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3年培育国字号小微企业两创示范基地12个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对2021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进行了公示,全国共有168家基地通过了审核,云南有5家,其中4家在昆明,分别是昆明创新科技创业园、云大启迪K栈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云南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园和云南省大学科技园。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是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是由法人单位建设或运营,聚集各类创业创新服务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效服务支撑的载体和场所。示范基地具有基础设施完备、运营管理规范、商业模式清晰、创新链完整、产业链协同、服务功能齐全、服务业绩突出、社会公信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上述两创示范基地为啥上榜?
他们如何服务小微企业?
一起往下了解↓↓↓
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近年来,昆明以集聚各类创业创新要素、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各类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各类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以促进基地内小微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带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自2018年以来,全市共计培育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2个、省级示范基地24个、市级示范基地25个。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服务处负责人介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面向产业、服务企业为核心,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1
加快服务网络建设,实现全市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全面覆盖;
2
加快服务规范建设,建立健全各个服务网点的服务规范和监督评价机制;
3
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分期分批引导支持各类产业聚集区建设特色化、精准化、便利化的企业服务平台;
4
加快服务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各个服务网点,围绕企业需求建立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体系,补齐服务短板、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已累计安排2045万元资金对示范平台、示范基地运营机构进行奖补。
“计划从明年起探索形成一批优秀服务案例,为全市大力培育优质企业、着力支持创新创业、加快推动产业数智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提供示范引领。”上述负责人表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通过试点示范,引导县(市)区、开发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汇聚力量、加大投入,推进企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指导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网络平台聚焦主业主责,加快提升面向重点产业的专业化、特色化、网络化服务能力,为持续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优质企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加大支持力度,根据项目经费投入、服务绩效情况,分阶段对纳入试点示范工程的项目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昆明创新科技创业园
打好“自贸服务牌”
昆明创新科技创业园成立于2001年。2006年,获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被工信部初次认定为小型微型企业创新示范基地。园区运营机构昆明创新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为昆明经投集团旗下子公司。
园区占地4.3万平方米,拥有孵化场地33820平方米,配套有会议中心、商务中心等。依托国资背景以及成熟的园区企业孵化管理经验,多年来,昆明创新科技创业园基于“一站式”的综合服务体系和“众创空间—示范基地—加速器”孵化服务链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促进中小创业企业发展,提高创业成功率。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入驻企业570家,其中小微企业507家,小微企业占比为88.94%;解决就业近9000人;年营业收入1032.62万元。2020年,帮助受疫情影响园区企业减免房租763.49万元。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挂牌后,昆明创新科技创业园迎来了新的机遇。承接了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中小企业(双创)服务中心,在2020年1月正式运营;组建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运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人才公寓,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积极服务和融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战略之中。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人才公寓。
“挂牌以来,省、市各类大企业以及国际公司纷纷将其地区总部,结合研发、测试、制造生产功能及政策、市场需求,向土地资源丰富、配套设施齐全的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转移。”昆明创新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昆明创新科技创业园现有的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这一发展需求。结合经投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近期发展重点之一即扩大示范基地场地规模,实现规模化发展,将重点引入IT信息类企业和生物类企业。未来3年,将围绕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延伸垂直产业服务内容、引育优秀企业、搭建科创商学院,加强产学研合作,让小微企业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找到创新创业的一方天地,享受到不一样的“自贸服务”。
云大启迪K栈
打造众创综合体助力成果转化
宽敞的路演厅、服务周到的一站式办公区、产品种类丰富的中央展示区……启动运营5年多来,云大启迪K栈众创空间不断完善设施,为企业、团队打造优渥的创新创业土壤,累计孵化企业/团队600余家,储备就业岗位4万余个,辐射和服务各类群体27万余人次。
云大启迪K栈众创空间由启迪控股与云南大学合作共建,2016年3月正式启动运营。秉承启迪20余年孵化经验,整合清华启迪、云南大学以及云南独特资源,聚焦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面向高校师生、退役军人和军属、社会青年等群体,围绕区域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孵化、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
走进众创空间,“政产学研金介贸媒”8个字十分显眼。云南启迪孵化器总经理赵帅介绍,在多年的工作中,孵化器将政策、产业、高校、科研、金融、中介服务、贸易渠道、媒体8大资源要素有机融合,通过政策解读、产业资源对接、中介服务等,为企业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七步孵化、多点孵化等是云大启迪K栈众创空间孵化服务的亮点。以多地联结、多点孵化为例,近年来,云南启迪在楚雄、曲靖、玉溪、丽江等地建立了以众创空间、众创园、科技园、科技城、特色小镇为载体的创新网络基地及创新孵化服务平台,链接启迪布局全球的300多个创新基地,形成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强创新孵化网络体系,为创业企业发展“做乘法”。“这个展板上展示的内容就是我们在全省各地打造的平台,入驻企业需要在外地拓展业务但又不熟悉当地情况时,可以拨打对应联系人的电话,了解当地政策,解决发展难题。”赵帅说。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创新孵化、教育培训,孵化器联合政府、高校、工商联、商会等组织成立军创联盟,解决军人子女入托入学、随军家属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后代、后院、后路”的现实困难,打造的“军政企+高校”昆明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其中,军创精准培训班采取“定制化、定岗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方式,通过前期筛选、中期精准培训、后期定向就业的方式,确保退役军人及时、稳定就业,推荐就业率达100%。“换句话说,在平台的助力下,想找工作的退役军人只要来到这里一般都能找到工作。”赵帅说。
