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首部长片冲进平遥?导演:要弯下腰来和孩子说话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于9月24日至9月30日在山西平遥古城举办,其中“藏龙”单元由李安导演授权,致力于发现华语新锐导演的处女作、第二部或第三部电影。
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中马兰花导演的首作《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强势入围,本文为平遥映后媒体见面会实录。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海报
平遥官方导赏
这是一个“无知教师”的成长史。在一所普通的中国城市小学里,孩子们和老师每天都上演着鸡血内卷和消极抵抗的故事。写作课尤其让人头疼。老师们压力重重,孩子们无法说心里话。顽皮的学渣马小花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破了怪圈。麻老师学会了如何教作文,孩子们自然也就会写作文了。
导演简介
马兰花 MA LANHUA
毕业于爱默生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制作专业。其短片《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曾获得2019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实验短片奖、2020年东京Image Forum影展最佳影片,并入选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及马来西亚SeaShorts短片节。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主创红毯
速记稿:PYIFF
排版:白杰
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吴觉人
平遥国际电影展华语节目策划,选片人,影评人,制片人。历任上海电影博物馆首席策展人,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区主管,鹿特丹华语区选片人等。参与制作的电影项目包括《逍遥·游》《梅的白天和黑夜》等。
吴觉人: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也欢迎各位主创来到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入围影片《别把作文当回事儿》的媒体发布会现场,还是照常大概介绍一下影片,导演是用非常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童真的美学风格,营造了一个学渣马小花,苦于学作文的故事,影片是非常的复古跟适合儿童的感觉,接下来还是请导演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影片最早创作时候,为什么会想到做这样一部电影。
马兰花:这么长时间的一个默片,没有任何的对台词,对白,没有字幕,还是黑白的,为什么孩子会喜欢,而且笑成这样子,我觉得可能一是孩子没有接触,在当下两、三年级的年纪,没有被规训什么是喜欢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口味,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喜欢,再其次因为卓别林的喜剧最主要以肢体语言,是以表情,很滑稽的一种方式来体现的,所以对于还没有学很多生词生字,还不太会阅读的孩子来讲,喜剧是最能直观的传达和表达的。
卓别林片子主要的主题就是小人物,之后去对有钱人,对有权的人,看不起他们的人一种反抗,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平常在学校里面,可能班主任就是这样的一种角色,因为马小花这个角色跟我很像,我小时候也是学渣,经历了大人不那么友好的目光和谈论话题,卓别林的感觉对他们来说有共鸣,原来他还可以去踢有钱人的屁股这种感觉,所以孩子很喜欢这种东西,他们对于喜剧的概念没有很固定下来。
当时我想,既然孩子这么喜欢,市面上每年这么多儿童片,多少拍给孩子看的呢?很多儿童片成人拍孩子主题并不是给孩子看的,有多少让孩子产生共鸣的电影呢,我想能不能拍中国的卓别林电影,开心的玩一下,我自己也好玩,大家也好玩,一起开心的玩一下,没有考虑那么多。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剧照
吴觉人:影片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里面的世界是跟你成长时候读书的世界是有关联的,但那个又不是一个所谓十年前、二十年前世界,而是课本里面所营造出来的世界,你当时是怎么样来设计整套视听跟表演风格这一些元素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马兰花:我成长的时代,既不新,也不是特别老,当时没有手机这回事,但是已经有小灵通和BB机,那个年代我接触的很多像说的教科书、课本,其实都是很多年之前发表的,连环画之类的,都是在营造时代感,我在那样的时代里面成长,我也在学习和吸收之前二、三十年时代艺术风格。
片子我想拍的时候,主要想孩子,童年,我的童年,不仅是小朋友的童年,还是大朋友的童年,对于命题作文的恐惧,不止现在的孩子会体验的东西,我们年代80年代,大家都有这种恐惧,或多或少的。
我想要用一种复古的感觉,让各个时代的人,现在小朋友也能感受到这种感觉,设计视听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吸收了很多中国当时的七、八、九十年代的老电影,尤其八、九十年代的儿童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比较有名的苗苗,五年二班、四个小伙伴,大家或多或少有线电视看过,我家没有有线电视,我都是去爷爷奶奶家去的,与此同时,还看了很多再往前的东西。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剧照
吴觉人:法国新浪潮我记得看得到。
马兰花:其他的东西,不仅中国的,卓别林是外国的,表演风格和动作是卓别林,艺术风格整体来讲是中国老电影,其次往外国走一走,法国新浪潮很多电影我们也在学习,比如说艺术风格上面,致敬现当代艺术,学习灵感来源,参考有从法国新浪潮导演,比如特吕弗《零用钱》讲孩子,比如戈达尔的《中国姑娘》也用了这个元素,对我上个片子风格延续,我个人是觉得电影人要是一直往前走的话,我们要往回看,没有自己的根,没有自己根电影人不知道该往哪走的。
“这把泥土”今年的主题一样,泥土是讲什么?讲我们的根源,对于电影来说,泥土是电影人的根,电影人的史学,各个时代都有参考,与此同时,既要有回顾,也要有创新,因为有了回顾才能从中获得创新。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剧照
