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太强,挤压我,还是带动我?
作者 | 海下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编辑 | 赖镇桃
网红城市总是会在意外中诞生,因为一句谐音梗——“芜湖起飞”,芜湖这座低调的城市在中文互联网上也逐渐为人所知。
“呜呼”和“飞飞飞”是两位主播的口头禅,“呜呼”谐音“芜湖”,而其中一位主播大司马也是芜湖人,于是芜湖和起飞就这么毫无相关而又十分搭配地组合成了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词汇——“芜湖起飞”,并在网络持续走红。
这个网络短语也为官方接受,进入芜湖城市宣传话语之中,主播大司马更是在前不久和芜湖地方领导一起谈笑风生。
但芜湖让人记住的不仅是谐音,在去年发布的安徽省委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芜湖被寄予厚望,其发展目标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既是安徽省内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长三角范围内区域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合肥之后,安徽需要一个副中心
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这样的强省会战略已经成为全国各省区域发展的共识,如武汉之于湖北、成都之于四川、合肥之于安徽等都是该战略的受益者。个别省份甚至会陷入省会首位度不足,引领带动作用不够的焦虑之中。
省会城市首位度,合肥14位,杭州15位,南京26位
如今的安徽,老大哥合肥是当之无愧“全省的希望”。
在过去的20年间,合肥一路狂飙突进,GDP总量翻了30倍,赶超了无数名城大邑,GDP总量排名从2000年之前的90位左右,前进了70位,到2020年就跨入了万亿俱乐部,位居全国第20位。昔日的“霸都”也获得了众多瞩目,一时之间“风投城市”、“黑马之城”赞誉纷至沓来。
面临江浙沪的先发优势和虹吸效应,省会城市的做大做强,让安徽有了一个集聚区域的极点,也有了撬动区域战略的更有力支点。
但在他的身后,是巨大的断档。
从GDP规模和速度上看,合肥均高度领先,2020年合肥GDP为10457亿元,在全省首位度为26%,比排位第二的芜湖市高167.7%;从GDP增速看,2020年合肥市GDP增速达6.8%,而第二名增速就落到了5%左右。
安徽省下辖GDP(万亿元)及增速(亿元)
省会城市的过度膨胀,又不免造成区域发展的失衡,“一市独大”的弊端日益凸显。而《求是》杂志于去年11月刊发的《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指出,“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这被解读为高层对强省会战略的纠偏。
而在安徽,这问题又显得尤为复杂,因为毗邻江浙,安徽省域内的大片地区还会受到他省中心城市的辐射覆盖,除了以省会合肥为中心的合肥都市圈外,安徽城市还被划入了郑州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四个外省都市圈。其中的最为暧昧的莫过于南京都市圈,下图的黄色部分是都市圈覆盖的江苏城市,蓝色部分则是安徽城市。不仅都市圈以安徽除合肥外最为发达的皖江地区为主要腹地,还与合肥都市圈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
正在发育中的合肥尚且无法辐射全省,但在合肥之外,安徽又缺乏能够辐射带动周边的强力城市,而在更发达的江浙,却都是双峰并峙或者多点开花,如杭州和宁波的GDP总量都早已破万亿,江苏更是有着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四个万亿级的城市。
安徽同样期待在合肥之外培育出第二个经济引擎,这一战略任务交给了省内的多年老二芜湖,位于合宁之间的芜湖如果能够聚集人口和产业,可以避免要素资源的过度流失,同样可以成为促进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的节点。
合肥都市圈覆盖城市
皖江明珠的沉浮
长江安徽段被称为皖江,而芜湖城市就起源于注入皖江南岸的青弋江之畔,今天的芜湖,以“皖江明珠,创新高地”为城市口号,他的沉浮兴衰也和皖江地带的兴衰紧密相连。
芜湖自古水运交通便利,是皖江流域的主要商品集散地和经济中心,在近代更是作为通商口岸而得风气之先。加之李鸿章随后把长江下游的米市从镇江迁移到此,芜湖很快繁荣起来,成为皖江流域的经济中心。而后淮河岸边的蚌埠由铁路而兴,安徽的经济版图出现了南芜湖,北蚌埠的格局。
芜湖所辐射的皖江地区则是安徽近代经济的重心,也是近代民族工业在安徽的主要集中地,以1934年数据看,皖江经济带有91座工厂,占有近代安徽工厂数的61.49%,芜湖地区有工厂56座,集中了全省超过三分之一的近代工业企业。芜湖城内也形成了以明远电厂、裕中纱厂及益新面粉厂为代表的,号称“两个半烟囱”的工业。
1908年创办的芜湖明远电气公司
1952年安徽省建制恢复,并定省会于合肥,依靠中央和省的财政支持和工业投资,合肥在省内的经济地位逐渐不可撼动。皖江地区的经济格局也重新洗牌,因为资源和区位,马鞍山的钢铁工业、铜陵的有色冶金工业,以及安庆的大型石化工业则得到国家大规模投资建设。
皖江地区逐步形成以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和一般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芜湖并无相应资源,也未得到大规模的投资,以轻纺工业为主,经济地位并不突出。
八十年代以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不均衡问题也愈发凸显,20世纪末的安徽陷入发展困境,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和人均职工工资都处在全国倒数,沿淮和大别山区还有20多万人未脱贫。
而此时的芜湖经济也困难重重,旧有的工业体系效益低下,苦苦挣扎,1989年到1991年的三年间GDP连续三年负增长,财政连续三年赤字。在1990年芜湖GDP总量排在安徽第十位,如今芜湖经济地位并非是对历史遗产的自然继承,而是抓住机遇后的再度复兴。
