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校回顾 | 保护地周边社区可持续生计——实验经济学

李彬彬 质兰公益基金会
2024-09-09
夜校第6期,走进大熊猫栖息地,看看如何借助实验经济学对放牧干扰进行调查,研究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学原因,探讨如何利用当地居民间的合作关系推动放牧问题解决。如果你对放牧议题感兴趣,也推荐你同步回看夜校 | 神农架太阳坪放牧管理的那点事,前者是科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后者是扎入社区,让百姓参与到放牧管理的’实战经验‘。
【分享人】李彬彬博士,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主要方向为中国及东南亚特有物种保护及保护优先区的规划与管理评估。研究范围包括保护地管理成效,濒危物种如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 足迹识别野生动物个体技术开发,社区发展对特有物种熊猫保护影响等。


速记摘要

  • 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

根据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放牧已经超过道路建设、挖药、伐木、农田等因素,成为最大的人类干扰因素,这些放牧点主要密集分布在甘肃和四川。但是从南到北,不管是在岷山地区、邛崃山地区,还是大小相岭地区,都普遍存在放牧现象。

我们最开始研究放牧问题是在绵阳市平武县,这个县被称为大熊猫第一县,县内的王朗国家级保护区是最早建立的熊猫保护区之一。为什么放牧可能会对大熊猫产生影响?第一,放牧会破坏林下的竹子,不管是成竹还是竹笋高度都会降低。第二,竹笋在一年内会长成跟成竹一样的高度和粗细,但在放牧的影响下,竹笋抽出来之后特别细。家畜不仅吃竹子,而且会影响竹子的更新繁殖。第三,在大范围的样方里有放牧影响的发笋率是正常发笋率的20%。
 
放牧对林下植被的破坏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所以这个议题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在林区里面放牧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是规模非常小,调查发现大部分牧民养的牛或者马的数量不会超过20头,比起草原放牧动辄上百的规模来说,林下放牧的规模非常小,很多可能就只有几头或不到十头。吆喝和喂盐巴是牧民们唯一的投入,除此之外他们没有饲料投入,也几乎没有防疫投入。
 
其中没有防疫措施这一点与野生动物管理密切相关。牧民们对牛或者羊的防疫措施非常差,他们认为林区海拔比较高,疫病传播比较少,所以他们基本上不会有任何防疫投入。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放牧的地方非常远,兽医也没有能力用一两天的时间走到那么远去给牛羊做防疫。每只牛防疫大概需要40块钱人民币,成本非常的低。牧民们不做防疫这种粗放型的养殖导致了高死亡率。我们调查发现,在王朗保护区有过半数的家庭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新生牛或者马都在当年就死掉了,牛或者马的增长率并不高。

随着牛马增加带来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栖息地的退化,同一个地方,十年之前没有什么牛马,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但是十年之后由于过度放牧,竹子都已经变成“光杆司令”,很多已经枯黄并开始慢慢死去。我们还发现,熊猫对于这些牛马强烈使用的地方的使用率在十年内降低了60%以上。牛和马都比较类似,其他动物的使用率可能降低的没有这么多,但是熊猫会强烈规避牛马出现的地方,它们会移向海拔更高更陡峭的地方,平坦低海拔的一些地区由于被牛马占掉之后,大熊猫强烈地去规避这些地区。

在做完生态学调查之后,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要去了解一些威胁并加以解决。第一就是要去社区了解情况。王朗这个地方社区的民族比较单一,主要是白马藏族,但他们的起源被推证是来源于氐族。这个民族对放牧的依赖不会像藏区的藏族那么强,但最开始他们也依赖于牛马,王朗这个地名就来源于白马藏族的语言,意思就是放牧的区域。后来这个地方成为林区,开始对树木进行采伐,很多人不再从事放牧而是开始参与林场的采伐活动。但是随着林场采伐又被禁止,他们又慢慢开始放牧。分析1982年到2015之间当地居民牛马的变化,会发现2002年之前牛马增长比较缓慢,之后增长非常快,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天然林禁伐,他们失去了挣钱最快的方式;第二:退耕还林,王朗这个地方是高海拔区域,当地居民种田挣来的钱并不多,当地人非常喜欢退耕还林政策,因为他们拿到的退耕还林补助远高于种田的收入。


