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表白墙”乱象频生!不要让原本单纯快乐的地方变了味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网络匿名投稿,真伪无法核实
偷拍“捞人”,隐私难保
“表白墙”顾名思义,起初是给校内同学牵线搭桥的平台。同学们可以通过“表白墙”在线“捞”到自己感兴趣的陌生人,拓展人际关系。但部分“表白墙”运营者和用户隐私意识淡漠,“墙”上一些偷拍他人、公开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的信息,也引发了大众关于隐私的担忧。
一部分偷拍表白类的信息发布还引发了侵犯肖像权等问题。江苏同大律师事务所李小亮律师认为,如果没有得到当事人的同意,在表白墙上发布照片的行为有一定的法律风险,可能涉嫌侵犯被拍摄者的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
在“表白墙”通过“捞人”“挂人”等方式公开征求他人真实姓名、班级或联系方式等信息又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诉讼法点助理研究员邹禹同指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毫无疑问,上述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私人运营,盈利性质
不少打着学校名义,在学生之间左右舆论的“校内公共平台”,其运营团队都和校方并无联系,部分学校的“表白墙”甚至由校外人士掌控。
在网络上搜索“如何建表白墙”,可以直接搜出各种教程。在这些教程中,建立一个学校名义的“表白墙”,只需要个人注册一个社交应用账号。一旦该个人账号在学校内有一定数量关注者,便可以向应用官方申请校园认证。整个过程至始至终没有征求学校授权环节。
这些私人掌握的“表白墙”账号通常在积累了一定的关注者过后,便开始想方设法将校内学生带来的流量变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盈利。
由于“表白墙”运营门槛低、不需要授权,越来越多的群体受到经济利益驱使,把手伸向“墙”等各类校园自媒体,假借学校的名义,甚至通过低俗炒作、虚假宣传骗取流量,中饱私囊,以学校和师生的名誉为代价,为运营团队牟利。
监管盲区,缺乏治理
由于众多“表白墙”类的校园自媒体的匿名性、私营性等特点,因此,校方往往无从知晓这些私人注册的“表白墙”账号的存在,对它们的管理更是无从下手。
这些游离于学校管理范畴之外的“表白墙”平台,缺乏有效监管,甚至一度沦为诈骗、替考、“人肉”等黑色产业的温床。
2019年,苏州某大学大二学生陈华(化名)浏览学校“表白墙”,对上面发布的一则征友信息产生了兴趣。通过“表白墙”牵线互加好友后,两人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奇怪的是,这位男朋友隔三差五便以各种理由跟她借钱,陈华先后提出与对方视频、见面,均遭到拒绝,为此两人大吵一架。
当陈华再次联系这位男友时,却发现微信、电话均被对方拉黑,最终发现被骗的她报了警。太仓市公安局经过侦查,将犯罪嫌疑人余强抓获。
余强向警方交代,他在学校时就喜欢逛各大高校网络“表白墙”。毕业后,他先后在多所高校“表白墙”上发布“征女友”信息,因觉得名字不够好听,他在网上均以化名自称。为了增加自身“吸引力”,余某还盗用网上搜到的照片,包装出高校在校生的虚假人设。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陈华并非余强通过“表白墙”诈骗的唯一受害者。余强在与陈华“谈恋爱”的同时,还以相同手法,多次骗取另一名女生财产上万元。“表白墙”上鱼龙混杂,信息真假难辨,甚至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校园“表白墙”这一类自媒体成立初衷本为校友互助,但由于缺乏各方监管、运营者片面追求流量变现、投稿信源难以核实等因素,近年来各校“表白墙”乱象丛生,有的学校甚至已经采取了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让“表白墙”回归
规范言行、有序交往的公共平台
解决校园“表白墙”的种种问题,需要多方关注。首先,运营校内“表白墙”,理应征求校方授权,接受校方监督;同时各网络平台也应当加强对“表白墙”等校内平台内容发布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认证流程,对各类校园“墙”账号发布的低俗炒作、隐私泄露和不实信息等违规内容绝不手软。
其次,“表白墙”的运营者也应承担起网络公共空间的责任,不能为了吸引流量、变现盈利而放弃道德准则。作为学校公共舆论平台的管理者,理应协调同学关系、把关投稿内容,绝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放纵投稿,更不能恶意炒作、推波助澜。
使用“表白墙”的校内同学也应当自律,无论是现实空间还是在“表白墙”等网络上的自媒体平台,互相尊重都是同学间交往的重要原则。校内“表白墙”平台的匿名性特点,不是肆意发泄的借口。
一个规范平台的运作,离开上述任何一方都难以维系。让“表白墙”回归同学互帮互助、友好交流的定位,还同学们一片自由沟通的网络净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综合整理自微博@新闻晨报、央视网、现代快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福建频道。
校审 | 周晓倩
责编 | 邓玙谱
校对 | 马天宇
编辑 | 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