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在小说《水浒传》中曾经有这么一个情节,宋江被发配到江州期间,因为心中郁闷在浔阳楼喝醉了酒,他乘着酒兴写了一首抒发心志的反诗。
这首诗最著名的两句:“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令他想不到的是,这首诗不但令他差点葬送性命,更是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么这首诗中的蕴含着什么含义?黄巢这个人又是谁呢?
熟读历史的小伙伴们不难猜出黄巢的身份,在以往的一些历史介绍中关于他这个人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有的人说他是农民领袖,具有强有力的反抗精神,也有人说他胸无大志,凶狠残暴,所到之处赤地千里。
不管如何,他的无心之举竟然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毒瘤”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儒家思想占了主流。
儒家倡导“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具有非常积极的进取精神。
然而学有所成之后,能否顺利的步入仕途就不太好估量了。
在唐太宗开始制定科举考试之前,中国的仕途之路主要以“举孝廉”为主。
“举孝廉”说白了就是依靠本地德高望重之人和在位官员的推荐。
这种语焉不详的推荐制度,是很难有一个详细具体的标准去规范的。
本着“举贤不避亲”的思想,很多能跟朝廷上层搭上话的官员都把自己的亲人拉进了官场。
久而久之这些人就逐渐的形成了一股势力,他们把持朝政,掌控国家的政治资源和经济命脉,成为了当时的大士族。
这些士族的子弟从小就有优厚的物质和文化条件进行学习,能够从长辈身上学到课本之外治国平天下的策略。
等他们长大了自然而然就进入帝国的神经中枢,延续着家族的辉煌和自身的利益。
然而这种密不透风的游戏规则,却阻断了平民子弟和中下层地主阶级的入仕之路。
如果处在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他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一旦上层出现朋党之争、主昏臣庸,那么下层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社会动荡。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就有过详细的描述,东汉灵帝荒淫无道,百姓无法生存,他们在太平道人张角的带领下揭竿而起。
他们一路破州掠郡,东汉中央朝廷一时间竟然无法应对,不得已在各地发下招兵告示,号召各地的士族率领军队前去平叛。
西凉的士族阶层董卓、宦官之后的曹操,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以及东北士族的代表公孙瓒等人纷纷粉墨登场。
等这部小说上演到三国争霸的时候,无论是曹魏还是孙吴都是当地士族的联盟,蜀汉的刘备更是号称皇亲国戚。
三家归晋之后,中国再次进入了大一统时代,士族在朝廷中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有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家和谢家两大士族有时候在国家中的地位甚至超出了皇族司马氏。
这种臣强主弱的态势自然是不利于朝堂稳定的,整个晋朝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有感于“举孝廉”的弊端,依靠关陇贵族起家的唐太宗在大臣的建议下实行了一个依靠考试入仕的科举制度。
一来民间的读书人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在科举考试中大放光彩,来获得一官半职。
二来这种制度从某种意义上避免了“举孝廉”制度中存在的徇私人情。
考上的读书人自然皆大欢喜,落榜的读书人也只会感叹命运的不公和自己实力、运气的不济。
对朝廷而言,科举制能够选拔真正有实力、有才华的读书人为我所用,是具有先进的时代意义的。
然而纵使再先进的制度,在落实的时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不断的矫正,才能达到完善的地步。
古代生产水平很低,大量的人口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劳作。
能够把读书当成职业的人是极其少数的。
而在这极少数的人中,99%以上的人穷其一身也难以获得一官半职。
正如唐太宗戏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为何唐太宗要说出这样的话呢?
