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浮士德〉发微》(谷裕选编)
谷裕 选编 谷裕 等 译
内 容 简 介
《〈浮士德〉发微》组织翻译了德国《浮士德》研究的重要代表性文献。包括:《浮士德》最新注释本的出版前言,研究史概要,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的导论,就某个问题、某个场幕的深度解读。文献选择既有经典研究,也有基于新理论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选文作者涵盖德语文学学者、哲学家、神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军事学家等,各家分别从本专业出发,分析解读《浮士德》中相应场幕。作者的政治立场、宗教派别、年龄段不同,论证的指向和落脚点也有所不同,可谓《浮士德》研究的精华与荟萃。
《浮士德》插图
目 录
编者前言
《浮士德》的版本及其编本
《浮士德》研究和接受史
歌德之前的浮士德素材传统
歌德的《浮士德》与《新约》
对自然的虔诚与活人献祭
《浮士德》中两场“瓦尔普吉斯之夜”解读
《浮士德》第一部中的音乐剧
《浮士德》中的经济问题
荷蒙库勒斯与海伦
形体与强力
歌德、吉贝尔与奥地利的卡尔大公
“伟大和痛苦,罪责与恩宠”
★ ★ ★
《浮士德》发微
编者前言
谷裕
欧洲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没有哪一部像歌德的《浮士德》这样,至今没有权威译本,没有系统研究。译者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有文采,忽略准确性;要么追求准确性,忽略文采。歌德的《浮士德》不是美文学,忽略准确性,则不知所言;同时,歌德的《浮士德》是用诗歌写成的戏剧,诗歌形式与内容相映照,承载信息,如四字形式把人带入先秦,骈俪令人联想六朝,元曲昭示近代文人风雅,不顾形式的散文化翻译,自然会割裂戏文的历史语境,腰斩诗人的匠心。
对于读不懂原文的学界,翻译引导研究,没有准确并符合原文形式的翻译,研究就无法展开。纵观前几十年的《浮士德》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文学史中的介绍;其次是宏观论证“浮士德精神”,这部分多参考德国二战前的文献,或战后民主德国的文献;三是一跃过渡到比较极端的现代性批判,这一部分多参考德国1990年代后新的但又摇摆到另一极端的成果。
因此可以说,《浮士德》研究中始终缺乏的,是脚踏实地的基于语文学的解读、耐心细致的对德国研究状况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推进,开展符合我们问题意识的研究。非此,则人人都可以泛泛而谈,却无人能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其结果生生把一部无限丰富的作品,搞成几句口号,然而还以为自己已全盘掌握而沾沾自喜。就比如对于《红楼梦》,摆摆手说无非就是宝黛爱情那点儿事儿。殊不知,读这类作品,如同景随步移,认知和体会全在过程中。
德国的《浮士德》研究,则浩瀚无边。从《浮士德》出版至今,德国人从未间断,使出各种解数,用尽各种方法,揭示这部天书的奥秘;在很多历史节点,为寻找启发,回应时代题,或伴随新理论方法出现,都曾出现密集的研究著述。总体来看,《浮土德》研究在不断推进,令人对作品的理解日趋全面和深入,这点毫无疑问;然而这也伴随出现另一个问题,让德国人自己,更让外国学者头痛:有些研究过于精细,有些讨论过于琐碎,几乎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一方面若非掌握《浮士德》研究史便无法登堂入室,另一方面很容易陷入无关宏旨的文献而迷失方向。
这给中国的《浮士德》研究,乃至整个德语文学研究,造成了严重后果,也浪费了很多年轻学者的精力。出于对浩瀚学术史的畏惧,几乎无法再做有关文学经典作品的论文,也就无法对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是,我们有那么多优秀青年学者留学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但经典研究、《浮土德》研究等却不见起色。——因为他们大多跟随德国学术规律,去找一些细碎边缘的题目做文章。这样就造成一个巨大的空白,文学经典研究的空白!歌德研究深受害,《浮士德》解读深受其害。