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畅:他们说,你长大了只能去“捡垃圾”| 精神科的故事003
——张华
科学认知的缺失给人带来偏见和恐惧,精神疾病患者在人们眼中是会打人的“精神病”、“疯子”,人们对精神病医院也是既好奇又害怕。
01.
近距离接触精神疾病,
你准备好了吗?即将近距离接触精神疾病,我也不禁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02.
令人敬佩的医生们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要不断进取,努力获得专业成长,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做好助人工作。
03.
住院部的一天,
交班会议
每天早晨8:00,住院部准时开始交班会议,全体医生护士都参加。护士介绍当前住院人数,前一天入院、出院患者情况,介绍每一位住院病人前一晚睡眠、吃药等情况,提示病人自伤自杀、肇事肇祸风险等级;由主管医生报告新接收病人的详细症状、病史、初步诊断。新接收病人需要经过系统躯体检查和相关心理测量来排查躯体疾病,由上级医生查房后确定用药方案。躯体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有个孩子出现脾气暴躁等情绪问题检查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
医生查房
每天上午9:00,住院部医生开始对自己负责的患者进行查房。他们会详细询问小患者用药后有没有不舒服,食欲、睡眠如何,情绪有什么变化。若病人之前有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医生会询问:“还能听到那些声音吗?”等问题来了解症状是否有减轻。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对医生查房的表现有明显的区别,阿斯伯格患者说话时没有目光交流,语调刻板,有时不能回应医生的询问;重性抑郁发作的病人只用点头、摇头、“有”、“没有”这样简单的回应;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沟通起来也非常困难。不管病人的回应如何,医生们都非常有耐心地和他们沟通。张主任每天会对新接收的病人、疑难病人查房,主任对病人和家长分别进行访谈,一般在单独的访谈室进行。访谈全程一般一个小时左右,主任会详细了解病人的症状表现、病史、家族遗传情况等,访谈结束后跟主管医生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案。张主任说,儿童的精神疾病症状往往并不典型,不像成人病房的病人,“症状好像照着书得的”。儿童的精神疾病最好早发现、早干预,尽早干预能让将疾病损害降到最低。
吃药和活动
查房结束后,护士开始给病人发药。护士需要反复确认患者姓名与药是否一致,并要求患者当面把药吃下。儿少精神科病房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病房。每天小病人们在家长的陪护下去其他楼层的治疗室做物理治疗、接受心理治疗、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治疗等;有些康复状况较好的病人可以请假几个小时,出去逛街或回一趟家;病房每天都有团体治疗和一些团体活动,如:绘画治疗、音乐治疗、正念治疗、舞动治疗、工娱活动等丰富多彩。空闲的时候,住院的孩子们大多在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视频、和同学聊天。做完治疗后沉浸在网络世界的孩子们此刻异常安静乖巧,陪护的爸爸妈妈也给孩子积极关注,较少责备。看起来仿佛岁月静好,然而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着难以承受的成长的痛苦,“病了”似乎是他们求救的方式。
04.
