阴),若是能保持这种姿态,最起码可以不堕落恶趣,能获得人天的福报;若是还有一些其他更高的修法或者境界,能当下解脱或者成佛。我们也可以以此帮助其他众生,比如一些家亲眷属或一些动物等,面对死亡,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虽然他们自己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帮他们摆这种姿势,让他们以这种姿态面对死亡。



我们慢慢习惯了以这样的姿势入睡以后,将来面对死亡的时候,不用别人帮助,自己就能保持这种姿态,这样不会堕落恶趣。现在很多人都有各种不好的习惯,随便躺着睡、趴着睡、仰着睡。我们应该把这些不好的习气都改掉,可能刚开始改起来有些难度,因为这都是无始劫以来的串习,但若是我们下决心改,也能很快改过来。若是习惯了以吉祥卧的姿势睡觉,是很自然、很舒服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一直保持这种姿态睡觉可能有难度,但是可以以这样的姿势躺下,同时忆念佛陀的功德。伟大的佛陀就是以这种姿态趋入涅槃的。什么叫涅槃?就是彻底息灭了烦恼,永远摆脱了痛苦。佛通过修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我们应该忆念佛陀的功德,同时也可以发一个愿:“将来若我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我要利用这个人身学修佛法,息灭一切烦恼,摆脱一切痛苦。”忆念佛陀的功德,同时发心发愿,这就是保持正念。这样,睡觉也有功德,也是在修行。


若是没有正确的姿态,容易引起烦恼,也容易造业。所以,睡觉的姿态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刚学佛的人,要保持威仪。通过这些威仪,我们才能保持善念,提起正念。心善则一切善,心净则一切净,但是要保持善念、保持清净的心态也是很难的。心和姿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是身体姿势没有调整好,也会影响心的清净。



“正知并决志”:以这种姿态睡觉,然后把佛陀或上师观在心间,这叫梦光明的修法,晚上做梦也可以变成光明。梦光明的修行有很多种,而我们把佛陀或者上师观在心间而入睡,这属于梦光明修法的一种。


我们现在在梦里总造恶业,经常做一些乱七八糟的梦,甚至还做恶梦,这说明心没有保持清净,此外与睡觉的姿势也有关系。若是姿势没有摆正,也容易引起一些烦恼。如果你姿态摆正了,心里这样忆念佛陀或者忆念上师而睡,就不会昏沉或做恶梦了。


“觉已速起身”:一个修行人,可以将夜间分成初段、中段、末段三个时段,初段修法,中段休息,最后时段里也要修行。睡觉的时候,心里要下决心:为了行持善法,为了修行要早起。心的力量不可思议,这样到时间就会醒过来。比如,早上四点、五点要起来修法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这样下决心,或者这样忆念,早上就能准时醒过来。


必须要这样,不能“一睡睡到自然醒”。有的人太阳出来了,还在那儿呼呼大睡,有的人甚至睡到中午,这样怎么修行啊?若是你能把睡觉变成修行,把梦变成光明,有这样的窍诀,有这样的修行,可以睡。若是没有,就不能睡太久,应该早起,养成习惯就好了。早上特别静,对背诵、打坐,都特别有帮助。现在闻思班要背很多偈颂,如果早起背诵,特别容易背下来,大家要利用这样一个良好的时段精进学修啊。



根华仁波切在解释里讲过:把一天当作一世忆念。意思是,早上醒来的时候,观想自己重新投胎了;太阳出来的时候,观想自己诞生了;上午的时候,观想成自己的童年;中午的时候,观想是自己的壮年;下午的时候,观想自己已到中年;晚上的时候,观想自己已经老了;临睡的时候,观想自己快要死了;睡觉的时候,观想自己已经死了;进入梦境的时候,观想自己进入中阴界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观想又重新投胎了。


