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湖的柳树、南京的梧桐,为啥不能砍?

王晶 江南智造总局 2022-07-21

城市风貌的更新和保护,需听到“民声”


作者 | 王晶

编辑 | 陈莹


西湖断桥边的7颗柳树被移走,引发沸腾民意,招致一片质疑。最终,杭州方面以“挑选柳树补植”收场。


此后,5月16日下午,杭州市还以此事为契机,召开“民意恳谈会”,市委书记、市长等多位市领导出席并公开致歉。


“西湖沿湖部分柳树移栽,破坏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伤害了人民群众对杭州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感情,教训十分深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说,要认真反思、提高认识,本着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态度,切实守护好西湖文化神韵。要举一反三,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发现,不仅这次西湖移柳事件引发沸腾民意,实际上,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也发生过类似事件。比如,十年前,南京为修建地铁而移植梧桐树事件,近两年的广州移植榕树事件等。



    西湖边7颗柳树被移走,

 引发沸腾民意


最近,“西湖景观改造,柳树变月季”的话题成为杭州市民关注的焦点,甚至上了热搜。


事情的起因是,5月10日,有市民发现在杭州西湖断桥边的沿湖路段7棵柳树被移走,换成了月季。


此外,景点“柳浪闻莺”入口处新栽种的40棵柳树,树径偏小,也与原貌差异较大。这引发了公众极大不满,许多人认为这严重破坏了西湖的风貌。


沿西湖补植的7棵柳树


对于将柳树换成月季,西湖景区管委会岳庙管理处后来做出了解释,由于这7棵柳树生长生长在悬铃木树冠下,长期得不到充足光照,出现老化、空洞、“驼背”和严重倾斜,部分存在安全隐患。


但即便是为了对西湖“景观提升和改造”而迁移柳树,公众仍然不买单,毕竟一直以来柳树被视为西湖重要的风貌,网友纷纷表示,“没有杨柳的西湖缺少灵魂”、“这破坏了文化”......



公众的呼声引起了官方的关注。


5月13日,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对外发布通报称,7棵柳树已补植完成,园林专业团队选用了适合该地段的新种柳树,使其能够更好融入生长环境,也尽量恢复景观原貌,与西湖景观相协调。


而对于“柳浪闻莺”入口新种的柳树与原貌差异大,管委会也表示,紧急采购与原栽品种接近的40棵柳树,在14日上午前更换到位。


西湖移柳事件似乎告一段落。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面对社会质疑,杭州有关部门能正视问题,及时补救,而不是找各种似是而非的理由百般‘狡辩’,仅这一条,就要为杭州点个赞!”——央视新闻13日的评论指出。


不得不说,杭州回应网友关切,立马进行柳树选种和补植的速度值得点赞。而此次“还柳”背后公众参与的力量也为人称道。为何人们如此关心西湖的柳树?历史风貌的更新和保护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柳树,西湖的“魂”


谈起西湖,我们常常会忆起苏轼笔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


这里是无数文人雅士的流连之处,他们也为后世留下了生动的西湖美景意象,而杨柳依依是其中最生动的自然要素。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

“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


柳树点缀了西湖甚至杭州,如今的“西湖十景”中,“柳浪闻莺”“苏堤春晓”都与柳树有关。


西湖之柳,将文化意象发挥到了极致。诗人们在畅游山水之间时写下“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惬意、“柳色春藏苏小家”的欣喜,“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万株杨柳属流莺”的快活。


也别以为这些诗人不过闲情逸致,游山玩水,他们其实也为保护西湖做出了不少贡献。公元822年,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在此期间他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政绩,将唐时的白沙堤称为白堤。


苏东坡也两度来到杭州任职,他曾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后筑起横贯湖面的2.8公里长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桥,而且全堤种植了杨柳等植物,六桥烟柳的景色为西湖平添了风韵。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


如今,西湖的景观被赋予了丰富的历史含义,也成为了杭州的城市文化名片。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也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无数游客和行人们在行走观看的日常实践中获得与西湖有关的认知,而那些景观是人们感受和触碰江南美景、诗人故事、历史传统的实体。


当景观与文化相连时,西湖的春光藏在了岸边的桃红柳绿上,柳树与西湖相映成趣,这种景观于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也形塑了集体的城市记忆。


在人们为西湖柳树赋予了许多和“西湖美”以及城市记忆时,对这一景观的破坏会激起公众的愤怒,也就不难理解了。


   历史风貌的改变,

还需倾听民众


西湖此次换柳事件体现了公众参与到城市风貌改造的决策中,而杭州官方的回应态度和速度也获得了点赞。


虽然相关部门最初对柳树的处置不妥当,但城市管理者和决策层能够倾听民意,尊重公众意见,及时做出整改,也刷了一波好感。


城市空间是在与公众互动中产生活力,人文景观也正是因为有了公众的参与才有了意义,一直以来西湖也在努力与公众形成更紧密的连接。


早在20世纪末,西湖就开始了整顿和和修缮,执政者主张拆旧还绿,还湖于民,西湖开始走向民间,也走向世界。


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注意到,2002年,当时的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开始推动西湖免费开放,此时,西湖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也在推进中。


对于西湖的保护和开发,他认为不仅要关注自然生态,更要关注人文生态,特别是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就无法更改,要在保护和开发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同年,西湖拆除围墙,成为中国首个免门票的5A级景区,此后公众可免费畅游全域。


2014年开始,杭州推进西湖周边30多家高档的会所关闭转型。原本一些少数人垄断的空间被改造成茶馆、展览、公益机构等普通百姓可进入可消费的空间。


位于西湖曲院风荷景区的“开心茶馆”高朋满座。(资料图片)