后来王朗有一个欧盟和WWF一起实施的ICDP社区发展项目,目的是通过帮助发展社区其他经济以缓解保护和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项目通过三年的时间帮助他们发展生态旅游,是中国第一个生态旅游的项目点。生态旅游成为这个地方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来源,但是因为2004到2005年,这里建设水电项目,路变得非常差,游客也开始受到影响,切断了他们潜在的稳定收入来源。后面保护区又给了一个不太确定的补偿信号,很多当地人觉得如果有牛马在保护区里面就可以拿到补偿,因此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牛马被放到了保护区里。随后2008年汶川地震又进一步破坏了他们旅游的收入来源。这几件事情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有大量的牛马出现在王朗国家级保护区及其周边的社区。
 
  • 收入来源及其重要性

知道这些情况后怎样去解决呢?一是看放牧对于他们收入影响重不重要。我们统计分析他们不同的收入来源,从事放牧的户数是第二多的,最多的其实是运输,更多的年轻人都出去做货运司机。
 
从他们的年收入水平来看,放牧其实也不能排到最前面,还是一些其他的经济生产活动挣的钱更多,比如说劳务承包。他们的农业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挣的钱并不少,比如蔬菜种植。还有一些做小买卖的,做运输的,接着才是放牧。从收入来源上说,放牧对很多家庭来说占比并不大。
 
我们也发现,放牧养殖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更富裕的养殖大户通过放牧得到的收入更多,因为他们的基础量非常大,他们也有更多的钱最先去买更多牛马。有更多的起始资本,又源源不断的变成现金收入。但对于一些比较贫穷的家庭,可能只能养几头,牲畜的繁殖效率比较低,所以它转换成收入的可能性更低。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他们难以扩增自己的家畜规模。
 
放牧并不与其他的生计相冲突,因为劳动力投入的比较少,居民们大部分的时间可以从事其它的生产生活,比如发展旅游、继续种田、上山挖药或者有可能从事盗猎活动等。用其他生计直接替代放牧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能够看到放牧有一个后期制约的或者慢慢消退的过程,它还是依赖于劳动力,一方面一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放牧活动,因为放牧挣的钱不如他们在外面挣的钱多,加上牲畜繁殖的高死亡率和较低的增收效率,对于年轻人来说放牧并不是一个可观的经济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跟国有林和集体林相关,在这个模糊的区域,我进行放牧是合法还是不合法?保护区内比较好界定,肯定是非法的,但是在保护区外的集体林也是重点的熊猫分布区域也是些廊道位置,这些地方应该怎么办?
 
后来我们就把这个项目慢慢扩大到整个熊猫分布区,整个熊猫国家公园里面有12万的居民,怎么协调解决他们的放牧问题?当我们把这个范围扩大以后,就开始做更细致的研究,比如研究是不是所有的家畜类型对熊猫栖息地都有干扰?我们知道马的干扰肯定大于牛,还有一些地方可能会有很多的羊和跑山猪,这些家畜他们的影响都是什么样的,除了熊猫,对于其它的鸟类、小兽、大兽等一些类群有什么影响,到底有没有一个可持续的放牧量?应该在哪些地方放?量到底是多少?这些问题都要依赖于科学的研究。那到底放牧问题不好解决的难点在哪里,是法制上面的问题?是管理上面的问题?还是市场经济上面的问题?如果一刀切的来禁牧,使得整个保护地范围内都不要有放牧,那这样的方法能不能持续?放牧量在不同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一些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制度可以来规范放牧量,包括政策和法律。
 
  • 探讨能够规范放牧量的市场机制

我们希望探讨有没有一些市场机制能够规范放牧量。大概调查了26个熊猫保护区后,确定了几个要深入研究的地区,今天主要介绍的是岷山地区包括白水江的一个保护区。白水江片区面积远大于王朗保护区,王朗保护区里面没有居民,但白水江保护区里面有大概1-2万居民。
 
养殖发展的趋势在不同的保护区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地方已经自然淘汰了,但是有一些地方可能还会一直持续,比如说凉山地区。政府政策对放牧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多地方在退耕还林或天然林禁伐之后,为了帮助当地社区发展经济,当地政府就鼓励发展畜牧业,有的地方发展旅游业同时配套养殖牦牛,向游客出售牦牛肉。
 