我们要利用一生一世来行持善法,精进修持佛法。一生一世的过程还是有点长,但若是你把一天当成一世去把握,去精进修行,很容易把握,也很容易精进起来,这样对自己的修行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常说一生一世都要学修,但是总觉得:“今天还有时间,明天吧!”明天又觉得:“没事,还有时间,后天吧。”……这样一拖再拖,最后面对死亡的时候,两手空空。我们应该深知,面对死亡的时候,只有你所积累的善根、福德才能帮助你、跟随你,其他都不会利益你。比如,你所积累的财富不会跟随你,你一分钱也带不走。尽管你心里放不下,但是也没有用,还是被别人分了、拿走了!如果你有几个儿女,他们就会在那儿抢你的东西,你在那儿生气也没有用,他们根本不会顾及你的感受,也不会在意你的想法,那时,你所积累的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再如,你的儿女、亲戚朋友在你临终的时候也都不能跟随你,无法帮助你。即使他们都围绕着你,也没有用,你还是要孤单单地离开这个世界,谁也不能跟你走。他们也是很无奈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儿女帮不了你,亲朋好友也帮不了你。



临终时,能帮助你、跟随你的只有自己的善根、福德。如果你没有积累善根、福德,没有修好无常,死亡在任何时候都是突然来临的,到时你都会束手无策、惊慌恐怖。即使你老了,到八十岁了,也一样,死亡也会突袭你,让你在惊慌、无奈、痛苦中离去。若是你修好了无常,死亡在任何时候来临时,你随时都有迎接或者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不会有任何畏惧。


所以我们不能一拖再拖,要把一天当作一世来精进地修行。现在,我们应该多积累点善根,尤其是在万盏法会期间,无论是在修法组、供水组,还是在供灯组,都能积累无量无边的善根与福德,真的,但有的人好像不太明白似的。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机缘,这个机会,精进修行,别错过了!


前面讲的都是行住坐卧的时候要保持的威仪。心里要时刻保持正念,保持清净;行为也要保持威仪,尽量好好表法,让众生生起欢喜之心,否则容易伤害他人,也容易引起自己内心的烦恼,这样是害己害他啊。所以,言谈举止等行为都很重要。





3

睡功探冥




前言

人的一生平均按正常人休息八小时每天,则有三分之一生命在睡觉中度过。有的人休息少些,能较快达于深度睡眠,安乐而睡眠质量较高,第二天起则神清气爽;有的人赖床多余,不能睡着或在浅层睡眠,多梦而睡眠质量较差,起身则精神不振;有的人有一些奇奇怪怪如恍惚、幻妄、惊神之事而不能安睡者,则神形萎靡;有的人采用睡功有法,则能自我调理人体睡眠功能,平衡人体机能而能充分开发人体潜能,提高记忆力,增强免疫力,自我掌握睡眠时间等;更有彻明睡法奥旨实践者,如陈希夷留形于华山,蒋青霞脱质于王屋,皆用睡仙法之功也。此非小功小术,乃主静内炼立极之功,上乘之法,能大静安眠一场,其效验不可俻记。

现代人工作较忙,想修行又觉得没有时间的人,初修道者或不能盘腿打坐较长者,甚至可以睡功贯彻修道始终的道众,采用睡功则较优。能得睡中三昧,可以利用这么多宝贵、充裕又较无人打扰的时光,睡功之于养生修行和探索生命科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尚待同道和科学界共究。因此,道人下面述分睡眠机理、睡功功法、睡功修证次第、睡功赞颂举要等五部份具体阐析,以资抛砖引玉。并赞之于作《励睡铭》:

一枕清静放无忧,梦于物外不嬉戏。

睡里乾坤出天地,壶中日月自运矣。

息之深深百脉理,消阴摄阳复根归。

神安精固是小验,白云深处仙家即。




睡眠机理

睡眠是由人脑控制,五脏六府配合,其他机能和末稍等人体系统辅之的,由神的活动主宰的一种状态。神,随先天之精而生,孕育于父精母血,是元神、识神、魂、魄、识、意、志等的总称,分藏于五脏,主宰于天心,中医所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综合表现就是,一般凡人不可见,死后方知。天心,又名方寸、元宫、乾宫、祖土、先天窍、太一虚无窍等,儒家称为虚中,佛宗名叫灵台,《黄庭经》所谓“寸田尺宅可治生”的“寸田尺宅”是也,居日月中,虚处脑中,不在身中,不在身外,不可摸索,贤哲启之,愚迷闭之,元神所居。元神是人之一身主君、天君,真性而已,寄之于天光。天光不可见,光易动而难定,一灵真性随天光而落元宫,便分魂魄。


