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报告 | 中国银行业转型创新迫在眉睫
近期,麦肯锡发布了中国银行业CEO季刊,题目为《新常态和数字化时代的风险管理》(下称季刊)。季刊认为,宏观经济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或将挑战“新常态”的下限。2019年,国家公布的GDP增长目标下调至6%-6.5%,这一目标已经连续三年下调,低增速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而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很可能会打破“新常态”下的脆弱平衡。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全国银行业ROE连续多年下降;同时,互联网以及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颠覆性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挑战银行现有业务模式。银行业转型与创新迫在眉睫。
来源 | 麦肯锡
过去10年,国内银行沉浸于规模快速增长的狂欢盛宴中,业务模式不断创新,风险管理能力却未能得到同步提升。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银行风控薄弱的问题被暂时掩盖起来。然而,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换档,2018年,中国GDP增速已放缓至6.6%,为过去10年最低。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GDP增速目标进一步调整为6%-6.5%。可以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释放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长期被掩盖的风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银行业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整体转型与能力建设势在必行。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银行需要支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紧业务转型,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但是,当前银行转型面临四大主要挑战:
挑战1——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受到实体经济萎靡、利率市场化加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银行业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的行业收入年增长率仅为7%,创2010年以来新低(见图1)。同时,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放缓,资本利润率连续8年呈下跌趋势,2018年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仅为11.7%(见图2)。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银行业务创造利润已经举步维艰。
挑战2——银行业整体不良高企,侵蚀价值创造
一方面,央行于2016年启动新一轮的金融去杠杆周期,流动性压力造成企业信用违约风险增大。同时宏观经济换档,整体经济以及转型压力进一步挤压企业生存空间,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另一方面,银行本身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管理动作不到位,操作风险的压力雪上加霜。上述两大核心风险导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双双大幅提升。从银行风险调整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的整体RAROC已经连续三年下降。通过RAROC价值树剖析,问题资产集中爆发带来的资产减值成为最关键的原因。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存量不良贷款余额超过2.1亿元,平均不良率升至1.8%(见图4)。不良的高企直接导致拨备覆盖率提升,从而造成银行利润的下降。以40家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为例,其平均拨备覆盖率从2016年的216%飙升至2018年的253%。不断攀升的拨备覆盖也直接侵蚀了银行利润。
挑战3——监管口径进一步收紧
为了真实暴露不良贷款情况,推动银行提升管理能力,监管部门的监管口径正在不断收紧。根据去年的监管要求, 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统一划入不良。新规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部分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5%飙升至近20%。
今年,监管又进一步提出新要求,鼓励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均划入不良。尽管这一要求尚未强制执行,但监管部门进一步收紧不良资产认定、暴露银行不良贷款真实水平的决心可见一斑。按当前口径,2018年,国内40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不良率为1.49%, 但如果按照不良加关注贷款口径统计问题资产,该比例将超过4%。监管收紧对于大部分银行的利润无疑将是一记重创。
挑战4——金融科技引领颠覆性新模式
金融科技近年来迅猛发展,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尤其是在客户体验与服务模式方面。如小微业务向线上化的小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生态圈转型,客户体验的即时性、交互性成为关注重点;消费信贷业务场景化、数字化要求提升,基于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开放银行模式开始出现;供应链金融业务区别于传统“1+N”模式的“核心企业赋能平台模式”、“供应链服务开放式平台模式”、“上下游企业撮合平台模式”层出不穷;信用卡业务利用非结构性数据建模实行数字化风险管控,并通过AI技术扩充催收产能。新模式往往以原有行业的痛点为切入口,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如今,挟技术之利而来的行业颠覆者已然出现,银行唯有顺应潮流,积极思变,打造新能力,适应新模式。
面对上述挑战,风险管理将成为银行的核心部门。其中,“降存量、控新增、新模式、新能力”四大核心课题至关重要:一方面,随着外部不断攀升的不良压力及外部监管的逐步收紧,不良包袱已经成为消耗银行利润、制约银行发展的首要障碍。在“降存量、控新增”方面苦练内功,通过降低不良资产释放资本压力,提升利润水平,将为银行守住“生命线”;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浪潮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冲击下,依靠净利差盈利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唯有不断“思变”,发展“新模式、新能力”,拥抱金融科技,向专业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及风险管理转型,才能打造银行可持续的“竞争力”(见图4)。
因此,这部风险季刊围绕“降存量”、“控新增”、“新模式”、“新能力”四大主题展开分析与探讨,结合国内外领先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优秀经验,并对麦肯锡在服务国内银行过程中开展的大量风险管理项目实践进行总结、提炼与验证,提出了共计28项关键举措(见图5)。
以下为部分报告截图
……
获取完整报告
请后台回复“麦肯锡季刊”
获取下载链接
END
编辑/张谦
责编/张谦
【延伸阅读】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英文名“FinTech Institute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RUC FinTech Institute” ,是专注于金融科技理论、应用与政策的新型智库和研究机构,也是人民大学金融科技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延伸科研平台。研究所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在金融、经济、管理、统计、法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跨学科优势,打破学科壁垒,加强交叉融合,不断推进金融科技的前沿研究。研究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界、业界和政策部门的良性互动,重点打造一个“产学研政”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平台,为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研究所建立了金融科技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进群参与。
入群方法:后台回复“加群”,加小助手为微信好友,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扫码关注我们
Research portal for all FinTech trends and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