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悄悄逃至美国,用飞机运走7.5吨黄金,晚年总望着中国自言自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总会涌现出霸占一方的“土皇帝”。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版图之中拥有着许多这样的“土皇帝”,素有宁夏王之称的马鸿逵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他曾经统治宁夏长达17年之久,并在宁夏解放之后携带7.5吨黄金逃往台湾,后又将全部资产偷偷运到了美国洛杉矶,在美国定居。
然而,年轻时的马鸿逵意气风发,但晚年的马鸿逵却并不幸福。他在晚年常常望着中国大陆的方向喃喃自语,却终究没能再踏上故乡的土地。
那么马鸿逵为何能够拥有如此多的黄金呢?他的晚年又遭遇了哪些事情,让他落得个晚景凄凉的境地?这一切疑问,都要从他早期的宁夏称王经历说起。
中原大战站队成功,入主宁夏实力雄厚
1892年(清朝光绪年间),马鸿逵出生于甘肃临夏,是甘军骑兵管带马福祥之子,赫赫有名的“西北四马”之一。
他于1932年-1949年统治宁夏地区,势力极为反动,也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深深的伤害。马鸿逵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事业方面全靠父亲马福祥提携。
早年的马鸿逵入学甘肃陆军学堂镀金,并在毕业后直接被父亲安排进了部队,象征性的打过几仗之后,马鸿逵的职位便不断升迁,事业顺风顺水。
这时,马鸿逵遇上了人生中最佳的机遇。其父马福祥的结拜兄弟冯国璋升任了代总统,在他的提携之下,马鸿逵迅速升官。
等到1919年时,27岁的马鸿逵已经身居旅长高位,拥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1924年,中原大战爆发,马鸿逵得到冯玉祥的重用,在宁夏迅速完成扩军。
但他敏锐的察觉到,跟随冯玉祥无法看到未来,蒋介石实力雄厚,是难以被击败的。于是在1929年,他先是与韩复榘、石友三等人联合通电反冯,加入到了蒋介石的麾下。
后来又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拒绝了韩复渠、石友三背叛蒋介石的提议,反而向蒋介石进行了告密。
蒋介石十分感激马鸿逵,给予了马鸿逵一定的信任,将其所部整编成了第31师,前去参加剿共的活动。
然而,马鸿逵在审时度势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在指挥打仗方面就不太行了。他的部队与红军作战不力,接连挫伤了国民党军的士气。
蒋介石十分恼怒,再加上身边刘峙等人的屡进谗言,考虑到马鸿逵并非他嫡系,未来较难控制,遂决定率兵包围马鸿逵所部驻扎地河南信阳,斩杀马鸿逵,以绝后患。
这时在军内人脉颇多的马福祥提前知道了消息,于是,为了儿子的性命,身在重病之中的马福祥还是亲自前去面见了蒋介石。
在马福祥的连连解释和道歉之下,蒋介石才同意取消了军事行动,放过马鸿逵一次。不过经过了此番折腾之后,马福祥的身体更加吃不消了。
在返回的途中就因病逝世,马鸿逵也着实是狠狠的“坑”了一次爹。后来,蒋介石为了平衡马鸿逵、马鸿宾的力量,决定命令二人互换地盘。
让马鸿逵前往宁夏,马鸿宾则占据河南,双方不准带走原有驻防的军队。在这一背景下,1932年,马鸿逵携带一众亲信来到了宁夏,出发之前他偷偷留了个心眼。
那就是把原军队中的精干力量和一些重武器全部偷偷提前运到了宁夏,留给马鸿宾的仅仅是一些老弱病残。
所以,在来到宁夏之后,马鸿逵的军事实力不降反增,他也凭借着雄厚的实力迅速控制了宁夏全境,主掌宁夏军政大权,可以自由任免各级官吏,成为了宁夏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土皇帝。
大权集于一身,变身宁夏土皇帝
用“土皇帝”一词来形容马鸿逵确实非常有代表性,因为他主政地方,不为了保境安民,却只为了提升自己的权利和财富。
据传,马鸿逵在宁夏当地有一个称号,那就是“宁夏第一胖”,原来,他的体重曾重达400斤,确实非常人所能及。
体重大,大概率很会享受生活,马鸿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马鸿逵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钱”,他的所作所为也和他说的一样。