魂,阳也,好生而恶死,喜静,轻清之气,自太虚而来,与元始同形,魂在天心,寄于两目。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拘于形,即拘于魄。魄,阴也,喜死而恶生,好动 ,沉浊之气,居于肺,附于有形之凡心,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一切好色动气皆魄所为,即识神,居下心也,即下面血肉心。下识心,好血食,有五欲,表现分在五脏,活则大苦:闻惊则跳,心率加快不正常;闻怒则闷,阴沉易暴;见死亡则悲,喜极而泣;见美色则炫,望随精失身败而走,享血食。识神,魄、识,阴也,有浊意,表现为欲志。元神,魂,阳也,有真意,表现为元志。


白天属阳,阳主动,魂寓目之于昼,元神随光而藏之,故人寤而活动。夜晚属阴,阴主静,魂夜舍于肝,元神不动,睡之安然而寐。《血证论》说:“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识神,魄,夜阴想动,是元神属下,魂主魄,要靠主宰元神治安之。下命令调控能听,则魂慢慢回复阳强,且消阴藏魄。天君如暗弱,则不听,魄动欺君,拘形控体而惊魂,魂舍肝而梦,神游幻境,可能伴有梦语、失眠、梦游行(睡行症)等,醒起则神志不和疲劳无神,嗜睡。其中,道家又有三魂七魄、五志和佛家有八识等之说这里不讲。这是睡眠的神主学说。

又人身一小世界也,生在天地之间,受天地大世界影响,天地有阴阳消长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人身亦有与其相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具有日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日节律。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相应,故人体的阳气亦随之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影响于人之神形系统。早晨,人体阳气随外界阳气的生发由里外出,人起来活动,魂安则精神好;中午,人体阳气最盛;黄昏,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就上床休息,魄强要回魂阳升,而消阴制魄。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发生睡眠;阳气盛,阴气衰,人即醒觉。这种阴阳盛衰影响睡眠和醒觉的机制,伴有人体阳气出入运动影响,这是睡眠的阴阳学说。


睡眠又受之于人吃俗物消化营运卫气影响。卫气由水谷精气产生,营运不休,是人体后天阳气的一部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灵枢·卫气》篇说:“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以肾、心、肺、肝、脾五行相克的顺序周行。白天卫气行于阳,人体阳气盛于外,温煦周身,卫外而为固,人寤而活动;夜间卫气运行于阴经及五脏,人卧寐休息。由于卫气昼夜运行的规律,也影响人体出现寤与寐的不同生理活动,这是睡眠的卫气运行学说。

睡眠作用的三个学说,主要在于神主、身形相应于天地阴阳消长规律和内里卫气运行情况等相互制约和相资相待,共同组成了睡眠的理论体系。睡眠的阴阳学说是睡眠理论的表现纲领,揭示了睡眠与醒觉的基本原理;卫气运行学说是阴阳学说的内在具体化,揭示了睡眠的内在功能运动规律;而神主学说则突出了的睡眠整体观和神主本质,揭示了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又受身体营运卫气周期和天地阴阳消长规律影响。

而从现代医学看,睡眠又有抑制扩散学说、中枢学说等各种学术说法,随着脑科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进展,其中细化研究有:美国哈佛大学科研者在结肠壁的巨细胞中,发现了引发睡眠的睡眠因子胞壁酸,它既能促进睡眠,又有免疫功能。当进食后,胞壁酸分泌增多而有睡意,睡眠随胞壁酸分泌增加而增多,吞噬细胞活跃,免疫功能和肝解毒功能增强,代谢速度加快,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而,睡眠有益机体生长,我们可从中互证究明睡眠本质内涵和内在关联。