分板块、专业化、针对性强的服务为入驻企业成长装上了加速器。云南大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沁芸表示,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入驻了云大启迪K栈,云大启迪K栈除了提供宽敞的办公空间,专业人员还会根据企业情况提供政策讲解、申报指导等服务,帮助公司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0%。
目前,云大启迪K栈众创空间已有就创业导师230余名,先后获科技部首批“星创天地”、共青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30余项荣誉,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创新与产业升级成效明显。
北理工科技孵化园
搭建科技入滇交流平台
作为一家农业企业,云南凤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寻求企业的科技转型。该公司总经理马举福多次与自己所在的云南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进行沟通联系,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园在了解了企业的诉求后,与昆明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共同利用昆明知识产权托管平台,为凤吾农业进行了知识产权挖掘。最终,凤吾农业利用自身的中药材种植经验,建立了GAP种植基地,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格局,并且在孵化园和协会的共同帮助之下申报了18项知识产权。
像凤吾农业这样的例子,在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园很多。昆明智生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体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都是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园的在孵化企业。智生源主要研发污泥叶面肥料,体林农业以鲜花种植为主。“我们发现智生源叶面肥滞销,而体林农业又存在鲜花种植高品率低、产量不足的问题,所以在我们的牵线搭桥下,促成了两家企业的产品融合发展,还申报了2018年官渡区科技计划项目——‘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溶胞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为该项目投资2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成功验收,两家企业科技成果突出,发展迈上新台阶。”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园相关负责人说。
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园是官渡区首家科技企业孵化机构,也是官渡区唯一一个同时具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双创园区。这个成立了8年的科技孵化器入驻企业有83家,从业人员达1549人。2020年,在孵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829.84万元,上缴税收22.76万元,从业人数1549人。新申请知识产权48项,带动研发年投入192万元以上。
跟其他科技孵化器相比,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园在京滇合作方面可谓是占尽了优势。作为北京理工大学与云南省、昆明市开展省院省校、市院市校合作的重要成果,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园搭建“科技入滇”长效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可提供技术转移、产学研结合、技术项目对接、创新创业辅导、科技中介、人才培训等服务,为实现两地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互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了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下一步,云南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将与云南青年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能投达诺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云南青年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努力打造成为云南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同时,积极落实京滇科技合作战略,与中国农垦集团达成战略共识,为完善西南产业需求,使云南农特产品走入中高端。
观点
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生态体系
在云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杨舒然看来,创新创业对于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高校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科技链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
她表示,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高校角度来说,近年来随着各部门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职业发展能力等是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培养,学校让学生从专业角度思考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挖掘,实现专创融合。
云南光谷光机电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培训。
“这些专创融合项目充分转化了科技成果,同时凝聚了学生的新创意创造。”杨舒然说,以云南大学的项目为例,多年生稻项目经过20多年研发,已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解决了技术痛点问题,可以实现零下环境里种植,且种一次可多年收割;红岭金助推器项目带动老百姓种植菌类,为当地探索了新的乡村振兴模式;石斛飘香项目把石斛种植在石头上,减少了大棚投资,降低了产业发展成本。“由此看出,从人才培养到项目落地,再到对产业发展升级的推动,创新创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一脉相承,不可或缺。”
杨舒然指出,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发展与创业项目相得益彰。近年来,随着各类政策措施的出台,全省建设了多种类型的孵化器和双创空间,创业项目培育成效显著。从高校看,不同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凸显了双创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发展创新创业优势显著,氛围也越来越浓。
“‘十四五’期间双创有望朝创新创业创造‘三创’趋势发展,因此创新创业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她表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系统工程,也是社会发展的生态体系。虽然和其他发达城市比,云南还有不足,但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在路上。今后,高校将不断创新迭代晋级发展,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教育,探索更先进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发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企业、解决重点难题、打通关键环节的钥匙。
云南10家企业拟上市,1家在审9家在辅导
数字消费季,省商务厅组织商家推出这些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