为扭转我们过时已半个世纪、固化了的《浮土德》定论(“浮士德精神”),同时为扭转过激的现代性批判(“浮士德暴君”),呈现德国《浮士德》研究史,打开视野,我们在“经典与解释”系列中,组织翻译了德国《浮士德》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包括:《浮士德》最新注释本的出版前言,新近出版的专著的导论,就某个问题、某个场幕历史上经典的论文,基于新理论方法、从新视角出发的新成果。亦即,文献选择既有历史性的,也有当下最新的;既有经典的,也有尝试性的。作者中有德语文学学者,有哲学家、神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军事学家,他们分别从本专业出发,对《浮士德》中相应场幕进行分析解读。作者的政治立场、宗教派别、甚至年龄段不同,论证的指向和落脚点也有所不同,需要读者用自己的洞察力去分辨。除概论性的“出版前言”、研究史,余下篇目编排的顺序,大致按《浮士德》场次顺序,也就是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从开场到终场。称其为大致,是说并非每篇选文都在严丝合缝地解读某一场幕,而是会有跨越,因每篇选文都原本有自己的聚焦。以下将对选文略加评述,以便读者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参阅。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第一篇是薛讷《浮士德》注释版第八版导言。薛讷的注释版(1994年第一版,2017年第八版)是迄今为止最新也是最全面的《浮土德》注释版。它采用最基础的语文学方法,首先建立在手稿识别基础上,兼顾手稿补遗;其次详细给出每一个成文史细节;有对字词、典故的解释;吸纳了至1990年几乎所有重要历史和最新研究结果,以后逐版跟踪补充。故而这一导言给出了一个有关《浮士德》研究的经纬。尤其针对难解的《浮土德》第二部,薛讷导言中提出的新观点、新问题,对于将要起步的青年学者,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接下来是朔尔茨的《〈浮士德〉研究史》摘译。我们选择了提纲挈领的前言和总结性的结语。朔尔茨的文字不像一般综述那样啰里啰嗦、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能在有关《浮士德》的上万种研究文献中,提取问题精华,勾勒研究导向,需要判断力和决断力。当然,朔尔茨研究史最富启发的,是前言中对新近切入点如心理分析、女权理论所引出结论的概述,以及对新的研究方向、各种新近著述的评判。这部分给初涉《浮士德》研究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坐标。
下一篇选译涉及浮士德素材。这是歌德最初创作《浮土德》的依据。我们的研究中一直存在一个误解,以为《浮士德》中的情节都是歌德的原创。而事实上,其中的主要人物和线索性情节,诸如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人设、学者剧中的浮士德形象、魔鬼契约、与海伦“同榻共眠”、到皇宫为皇帝呼风唤雨等,均直接源自浮士德素材,或对素材进行了变形处理。即便终场的升天,也是对浮士德被抛尸粪土的呼应。浮士德素材传统自1587年的《浮土德故事书》开始,以图书或戏剧形式,流传至歌德时代。该篇中,作者分析指出了历史上每一种流变是如何回应当时代问题的。这对我们理解歌德的改编至关重要。★
★
下面开始涉及具体文本。对“天堂序曲”的解读,离不开与《圣经》的互文研究。为此,我们选译了一部专著《〈浮士德〉与〈新约〉》的相关章节。作者连带解释了“作为地狱入口”的“女巫的丹房”一场。作者为新教神学家,故而其解读的进路,也与新教释经的套路非常相似,基本使用一字一句的讲读,再加上讲经者自己的发挥。这种方法,以及本文所指出的《浮士德》与《圣经》的关联,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对整部戏剧各场幕的解释。——事实上,所有选译的章节或单篇论文,只要其论点成立,论述过程合理,其结论便普遍适用于整部作品。
《浮士德》第一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浮士德为中心的“学者剧”,一是以浮土德和格雷琴“爱情”为中心的“格雷琴剧”。选译中有多篇涉及格雷琴剧,从不同视角对之进行了探讨。若把所有散落的片段结合起来,我们可得到多层面、多视角的丰富解读。我们同时选译了一篇耶稣会神父的学术散文,表达了从神学立场对浮土德角色的质问:人道或人性如何能实现,如果人道是实现人道的前提?