吴觉人:声音方面的设计跟大家聊一下。
马兰花:声音方面是这样子的,像我前面说到复古,这几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关注,国内外都有一种复古的风格,复古的艺术,开始往过去的风格走了,尤其中国这几年我们看大街小巷火锅店、奶茶店都是八、九十年代的风格,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格回来,主要是现代人们怀旧的情感,觉得小时候就是这么快乐,我想要在声效营造这种感觉,营造我们小时候。
现在看过去老片子,一个当时技术问题不达标,再加上时间太久了胶卷修复摩擦损坏了,现在看过去很多片子就会觉得刺耳一点原因在于滋啦滋啦的,还有人在水缸里听声音,还有声画不同步,我想营造这种气氛,又熟悉又陌生,去年刚火起来艺术风格梦核,带大家回到童年的一种感觉,特意的往那个方向去做了,特意加了底噪这种东西,声画不同步,不是现在拍的感觉,现代人之所以复古,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是因为对同年的怀念。
我小时候感觉好简单,世界就那么简单,每天下午阳光都那么明媚,小区里面永远操场上小孩踢球的声音,邻居家里老是传来青椒炒肉的味道,无忧无虑,大家对童年扫墓的感觉,大家都知道肉体回不去了,但是片子精神上带大家回到无忧无虑什么都不要想的童年,当然还是要想作文的,除了作文以外还是希望能还给大家一个童年。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剧照
吴觉人:谢谢导演,接下来想问一下两位制片,这部影片非常独特,当时你们是怎么开始跟导演合作,以及怎么会参与到这部影片当中?
董瑷珲: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别把作文当回事儿》的制片人董瑷珲,今天很高兴能够来这里跟大家交流,导演也介绍了一些创作方面的,因为我之前也主要是在国外从事相关影片推广和发行,我接触的片子,从好莱坞的类型片和独立的影片,包括欧洲的一些影片,我之前工作也是把美国的一些影片发行到欧洲的市场、南美洲的市场,儿童片我之前也参与了一些,从我个人过去的经验来看,儿童片就像刚才导演说的,因为毕竟导演是成年人来拍摄,从成年人的视角来理解这件事情,所以很多片子即便是儿童主角,可能我们成人是主要观影群体。
大家很能理解,都是从童年走来的,但是市场缺乏儿童电影,在欧洲有非常广泛的儿童片,包括儿童的专项类的电影节,他们为了促进儿童的教育,需要更多的一些片子,刚好也是机缘巧合看到《别把作文当回事儿》项目,特别我能够感受到,虽然导演肯定我知道是一个成年人去做这样的一个项目,但是有很多的童真、童趣,这是可能我们在当下的时代里面会比较缺乏的。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主创合影
这也是我觉得片子有更多的价值,可能是针对儿童观众,因为儿童观众现在确实不是观影的群体,但是通过电影节,特别是平遥这么好的平台,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在这里可以,像昨天的首映来了很多儿童的观众,虽然他们的父母带来的,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儿童的观众他们对片子的喜爱,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参与项目很大的原因。
从我自身来说,我希望有更多的儿童视角,虽然可能就像我们今天中国的电影一样,很多观众或多或少因为客观的、主观的原因离开了电影院,但是如果我们电影人去多尝试从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考虑到,还有一部分可能我们会忽略的一些观众,因为我小的时候在中国的话,我很喜欢看那些影片,虽然是动作片,但是我记得很清楚。
我小时候看过《自古英雄出少年》,蛮儿童的,虽然动作功夫的片子,儿童的视角看跟我现在看完全两种心态,这也是导演之前的作品,非常有个人的风格,我个人制片和市场角度来说,参与这样片子也是我个人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是一个可以去有机会把片子带给观众的契机。
王储: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制片人之一王储,参与项目非常感谢董瑷珲老师,董瑷珲老师想多找一个制片人分担一下整体的工作,当时聊起这个项目,我在看项目的时候,项目之前碰到电影局领导有一次开会在讲,很多儿童电影都拍给成人看的,很少有拍给小朋友看的电影,刚讲完第三天,跟董老师聊起这个,这不就是专门拍给儿童看的一个电影吗,所以当时一下来了兴趣,还有在这几年做电影整体也不容易,这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很触动我。
在电影里面,马老师讲的一句话,别把作文当回事儿,作文只是你人生当中小小的一次,你人生当中有很多很多的作文,别把这一个当回事儿,你接下来有很多挑战,映射到我的心里,当下的困难都不是什么事,因为你的人生还长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大家有兴趣来做这样的一个事情,我们这种类型给小朋友的,主流市场并不是那么讨好的电影的时候,大家愿意来做,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全力支持参与电影,非常容幸,这样一个契机参与到了电影,一直做到现在。
吴觉人:最后还是想问一下导演,关于片中的演员,很重要的角色马老师是您的父亲,这部片子本身跟您父亲的职业,包括在剧本创作都非常密切,你们是怎么相处,又是父女关系,又是创作合作的状态,你们当中是有什么经历吗?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剧照
马兰花:我家是比较奇特的家庭,我家从小实行放养制度和尊重制度,一家人不管话说的有没有理,都还是要听,因此我们家相处都是更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并不是说像他是我爹,她是我妈那种方式相处,片子合作的时候,跟谁合作肯定都会有思维的碰撞,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几个,我跟我爸爸更像朋友一样的创作,总之开心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尤其在那个环境里面,跟孩子们在一起,马老师是他们的老师,我又是他们的姐姐,感觉像是一个暑假突然一下子多了30号人,变成33号人的家庭的那种很美妙的感觉,真的很感谢各位小朋友们帮助我们,感谢各位大朋友们帮助我们。
吴觉人:接下来媒体有提问。
Q
《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各位主创好,我想问一下在平遥之前,有给儿童观众放过吗?如果有的话,儿童观众的反响是怎么样的?
