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工作者时常陷入如何做人的工作的“泥沼”之中,到村子里阿叔家喝茶唠嗑远比在山脊线上拣屎找豹更让人感到“头秃”。人性的复杂、发展与保护的冲突似乎成为横梗在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两座大山。质兰夜校第2期,我们请到做了30多年“人”的工作的杨静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如何看人、如何看到人的行为背后等,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看看我们的社区工作。
【分享人】杨静老师,分享时为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朝阳区近邻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从事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30余年,学习和推动行动研究近十年。对家庭工作,社区工作,农村工作有兴趣,致力于集合能集合的知识培育具有反映对话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实践者的工作。著有《政治理想与现实冲突——女领导干部生命故事研究》;编著《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等四部著作。
速记摘要
社会工作领域与保护领域的社区工作很不同,但我理解保护工作也需要对社区的动员。
保护工作如果加入社区的部分,同时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环境的变换,在物种监测的同时也让社区认识到保护工作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更有意义。保护可能在追求生态或物种的公平公正,而社区工作追求的是人的公平公正。保护工作中,社区保护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的保护工作;二是关注在地人的生活。怎么做人的工作?怎么在进入一个村子时,不把社区物化了,不为了保护工作而去使用社区,而是尊重社区的主体化。是为了当地人和社区开展保护工作,还是为了我们而开展保护工作,方式和结果都会不同。社会工作背景的人,在做社区工作时,最关心的是社区里的人,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去服务的,对于保护工作者,开展社区工作,它的核心是什么?可能答案仍然是“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中:如何看待人就决定了我们如何界定人的问题,也就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91年以前,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家务事”,在我们国人的字典里是没有家庭暴力这几个字的。因为之前甚至到现在,很多地方还觉得女子是个客,她终究是要出嫁的。当提到家里有几个孩子时,通常会说有几个男孩。也曾有一孩半政策,即,如果头胎是女孩,就可以再生一个孩子。在这样的性别观念下,‘家庭暴力’就必然是“家务事”,对家务事,解决问题的方式,自然是内部矛盾、内部调节。而随着观念的变化,女人首先被认为是独立的人,其次才是性别角色。她无论在家或是外面,遇到暴力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家庭暴力”是需要干涉的。界定的改变,才让解决方案有了变化:出台了专门的反家庭暴力的法案等。
人的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国家、阶级、残障、宗教、性别、年龄、民族等。一个人可能带着背后若干的身份,身份的不同就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我们进入一个社区,要看到这些人背后复杂的社会脉络。
他的行为受他的信仰、民族文化、阶级地位、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的影响,当我们不太了解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他的行为的情境,我们很容易就会根据他表面的行为,去和他对话、和他工作,因此就常常会觉得人是最难搞、最复杂、最琢磨不透的。所以很多保护工作者逃避和人打交道,可能觉得和物种打交道很简单,和自己的同类打交道,反而有复杂有无奈,这也可能是因为动物的复杂‘说不出来’,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进行诠释,而人的复杂我们可以切身感受。但当保护和社区扯上关系时,我们就需要更多去了解人,了解人行为背后的内容。想要人改变,人的意识和观念要先改变。如果用外因推动人做改变,比如用礼物推动人们清理垃圾等,虽然会当下见效,但容易缺少长久性。回溯我国的革命史,就会发现舆论宣传发挥的强大力量。同时,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可能政策变了、大的事件爆发了,人的观念依然没变,像之前提到女孩“半个人”的观念持续了2000多年。所以我们的工作,更要从人的意识和观念着手。很多农村工作者进入社区,就想用钱推动事情,看起来很快很有效,只是项目结束时,可能让村庄的关系更复杂了。因为项目利益的搅动,打乱了原有的平静,社区关系更具破坏性,也无法恢复原状,更别提项目的可持续性。最后你会发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我所在的机构近邻有一个农转居的案例。这个社区已经有了一批骨干志愿者,他们有农民、也有董事长和老教授们。