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内减负、校外关闭培训机构,这些国家都后悔了……

入海 骆驼树 2023-01-01


近日,在影视剧的夸大呈现和网络话题的跟风炒作下,学生负担和教育焦虑被妖魔化,其他某些国家的“快乐教育”理论被网友搬到前台,借以批判当前国内的教育体制及校外培训机构。但对国外教育现状深入了解之后人们会发现,所谓的“取缔校外培训行业”、所谓的“快乐教育”其实都是“陷阱”。一些教育大国在校内减负、校外关闭教培机构后,纷纷变卦……


01

观国外现状看人才塑造

校内外教育缺一不可!


在对“教育焦虑”的夸大渲染和过度关注之下,很多人援引国外教育案例,大谈特谈“快乐教育”,借此建议取缔校外培训机构,让孩子只拥入公办校的“减负”怀抱里,出了学校,顺应天性自由玩耍。但事实并非如此,教育培训业在众多发达国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国:参培是精英教育的必需品


一说到快乐教育,大家都会首先想到美国。美国的学校有公立、私立之分,两者的收费和教育模式可谓天差地别。公立校免费,实行“快乐教育”,学习宽松、自由。私立校收费昂贵,实行“精英教育”,其课业量和压力比国内的应试教育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美国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多半都会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而且和我国不同的是,美国高考除了SAT成绩外,还要考核学生的“个人亮点”。为此,每位学生课外还要培养各种特长、参加各种比赛,以证明“个人软实力”。因此,校外培训很好地满足了现实需求,资料显示,美国私立学校里90%的学生都在参加校外培训班。


芬兰:教育去功利,兴趣班盛行


近些年,芬兰教育受到教育界的追捧,因为其十分美好和理想,教育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学校没有考试,没有排名,小学包班教学,老师自主决定教学进程,不用写教案,不用坐班,没有评优,教育的目标更看重培养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


但这种教育理念是与其社会理念一致的,也是与其社会发展水平与保障制度关联的。芬兰2016年人均GDP排世界第17名,而中国排74名。上班的人与不上班的人收入差距不大,如果你病了,工资一分不少,直到你病愈上班。在这种背景下,芬兰人民的教育追求与教育理念必然很难功利。


但此消彼长,芬兰学生校内课业轻的情况下,课后兴趣班众多,忙碌程度堪比中国孩子。芬兰权威媒体《赫尔辛基报》对 2万名芬兰家长的调查显示,芬兰父母最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运动能力。因此,在芬兰,学科培训机构式微,但兴趣培训机构盛行,宝宝4个月去音乐班,5、6个月去游泳班,非常常见。


日本:不再实行减负

探索校内外合作办教育


日本也是一个校外培训大国,培训行业曲折前行60年后,如今和校内教育良性合作相处。


K12培训机构在日本被统称为学习塾,在1960年代前后迎来第一次发展热潮。发展到1970年代,日本出现了与我国现今状况相似的局面。一方面,学生之间的教育资源及成绩差异受到过度关注,另一方面,第二次私塾热潮涌来,学习塾发展越来越成熟。在这一对比下,学习塾受到了全面的批判,花样众多的取缔方案被提出。


进入2000年之后,日本学生在连续几次的国际学生学习能力测试中排名下降,引发对学习力下降的担忧。2008年日本政府正式提出“脱宽松教育”,私塾教育的需求又重新被重视。与此同时,为了实现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学习,政府与民间教育达成合作,私塾教育开始逐渐融入日本的社会教育体系中。


目前,日本学界与政界依然在讨论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的合作课题。日本政府也在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寻找学校教育与民间教育的平衡点,着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韩国:禁止培训不久后反悔

改为疏导校内外互相促进发展


1980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教育规范化及消除过热的课外补习方案》,禁止所有教育补习行为。但这一方案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无奈之下政府后来逐步放松禁令,直到2000年法院宣布该禁令违反宪法规定的人权,从而彻底废止。


2009年,政府颁布《提高公立学校竞争力以减少补习教育》,文件主要表明韩国政府将提高公共学校教育质量,促进高中学校平等化,政府和学校提供课外补习项目。这一文件被看作是政府态度的重大转变,表明了韩国政府对课外补习的逐渐由“堵”变“疏”,因为这一文件的实施目标路径,既要规范培训机构发展,又要提高公立教育质量,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印度:校内外合作培养专门人才