近些年来,《浮士德》中几场内容驳杂、意象晦暗、几度为学界所忽视的戏,逐渐受到重视。其中讨论最为热烈的是“瓦尔普吉斯之夜”诸场,继而出现专著,研究“瓦尔普吉斯”三部曲:“瓦尔普吉斯之夜”“瓦尔普吉斯之夜的梦”和“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出现在第二部第二幕)。这三场戏之所以难解,是因为其中杂糅了日耳曼异教、基督教魔鬼学、古希腊神话、诗人不受约束的想象。它们如何杂糅,为何杂糅,隐匿着歌德希望传达给后人的怎样的密码,实在燃起窥其堂奥的好奇。
2000年,《浮士德》全本第一次上演。很多观众惊异地发现,原来它哪里是一部单调的话剧?!它有民歌和民谣,严肃歌剧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有轻歌剧,有小曲儿,有重唱,有教会的圣咏,有配乐朗诵,当然也有芭蕾舞、轮舞、假面游行和舞会、节庆剧大型歌舞。2004年便有厚重的专著出版,一一列举和分析了《浮士德》中所有音乐剧元素。这不仅让我们耳目一新,豁然开朗,而且大快朵颐。然而,这项研究当然不止于指认。其后的动机何在,歌剧元素指向什么问题?——大规模选用歌剧形式,指示出《浮士德》之巴洛克戏剧的特征!歌德的托寓手法,是17世纪巴洛克文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歌德,尤其晚年歌德,并未局限于狭隘而贫乏的18世纪启蒙时代戏剧形式,他的“美学理念经历了一次转型”,探索出一条以巴洛克传统为导向,但将之转化为现代形式的创作路径。这条路径更将巴洛克戏剧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语境投射到尘世剧《浮士德》。强调巴洛克传统,实则暗含以拉丁传统对抗注重文字的新教传统,旨在以呈现世界的关联,置换空洞的思辨。这一研究颠覆或至少修正了以往任何时段只注重文字,再由文字引发空洞玄想式的浮士德解释。
《浮士德》中另一个奇异的话题是炼金术。把炼金术过程与现代经济相联系,或者说用炼金术过程描述现代经济,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基于文本细读得出的线索。浮士德在第二部中离开私人家庭空间,走进大世界,进入邦国的公共领域,参与宫廷政治、经济和军事生活。梅菲斯特用魔法变造出纸币,缓和帝国经济危机,填补军饷亏空,促进了城市商贸繁荣。然而,纸币作为魔鬼的造物同时也携带着危机。瑞士经济学家的专著,对歌德与经济、金钱与魔法、炼金术与现代经济进行了专业分析和解释,该著作已多次再版。希望我们的选译,能激发对《浮士德》经济问题研究的兴趣。
炼金术与现代化学相结合,由学界泰斗操作,造出了人造小人荷蒙库勒斯。因为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试管婴儿、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人对自然的干涉行为,关于荷蒙库勒斯,新近的研究和阐释实在是太多了。其中的区别基本上只在细节,结论差不多千篇一律。鉴于此,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给出了一个老一代学者比较经典的解读。可以看到,文中把荷蒙库勒斯与海伦联系起来,因为它毕竟在顺序上是寻找海伦的铺垫,其人造的性质则预示了海伦的不自然。她不再是古希腊的人物,而是被认作制造出来的魂魄和假象。该文收录在《浮土德》研究论文集,属于“研究之路”系列。该系列向来以收集印发关于某问题的经典研究论文为主,均为大家之作。故而,对《浮士德》研究史中经典论题和观点感兴趣者,或可顺藤摸瓜,一并研读该文集的各篇大作。
浮士德和梅菲斯特在瓦尔普吉斯之夜狂奔(德拉克洛瓦绘)
