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锁:全国首份展陈市场调研报告

李付超 新文化平台经济研究社 2023-06-08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文化强国和文化基建的推进下,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场馆迎来一个新的建设和更新周期,国内展陈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其中,并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技术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展陈供应商。

笔者从事展陈行业以来,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的同行和业主,曾就行业的市场状况及未来的发展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笔者发现,大多从业者和企业对于自己地区或业务范围内的市场情况比较熟悉,但对于整个展陈市场的情况掌握的并不充分。在与业主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展陈内容,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摸着石头过河。

目前,笔者发现并没有行业组织或专业机构对展陈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发布有关市场报告。基于从业者和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业主在供应商选择时能有所参考,故此,笔者基于以往的市场调查资料,加以分析和延伸,形成了一份对相关各方具有参考价值的市场报告。

以下为报告正文摘录:

声明

*报告数据来源于各地政府、有关文旅企业的官方招采公示信息

*整份报告共三个篇章:2019年展馆市场概况介绍、展陈公司介绍、市场与未来。

第一章 2019年展陈市场概况

开篇主要介绍过去一年的展陈市场在国内的分布情况,市场规模以及场馆类别。通过梳理,基本可以对国内展陈市场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为展陈公司和业主将来的工作策略提供一些参考。

1.市场分布

2019年展陈市场容量前十的省市依次为安徽、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河南、上海、北京、河北、湖北。市场分布与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有一定的关联性。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区域优势可以助力展陈公司在当地的业务开展;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域市场的活力基本确定了展陈市场范围;

三是日益增强的文化消费需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对高质量文化消费的需求。

安徽作为最大的展陈市场,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长三角江浙沪皖一体化发展是国家级发展战略,安徽近年来全方位大干快上。包括招商投资、产业调整与改革等。另外,安徽省内有多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迎接新中国70华诞,加快建设一批文化场馆是理所当然的,根据笔者统计,红色场馆在安徽省所有场馆中占比10%。


  2.市场规模

综合各标的公司去年的营业数据,整个展陈市场为百亿级规模,场馆建设量数以千计。结合其它未统计入内的展陈公司业务量,整个展陈市场规模在200-300亿之间,规模(以200万计)以上场馆数量在1000-1500个之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第三季度的产值为全年最高,将近第一季度的两倍,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活动规律。每年的1-2月份为农历春节前后,除消费之外的各类经济活动处于收尾和启动阶段,全领域的市场活力都比较低。后三个季度是全域市场活力最为充沛的时段,展陈市场也不例外。

去年第三季度的产值表现突出与2019国庆70周年有一定的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各类场馆尽可能争取在国庆前开馆,有的甚至是硬指标,尤其是党建和军事纪念馆所。

3.场馆构成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场馆包括: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这三大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兴建规划馆,目前规划馆的建设基本上下沉到县级行政单位。

据笔者观察,除了上述场馆外,近年来新建文化场馆的功能和命名更多元化,其含义更广。比如主题博物馆、主题展示馆(这里面又分为多个类别)等。

新建博物馆中,大多数并非传统认知上的文物展示,大多是一些主题类型的博物馆。玻璃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失恋博物馆、人体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笔者将此类场馆称作泛博物馆。博物馆主题的多元化,除了满足业主自身某些需求之外,还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富丰多彩的文化消费内容。泛博物馆建设,是未来文化场馆建设的大方向。

展示馆其内容包罗万象,主题不尽相同。文化场馆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展示馆,包括历史展示、城市展示、企业展示、科技展示等。展示馆的命名常用于没有突出的展陈主题,越来越多的展览馆只采用“定语+展示馆”的形式命名。

在笔者所采样的展陈公司中,业绩占比最多的是博物馆,达23%,其次为广义展示馆、科技馆、纪念馆等。

因公众号篇幅限制,剩余内容可在获取报告全文后继续阅读。

报告正文获取方式

填写下方表格传至电子邮箱

2503116576@qq.com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将表格发送给小编即可免费获取报告正文

表格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RRICxLgnMBbZKzuF1eUnA

提取码:5nq3

小编微信↓

   

本文作者为新文化平台经济研究社研究员,报告主编


        新文化致力于中国展览馆行业的宏观市场研究,展览馆与新型文旅产业的融合研究。为有关部门和企业高层主管所面临的各种抉择提供全面的建议和咨询服务,预测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各种机会,制定及时且务实的对策。总之,新文化就是要帮助客户在其业务上作出积极的、持久的以及实质性的改进,并为此建立起足以吸引、发展、激励和保留杰出人才的出色公司。

关注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行业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