印度是一个IT行业发达的国家,与之关联的是印度的IT教育培训也极度发达。


印度采取国家、企业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人才方式,并通过三个主要的途径:学校、民办、私营机构培训人才,发展教育培训业。


目前,印度每年可培养约7万软件技术人员,印度软件专家的人数以每年超过50%的比率递增。美国硅谷和华盛顿地区的信息技术人员中,有40%是印度人或印侨。美国《商业周刊》和《福布斯》杂志由衷地感叹:“印度有着无穷无尽的技术人才储备。”


02

校内教育是刚需

校外教育是有机组成


前文提到的五个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在活用校外教育资源:美国的精英教育,在学生校内课业负担繁重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学生依然在校外参培。芬兰学生虽然校内课业轻松,但课外兴趣培训班盛行,学生依旧繁忙。日本在教育方面,极具探索精神,面对校外培训热,不仅没有一刀切地禁止,还大方主动地将其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中。韩国曾一度禁止校外培训,却在现实发展及家长要求下,不仅对校外教培行业解禁,还开始借鉴校外培训的优势,开展校内教育改革,致力于实现校内外教育的互相促进。印度则专注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协同校内外教育甚至生产企业的力量,打造IT人才护城河。


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硕果既需要校内教育夯实基础,也需要校外教育的有机补充。


教育是国之大计,今年以来,我国也直面了多次外交挑战,在外交发言中,发言人的底气就来源于国家实力,而国家实力则依赖于优质教育培养出的人才。


重视教育,是传统,也是未来。


在孔儒文化的深远影响下,我国历来重视教育,而且教育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而言都至关重要。


对于个人而言,教育能帮助实现美好理想生活。四月初,张邦鑫在情系远山首届教育公益分享荟上,讲述了一名藏族女孩的故事,这名藏族女孩想当律师,但因为当地教育资源缺乏,英语教学落后,这一梦想在此环境下无异于幻想,但她没有放弃,等来了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的英语双师课堂,如今,她顺利考取了心仪的大学法学系,顺利踏出逐梦重要一步。


这当中值得注意的是,正是校外培训提供的优质双师课堂,帮助了这名女孩。人们常说,教育是有温度的。个体放在人群里、放诸于社会中,往往渺小而卑微,但教育关注的正是个体,教育行业小心翼翼地呵护个体的希冀,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校内教育如此,校外教育亦如此。


对于社会而言,教育有助于构建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好社会。通过更优质的教育,培养出更出色的医生,救死扶伤;培养出更个性的艺术家,展现人类奇思妙想;培养出一代代更博学的教师,继续去呵护人类对美好梦想、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社会的进步性、多样性、丰富性,正依赖于优质教育。


对于国家而言,所有的经济、科技、文学等实力,说到底都是人才的实力。回想当年,一心图强的李鸿章力排万难送中国学生海外留学,就是希望借国外优质教育之手,培养优质的中国人才。上世纪末,国家鼓励出国留学,推动了新东方等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是觉察到部分国家教育的先进性。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在数十年的教育发展之后,国内教育基本有能力培养出国家社会所需的人才了,但显然这还不够,世界在快速发展,教育更要跟上步伐,继续向前发展。


当前国家多份文件中均强调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正是意识到教育科技的重要性。而校外培训行业当前已聚集了大量教育科技产品,当前,也已经有许多校外企业的优质产品和校内达成合作,更好更快地协助校内教育实现了现代化。校内外教育协调发展、各取所长、互相补充,这正是目前诸多教育大国摸索多年后的最优选择。


近期部分网友针对当前的“教育焦虑”、“鸡娃”现象大加指责时认为:负担重就直接减、校外培训热就关停……


这些一刀切的举措,不仅会阻碍国内教育的发展,也会大大影响到一代代孩子的未来,这对于盲目指责的那些网友而言或许不重要,但对于每个孩子而言很重要。


来源 | 校长邦

作者 | 入海


往期推荐



难「上瘾」的游戏化教育

“双减”持续落地,在线素质教育或将迎来新机遇

校外培训机构,不应该这么管!

钱颖一: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

央视财经:教育赛道半年融资超百亿 子女教育消费预期排名第一

在线教育3.0时期:K12网校向纵深推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