选文在体量和涉及论题方面,最多算《浮士德》研究的冰山一角。其筛选的一个重要尺度,是覆盖对于我们来说理解上的要点和难点。通读下来会发现,各种著述的方法、切入点、视角,乃至政治宗教立场,不仅不同,而且甚至相互抵牾,这就造成对同一场景或情节的解释,会出现相互偏离甚至相左的观点。这可以说是《浮士德》研究中的常态。当然由此也可见,《浮士德》作品引发的歧义,几乎水远不可克服。这正是歌德之《浮士德》的魅力所在。歧义吸引人不断探索,深入发掘,在解读文本的同时,丰富自己,最后或许能在无限接近作品的过程中,无限接近歌德的人生经验,成为对欧洲之历史和文化的博学之士。
最后,就选文风格和译文略作说明:因选文的作者跨越时间段、年龄段和学科范围比较大,本身就风格不同。比如老派学者讲求运用语言功力,显示逻辑关系,虽多用大段论述,但文脉贯通,毫无阻塞之感;年轻学者,则少一些论述的功底,且受各种演示文档、网络语言影响,开始用细碎的标题,间以破折号、括号,来容纳其跳跃的思维,有向快餐式关键词过渡的倾向。
译者是一个整齐的团队。无论教授还是在读博士,均参加过《浮土德》研讨课,不仅熟读作品,而且具有德语学术著作翻译经验。尽管如此,面对如此丰富的《浮士德》作品,面对如此艰涩的研究文獻,难免疏漏。请读者和方家指正。
但愿这卷《浮士德》研究文献选编,能够开启我们对这部德语文学传世经典的研究。但愿有朝一日,我们能像海外汉学那样,通过我们的视角,揭开德国研究中的某些盲点,让《浮士德》研究在相互碰撞中进一步展示出作品的丰富性,无限接近作品本身丰富的内涵。
谷 裕 2020年8月31日内 文 试 读
《浮士德》研究的各种结论
(摘自《〈浮士德〉研究和接受史》朔尔茨 撰)
人们也可以从整个文字世界(dargestellte Welt)出发去理解:如果对二百年间《浮士德》研究中的精髓做一个巡礼,如果暂时剔除意识形态成分,那么结果显而易见:在泛滥成灾、枝节旁生的公共讨论中,通过讲述18、19世纪之交德国和欧洲社会制度最核心领域所经历的断裂,歌德做出了多么卓越的贡献。这部剧的出发点是主体的重新建构。它探讨了男性市民主体如何转型成为无休止的发动机,占领创造力的理论制高点,完成对大自然的实际改造。而这些都须他们自己负责。这里涵盖两性之间的新型权力分工及女性的矛盾角色,即在情感领域被拔高,而在真实生活层面受压抑。当前市民阶层的男性个体身上的效绩能力,体现在医学、物理、化学等核心科学领域,体现在具有生产力的自然科学领域、交通系统、扩张世界的贸易领域、国家经济、国家宪法和战争领域。《浮士德》插画
这个新型社会制度下男性个体的统治,一直延伸到自产自销型男人的茕茕孑立,在浮士德的极度孤独中尤为明显。放眼望去,皆是对立:一边是工作,一边是享乐;一边是通过有效利用自然实现自主自治,一边则是公共领域的宏大叙事和利他主义;一边是高高在上,一边则是俯首称臣,在守成者与破坏者、新建者之间抗衡——这些都是新世界的组成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发源地。换言之,19、20世纪被称作“浮士德式天性问题”的东西,说到底都是男性在近代社会生活中挥之不去的基本矛盾。歌德用以开启(也用来结束)剧情的第一个矛盾是,“现代”男性有征服大自然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却无法完全得到满足。第二大矛盾在于,一切行动都指向人类幸福,同时又伴随个体的毁灭。这些个体受制于巧取豪夺者,从坠入爱河的女人到归隐内心的邻家老者 [第五幕中的浮士德],他们无不受到体制的压迫。这个体制自私自利,占取基本资料、工作、产品。浮士德过去的经历,成为更有意义的选择:按照希波克拉底誓言,医生的行为当以患者福祉为最高目标,然而这位医生又因对自然缺乏控制,结果走向反面。第三大主要矛盾介于追求和毁灭之间。追求的是爱情和家庭幸福,毁灭的则是爱情对象——在感官私欲、对心爱女人的占有欲、性满足之后产生的负疚感共同作用下毁灭。第四个主要矛盾在于,从事创造性工作和享受工作产品,二者从根本上无法达到平衡。浮士德与梅菲斯特
