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粹 | 梁昊光、岳启明:新质生产力与国家创新体系:互动机制与现实逻辑
梁昊光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合作、西方经济学
岳启明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现代化、科技政策
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构建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来实现国家创新机制的有效整合。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使传统生产力模式逐渐暴露出无法满足市场快速变化和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弊端。探索和采用新型生产力模式,即新质生产力,便成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变革
国家创新体系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和里程碑意义,其变革伴随着创新范式的转变,向着主体功能更突出、系统结构更优化、组织结构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1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国家创新体系构成科技要素生产与配置的基础机制,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结构性要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国家实力逆转,1960—1985年间联邦德国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7%,德国政府出台了《高科技战略》等强化对国家经济的引领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萧条,通过国家创新体系的系列政策使经济复苏,1997年美国政府的研发投入约占全球工业化国家研发投入的44%,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建设铺平道路。
2
全球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变革
第四次工业革命聚焦的关键技术领域以智能性、融合性、颠覆性特征引发创新范式的转变,国家创新的实践过程经历了从纯粹技术推动向多市场驱动演进,到技术与市场联合作用,发展为集成与多边交互、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范式转变。新的创新范式注重多方参与主体的多层级互动,构成“产、学、研、用”共生,由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用户作为主体的四螺旋结构。
近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突出成就。2020年中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达67万篇,远高于同期美国的45.6万篇;2021年中国研发经费占GDP比例较1998年增长2.76倍;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居全球第12位,是排名前三十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创新范式转变和新兴技术发展为国家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创新体系改革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诞生恰逢其时。
二
应运而生的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并非一成不变,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生产力系统还塑造和产生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也处于动态演变之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发展的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系统各要素发生变迁,产生向前迭代的内在动力。
从劳动者要素来看,中国从以农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市人口为主,老龄化程度加深;从资本要素来看,中国金融体系显示出与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链升级需求不匹配的迹象;从科学技术要素来看,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缺乏原始创新,面临技术“卡脖子”问题;从自然条件要素来看,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加速,然而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持续面临考验;从信息数据要素来看,未来的信息技术时代是中国建立自主信息技术体系的机遇;从社会过程要素来看,中国的社会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紧密相连。
生产力系统重要要素的变化导致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更加繁杂,更迭的动态关系亟需生产力的创新和升级。新质生产力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下诞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理论创新,也是回应中国发展的需要。
(图源:shutterstock)
三
国家创新体系变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经济发展为动力的创新活动通过知识溢出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来源,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重要区分,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并促进资源整合、引导创新方向,新质生产力对应的科技创新,一定是符合当下国家创新体系变革方向的创新。
1
国家创新体系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宏观规划及创新策略营造创新外部环境,减少创新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其变革方向强调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社会和政府紧密合作的开放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国家创新体系通过政策引导,使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与生产力系统相似,国家创新体系亦为复杂系统,国家在制定创新政策时确保信息资源在各层级顺畅流通,构建高度协调的创新体系,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营造的良好创新环境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助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中的地位提升,使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视野下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效果
就生产力而言,其本质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就国家创新体系而言,政策依靠人的智慧和努力完成创新活动。中国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培养了创新型企业和人才队伍,还推广了创新文化,使新质劳动力在社会的参与中壮大,不仅保证充足的新质劳动力数量,更培养了高素质人才队伍。
国家创新体系通过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中国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步较晚,存在机构设置不足等问题,需要在新一轮国家创新体系变革中进行完善。
3
国家科技金融建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支撑
对于企业创新活动,非物质资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国家创新体系通过精准调控,满足科技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同环节的需求,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使新质生产力更快速、更高效地形成和发展。
创新过程伴随着各类风险,科技金融的深度参与为创新体系风险管控提供了新维度,金融主体间的互动协调为创新体系创造了更稳定的环境,有助于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
国家信息化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体现
信息数据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资源,数字技术以全新的社会分工模式推动企业经济高速发展。新型信息化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跨越性变革,对创新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信息数据帮助政府实现创新政策的演化和效果评价,及时调整政策方向,确保其更加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数据揭示出潜在需求,为进一步创新提供方向。基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有助于更科学地评估创新方案的潜力和风险,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信息数据作为新质劳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创新。中国初步构建了以互联网平台为中心,连接中小企业的平台型数字产业生态,不同于其他国家依赖产业技术联盟等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以全面的产业结构及平台型企业作为基石,建立在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规模之上。
国家创新体系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与保障,成为推动其孕育、成长及发展的关键要素。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能够巩固和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建立正向循环,共同推进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图源:作者提供)
四
国家创新体系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逻辑
新质生产力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代表了国家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同时,新质生产力也是中国对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响应,是提升中国在全球创新网络地位的有力保障。
1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具体实践
生产力持续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解决方案。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与西方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现代化、以牺牲大多数人利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新质生产力诞生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之下,契合新发展理念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支持,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需要新质生产力。
2
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创新模式转变的科学回答
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创新模式,也反映了国家对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经历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跟随模仿到引领创新、从单一发展到协同发展、从短期效益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是新质生产力对国家创新模式转变的科学回答。
3
新质生产力是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中国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遵循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代际和谐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也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在生产力发展历程中,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是代表性革新概念,新质生产力包含绿色生产力理念。当前,全球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应致力于达成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加强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
4
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平衡之道
全球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能率先把握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机遇的国家,将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新质生产力将成为中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支点,国家创新体系的四螺旋结构范式要求中国构建全新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正确处理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辩证统一关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实现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的多方创新协同。
梁昊光、岳启明:《新质生产力与国家创新体系:互动机制与现实逻辑》,《国际经济合作》2024年第4期,8—18页。公众号刊载为缩减版,注释从略,如需全文,请前往知网下载。
延伸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 | 梁昊光、李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源流、经验与贡献
数字经济 | 梁昊光、焦思盈:RCEP框架下数字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治理研究
责编 | 周旭
美编 | 李墨涵
审订 | 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