马兰花:其实来平遥之前,当时在南京本地找了小学进行私人教室里面的放映,当时面对的年龄层次都是三、四年级的孩子,第二场的反响特别好,孩子们笑的前仰后合,我当时看觉得很感动,因为他们看卓别林的片子也那么笑,看我的片子也那么笑,那这不成了吗,我放映完之后就问他为什么笑,看懂了吗?
大部分都说看懂了,也有人说我看不懂,就觉得好笑,情感和气氛和我生活息息相关,我就觉得好笑,孩子有时候笑是很无厘头的,他们笑并不是一种有逻辑性的东西,我因为A或者B,到了C所以我笑,而是更多因为跟我的生活贴近,我就是其中的主角的一部分,他也是我的一部分才笑,这两场放映特别好,特别激动,最后一场放映稍微没有前两场放映好了,为什么呢?家长在了,家长和老师都在后面坐着,小孩子有点放不开了,总体上来讲,问他们好不好笑都说好笑的,都说好,特别开心。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剧照
Q
想问一下导演,刚才有聊到复古的美学,以及回忆的东西,想问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美学方面和回忆的情感方面,哪一个更是这部电影主要的驱动力呢?
马兰花:二者都有,情感方面因为毕竟是从我的童年改编过来的,你看主角叫马小花,我叫马兰花,小时候我学渣的一种影子,所以肯定是情感上,确实一开始付出了很多,感觉自己个人的感受在里面,一半一半,美学也是非常注重的,因为毕竟一直以来我也是沿袭上一部片子的风格,想要各种美学的组合排列,进行从老的东西以旧创新感觉,在美学上也是非常的注重于设计,注重于细节,细节方面都在抓,没有哪一个更加的更重要,二者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
Q
你说拍给小朋友的,但是小朋友的评论和大人的评论肯定是不一致不一样的,对你们会不会有不利。
马兰花:毕竟一个电影它的受众群体不会包括所有人,如果受众群体所有人说明你这个片子肯定不会出来,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各个性别的人,我们就是明确了受众就是孩子,我们就是拍给孩子看的,我们要弯下腰来跟孩子说话,不是大人的角度看孩子的故事,看孩子的世界,的确为了孩子拍的,来到了平遥,跟不同的观众见面,跟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见面之后,我们也听取了很多声音。
对于我来说,也很帮助我接下来确定要走什么路线,要往哪个方向走,都是有帮助的,并不是说只给孩子看,所以大人就不能看,因为电影不应该是有门槛的东西,毕竟我们拍的时候复古和怀旧的想法,也想让成年人产生一种童年的怀念和共鸣的。
电影《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剧照
董瑷珲:提问的非常好,评论肯定是,刚才导演也介绍了,最初导演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想要制作这样的一个电影,不管经验还是拍完面对的观众,但是因为我相对以前的背景主要做发行,特别是小成本的独立影片,需要非常非常明确的受众在哪里,这也是我觉得从最初的意图,导演想做片子,到目前我们的定位都是非常明确的,当然会有一些评论,既然我们放到公共的平台来去放映,一定会有不同的评论,我们也是兼听则明,导演有她明确的意图和她职业发展的目的。
我们未来在发行,肯定有自己现在针对不管是儿童,还是我们播出的渠道平台,这也是回应提到的问题,评论自然是非常好的,很多元的,我们可以来去接收到这些评论,同时我们也非常明白,我们要去向何方,非常感谢,特别是吴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在公众的平台上,让我们听到不同的声音。
马兰花:当时说要拍这个片子,一起拍这个片子的时候,真没有考虑太多,真没有说片子出来之后我要去这儿,我要去那儿的,主要想做一点东西出来,所以这次入围平遥之后,真的是没有想到,受宠若惊,真的很感谢平遥给我们平台,组委会还有评审人,很开心,从来没来过,这边东西也好吃,人说话也好听,长的也好看,我很高兴来到这里,谢谢大家。
吴觉人:谢谢导演,谢谢各位主创,时间关系今天的媒体发布会到这结束,感谢各位主创,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接下来请主创在台前留影。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