与此同时,似乎只有通过性爱方面的禁欲苦行,科学家与大企业家才能拥有绩效能力。可是如剧中所示,这种禁欲是在萎缩主体,既不稳固也不持久。社会产生了一些副产品,首先是性功能障碍者和变态。带着业已存在的神秘而非现实的奇思异想,歌德在女巫信仰和招魂术中发现一片天地;他可以在那里挥洒色情而曼妙之笔,来表现性爱带来的颠覆破坏,而无须顾虑文化审查。将冲动的浮士德视作市民个体的化身,亦属天才之见。他在医学、自然科学、经济、战争、执政、实业、殖民、征服经济帝国等方面的驱动力,首先来自对另一性别的背弃。从心理上依附母亲,对其由外(杀害格雷琴之母)而内(对众母的不敬)地征服,才可以促成他同一个地位相当的女人有染,才能让他承认亲生孩子。可是,海伦何尝不也是男人惧怕女人的产物。她符合弗洛伊德笔下的“由男人遴选的特殊客体类型”,就是说,她是浮士德由于惧怕母亲而作出的选择。强暴一个姑娘,象征年轻男子的性高潮(Orgasmus-Flug)和堕落(Absturz),同时也验证了浮士德不能跟一个女人有持久关系。在心理层面十分精准地刻画出,他退避到同性恋和鸡奸当中,由于惧怕女性,需要梅菲斯特这个第二自我。作为对立形象的奥伯龙夫妇是一对幸福伴侣,他们的存在说明,在新型男性主体身上,不可能有持久关系。浮士德难题
直到很晚,性描写才成为研究对象。歌德在他的剧中加入男性性爱的许多侧面。讲述的方式大都是象征性的,也就是说,稍作陌生化处理。在第一部“瓦尔普吉斯之夜”中,首先是破坏性的、男性的性幻想被公然推上前台,在梅菲斯特身上轻易即可看出同性恋倾向。对于读者和观众的最大挑战,是昭然若揭、几乎毫无遮拦的前戏,作为男性生殖器象征的钥匙被攥在手里,对众母的不敬作为海伦一幕(Helena-Akt)的准备。Akt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含义——幕和性行为。伊尔泽·格拉汉姆认为浮士德与海伦的关系是心理层面的乱伦。这个话题到底有多么充满禁忌,通过以下两个例子可见一斑。罗姆尼茨(Hugo von Lomnitz)在其1887年出版的仅发行100册的著作《众母——重新思考〈浮士德〉第二部中最难解读的一场戏》(Die Mütter. Anregung zu neuer Deutung der schwierigsten Szene des II. Teils des Faust)中,强调感官满足的核心意义及其象征性表述:“还有钥匙搭配……最常见的男性生殖器象征之一,而经典的三脚架(Dreifuß),明显代表女性阴部。”罗姆尼茨选择发行地伦敦、一家斯特拉斯堡的出版社,确保这是一部贡献给世界文学研究的拉丁文献。就连《〈浮士德〉第二部中的情色》(Das Erotische im zweiten Theil des Faust)这本小书的作者,在1883年时也格外小心,将自己扮成已故的Dr. v. Sch教授,同样上了四重保险:已故、只用姓的前几个字母、贵族头衔、教授头衔。这一切,只是为了规避外界攻击。编者简介
谷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导师。近年主要从事歌德《浮士德》研究。近年出版《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德语修养小说研究》等学术专著,《面向终末的美德:罗马书讲疏》《此世的君王:约翰启示录解经及政治神学论文》等学术译著,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延伸阅读
▲ 点击图片进入出版社官方店购书
(编辑:肖炅焘)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