总而言之,睡眠归功于营卫循环卫气运行和天地人阴阳消长相应影响,而产生内部机理如胞壁酸等变化的运动促进功能,主在神之活动作用。而掌握睡功方法,消阴制魄,制魄全魂,炼魂全阳,不让识神中的魄、识欺君妄上,遥执身体功能而让身体系统做乱。则元神天君主握一身权柄,内肃朝纲,调济身心系统平衡,相应天地阴阳消长规律,则不仅能保神安眠,更能进一步修行成为睡中仙,超脱于天地,不在五行中,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睡功功法

睡功功法有心法和身法两部份,心法以内练,身法以形配,身心调剂,天人合一。重在心法能行之有验,为旨圭,则无处不游乡,归无极也。佐之于身法,在于促形安适,以利行功。心法这里主要讲先天睡功心法,不具体讲观想或存想法、持符咒法、导引呼吸法、梦修法等后天睡功心法。

心法有:

上古“宴息法”:夜眠之时,耳无所闻,目无所视,口无所言,心无所住,息无所促,形无所动。只留一点元神元炁,相依相便,如同炉中一点火种相似,绵绵不绝,若有若无。久久纯熟,自可达“神满不思睡”等各次第证验。

睡仙陈抟“蛰龙法”:“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又阐密诀:“道在守本命,真火暖外肾。回光内视,神住丹田。”等。



张三丰睡功心法:《蛰龙吟》:“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势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又有《渔父词》:“ 蛰龙无声且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等

李道纯睡功心法:《满江红》 :“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睡法即能知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为。身虽眠,性不昧;目虽垂,内不闭。向熟睡中间,稳帖帖地。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性命圭旨·亨集》载有道家所传“五龙盘体法”的心法诀云:“未睡心,先睡目,致虚极,守静笃,神气自然归根,呼吸自然含育,不调息而息自调,不伏气而气自伏。”等等

心法密意:回光内照,守无存有,不守似守,凝神而入气穴,真意归冥中,一点灵光内明,消阴制魄,制魄全魂,炼魂全阳,保神安宁,不让阴魔做乱,则行功绵绵,小则安神深眠,大则遂演丹功次第证验。

身法有:

陈抟一派身法:不拘于形,可躺可坐可立,或屋床,或石头,或雪地。如承其传得的张三丰《蛰龙法跋》云:“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诀传世,其所传皆伪书也。《随》之《象词》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读三十二字,盖使人豁然大悟。吕翁表而出之,其慈悲之心,即纠谬之心也。张全一跋,时寓终南山。”其中又有著名的侧卧法——希夷睡:左侧而卧,屈其左臂。以左手心垫于面部下方,张开虎口,左耳安于大拇指和食指开空之处,以使耳窍通炁。头脊保持正直,舌顶上脖。屈其左腿到达腹部,泰然安贴于床褥之上,右腿伸直,放于左腿之侧。以右手心贴放于肚脐之上,而凝神内视,守无存有。

平卧法:凡当睡卧之时,先展开手足仰卧,头枕舒适为宜,两手或垂直放于两腿间,或两手交叉或阴阳叠手于下丹田处而自然放松。

环阳睡法:仰面安睡,两手握固(握固即屈大拇指以其余四指摄住,如同新生婴儿握拳之状),直伸两臂,往外八字放开;两腿同样八字放开,而于开处各离肾囊一二寸许。闭目内视,舌顶上腭,敛藏心意,调息入静。

佛家吉祥卧法:也就是右侧卧法,右侧下卧,右手垫在右脸颊下,左手放在左腿上,以足压足。腿部弯曲,全身成弓状。

《性命圭旨·亨集》载有道教所传“五龙盘体法”的身法:“东首而寝,侧身而卧,如龙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头,一手直摩腹脐,一只脚伸,一只脚缩。”