在逆风之中起飞
安徽省第七个五年(1986-1990)计划里,农业仍然是全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次是轻工业,其三大支柱是食品、纺织服装、耐用消费品。财政收入上则以烟酒和钢铁为主要来源。
而当时的长三角和沿海地区已经掀起了建设开发区,八十年代苏南模式方兴未艾,最夸张的时候,苏南五虎县的工业产值合计甚至可以超过当时很多中西部省份。进入九十年代,又掀起了引进外资的浪潮。
但内陆的安徽却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未争取到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利用外资的条件。为了追赶先进地区,安徽决定将与长三角联系最为紧密的皖江地区作为开发重点。
1990年,浦东开发,安徽也起而效之,做出「以芜湖为龙头和突破口,开发皖江,呼应浦东,迎接辐射」的决策。当年,芜湖率先筹建皖江第一个开发区芜湖经济小区,直接打出了学习昆山的口号。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芜湖经济小区正式变成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也是中部第一个非省会国家级开发区。
有了开发区,接下来就是招商,当时的芜湖市政府在资源禀赋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先后招揽和培养了一系列企业,奠定了日后芜湖经济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1996年引入海螺,是今天芜湖材料产业的起点;1997年创立奇瑞,芜湖是汽车产业的起点,1998年引入美的,是芜湖电子电器产业的起点,至今依然是芜湖的支柱产业。
为了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问题,芜湖市还敢为天下先,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建立了城投公司芜湖建投,把多个城市建设项目捆绑在一起,以该公司为单一借款人向国开行借款10.8亿元,同时划入本地优质国企股份,并以政府财政兜底。这在当时极大地推进了城市建设,也正是如此,在21世纪的头几年,芜湖的城建在安徽也一直是首屈一指。
来源:李俊峰,皖江城镇带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
自2008年至2018年十年间,芜湖GDP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9%,在全国非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二,有着海螺水泥、三只松鼠、奇瑞汽车、三七互娱等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居全省第一、长三角第七。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成绩,合肥和芜湖入选了社科院“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40座城市”,是安徽唯二两座入选城市。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的芜宣机场,也让芜湖真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下半年芜湖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也相继投入使用,实现了多年的轻轨梦。
然而,一片欢乐之下,芜湖城市经济距离起飞却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在省外相较江浙沪的差距持续扩大,在省内也与合肥的距离越来越远,周边城市的赶超也日益逼近。GDP占全省GDP比重9.7%,较“十二五”末下降1.5个百分点。
其中的重要原因还是出现在产业上,与合肥在2007年豪掷千金引入京东方,抓住面板行业风口不同,芜湖再也未出现90年代成规模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新兴行业发展的大手笔,而奇瑞汽车也未能在新能源浪潮中保持优势地位。最终使得芜湖在新一轮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为主要引领的产业升级中略显失意,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仍偏小,产业不强进而导致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吸引力不足,外来人口流失与产业用工困难结构性矛盾也较为突出。
只不过,芜湖起飞,从来都是在逆风之中,安徽第二城在重压之下的突围,才刚刚开始。
作者 | 海下
编辑 | 赖镇桃
排版 | Tia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E N D
『南风窗·江南智造总局』 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商务合作:0510-8810272 /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dinglq_nfc_wuxi@163.com
推荐阅读
区域观察
政策观察
产业观察
时事观察
会议观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创立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江苏省无锡市,由被誉为“中国政经第一刊”的《南风窗》与长三角区域新锐无锡经济开发区联合共建。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新兴产业发展、区域一体化和城市营商环境改善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企业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