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庆生,富豪校友捐赠,谁最慷慨?
作者 | 俞杨
编辑 | 赖镇桃
上周,华东“985”高校三巨头——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在520、521这两天迎来校庆日。
百余年校庆,富豪校友,一笔笔巨额捐赠,在喜庆的氛围中集中达成,高潮迭起。
在今年5月21日浙江大学125周年校庆来临前,浙大校友段永平及其家族,再次向母校捐赠1.7亿元人民币。
段永平及其家族捐赠1.7亿元,专项支持紫金港校区西区公共教学楼宇的建设(图源:浙江大学)
段永平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创立了“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并推动创立“VIVO”和“OPPO”两个手机品牌。
段永平(图源:浙江大学)
今年5月20日是南京大学120周年华诞。
就在校庆日当天,南大78级物理系校友、科沃斯创始人钱东奇分十年、捐赠4亿元,为母校庆生。这也是南大建校120年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早在今年年初,南大的两位校友——高振东、孙国香为母校120周年华诞提前献上生日礼物,捐资1.2亿元人民币。
图源:南京大学校庆办公室
高振东、孙国香两人同为南京大学物理系1985届毕业生,20余年间共同缔造了电动工具品牌宝时得科技。
位于南京的另一所985、“双一流”高校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一体同源。
早在去年,东南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在东南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捐资1.2亿元人民币。
图源:东南大学发展委员会
这位曾经参加1983年“莫干山会议”、论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富经济学家”,上一次为母校东大捐款,还曾掀起过一番怀疑和争论。
高校每一笔大额捐赠,连接着处于核心的校长和企业家。一位校长曾经对一位捐赠人开玩笑说,他们的“拥抱”是很昂贵的。
高等教育是一项“费钱”的事业,在世界前沿大学中,校友捐赠既是高校办学经费的“活水源头”,也是高校办学水平、声誉和质量的“晴雨表”。
因为校友向母校的捐赠,除了经费支持之外,还有对母校情感上的感恩与回报。捐赠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友对母校栽培和价值的认可。
亿元级捐赠
校友捐赠,原本只是西方私立名校的一大“钱袋”。
但在高校校友会的推动下,校友捐赠在我国高校中也逐渐盛行。校友捐赠成为高校社会捐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民间财富的积累到达了一定程度;恢复高考后,多批校友企业家的企业如今也步入了稳健发展收获期。近年来我国高校吸引社会捐赠得以呈上升之势,这些都是基础。
中国大学校友能给母校捐赠多少钱?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梳理发现,如今“亿元级”捐赠已屡见不鲜。
去年,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亿元以上的校友捐赠就收到不止一笔。1986级会计系校友朱益民、徐华东捐款1亿元;1999级企业管理系校友许华芳捐款1亿元;2002级EMBA校友苏庆灿捐款1亿元……
图源:厦门日报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百度创始人、1987级信息管理系校友李彦宏向母校捐赠了现金和实物共计6.6亿元。
李彦宏向北京大学捐赠6.6亿人民币,联合成立“北大百度基金”(图源:澎湃新闻)
电子科技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1986级半导体物理专业校友、重庆博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新翔捐资10.3亿元。
图源:电子科技大学
校庆这个重大时间节点之外,日常的校友捐赠亦不乏巨额。
2021年,1982级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校友黄春华向武大捐赠40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2.55亿元;1993级天津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校友林松华向天大捐赠3.13亿元;1995级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校友李永新向北大捐资10亿元……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人才分会秘书长陈志文认为,多方筹措经费的“经营”能力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基本能力与水平的体现,“是应该褒奖的,不应该被妖魔化污名化”。
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全国大学累计接收校友捐赠总额超过400亿元。接受捐赠总额40亿元以上大学有2所,30亿元以上大学有3所,20亿元以上有5所,10亿元以上有9所,5亿元以上有24所,1亿元以上有55所。
哪里的校友最为豪爽?