成长之殇,
“抓人”的淘淘
9岁的淘淘已经第四次住院了,当他控制不住情绪,就会突然间用力抓住别人的衣服、抓人头发,他总是听到同学让他抓人,挠人。被诊断为“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的淘淘,从小由外婆带大,父母和外婆都会打骂他。住院期间也是外婆陪护,没见到他的父母来看他。第一次发病前,学校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撕碎他的作业,同学们也欺负他。每次住院后他病情好转出院,没多久他就又被家庭和学校环境再次刺激复发。胖胖的淘淘表情呆板,说话和动作都缓慢,当医生、护士门围着他问题时,他就显得很紧张烦躁,会突然用力抓住医生或护士的衣服。医生说,淘淘也有精神发育问题,这可能导致他在学校成绩不好、社交问题,被老师同学排斥。
大闹护士站的少年
14岁的少年因重度抑郁发作住院已经一个多月了,病情仍不见好转。一天晚上,他想要回家,被拒绝后就到护士站大闹。他踢坏了护士站的门,还扬言要砸烂护士站。第二天,医生考虑危险性跟家长沟通后,将这个少年转到了全封闭病房。封闭病房的医生和几位保安来接他时,他既气愤又难过并拒绝转病房,对峙了许久,最后他也无奈同意去封闭病房了。这个孩子从小因父亲忙于工作较少得到关注,妈妈对他也总是拒绝、否定、惩罚。自从妈妈生了妹妹后,他学习成绩下降,跟妈妈的关系也越来越差,甚至几乎都不跟妈妈说话,在学校也没有什么朋友,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因痛苦无法排解,他曾经用刀片自残、过量服药自杀。
“搞事情”的二次元小姐妹
因重度抑郁住院的“二次元”女孩觉得住院的日子里自己好像有了特权。妈妈给自己买最喜欢的洛丽塔裙子,跟自己说话轻声细语,不像往常一样总是批评责骂,有时还会温柔地给自己梳辫子。快要出院了,女孩非常焦虑,害怕回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痛苦中。她住院认识的朋友——“纹身女孩”给她出主意,让她“搞事情”。于是,她在护士面前情绪非常激动,并用指甲把双臂抓出一道道血印,还把网购的刀片藏到玩偶里带到病房,幸好被护士发现。本来刚调到同一个病房“二次元”小姐妹被护士分开了,因为担心她们在一起继续策划“搞事情”。因是老来得子,父母对“纹身女孩”溺爱又忽视,钱随便花,却完全由保姆带大。她吸烟、喝酒、纹身、自残、有一群围着给她买礼物的男孩子,而她才十三岁。
控诉父母的“微笑女孩”
另一个是诊断为焦虑症、癫痫的女孩。她平时总是微笑着回答医生的问询,抓住机会就跟医生讲述她的家庭有多“变态”。她的出院日期也临近了,女孩也因此焦虑极了。她不停地跟我们倾诉她的痛苦,她说“爸爸打妈妈”,“爸爸能动手就不动口”,“妈妈控制我,诋毁我,每天不停地骂我。妈妈不让我交朋友,不让我跟奶奶家联系,妈妈不停地跟老师说我的坏话,跟亲戚朋友说我坏。甚至家里请的阿姨,为了讨好妈妈,也一起骂我,说我将来“捡垃圾”,我还被班级的同学欺负……”女孩敏感地察觉到了我眼神中的迟疑,她立即问我:“你相信我说的吗?”“他们都不信我,我死都不敢死,我怕我死了,我妈诋毁我的那些话我就洗不清了。”我说:“我相信你所有的感受都是真实的。”这句“很咨询师”的回复看似巧妙地回避了她的灵魂拷问。然而什么才是真实呢?没错,成长中痛苦的感受是真实的。
孩子们的沉默不语、毫无生气的眼神、触目惊心的手腕划痕诉说着他们在成长的痛苦中的忍耐、挣扎和无助。
05.
父母也需要帮助
06.
我们一起护航
也愿,那些心灵的小船在我们的护航下,成功穿越成长的痛苦。
【提醒】为保护当事人信息,文中案例已做相关处理,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杨珊珊:成长路上,精神科医生给我的勇气和锦囊妙计 | 精神科的故事002〖★学员分享★〗
刘俊:科班vs非科班,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心路历程 | 第002篇分享
舒曼格:262天=3个字,深度爆料“学院π”项目 | 第003篇分享
王玺:辞去8年体制内工作,我为什么要选择心理学?一位新手咨询师的成长史 | 第004篇分享
天津安定医院 |“学院π”项目见习基地
上海德济医院 | “学院π”项目见习基地武汉市武昌医院 | “学院π”项目见习基地
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 “学院π”项目见习基地北京安定医院 |“学院π”项目见习基地
“学院π”项目持续报名中
下一批面试计划11月份中旬开始!
欲报名者从速!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学院π”信息
扫码添加明见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