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回顾 | 社区保护地自然教育和社区参与模式探讨
前两期夜校分享完,在随后的讨论互动中,质兰伙伴们都想听到具体的案例分享,因此,夜校第3期,我们请到了时任美境自然项目官员的陶安丽,分享了渠楠社区保护地在自然教育和社区参与上的探索。如果你熟悉质兰,特别是关注社区保护地专栏,可能已经不只一次看过渠楠的分享,所以本期就不放送速记文字了。你可以收听音频,听安丽和颖溢带来的一手故事,或点击【相关阅读】中的文章,重温渠楠的案例。对了,音频中也有当年美境团队如何走进渠楠社区的‘史前故事’,欢迎收听。
【相关阅读】
©罗利
这是一个藉由与濒危野生动物结成命运共同体,来唤起社区内生活力与自我治理的典型案例。在靠近中越边境的壮族村寨里,老百姓与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合作,成功运营起白头叶猴自然教育基地,立基于本地的生物文化多样性,传递自然生态知识与和谐共处的理念。渠楠社区保护地,守护人与其他生命的共同家园,不仅得到政府的认可,被授予“自然保护小区”的牌子,也通过共同的管理,凝聚人心,重燃起对自身文化与社区发展能力的信心。
©粱霁鹏
10月5日 雨
中秋,一场雨缓解了多日来的干旱,猴子喝水问题暂时得以缓解。下午去东门林场,接受访谈的是向导的二哥,他说四十多年前现在我做研究的弄官山区,山上和山下的植被茂密,人进去后树木参天蔽日,林下潮湿,各种动植物都很多。当时每座山上都有猴子,数量很多……猴子还会跑到岜旦村的河边喝水,那时河流还宽阔清澈、深不见底,没有水土流失和农药化肥等问题……不过改革开放后,树木被砍,打猎以及后来的偷猎使得猴子数量急剧减少。以前林下多毒蛇、现在也抓光了,现在蛇的价格昂贵、奇货可居;林下阴湿处山龟也曾很多……小孩子拿它当石头砸人玩。
——摘自我( 颖溢 )的田野笔记
夜校在手机端也可收听完整内容:在本公号的菜单栏,点击【成长社区】—>【登录夜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在公号名片页点击【服务】,找到【登录夜校】进入【社区工作坊】版块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Tips:首次访问,需要先登录质兰成长社区,输入www.izhilan.cn上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即可查看所有内容。新朋友可以点击注册账号,完成注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