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手印 (2022.10.03)

大乘佛法 上古三皇 2023-03-30

世界名相,源于意识概念(头脑)。
人生命运,源于思维记忆(想象)。
自我人格,源于认知体验(心灵)。
幸福恐惧,源于知觉经验(灵魂)。
生死境界,源于见精沉沦(闻性)。
时间空间,源于觉知经验(灵性)。
大乐光明,源于生命存在(觉知)。

世界是自我心愿,推动意识形成的“想象”。
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生老病死的人间状态,
是心愿人格交织头脑想象,与因果业力相续而成的剧情。

我们所谓的“活着”,
本质是人格感受,在感受的深处,是认知对体验的记忆重复。

体验在感受深处。

心灵中任何体验,微观到认知的尽头,
就展现出体验的缘起。
好像水流结成冰层一般。
是光明温暖的觉受,失去温暖时,光明刹那间的惊愕。

惊愕凸现认知,认知滞留安宁,形成经验。
经验塑造认知,形成体验,体验牵引认知,形成“自我”。

宽恕,可以究竟地融化体验波动。
宽恕,可从人格感受中,释放出体验的安详。
从安详的体验中,苏醒安宁的觉受。
细腻精微的觉受,不再被认知所惊愕。
认知融化在安宁温暖的觉受中,灵性璀璨恢弘的无尽光芒,就会喷薄而出。

安宁的觉受,持之以恒,稳固恒常,则体验的起伏就会熄灭。
光明的清澈,不生分别,宁静稳定,则认知的惊愕就会熄灭。

精微觉受,是灵性的身体。
当觉受复苏了安宁,觉知就绽放出灵性。

营造出生死轮回的体验地基,在温暖安宁的觉受中瓦解。
灵性辉煌璀璨的光辉,当下照破生死无明的“自我”。

在无尽无量的极乐光明中,安住于光明生命的本体。
本体中,极乐狂喜的大乐光明,源源不绝亘古永恒。

在脱落身心意识的,灵性纯净裸然光明中,
有那超越存在的,容纳觉知的,穿透身心灵性的“清净觉照”。

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非是,也非“非是”。
非善,也非“非善”。
非恶,也非“非恶”。

非光明,也非“非光明”。
非时空,也非“非时空”。
非世界,也非“非世界”。

非生死,也非“非生死”。
非轮回,也非“非轮回”。
非永恒,也非“非永恒”。
非黑暗,也非“非黑暗”。

言语不可触及,身心不可思议。

眼光遍满前方,晓了洞彻前境。
眼光清澈,不会因为“所见”,而改变了清澈性质。
眼光明晰,未曾被所见之物,而滞留了眼光自由。
眼光圆满,未曾因所见境界,而障碍了眼光普照。

于是,存在与非存在,只是眼光中一瞬凝滞。
于是,生死与涅槃,三界苍穹众生,只是幻眼空华。
于是,分别与无分别,皆是妄想。
于是,修行与不修行,皆是无明。

觉性无生,无修无证,跨越时空,不被存在。
这是众生俱生的先天本性,非由后天修行获得。

离身心所获,即是无生无灭的智慧。
即心离心,即相离相,即身离身,临在不动。

离感知觉受,即是圆满接纳的慈悲。
不可思议,不可触及,不可言说,不可指称。

三界六道缘起缘灭,是大空明觉性中,一丝云彩。
云彩本不存在,因此觉性未曾发生。
三界法界过去未来,是大庄严智慧中,瞬息错念。
错念本是虚幻,因此觉性本来无生。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是名“大手印”。




心咒 (2022.10 新版)

学习知识 (2022.10.01)

厚度 (2022.09.27)


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