又有坐禅法、覆卧法、狮子睡法等等不一而足,略讲。

身法密意:在于舒适安眠和行功心法有效,床位和屋舍方位有的根据易经和佛家讲法多多此处不讲,见仁见智,能清静和空气清新为优。能坚持和行之有效,好者用希夷睡或吉祥卧则较佳。

睡功修证次第

一般人从小养成睡觉习惯,一下子要行睡功,刚开始会很不适,甚至反而难于入睡,这是身体功能反弹,识神不听命令所至。若强行终夜不睡,违反一般凡人生理规律,受上面举例三个学说的作用,反而使神经调节系统发生错乱,识神不安混动,反而流弊百出。还有的行先天睡功心法较有困难,可以借观想光明或莲花或虚空等,或借持佛道咒语或睡功心法默念等,只为了保持行功前归正念,不致意念散乱,思想乱飞,最后还得旨归于先天心法行功。身法因人因地而异,适合自己为好。总之,心法、身法并行,受天地阴阳消长规律和卫气运行周期、食物而化内在机理等作用,一般子午时间行睡功则较好,如南怀瑾子午觉(子时:23:00——01:00,午时:11:00——13:00),他一生睡眠较少,却精神强健。然天地岂有恶时辰,何地不能休息怡?如睡仙陈抟或雪地或高石上无处不寝香哉。其中睡眠呼吸法一般采用个人习惯如自然呼吸法行之,随着境界提高而能进入腹式呼吸法,再进而入胎息、无息大定等。这里以睡仙陈希夷修证次第为例,实际借假修真,以无为为心灯,松、忘、化、空为特点,行内丹功:


一、默默行功放松,守无存有,似守非守,回光内视,如上举宴息法六根不动,虽寐却睡得安然。

二、呼吸开始慢慢均匀,不调而自息,龙归元海,阳潜于阴,识神开始藏于下心,魂开始休于肝,识不功,魄藏于肺,志难擎。身心合谐,深层睡眠而少梦。

三、行功不断,守身不淫,感阴而摄阳,归根复命,身体功能回复健全,伴有魔障干扰,识神五欲被抑制很不舒服会反弹,要发大无畏,绵绵回光内照,会有点真意光明,如同宴息法里讲的一点火种若无若有存在。心息开始慢慢相依,深层睡眠而不昏沉。

四、要醒惕魔障,反省己过。有杂念袭来,心不随境转。回光致虚守静,神息两平,心息渐渐合一,消阴邪而制魄,阖辟自然,有八触反应,忘情而任天真,委志虚无,无念为常,开始蛰心,神能入气穴,慢慢演四禅定功。全身酥软安适,虽寐犹窹。

五、此炼虚起修,大定而真空生妙有,天心启之,不炼而能自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等,回光而光凝为法身,要默藏其用,息之深深,内呼息起动,心专而不纵横,自然混混沌沌天道自运,无思无虑,丹功次第随证。而会胎息,或内视五脏、骨架,或神清融于天地有飞天之感等,防危虑险,不可着心,有用用中无会用,无功功里施深功,何止在睡哉!

六、消魄而全魂,神息相融,全凭真意做功夫,天人合一,不恍惚,炼魂而全阳,白云上卧也。虽睡还醒,似醒实定。一觉到天明,百脉调理,心灵舒畅。转识成智,阳神成,生死不碍。睡听无弦曲,逍遥趟元极!


睡功赞颂举要


《庄子》:“其觉也无忧,其寝也无梦。”

《参同契》:“寝寐神相抱,消息候存亡。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

陈希夷《励睡诗》:“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吕祖《咏蛰龙法》:“ 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白玉蟾 :“白云深处学陈抟,一枕清风天地宽。月色似催人早起,泉声不放客安眠。甫能蝴蝶登天去,又被杜鹃惊梦残。开眠半窗红日烂,直疑道士夜炼丹。”


借睡修真妙功奇,

回光炼魄是天机。

瞧人居梦无休息,

故而探冥作天梯。

相关链接:

睡仙功修炼法


点击链接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图说

道炁开脉轮,调病安心身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感恩原作者,感恩前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