表面看来,唐太宗牢牢把读书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科举考试中,让他们没有精力琢磨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其深层次则隐晦的表达了由于信息和资源不对等,对底层读书人浪费自己的一生而官位不可得的一种嘲讽。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一本书为何有的人能够上清华北大,而有的人则初中都很难毕业。
这里面要涉及到很多的方面。
个人的天资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然而家庭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那个时代,普通人家光供养一个读书人的吃穿就要花费家中全部的积蓄。
至于他们游学交流,开阔眼界,提升思维高度和格局,从而对书本有着深层次的理解,所产生的无形费用,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也就造成了绝大多数读书人只是死读书,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并不会举一反三的实际应用。
面对这样的半成品,朝廷自然是不会把他们当成有利于朝廷的栋梁来接纳的。
这样的毒瘤从汉末三国到两晋形成,一下子持续到唐朝末期,足足长达600多年的时间。
铲除毒瘤的先决条件
黄巢出生的时候,大唐盛世早已不复存在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开元盛世前后持续了150多年。
在这150年的时间里,大唐空前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无论是文化、经济、教育、农业、商业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对象。
可是物极必反,前期越是繁荣,那么后期就会越是凄凉。
唐玄宗晚期奢靡之风盛行,任用了奸臣杨国忠和素怀狼子野心的安禄山。
杨国忠利用职权打压安禄山,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不服杨国忠,随即发动了叛乱。
由于安禄山麾下大多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所以他们迅速就占领了许多地方。
唐玄宗一边率领文武百官向西南逃亡,一边安排各地出兵勤王。
尽管叛乱最终被平定,但是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各地的节度使们都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
同时中央政府也经常出现相权和皇权的利益执政,甚至动不动出现宦官干政。
这样的局面当然不利于科举制度的顺利进行,普通人通过科举入仕的道路就更难行了。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秦末起义领袖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后来的起义者们指明了道路。
汉高祖刘邦成功的创业经历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
面对着腐败的朝廷和动荡不安的局势。
王仙芝和黄巢这些人站了出来。
黄巢起义
黄巢是当时有名的私盐贩子,家境富裕。
在当时贩卖私盐是要掉脑袋的,可见他这个人的胆量非一般人可比。
他年轻也期望着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然而残酷的现实把他的梦想击的粉碎。
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毒打之后,他最终选择了打破规则,自己制定规则的道路。
当时唐王朝已经行将就木,中央的无能和地方上的横征暴敛早就激得民怨沸腾。
私盐贩子王仙芝率先发动了对抗唐王朝的起义,随后各地的起义犹如燎原之势,层出不穷。
黄巢乘势也加入了王仙芝的队伍。
他这个人胆大心细,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很快在起义军队伍里崭露头角。
王仙芝死后,他接过大旗成了起义军的领袖。
尽管他也打着类似“不纳粮”的均田口号,但是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对当地的地主士绅和唐朝官员大开杀戒。
起义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占领的地区越来越多,甚至一度攻占了唐朝的首都——长安。
一座历经上千年璀璨大都市,从此化为乌有。
黄巢得意的写下了一首千古诗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这样的做法,自然不会得到文人士大夫们的支持,更不会赢得真正的民心。
在各地官军的围剿下,他的这次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他死后不久,唐王朝也走向了灭亡。
他的起义队伍中有一个叫做朱温的投机分子,先是投降了唐朝,当上了一镇的节度使,然后又把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活活给害死了。
中国在一次进入了长达几十年的五代十国时期。
黄巢无意除“毒瘤”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黄巢率军一路烧杀抢掠对生产破坏极大,但是这些死于他手下的人中很多都是朝廷的大臣和当时的士族。
这些人几百年来牢牢把持着朝政,阻断着上升的渠道,无形中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阻力。
黄巢起义犹如一剂副作用极强的猛药,彻底打破了这个旧世界。
在往后五代十国的动荡中,各地诸侯为了扩大地盘,巩固自身的实力,拼了命的讨好读书人为其所用。
大量的底层读书人从此有了进入幕僚的机会。
在赵匡胤建立北宋,实行“杯酒释兵权”之后,武将受到了极大地压制,读书人的地位空前的高涨,更多的人选择了读书科举进入朝堂。
这些饱读诗书的年轻人,为帝国的再一次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