我们还发现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民族也不一样,因为在四川、甘肃和陕西分布的民族比较多,有藏族、白马藏族、彝族、羌族、汉族等,每一个民族由于自己独有的发展历史,对于放牧的地位和看法不一样,在很多地方我们问居民你到底愿意放弃放牧到一个什么样程度的时候,对于最后一头牛或者最后一个家畜的依赖程度其实强烈取决于它的民族特性。
 
我们希望推出的市场机制,并不是一刀切的形式,在确定为关键生态区域的地方,养殖必须要退出,但是在大范围的国家公园以及一些没有划进国家公园,还在保护区之外的一些社区,我们希望可以减少放牧量,把养殖的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这样放牧的量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了,但养殖产业的附加值却提高了。
 
我们的这个设想要真正去运作起来还是需要依赖于当地能不能形成一种比较好的经济运作模式,比如说,合作社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或一些小型的企业也可以到这里进驻下来,这些都基于一个非常强的前提,就是有比较好的一个合作机制。另外合作可能会依赖于当地的经济水平,可能依赖于当地的贫富差距,可能依赖于当地的文化民族特征。所以我们引入实验经济学,就是想怎么样更好衡量合作的可能性。
 
  • 实验经济学研究

大家做社区调查也都会意识到,向别人了解到一些数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想你想要短时间大规模的去摸清大家的情况,特别还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信息,如收入啊等。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引入到一些实验的方法,引入的这些概念就是实验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里面经常也在用这种方法,它是一种真人实验,来测试不同的经济理论以及市场机制的方法。利用受试者的金钱动机创造出类似于真实世界的动机,帮助实验者及人们了解市场以及交易系统运作的原理。
 
用这种方法可以去看哪些事情呢?它可能去看市场运作机制,可以看博弈论,可以看决策机制是怎么进行的,可以看议价过程、竞价过程、社会偏好、学习能力、撮合或者匹配形式。
 
做这种实验有几条大的规则。第一,一定要用现金作为实际的激励。如果你给现金,他是真正出于自己的利益去考虑,去做这个选择更容易去显示他的真实想法。第二,在做这个事情时,一定要公布所有的实验步骤,他在了解所有步骤的前提下,才可以做出理性的一个判断。第三,一定不能有欺瞒,不要让他觉得这个过程是在利用他。第四,要避免使用特定的或是现实的背景信息,比如说我现在就要解决牛的事情,以这件事情为背景来去做调查会带入他很多主观的想法,这个时候没办法了解他真实的想法和判断,他可能会认为你是政府派过来的,或者你要去处理掉我所有的牛马,那他可能会故意的去选择一些极端的选项,影响最后的结果。

我们在用的其实就是公共物品博弈(Public goods game),做环境相关的一些研究或者工作可能对公共物品都有了解,它代表的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受益的一些物品或者环境,比如清洁的空气、健康的环境。但是,它存在一个困境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受益,但是贡献是自愿的。我们想要控制放牧,去解决比如说栖息地的一些问题,或者是其他物种的保护的问题,其实都是涉及到公共物品这个概念。
 
公共物品博弈或者说游戏的过程其实是来衡量它自愿性合作的,我们想到的是推出一些当地的合作社,让这些人把他们的牛马都放到一起来,然后每一家都要减少他们的数量,剩下的进行精品养殖或者是用一些特殊的养殖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利润率。但这个前提是这个地方有没有一种合作机制可以合作起来。

比如,我成立一个合作社,规定了大家只能养这么多的牛且只能在这些地区养,结果发现有些人签署了协议但他还是偷偷把牛马放到了野外。这种情况在调查中你不好直接问:你是不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他也不会告诉你真实的答案。所以我们要用其他方式更好的了解这些人。

这个游戏博弈的过程,适合在社区里面做,因为大家对周边人都很了解。基本的游戏过程是这样子的,我们不知道谁是会合作的,谁会是搭便车的。但是我们有一部分叫公共的池子,参与者可以选择是向公共的池子里面投钱还是不投钱,如果投钱共同收益将会分给大家,如果不投钱的话你自己会有自己独特的一个收益。
 

