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跨性别主体性,我们可以怎样去思考?|跨讲坛第33讲

船思 船思 2023-03-31


文|小猪


Susan Stryker在其1993年的著作《我对维克托・弗兰肯斯坦在霞慕尼村的话:展演跨性别之怒》中写有这样一段话:


「突然,我感到迷失、恐惧、孤单和混乱。当年那个俄克拉荷马州的摩门男孩,是怎么成长到今天生活在旧金山、手持伯克利博士学位的跨性别皮衣拉拉?


「在这漫长又不寻常的旅途中,保持方向感似乎是个可笑的想法。我已离家这样远,家可以说永远不存在了,而这里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


「在沉重的感情冲击下,我怔怔地感到内心中的防御逐渐破解,将我脆弱的一面暴露给伤痛。我哭泣起来,自暴自弃地因为性别对我作做的一切陷入绝望。」


在自述中,Stryker的搭档刚刚生下孩子。


但随着这份紧张和兴奋,Stryker同时也体验了无法一路陪伴搭档生产的挫败、关于曾经异性恋家庭的回忆,以及来自亲朋好友的「她是不是父亲」等等问题,这些都促使她崩溃。


这其中尤其痛苦的,是她虽然已经争取到一定的「可读性」,但因为被自然化的二元性别在生活各层面根深蒂固,时不时她的身份还是会遭到隐形化,甚至被否定。


感到自己仿佛要被「淹没」,甚至化成水将要消失时,拯救Stryker的是她的怒火。


对于构建社会的顺性别/异性恋本位性质的语言,她写道:


「我虽然不能逃脱它,但我可以在它的中介里穿行。如果有足够的盛怒推动我的流动,也许我经过时,它被扭曲的地方会留下我存在的痕迹。」


通过拥抱社会给她的敌意,将其改道为自身的怒火,她不仅用更强的感情将自己从绝望中拉了出来,也得到了一种定义自我、找回主体性的方式。


作为一股水流,她即无形又有形。


Susna Stryker。图片来自网络(下同)


当我们看向周边环境、看向社会却找不到自己时,如何才能不迷失自我?


怎样去记起,自己的欲求并不是我们「没想清楚」,也不是媒体眼中被妖魔化的对象?


如何实实在在地感知自身?


这类困难是在跨性别研究中时常出现的议题。


影视是大家经常关注的领域,这篇文章也将试图思考跨性别主体性和影视的关系。


但与其考虑跨性别群体如何被刻画,也许观众视角可以提供一个更有趣的切入角度。


1


说到观众视角,不得不提到学者Jack Halberstam对影片《男孩别哭》里「跨性别凝视」的分析。


「跨性别凝视」和「男性凝视」或「女性凝视」类似,让我们思考画面中的视线,这个视线来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以及它和观众的关系。


举例来说,艺术史学家Griselda Pollock指出,虽然隐身于人群中、观察四周的城市漫游者(Flâneur)经常被当作现代性的代表形象,但这实为一个男性形象,因为不同的身体,因为性别或阶级,和空间也会有不同的关系。


Halberstam认为,《男孩别哭》使用「跨性别凝视」让观众更容易共情。


举例来说,当受到别人要挟,主人公女友拉娜不得不在卧室检查布兰登的下体时,她拒绝看向他,镜头也飘到窗外的夜空。


尽管两人的危险处境可以说是一种对布兰登作为自己去存在的可能性的否定,但这一幕邀请观众去认可主人公的男性认同,去想象一个更好的「别处」。


影片截图


后面,布兰登还是被其他人剥去衣服。通过这类「暴露」场景,许多影片将跨性别的身体表现为「缺失的身体」——这是一个需要别人合作才能避免危机的身体。


不过《男孩别哭》中,镜头一转,围观人群里却出现了另一个穿着整齐的布兰登,默然看赤裸的自己遭到施暴。


这第二个、仿佛灵魂出窍一样的「布兰登」起到了多重的效果:


主人公的男性认同终究被保留了下来,跨儿的视角自此带上了割裂性,而突然和布兰登站在一起的影片观众,则意识到自己之前并非是以纯粹看待他者的方式在围观。


回到原本对主体性的思考,也许我们可以说布兰登的割裂是跨性别叙事的一种典型。


这种叙事中,跨儿的身体总是有被揭破的危险,但TA的身份认同仍然有被拯救的可能。


这样通过拉娜不看或第二个布兰登漠视而实施拯救的镜头视线,正是「跨性别凝视」的重点。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在Halberstam眼里《男孩别哭》对「跨性别凝视」的运用是有很多局限的,因为影片不能将其维持到结尾,也因为这种视角对二元框架的依靠。


的确,从更当代一些的跨性别影视里已经可以看到,跨性别主体性的意义有多层,除去和传统的对立,仍然有丰富的内容可以探索。


或者说,并不是所有故事都围绕着布兰登这样作为跨性别男性担心被「阉割」的焦虑而展开。


布兰登自我抽离而出现的第二个他


2


影片的设计和观众的实际体验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那么有没有从镜头语言之外考虑跨性别视角的方法呢?


