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800万,中国大药企买了一条临床前管线

李秋萩 动脉新医药
2024-11-06

6月28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白药”)发布公告,云南白药将从康源博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源博创”)引进其自研抗体药物KA-1641的相关专利,并将在全球范围内对标的产品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活动。


公告称,云南白药将向康源博创一次性支付600万元首付款,同时研发和注册里程碑付款为3200万元。双方有意在目前研发的基础上,继续共同推动该项目的研发,最终实现相关药品的注册和商业化。除了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云南白药还需支付销售提成和境外许可收益分享。


靶向尚未有产品获批上市的

靶点与肿瘤恶病质适应症


KA-1641是由康源博创通过杂交瘤自行筛选获得的单抗药物,相关专利已经处于实审阶段。首选适应症为肿瘤恶病质。


根据《肿瘤恶液质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版)》,肿瘤恶液质(cancer cachexia,同肿瘤恶病质)发病率高,是各种晚期恶性肿瘤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以骨骼、内脏的肌肉消耗为特征,伴有食欲减退、厌食、饱胀感、体质量下降、肌肉萎缩、乏力、贫血、水肿、低蛋白血症等多种临床表现。有报道显示,60%~80%的肿瘤患者可能出现恶病质,约20%的肿瘤患者死于肿瘤恶病质。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2019年全球癌症恶病质市场规模为20.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7.6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5.0%。此外,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患者患病率不断上升,恶病质患病率也不断增加,对其有效治疗需求激增,推动市场增长。


肿瘤恶病质的临床治疗主要为营养干预和药物干预。共识仅推荐改善患者食欲的孕激素类似物、糖皮质激素以及中医药辅助治疗。截至目前,FDA尚未批准任何药物用于肿瘤恶病质的治疗。


研发端,全球首个治疗肿瘤恶病质药物阿那莫林anamorelin(日本小野制药)已于2021年在日本上市,是一种选择性GHS-R1a(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激动剂,目前仍为肿瘤恶病质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


除阿那莫林外,治疗肿瘤恶病质的创新药管线主要聚焦被称为“厌食激素”的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其受体GFRAL蛋白活化可导致食物摄入减少和体重减轻。三款单抗药物——辉瑞研发的Ponsegromab、德国CatalYm的Visugromab和美国NGM Bio的NGM120均已进入临床Ⅱ期。其中Ponsegromab的Ib期研究数据显示,药物可将患者体内循环的GDF15水平降低至与健康人群相同,参加研究的恶病质患者体重平均增加了6.5%,身体机能也有明显改善。


根据公告,KA-1641目前处于临床前生产工艺研究开发阶段,未查询到公开的靶点信息。公告风险提示中提及,KA-1641所靶向的靶点尚未有产品获批上市。


原研方康源博创聚焦于新一代肿瘤创新药物研发服务与产品定制,构建有稳定表达和瞬时转染工程细胞株8000多株,涵盖了不断涌现的创新药物研发新靶点,提供基于工程细胞株的体内体外等药物筛选和药效研究服务。


据悉,康源博创构建了共有轻链双特异抗体发现小鼠专利平台、纳米抗体发现小鼠平台、MPSA-AB5000高通量CART或抗体药物off-target 筛选专利技术平台。通过传统的杂交瘤免疫方式结合单B细胞测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抗体药物的筛选与发现。


随着业内领先的细胞株库及专利平台逐步成熟,康源博创近几年的公开动向不断。2024年AACR(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康源博创以壁报形式展示了抗体平台及多款双抗研究成果,包括KA-3003(PSMA/CD28/4-1BB)、KA-3007(B7H3/CD28)、KA-3004(PD-L1/4-1BB)、KA-3001(PSMA/CD28)、KA-3002(PSMA/4-1BB)、KA-3005(MET双表位)、KA-3006(EGFR/MET)、KA-3008(EGFR/B7H3)、KA-3009(EGFR/B7H3/4-1BB)。


从核药到抗体药,

逐次打造创新药研发链条与协同矩阵




分析近期动向可知,云南白药在向非传统中药领域扩张业务版图的过程中,重视后续创新药布局的整体性和协同作用。公告提及,KA-1641能够与公司已有核药产品线一同加强在肿瘤创新药领域的竞争力,符合布局创新药的战略方向。


自2022年始,云南白药就开始布局以核药为中心的创新药开发。2022年6月,云南白药围绕国家医用同位素战略发展需求和北京大学核医学研究优势,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创新药物中心,在肿瘤、免疫等领域布局,打造以精准诊疗、独具优势的核药为中心的创新药研发管线。2022年9月,云南白药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引进了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药相关专利,正式启动核药研发。


2023年6月云南白药成立云核医药全资子公司,计划在天津建设6000平方米的核药研发中心。2024年1月初,云核医药取得核药研发中心天津项目(新建使用、销售放射性药物)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并正式启动工程建设,未来将有效支撑创新核药管线的开发。


5月,云核医药研发的化学1类放射性诊断类创新药INR101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前列腺癌患者PSMA阳性病灶的PET成像。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创新核药INR102项目已完成模型动物的早期药效验证,并启动药学研究;INR202和INR203等项目候选分子的研究也已经陆续启动。


管线引进、合作研发、产能跟进,拥有成熟研发与管理体系的云南白药在创新药推进上进展迅猛。而此次引入抗体药管线,则是云南白药在矩阵扩张上的重要一步。


一方面,引进该抗体药物有助于丰富其创新药研发版图,未来能够与核药诊断、治疗产品一起形成具有特色的肿瘤相关产品矩阵,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未来建设的肿瘤院内渠道。


另一方面,以此项目为契机,云南白药将打通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到临床研究的研发链条,为后续自研或引进其他创新药物积累经验并奠定基础。


传统中医药企业的创新药转型成为趋势




除云南白药外,天士力医药、片仔癀药业、华润三九等多家传统中医药企业正积极向非传统中药领域扩张其业务版图。


6月,片仔癀药业宣布,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品1类创新药PZH2113胶囊(蛋白降解技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拟用于治疗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的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早在2020年,片仔癀自主开发的首个化学1类创新药PZH2111片便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主要用于治疗FGFR基因改变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尿路上皮细胞癌等晚期实体肿瘤。截至目前,片仔癀药业共有4个中药创新药、3个化药创新药正在开展临床研究,2个化药创新药和4个经典名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涵盖肿瘤、疼痛、精神神经等多个治疗领域。


对于传统中医药企业而言,充沛现金流、成熟商业化渠道和多年沉淀的商业化思考均为其突出优势。在进一步开发经典名方、中药创新药之余,布局延伸至可被全球主流医药市场所接受的化药、生物药的1类创新药研发。既是中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扩展产业边界,寻找第二增长点的关键一步。


*封面来源:pexels





专题推荐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 CXO | iPSC | CGT
核药 | 上游工具 | 多肽 | 外泌体 | NASH
蛋白降解剂 | 合成生物学 | AI+新药
VB思享会 | IPO-财报解读 | 新医药对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动脉新医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