他们之所以愿意参与其中,是因为近邻用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的方式,让大家先从兴趣入手,慢慢通过兴趣班上理念的分享和渗透,通过社区更多的公益活动,提升了大家的意识。他们还会反过来催我们做事。社区自觉性的启动,是要通过潜移默化地教育实现的。1、不要灌输,要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参与进来,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讨论,达成共识、实现改变。2、社区教育的内容必须取自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比如农耕文化的传承,有人提出:收集老物件,也有人说想留住妈妈的味道。我们会把这每个提议或想法,或每次会议,都当作‘思想教育会’。当有人提出:我想把村志写下来,把当时割麦子、修房子的场面画下来,把曾经的农耕文化展现出来,让后辈能看到他们爹妈当年的生活。我们就会趁机和他们说:农耕文化狭义的理解是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事,你们做的收集农具、留住妈妈的味道都是狭义的农耕文化,但广义的农耕文化不只是农村、农民、农业这点事,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是农业文明,这意味着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文化的积淀都涵盖其中。做农耕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找回老一代的信仰和精神。当我们这样说,社区的人会觉得:眼前更豁亮了,是在传承先辈的德行。通过日常生活,渗透的教育是我们提升意识的重要方式。1.要注意热心的社区骨干:这些骨干既有优势,也有他的杀伤力。有的已经成了一“霸”:他周边已经形成很成熟的关系,可能也已经比较封闭,甚至很霸道。有些时候只抓骨干,可能会发现一旦有分歧,得罪了某个骨干,事情就干不成了,所以要特别处理好社区骨干和普通群众的关系;社区内部其实都是鱼龙混杂的,当看不清社区内部复杂的动态时,可能不知道在哪里会‘翻船’,工作无法展开或受挫。
当走入社区,只说保护问题,村民不觉得和自己的生活有关,甚至如果发现保护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时,工作就会很难展开(这点昨天罗杨老师的分享中也有提及)。发动小孩,进入家庭:以趣味性的知识让孩子感兴趣,就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家长;发动妇女:在农村,妇女是街头巷尾、锅头灶尾的存在,当她们能切实意识到保护对生活的影响,对孩子、对家庭的影响,就能调动起她们;发动老人:老人们会更关心子孙后代,对老人,谈环境与村庄的发展,开阔他们的视野与生活经验可能是很好的切入点(尤其适用于老年男性)。了解不同群体的特点、他们的行为动机,了解他们背后深刻的东西。以深刻性和复杂性的视角去看人,看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与生活的关系,才可能把社区的人动员起来。在我看来,保护工作者是从保护议题出发,透过保护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从环境入手开展的社会工作。问题1:社区缺乏保护动力,受政策、环境、人的能力、利益等因素限制,如何通过社区工作发挥其保护的主体作用?1、保护工作一旦触碰到社区原有利益,会受到阻力,因此可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先解决社区关注的、棘手的问题,老百姓并非没有智慧,是他们需要生活;2、提升社区意识,培养社区能力,例如可通过长期的社会工作培养骨干,影响周围人;3、寻求解决办法时需提供解决、替代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可通过“口述史”、“社区访谈”等方式挖掘本土的文化智慧,运用于解决方案中;4、寻找合适的群体作为切入点,例如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问题2:替代生计是否能缓解社区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冲突?是否有经验可借鉴?1、NGO或保护区通常由于能力、资金不足,或者工作方法的偏差,导致此类项目实施失败率高;2、即使政策支持社区生计发展,也存在社区年轻劳动力不足、留守老人能力不足、社区意识欠缺等情况;3、在社区发展的过程当中,外部机构应注意是否能发挥社区的主体性,让社区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促使社区意识的改变是前提;4、社区的意识无法瞬间转化,不能被社区经济需求牵着走,要从服务入手,社区不只有收益(钱)的需求,也有其他的需求。-------------------------------------------------------------
【相关阅读】
专栏 | 新疆山水‘即兴’考察记——生态保护与社区工作
夜校回顾 | 保护项目的社区联系
山海经E8: 一入社区深似海,沉得下去门道开
夜校在手机端也可收听完整内容:在本公号的菜单栏,点击【成长社区】—>【登录夜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在公号名片页点击【服务】,找到【登录夜校】进入【社区工作坊】版块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Tips:首次访问,需要先登录质兰成长社区,输入www.izhilan.cn上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即可查看所有内容。新朋友可以点击注册账号,完成注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