历史风貌从来都是与公众和城市环境息息相关的,也因此对其的改造要格外小心。事实上,此次西湖换柳事件也并非个例,城市景观的改造和保护一直面临争议。


2016年,为迎接杭州G20峰会,杭州市政府对西湖景区进行统一修缮,西湖边上秋水山庄的牌匾被粉刷为鹅黄底色和大红字,市民们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认为政府不尊重文物,官方与民间审美出现了冲突。



“秋水山庄”是民国报界大亨史量才为外室沈秋水修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在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之后,沈秋水离开了山庄,将山庄捐赠给妇幼慈善机构“尚贤妇孺医院”,现归属于杭州市政府下属的国企杭州新新饭店。


这一建筑坐落于西湖边上,记录着史量才与沈秋水的爱情故事,而虽然牌匾最初到底是黄色还是青灰色,仍未有定论,但新刷的亮眼黄色显得与历史建筑格格不入,触发了公众不满的情绪。


争议之下,牌匾又被刷回了青灰色。


政府部门表示,最终门头色彩也会在听取民意之后确定,历史文物在整修前也会向文保单位进行报备或报批,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单位来设计施工,确保文物安全。


杭州之外,南京早年移栽梧桐树也曾引发热议。


2011年3月,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将主城区内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法国梧桐等树木移栽,此次的移栽也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强烈不满——此前南京地铁2号线移栽之后的树木存活率仅有18%。


南京深秋梧桐


不少市民为此走上街头发起“绿丝带活动”,要求保护南京市内的行道树。这一事件引发了相当广泛的报道和关注,孟非、黄健翔等名人也纷纷为“保卫梧桐树”发声,此事还吸引了海峡对岸的关注。


最终,南京市政府在吸收民意的基础上从一开始的“移栽”到“少砍”,最终决定“不砍”,并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承诺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


南京此后也开始实行“绿评”制度。地铁三号线工程成为首个试点项目,这也是我国地方通过的首个“绿评”制度。


该制度要求,在实施重大项目工程前,要联合各部门和专业人士、市民代表等成立咨询小组,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作出评估建议,而所有市政工程规划、建设都要以保护古树名木为前提。


十多年前的这场南京护绿行动,是公众参与保护树木和维护历史风貌的重大事件,也促进了公共决策制度方面的改进,被列入了2011中国公众参与环保的十大事件之一。


相比于南京的梧桐,广州的榕树就没那么幸运了。


从2020年底到2021年中,广州在实施“道路绿化品质提升”“城市公园改造提升”等工程中迁移、砍伐3000余株榕树,其中很多是大树老树。


砍树前的广州人民公园


砍树后的广州人民公园


大榕树是广州人心中的“神树”,为广州人提供了最佳的歇凉之所,也滋养了广州人的精神品格:低调务实、温和友善。千百年来,一排排大榕树就像一个个卫兵守卫着这座历史名城。


广州榕树被迁移、砍伐后,成千上万的市民主动站出来,发起了“榕树保卫战”。首先是专家学者、公益达人和自媒体大V们率先表态,随后“留住榕树”的声音逐渐沸腾。


此事经持续发酵酿成风波。2021年12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通报,对广州市10名相关领导干部严肃问责。



城市文化风貌的保护难题




无论是杭州的西湖还柳、山庄更牌,还是南京的梧桐保护、广州的榕树风波,这其中体现的是民间对城市文化风貌保护意识的苏醒,也反映了城市保护和修复开发景观相关工程作为公共性很强的重大行政决策,可能会遭遇的一些紧张和冲突的问题。


广州中山大学


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了解到,为避免单边决策的风险,我国于2019年颁布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指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的三条原则:科学、民主、合法。


决策者要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进行决策,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并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同样,城市保护和修复开发景观的相关决策也应当遵循以上原则。


首先,要去回答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又该立足于什么? 


谈起一座城市,我们常常会想起知名的文化景点,其作为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独特气质的外在表现。而在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若不注重发扬城市文化,则会出现不同城市之间高度同质化和“千城一面”的现象,所以城市的发展更新更要关注历史文化的保护。


对于历史文物而言,其所呈现的厚重感之美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深入人心的过程中,也让人们认识到文化景观不能任人随意“打扮”。城市文化是人文与景观的融合,人们只有在与景观不断互动中,才能感受并传播城市文化。


近些年来,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开始着力推动“城市的有机更新”,即推动城市形态、自然人文景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与管理等各方面的有机更新,实现保护和开发相平衡,让城市更具有活力。而真正要落到实处,也在于政府、民间与景观能形成和谐的统一体。


其次,公众对城市的记忆与情感寄托于城市空间中,而具有活力的城市文化也是紧紧与人相连的,因此城市的管理者对公众声音更应加以重视。好在政府决策也正越来越注重民意。


5月16日下午,针对西湖断桥边7棵柳树被迁移引发民意质疑事件,杭州市召开“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民意恳谈会。会上,杭州市主要领导表示,全市上下要以7棵柳树为案为鉴为例,在城市建设中遵从民意、尊重民声,回应百姓关切,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中形成思想、制度、工作各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进一步使西湖、杭州更有温度。


日落时分的杭州西湖


此前的榕树事件中,广州后来也召开了科学绿化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市人大政协代表、市民代表、新闻媒体等对相关文件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听取意见。


见证了西湖申遗、曾任杭州市委书记近十年之久的王国平曾说过一句令人动容的话,“2011年我们申遗成功,就要让西湖至少再活2000年”。


对于西湖或是其他历史文化景观,我们希望都能再活2000年,而2000年不过是一个代表时间长度的数字,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留住属于集体的历史记忆,能让这份记忆更恒久。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实习生


排版 | Danielle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