毕竟,作为媒体内容的消费者,我们不仅需要看到银幕上的角色不被抹除——像上文提到的Stryker一样,由于现实的种种打击,观众在自己生活中也具有坚持本我的需要。


跨儿如何和图像建立独特的关系,正是学者Cael Keegan在《重返:媒体图像的跨性别现象学》中尝试进行理论化的问题。


笔者的理解是,看世界的视角也是一种通过想象创造新空间的方式。


文中,Keegan通过自身体验举例去展开,思考跨性别群体中的个体如何寻找以及使用某些特定的图像,来为自己创造存在的可能。


这些图像被他称作「跨儿物件」。


「跨儿物件」的启发来自Sara Ahmed提出的「酷儿物件」概念。


「酷儿物件」使得「原本应该在平行线上不相交的几个点得以靠近,让接触变成一种可能,或为接触提供一个平面」。


从「跨儿物件」角度说,这可以意味着被传统二元性别局限的事物在同一个人身上结合,或让作为人存在的各种内在悖论,得以不那么令人感到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跨儿物件」并不一定是积极表现跨性别的媒体。


最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把我们从日常看问题的框架里拉出来,让我们「走偏」。


Keegan举的例子大多是他从小到大自我探索经历中,感到印象深刻的一些影视形象。


这些被他注意到的细节对其他人来说也许意义不大,但Keegan内心抱着困扰和纠结,在「跨儿物件」中看到了不同的东西,并由此得到了个人突破。


文中讲到,他因为自我认知找不到相对应的外在现实而不适:


年少的他认不出镜子里的自己,可是又不知道想要什么;但偶然看电视时,因为看到牛奶广告里那个和他心理感受十分能共情的男孩,被镜中的肌肉男版本的未来自己鼓励,他也有了朝着和社会期待不一样方向成长的向往。


有趣的是,这个牛奶广告也意外地成了外在现实中反映跨性别现实的「跨儿物件」。


另外,长大后的Keegan也曾受到割裂感困扰,不知道如何将过去和现在的自己联系起来。


跨儿经常面对某种「现在对我是真实自我」的表演压力,但对他来说,过去和当下自己的脸似乎都有点陌生。


这时《皮囊之下》里面的一些场景给了他一个新模板,帮他想象不断流动、不能被局限在某个特定身体或形象里的自我。


「跨儿事物」这个概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读者在自己生活中,有过这样印象深刻的审美细节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细节不放,把它们当作支撑,能不能用它们构建起一个独立的想象空间,好在即将崩溃时有一个内心的庇护所?



3


笔者最近读到了一篇关于好奇的文章,讨论历史上跨儿如何既是他人好奇的对象,也属于一个通常将好奇作为价值观重要一部分的群体。


「无情的综合化」作为一个跨性别群体常面对的问题,许多跨性别学者都致力于强调个体间存在的多元和不同。


但不论是出于私人还是机构性的好奇,外界的人们频繁地将跨性别新奇化、物化。


他们的问题是,「你是什么」,而不是「你是谁」。


作者Perry Zurn指出,当跨儿成为被研究的「物体」时,TA便失去了历史、语境,甚至于人性,被冻结在时空中。


TA的隐私也成了其他人仅仅出于好奇似乎就有权质问的事情。


如何成为一个「谁」,而不是一个「什么」呢?


读过大量跨儿的自述和回忆录后,Zurn认为好奇实际上不仅可以在社会层面上起到压迫的作用,也具有解放的潜能。


跨性别群体在历史上似乎具有超越一般的好奇心。


从看着镜中的自己、投射新形象开始,我们就在想象自身的不一样的可能。


我们也探索别的酷儿的故事,并实际做出行动,在身体、物质、社群等层面创造新的空间。


这样的好奇心本身就反映出了主体性:一个人会通过改变去进行自我定义。


Zurn由此想到,我们可以去把好奇当作一种理论去进行实践。


这意味着,我们更明确地把好奇视作一种有价值的看世界方式,主动将生活看作一系列实验,不断对事物提出疑问,指出更多可能性。


这也是一种视角,尽管对象不是媒体而是自身和社会。



我们已经看到,怒火、跨性别凝视、跨儿物件,还有好奇心,这些都使得跨儿得以体验到自己不可被抹去的现实,并进一步体验自己作为在时空中存在的个体而具有的自我实现潜能。


不知道读者又有哪些惯常做法,来在生活中帮助自己做一个「谁」而不是「什么」?



参考文献


Cael M Keegan. "Revisitation: a Trans Phenomenology of the Media Image." MedieKultur: Journa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32, no. 61, 2016.


Halberstam Jack. In a Queer Time and Place: Transgender Bodies, Subcultural Live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5.


Halberstam Jack. "The Transgender Gaze in Boys Don't Cry." Screen, vol. 42, no. 3, 2001.


Stryker Susan. "My Words to Victor Frankenstein Above the Village of Chamounix: Performing Transgender Rage." GLQ vol. 1, no.3,  1994.


Zurn Perry. "Puzzle Pieces: Shapes of Trans Curiosity." APA Newsletter: LGBTQ Issues in Philosophy, vol. 18, no. 1, 2018.


1

END

1


往期回顾

「我想要比较女性化的容貌,但不认为性别就卡死在这里了」|Transtory

因为跨男身份,他遇到了「奇怪的情感纠葛」|Transtory

班主任将我的粉色文具交给了家长,父亲当着我砸碎了它|Transtory

因被舍友举报投毒,她被迫搬出校园并向父母出柜|Transtory

如何看待性少数运动与女权主义的关系?|跨讲坛第32讲



欢迎扫码联系田倞加入社群



关于跨性别,你想了解的都在这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