根据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清华大学累计接受校友捐赠47.20亿元,问鼎榜首;北京大学获赠41.97亿元,排名第二;武汉大学以30.43亿元排名全国第三,创历史最高排名。
来源:艾瑞深校友会网
纵览各校校友捐赠,原985、211高校捐赠收入居上。正如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所言,大学接受校友捐赠的多少,与其教书育人水平、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和校友的商业成就及母校情结等有直接的关系。造富能力强的大学才可能培养出更多创富能力强的校友,毕业生校友回馈母校的能力才越大。
此外,校友捐赠排名靠前的高校,绝大多数地处东部地区,西部高校接受捐赠收入普遍靠后,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捐赠收入的某种关联。
2020软科中国大学捐赠收入排名指标则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湖大学荣膺社会捐赠收入排名前三甲。
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的新型高等学校。西湖大学成立之初即提出,未来十年西湖大学的筹建将投入200亿元,这笔投入以社会捐赠为主,有人认为西湖大学很有可能是国内第一家由企业家捐赠出来的“世界一流大学”。
西湖大学
除了西湖大学,五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榜上有名,尤其位于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和位于宁波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两者获得的社会捐赠收入在亿元以上。
鉴于国外高校有着近百年的校友捐赠史,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便捷吸收着国外高校的经验。一位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曾坦言,作为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的先行者,西交利物浦大学面临和大多数中国传统大学不一样的办学环境。
高校“钞能力”,浙大赶超北大
相较国外高校私立多见,我国高校以公立为主,经费长期以来依赖财政拨款。
长期依赖财政拨款,使得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办学收入的认识,养成“等、靠、要”政府拨款的思维惯性。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高校在2014年获得的社会捐赠收入仅占总收入的0.54%,即使是获得社会捐赠收入最多的清华大学,也不到2%。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指出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那一年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2015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发现2015年获得捐赠最主要的领域中,教育超过医疗、健康,跃居第一位。而教育领域捐赠额的猛增,主要源于高校接收的捐赠。
图源:中国慈善联合会
教育学者普遍认为,在建设世界一流高校进程中,经费渠道多元化、在经费来源上逐渐减少对于行政拨款的过度依赖,是改革的方向之一。
如今,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到2021年的57.8%,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校的办学资源将从依靠政府向社会转变。政府对大学拨款所占办学经费的比例会调低,大量的经费需要依靠学校自己去筹措。校友作为高校重要的社会资源,捐赠资金将越发凸显其地位。
与以往的固有印象不同,由于经费来源逐渐多元化,中国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名校,经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日,教育部、工信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22年部门预算报告。清华大学以362.11亿元蝉联国内高校经费榜第一,浙江大学以261.03亿元位居第二,北京大学以219.29亿元位居第三。
全国高校2022年预算经费汇总(上下滑动可见详情)
除去“上年结转”费用,上述三校本年收入预算中,清华大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只占收入预算的22.41%,浙江大学占比25.97%,北京大学占比32.30%。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指的就是高等学校当年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可见财政拨款作为三所名校预算收入的重点来源之一,但并非绝对大头。
真正造成高校经费差异的,是高校自己“挣”来的钱,比如事业收入。事业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指的是学生缴纳的学费、住宿费;以及科研事业收入,指的是高校承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收入。
三校本年收入预算中,清华大学事业收入占收入预算的53.65%,浙江大学占比57.14%,北京大学占比44.48%,堪称绝对的大头。
还有一项“挣”来的“其他收入”,这笔收入即主要包括校友和社会捐赠收入、投资收益、租金收入等,金额同样不可等闲视之。
清华大学2022年度部门预算(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将清华大学近五年的部门预算统计拎出来分析,发现2019年“其他收入”尚未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拨款,而从2020年开始,近三年来清华大学的“其他收入”,均超过了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根据艾瑞深校友会网的统计数据,1980年至2020年6月,清华大学累计获校友捐赠的总额突破47.20亿元,是中国大学校友最为慷慨的大学。
捐款流向何处
校友慷慨解囊,高校如何用好这笔钱,才能对得起校友的善款?