比如说我们给每个人分20块钱,那你可以决定这20块钱要不要投到公共的这个财产里面来。如果投到公共财产里面,最终这个总额会有一个增值,这个增值可以是零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数字。那像这个情况里面就是增值20%所以它乘以1.2。那这个钱我会平均的再分给每一个人,不管你有没有贡献给公共的池子。那对于没有贡献的人来说,你依旧可以得到这一部分公共池子里面的钱,同时你还保留了自己手上有的这个钱。所以这其实就是一个动力,我到底要不要贡献,我贡献了有可能会分到的钱更多,但是有人可能觉得我这个钱留着,还可以拿到公共池子里面的。所以这就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机制来看在一个社区里面大部分人是倾向于合作还是更利己。
 
这个游戏它还可以有很多的变种。一是我们可以施加风险在这里面,比如说增益提升1.2倍,也可以提高为2倍。二是在他们全部选择完之后,可以投一个硬币。硬币如果是正面的话,可以分到更多钱,如果硬币是反面的话就为零,投入的一分都拿不到。三是还可以在自己保留的这一部分施加一个投资风险,如果你要是留在手里,最后根据投掷硬币来决定你是翻倍还是变成零。四是可以去看这个贡献率,比如说如果当所有的人全部都贡献的时候,大家可以拿走更多的钱,但如果只要有一个人不投,所有人的钱就都拿不到。


我们选择王朗、白水江的原因是,第一他们全部都在岷山北部是连在一起的;第二他们的社区发展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区别,白水江里有两个民族;白马藏族和汉族。王朗也有白马藏族,但他们的白马藏族开始做旅游的时候比较早,在社区里比较富,而白水江这边的白马藏族很穷,所以这涉及到同一个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他们合作意愿有什么影响。
 
游戏中,我们有一个要求是他们之间不可以进行探讨,他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判断。

要保障游戏顺利进行,有几个点很重要。第一,定价。我们定为10块,有一场游戏结束每个人拿走300块,那场大家都在用最优的一种方式在进行,我们当时还担心都这样现金就不够了。不过,后面的场次中会有一些搭便车的人(Free rider)出现,一些参与的人最后一分钱也没有拿到就走了。在一些社区,只拿走十几块钱有些人可能就觉得不太想玩这个游戏了,但有一些人觉得十几块钱也蛮值钱的也就来了。这跟当地的经济水平很相关,这个定价会影响大家的投入度和参与程度,所以很重要。

第二,要关注作弊的行为,因为有些地方可能不讲汉语,我们要禁止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在一些比较小的社区里面,如要进行这种游戏的话就一定要快速的做,不能让他们有时间在私下沟通,想出怎么样挣更多钱的办法,不能把这个变成让他们挣钱的一种方式。三,是样本选择,在这个游戏里面,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比如是不是亲戚,亲戚远近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一些村干部在场等。
 
当时在白水江,有一个村干部帮我们组织了一场游戏,他自己也参与了。他一边做游戏一边就在评论:这个游戏太好了,就是在考验我们到底有没有这个凝聚力,要不要合作,现在大家有手机之后都各干各的,根本不在一起像以前村子里的情况,我们以后一定要推这种合作的形式,这个游戏尤其是在探讨我们的人性等。当时我就觉得他这么一说的时候,有可能会影响其他人的选择。在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些不是干部的村民就说:你们是来做研究的这个钱我就不要了,你就自己留着吧,给有需要的人。后来发现,这整场没有一个人领这个钱,除了这个干部。你能看到一些人性的部分,一些社区现有的关系,他们的选择和他们之前的经历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最终的结果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说风险认知,这个合作利益到底什么样子,搭便车的行为比例有多少。很多人会用一些社会学的角度来去解释这个结果,比如说团体凝聚力是什么样子,社会规范在一个地方里起多大的作用等。对比很多入户调查来说,一些实验经济学的方式确实可以帮助你获取更多真实的信息。


本期夜校分享时在2020年6月,嘉宾的研究项目还在进行中,还没有最终的实验结论,本次回顾主要在方法的介绍和参考。

-------------------------------------------------------------

夜校在手机端也可收听完整内容:在本公号的菜单栏,点击【成长社区】—>【登录夜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在公号名片页点击【服务】,找到【登录夜校】进入【社区工作坊】版块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Tips:首次访问,需要先登录质兰成长社区,输入www.izhilan.cn上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即可查看所有内容。新朋友可以点击注册账号,完成注册认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质兰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