在统治宁夏期间,马鸿逵疯狂征兵,多次出台“五丁抽二”、“三丁抽一”等政策,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同时,在兵员增多之后,马鸿逵也利用当地多产骏马的特点,为自己配备了人数庞大的骑兵部队。
宁夏与我党的根据地陕西紧密相连,所以在马鸿逵主政宁夏的十几年里,他的部队也对我党的军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还曾在1936年进行过对我西路军的伏击,堪称是我党的心腹大患。
有了兵马之后,马鸿逵的权利也逐渐稳固了起来,最开始还有一个国民党政府安插进来的教育长与他抗衡。
到最后,教育长也被他排挤走了,安插进了自己的亲信,宁夏也就变成了马鸿逵的一言堂。
当时马鸿逵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办公室,办公室中除了自己的椅子之外,不设任何一个椅子,下属前来汇报工作需要经人通报。
进门先请安,随后站着与马鸿逵对话,如同古代大臣觐见皇帝一般。当时在宁夏,工作人员都将前往马鸿逵办公室戏称为“上朝”,进一步坐实了马鸿逵“土皇帝”的身份。
大权在握,马鸿逵下一步要做的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敛财。最开始,马鸿逵忌惮蒋介石,还不敢做的太出格,只是增加一些税赋而已。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内战爆发之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马鸿逵深刻的意识到了,宁夏被解放军解放已经成了早晚的事,自己必须要加快敛财的速度。
于是,马鸿逵想了一个好主意。他命令造币厂加速印制当时的货币-金圆券,然后将金圆券用来与老百姓兑换真金白银。
随着金圆券印刷量的增多,金圆券的价值也越来越低,最后变得一文不值,不过马鸿逵的真金白银却赚到手了。
到1949年马鸿逵逃离兰州之时,他已经印制了300多万的金圆券,使用这些金圆券足足收集了多达7.5吨的黄金。
他也带着家人和这些黄金坐上了逃往台湾的飞机,彻底告别了自己当了十多年“土皇帝”的宁夏,终其一生再也没能回来。
前去台湾不受待见,携带7.5吨黄金逃往美国
到达台湾之后,马鸿逵一门心思的想要效忠蒋介石,绝不离开台湾,因为这一想法,他刚到台湾就买下了五套房子,想要永远定居于此。
但令马鸿逵没有想到的是,马鸿逵这一次是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原来,蒋介石深知自己已经是日薄西山,远没有反攻大陆、反败为胜的可能。
既然这样,蒋介石就没有必要再讨好其他力量,凡是不是自己嫡系的统统靠边站,轻则给个闲职剥夺实权,重则陷害致死。在这样的情况下,马鸿逵自然不会再被蒋介石重用。
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到台湾之后,马鸿逵昔日的政敌们也纷纷站了出来,打算落井下石。当年被马鸿逵排挤走的甘肃省政府原主席郭寄峤和“青马”马步芳父子联合起来。
向蒋介石举报马鸿逵与解放军接战不力,将国军在西北地区失败的过错全部推到了马鸿逵的身上,蒋介石也就坡下驴,取消了马鸿逵身上的所有职务。
失去了权利和政治前途的马鸿逵彻底心灰意冷,所以他接下来的生活目标也就放在了如何保留下自己积攒的7.5吨黄金上。
不久之后,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对外界宣称自己的四姨太刘慕侠病重,让她去香港看病,然后自己也以此为借口,前往香港探望刘慕侠,就此彻底离开了蒋介石的控制范围。
1953年,趁着台湾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反攻大陆之上时,马鸿逵悄悄雇了一辆飞机,带着自己的全部家眷和那7.5吨黄金,逃往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定居了下来。
蒋介石知道此事之后也连声惊叹,后悔对马鸿逵没有严加控制,导致自己失去了夺下7.5吨黄金的好机会。
随后的几年里,蒋介石多次致电马鸿逵,想要让他重新返回台湾。但已经叛逃到美国的马鸿逵怎可能自投罗网呢?