各大高校的捐赠使用各有差异,不过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主要用于学校,比如校园基础建设;用于学生,比如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用于社会公益与社会实践;以及用于企业需求的相关项目。
具体而言,部分校友的捐赠有着明确的限制性用途。如果捐赠人没有指定用途,这笔钱多半会被存入银行。
据悉,钱东奇向南大捐出的4亿元,用于重点支持南京大学在生命科学、半导体学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以及相关基础教育事业等。
关于钱东奇向南大捐赠的这4亿元,据南京市第九中学介绍,4亿元捐款将分10年,每年到账4000万元。该基金每年还定向划拨1000万元,给钱东奇的中小学母校: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为三所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特长发展提供支持。
段永平及其家族向浙江大学捐赠的1.7亿元,用于专项支持紫金港校区西区公共教学楼宇的建设;
高振东校友、孙国香校友捐赠的1.2亿元,用于发起设立“南京大学宝时得卓越人才培育与研究基金”;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接收到的捐赠,九成捐赠者都明确捐款要专门用于厦门大学学科发展、人才引进。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捐赠收入,高校通常会成立教育基金会。通过合理投资,这笔钱可以保值甚至增值,否则巨额资金也会随着时间贬值。
世界顶尖私立高校,比如哈佛大学,是全球所有高校中接受捐赠基金累计规模最大的高校,同时哈佛大学还拥有专业的捐赠基金运营管理团队。
在近40年间,哈佛大学捐赠基金规模整体呈快速攀升趋势,由1981年的16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409亿美元,增长了25倍。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是哈佛大学所有经费收入来源中最大的一项。
美国社会不仅形成了对大学慈善性捐赠的传统,还普遍认同有义务为母校捐赠的观念。
哈佛大学1981-2019年捐赠基金规模变化情况(来源:哈佛大学官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借鉴国外高校的办学经验,成立教育基金会争取社会募捐逐渐成为一种主要手段。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是建国后最早成立的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是较晚成立教育基金会的大学,分别于2018年9月、11月登记。
图源:高校筹资联盟
据第三方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的统计数据,“双一流”高校的教育基金会成立年份,集中于2006年至2015年这10年间,共成立了99家。
江南智造总局(ID:changsj001)留意到,要将校友捐赠进一步引入良性轨道,一项社会共识是,改变募款时仅限于少数富豪校友、仅限于校庆时用力的现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不能忽视一流的捐赠体制机制建设,健康的校友捐赠不能指望少数几个人。如果捐赠走上追求“大额”或“最高”之途,不只方式值得商榷,还可能由于理念的偏差而走进死胡同。
在美国,名校的校友捐赠率一般在30%-40%,哈佛的捐赠率为48%,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的捐赠率更是高达68%,换言之,每100位校友就有68人捐款。
当然,这并不是说多数毕业生都飞黄腾达来回馈母校了,当中的大多数都是50-500美元不等的小额捐款。
如果大多情况下,一名学生毕业后就与母校失去联系,只到某一天功成名就才会被母校“重视”,相信捐赠也不会是全然真心的吧?
据紫牛新闻报道,在今年5月20日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前夕,文学院(原中文系)1998级部分校友悄悄捐资100万元,设立南京大学“张晖奖学金”。
1998年,21岁的张晖在皖南旅行留影
张晖是1998级校友20多年前在南大读书时的辅导员,“大神”、“学术标杆”、“温良敦厚”是其留给众多校友的印象。但就在张晖老师学术生命的爆发期,2013年3月15日他却因突发急性白血病和脑部出血逝世,年仅36岁。
谁捐的钱?“别提我们的名字,就写98级部分校友。”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为回馈广大读者,经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出版机构协商,江南智造总局今后将联合多家机构,今起不定期推出“评论点赞赢赠书”活动。敬请留意。)
排版 | Danielle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在看分享您的新“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