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里,乔峰的身世之谜,来自于很多年前那场雁门关大战。
慕容博之所以能挑动中原武林群豪去伏击萧远山,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对辽国的“打草谷”深恶痛绝。什么是“打草谷”?有组织的劫掠。辽国仗着弓强马快,对繁华地区烧杀劫掠,抢走他们的子女财产,毁掉他们的生产。
通过这种不断的削弱对手,辽国越打越强,宋国越打越弱。辽国人会的东西,金国很快也会了,每到万物滋生的季节,金国的骑兵就要去蒙古草原扫荡,针对人口密集的部落,强行杀掉部落中的一部分青壮男丁,“高过车轮者斩”。这种大规模减少对方威胁的方式,被金国官方称为“杀人减丁”。蒙古人征服了中世纪最文明而美丽的城市之一巴格达之后,将城市夷为平地,把投降的哈里发装进麻袋用马群踩死,除了工匠和女奴,杀光了城里的八十万人。
强国对弱国,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不断剥夺对方的生存权,进行彻底的肉体消灭。
然而,这种方式毕竟太野蛮,太霸道,太得不偿失,人都杀光了,谁来给你生产,谁来给你放牧?这种仇恨互相的来几遍,双方都要玉石俱焚。不能单纯搞肉体消灭了,从剥夺生存权,变成了剥夺发展权。17世纪初,欧洲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战争,今天的瑞典、德国、法国、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南斯拉夫,西班牙,意大利等全部卷了进去,整整打了30年,又称“三十年战争”。它比人们以前所知道的任何一场战争都历时更久、也更野蛮、涉及的范围更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30年战争中,谁都想拼命的削弱对方,法国人、瑞典、荷兰等国一次次的冲进德国打草谷,德国人口死亡数超过800万人,超过了总人口的1/3,300多座城市,2000多个村庄在战争中被毁于一旦,而参战的西班牙、意大利一样损失惨重。
为了达成平衡,1648年,各国在威斯特伐利亚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哈布斯堡王朝覆灭、发展权被剥夺,法国和奥匈帝国崛起,标志着第一个国际体系的诞生。
今天我们经常听到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依托的正是大国的核心国际条约,你也可以把他理解为全球的游戏规则。
随后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胜利,美国登上历史舞台,德国土耳其中国等的发展权被剥夺。1922年,各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定了帝国主义在全球的统治秩序。
第三个国际体系是二战结束后形成的,德意日战败,发展权被剥夺。英美苏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了一系列交换和协议,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包括联合国的成立、美国在日本的驻军、苏联一举吞并了包括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都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
国际体系,是战胜国尽量用一种“温柔”而持续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战略优势,压制和剥夺战败大国与一堆小国的发展权,是强国“合理合法”割弱国韭菜的工具。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雅尔塔体系半身不遂,迟迟没有确定新的权利义务,美国在这个空档期独霸天下、四处偷鸡,割日本、割德国、割东南亚,打草谷打的不亦乐乎。国际社会需要是规范约束的,1.0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0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0的雅尔塔体系过后,美国也知道自己由着性子胡来纯属偷鸡,是势必不能长久的。而在有核年代,再指望通过一场大战,来重新划分世界格局的可能性很少,所以欧美早就发明了一套新的国际条约模式:以上基本是碳中和的背景,它其实是国际体系的4.0版本,归根到底是要重新划定利益结构,剥夺竞争对手的发展权。碳中和本质一点也不高深,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你发电、炼钢、开车、盖房子等等,都会排放出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等等,这些都是碳。甚至人活着本身,都会排碳,你呼出的二氧化碳(CO2),那也是碳。
这些碳飘逸出去将会导致温室效应,对地球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一个新的国际体系诞生了,2015年,由196个国家和组织一致通过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C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C之内”。要实现该目标,必须携手推进碳中和。不搞碳中和行吗?不行,地球先反对,这是严重的正治不正确,是要带大家一起同归于尽吗?所以各国都推出了自己的碳中和时间表。
本质意义上的碳中和,并不是说不排碳,通过一定的植树造林、能源替代、环保手段等,将温室气体消耗或固定住,不排放到大气,使得排放量=吸收量,从而实现总体上的“零排放”。这对工业化的大国是容易的,他们大不了抓紧实现能源替代,花钱去砸环保产业和高新科技,但对小国和弱国就是一个噩梦,他们本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就是低廉的劳动力、高昂的环境承受成本,拿高耗能、高污染和低人权换口饭。想想中国当年,日夜不停的唐山钢厂、浓烟滚滚的山东地炼、密密麻麻的电子工厂,甚至还要从国外进口洋垃圾,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高碳模式。所以欧美在2010年倒腾巴黎协定时,自认为是可以狠狠卡住世界工厂中国的。因为“碳税”“碳足迹”的压力,小国和低技术含量工业国的成本被无限推高,他们要么去投资昂贵的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实现中和,要么被课以重税、要么必须通过碳交易购买排放权,一来一去,那点低成本的好处亏光了都不一定够。
如果做不到这些,只能学尼泊尔那样,干脆不搞工业了,我全国就是个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我全体国民都特别幸福。且不说这种纯精神的幸福能持续多久,小国能这么搞,大国你怎么办?乌克兰重工业基本拆光了,倒是低碳了,结果乌东和克里米亚没了。碳中和一搞,小国的发展权被彻底锁死,想学东南亚搞代工起家,或者想学韩国在单一产业上突围,都彻底不可能了,你东西那么贵,卖给谁?当年的欧盟,如意算盘是打的很响的,谁料这些年中国以矫枉过正的决心,硬是通过环保风暴和产业升级,趟出了一条低碳的路。一下也加入了大国“利益既得集团”。反而是创造了这套新式卡脖子体系的欧盟,因为自己的拖沓疲软,被中美给摘了果子。这就是碳中和的来龙去脉。而要彻底中和之前,排放量会达到一个最高点,叫做“碳达峰”,随后再逐渐下降。美国搞碳中和的优势很大,他们的产业结构也比较合理,中国下定决定搞碳中和,也是了倒逼自己的产业必须升级。
碳中和因为要“排放量=吸收量”因此对策基本是4种路径: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减排、封存、循环,基本都是治理措施,要先发生再治理,而且占比不高,主要的还是碳替代。现有的能源都是化石的,本身就是碳基,而光伏和锂电,则是硅基的,因此,碳中和的主力是新能源。到2050年,碳替代的贡献率将占全球碳中和的47%,碳减排、碳封存和碳循环贡献率则是占21%、15%和17%。
讲这么多,无非两个用意,一是告诉大家,4.0的国际体系版本,中国已经跻身列强之一了,而且是排名靠前的那种,没有必要看空,第二,则是告诉大家,不要着急,新能源虽然在地上趴着,但趴着的主力,那也是主力。
扫码关注,后台可加入读者群。
直达本质的财经知识,尽在财富100课。了解大博弈时代的核心资产,在后台加入“财经院”。
中美战略会谈:糖衣我吃了,炮弹你留着
人生四十才起步,汉高祖刘邦的中年逆袭
中美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大国博弈,考验百年眼光
蚂蚁究竟做错了什么
星标关注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