他始终没有再遵奉蒋介石的命令,而是在洛杉矶经营起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彻底退休。
晚景凄凉,演绎现实版妻离子散
从体型就能够看出,马鸿逵是一个非常贪图享受的人,一生共娶了六房姨太太,他逃跑到美国时,带了其中的三个姨太太。
所以,他来到美国之后,家中的人口数量也还是很多的。对此,他特意买下了一幢豪宅来安置这些家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马鸿逵贪图享受,他的家人也是一样,花钱从不节制,铺张浪费严重。就这样,马鸿逵从大陆偷运到美国的7.5万吨黄金不到10年的时间,就被他挥霍一空。
坐吃山空,到了1960年,马鸿逵一家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马鸿逵不得已只能把豪宅售卖掉,用其中一部分钱在郊区买了一个农场,其余部分钱存了起来。
他也在农场中养殖了一些动物,用农场的收入来养活全家人。马鸿逵的金钱减少了,但烦恼却随着年龄与日俱增。
既没钱又没权之后,马鸿逵在家中的威望也彻底降至冰点。马鸿逵的姨太太们相继背叛了他。
先是五姨太邹德一与美国的一名华裔教授相恋,并选择了与马鸿逵离婚,后是四姨太刘慕侠逃离家庭,携带着大量财产逃跑。
“妻离”之后,马鸿逵紧接着就面临着“子散”。他的两个儿子马敦厚、马敦静开始争夺马鸿逵的家产,经常出现争吵,甚至闹到了洛杉矶当地的法庭之中。
马鸿逵无法容忍,出面调解,却被自己的小孙子马家骅大闹了一场,认为他偏心自己的二儿子马敦静,对自己的父亲马敦厚不好,发誓要与爷爷马鸿逵断绝祖孙关系。
以上种种令马鸿逵非常气愤,但手下无一兵一卒,只能是无可奈何,空自叹息。1970年,病入膏肓的马鸿逵已经失去了任何的活动能力,每天睡觉的时间比醒着的时间都多。
醒着的时候也经常望着大陆的方向喃喃自语,若有所思。后来,马鸿逵病重,在弥留之际,他对病床边上的孩子们说:“我是中国人,我是永远不会改国籍的。
你们记住了,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将我埋葬在祖国的土地之上”。紧接着马鸿逵就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
得到消息的蒋介石也感慨万千,虽然他终其一生都没有为马鸿逵平反,还认为马鸿逵是西北战场国军惨败的最大罪人。
不过,蒋介石对马鸿逵的忠心还是比较认可的,他当即下令,允许马鸿逵的后人将马鸿逵的遗体安葬在台湾,马鸿逵也以这样的方式得以归葬在中国的国土之上。
生不能回国,死却得以归葬故土,也算是勉强弥补了一些遗憾。
结语:
中国文化中有这样一个成语:落叶归根,这个成语很好的诠释了华夏文化之中人们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马鸿逵虽然在年轻时作恶多端,犯过很多错,但在人到暮年时,他的思乡之情同样是无比浓厚的,不过最终却并未能如愿回归故土,着实是令人唏嘘不已。
同时,马鸿逵的人生经历还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一个人的权势如何,都不能够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
物极必反,年轻时的作恶多端必定会导致晚年的晚景凄凉,只有时刻保持正义,才能够修得足够的福报,进而以一个正面的形象被历史所铭记。
封面和摘要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1.如果康熙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级大国,八国联军或许不是威胁
2.中国最“憋屈”的省份,北方人不认,南方人也不认,至今仍有争议
3.全长约400公里,阿富汗请求打通并开放瓦罕走廊,究竟是何目的?
4.全球最争议河流,长300公里宽200公里,专家也无法定义是河还是海
5.去年我国人民币增发28万亿,为何老百姓没感觉,钱都流向了哪里?
6.京师八旗分七大营,但只有两个营被视为精锐,且从来不选汉军旗人
7.差点让中国科技领先世界2000年?“非儒即墨”的墨家为何彻底消失
8.中美农民人数差18倍,但产量却不相上下,其中有何不为人知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