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月胜景,星河攒动|1956星剧场开台首演

1956星剧场 1956星剧场
2024-09-03

8月25日19点56分,盐城电影院·1956星剧场正式开台,“重生如斯,星光熠然”。著名昆曲艺术家、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张军首次来到盐城,为我们带来了开台巨献——《笛声何处·水磨新调-新昆曲跨界音乐会》。


“水磨新调”由张军与著名音乐人彭程携手创作,在保留了昆曲传统音乐、唱词和演唱方式基础上,将昆曲音乐的“水磨腔”与NEW AGE、电音、摇滚、爵士等各种风格迥异的音乐元素融合创新。




在数百年的艺术积淀下,昆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专工昆剧小生的张军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岳美缇、周志刚,是俞振飞大师的再传弟子,素有“昆曲王子”之称,作为非遗传承人以及行业领军人物,一直致力于传承传统艺术,推广昆曲文化。

当张军带着《笛声何处·水磨新调新昆曲》来到淮剧之乡,并首次唱响了星剧场的舞台,便是以传统戏种之间的交流、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整个空间叠加精神基底,正如当代作家林清玄曾经说过:“人应该在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同时,在演出名称的溯源中,无论是“笛声”还是“水磨”,都诠释了这场跨界音乐会的传统土壤属性——细腻委婉的“水磨腔”,塑造了昆剧演唱的美学特色;而笛子作为昆曲伴奏音乐的主奏乐器,始终与昆曲相生相伴。

昆曲混搭现代音乐玩起了“水磨新调”,以一种全新方式的呈现,崭新视角演绎极致多元化的跨越,向我们展示了600年的昆曲并不老。正如张军所说,因为这些旋律就是几百年前年轻、优秀的艺术家和文人的作品,“加入年轻人爱听的流行元素只是一种方式,只要唱词、唱腔在,它的内核就是不变的,而这些作品如果能传到未来,再通过另一种形式来表达,那就是一种愿望的实现:传统一直都有着年轻的模样!”与此同时,张军老师首次联合上海淮剧团优秀青年淮剧演员王俊杰,特别为1956星剧场开台首演匠心制作了淮调与昆腔精彩碰撞的《声声慢》,艺术表达间我们感知到时间脉络的叙述亦近亦远,过去与现在时时辉映,未来以理想中的模样时隐时现,我们看到地域之间以彼此独有的艺术语言交流着、分享着,并憧憬着……


于此,我们体悟到,基于对传统与本质理解基础上的创新,是在不同时代土壤里的以同种收获为期许的播种,是为知来处、明去处。正如诗人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而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越远,传统戏曲文化的流经之路,亦照见其多元探索与有机发展之路,同时导向传统戏曲在都市之中生发郁郁葱葱的嫩芽,且以涌动着的生机勃勃的力量,以生生不息的姿态再现繁荣景象。

开台节目《笛声何处·水磨新调-新昆曲跨界音乐会》是张军几十年如一日信念坚守的最好见证,当它带着传统文化的底蕴之光与传承创新的辩证之光,为整个场域精神的塑造注入了一束承前启后的绵延之光,为我们带来了启迪和思考的同时也引领着发展方向。

 

1956星剧场作为一个立足于淮剧发源地的文化空间,延续“淮剧之乡”文化脉络,创新“都市剧”新能量,探索多元化的艺术生产,繁荣淮剧是其当仁不让的地域责任。


因此,亭湖区联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设立“人才培育基地”,将上海戏曲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盐城,引入1956星剧场,旨在培养更多的淮剧戏曲人才,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正如1956星剧场的名称之中所带着的灼灼初心与美好愿景——寓意承载着全新艺术生命与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将成为城市文化语境的崭新坐标,同时,以星辰绘就的耿耿星河般的景致寓意文化的光芒璀璨如浩瀚星空。


愿1956星剧场作为多元文化汇聚的星河,精神之光熠熠,照亮在我们前行的每一刻。


也愿满天繁星,有你想成为的那道光,银河如果有路径,便在自己构建之中。

文字:黄丽娉


摄影:蔡渭清|潘震|苏雅楠


视频:蔡渭清|查文昊


编辑:苏雅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1956星剧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1956星剧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