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如何可持续地摄取信息,摆脱困境?| 搜信源
如何可持续地摄取信息,摆脱困境?
主编@冯欣:
我们搜信源的作者团有一个新年传统:每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会全体作者出动,合力创作一篇稿件,开启新的一年。我们的10位作者专业与学术背景丰富多元:有在职记者、数据科学学者、传播学学者、语言与人类学者、专利工程师、舆情研究员、广告专业人士等等。大家基于追求事实的共同理念,相互贡献跨学科的本领与技能。
2022年,我们各位作者拿出了各自压箱底的技能,为大家分享我们如何收高效地收集与搜索信息;2023年,我们想暂时放下“工具”与“技能”,和大家更多地分享一些我们的理念和习惯。
2022年大家过得都很不容易,社会压力与重大负面事件给很多人带来了压力与创伤;与此同时,我们常常处于信息爆炸的状态,良莠不齐的信息加深了这种压力与创伤,让人容易产生信息疲劳、愤怒抑郁、冷漠麻木,或封闭逃避······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哪些办法能使自己避免陷入上面的这些信息困境,保持兼听则明、持续获取优质信息的状态?
弥合撕裂
@Skye:缩小代际之间的信息差
缩小代际之间的信息差
近几年,社交媒体的秒级更新和公共事件的爆发不断地冲击着普通人的生活,父母也不可避免地被这些信息洪流包裹着。代际之间的信息差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和决策失误,为此,我试过各种方法改善这个问题。
比如,主动为父母挑选信息。我的父母一直有阅读的习惯,所以我投其所好,安利相关书籍和阅读材料。比如我妈喜欢看心理方面的知识,我便向她推荐一些有趣的心理学和社会学书籍。我爸喜欢历史政治方面的内容,我会建议不同视角下国内外历史纪实类的书籍。最近我让父母尝试使用播客,出乎意外地他俩还挺喜欢这种方式。总之,不同形式、不同媒介的信息都可以尝试,我发现故事性讲述加上科学性总结的内容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另外,帮助父母厘清各种常见的混淆概念,比如“信息”“事实”和“观点”的区别,这主要是帮助他们主动甄别和判断信息,对接收到的信息保持一定的质疑心态。最重要的是,我会主动提及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但开口讨论后我发现,父母并非我们想的不能接受不同意见,他们只是需要更详细的指引和耐心的交流。整个过程也并非是家庭话语权的确立,而是形成信息交流的氛围,让我们的家庭以知识为重而不是以权威为重。多分享,多交流,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陈家欣:和他人安全地讨论你的困惑
当我看到让我感到困惑、紧张、愤怒或悲伤的新闻时,我会产生强烈的寻求情感共鸣的想法,我想知道其他人在看到这些新闻时,是否和我有相似的感受?并以此来反思:我的情绪是来源于新闻事件的性质,还是我对新闻的误读,或是掺杂了其他因素?
因此,我会把让我产生困扰的新闻同时转发给几个好友或几个微信群里,写下我的看法,并和朋友们讨论他们对这个事件或报道的意见。对于一些敏感或具有较大争议性的话题,比如性别议题或疫情防控政策,我有时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匿名提问箱(如POME、Tape和AddBox),通过匿名箱收集朋友们的意见看法,并在匿名箱里讨论。
POME提问箱界面
这类匿名提问箱的规则是提问/留言者匿名、发布/回答者实名,也就是说,我作为匿名提问箱的发布者,无法知晓留言者的具体身份。他人留言后,我可以对留言进行回复,并且可以选择公开,这样其他人就可以在我的匿名提问箱主页里看到这段对话,而且也不会知道留言者的真实身份。这样一来,留言者可以避免受社交压力或意见气候的影响,写下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我又可以突破平常的微信私聊、群聊范围,和更多的朋友进行讨论。
如果朋友们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这种共鸣可以疏解我的个人情绪;如果朋友们有不同的看法,我还可以收获到不同的认识和思路,让我在讨论和思考中冷静下来。
自我关爱
@冯欣:接受自己,远离FOMO
我第一次听说FOMO(Fears of Missing Out, “害怕错过焦虑症”)是即将在斯坦福大学开始为期一年访学的时候。当时项目的负责人提醒我们,面对着上千门可以自由选择、由世界顶级学者开设的课程,同时每天又有数不清的可以参加的精彩演讲和活动,大家会很容易就陷入FOMO,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如果不参加某些活动,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种状态其实跟我每天所处的信息环境也很相似——好内容真的太多了,即使我有职业上的优势,能够轻易地筛除掉低质量的内容,我每天也吸收不了太多新信息。尤其是在看到突如其来的、大家铺天盖地谈论的话题时——比如2022年初的Web3,年底的ChatGPT(看到这里,可能又得有一波朋友产生FOMO。你如果不了解Web3和ChatGPT,不必现在关了这篇文章去查阅),我确实容易产生焦虑——作为一名老记者、一名传媒科技企业的创始人,每每这种时刻都让我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与羞愧;而且如果在我努力去了解这些知识后,仍然一知半解,我的感受会更加糟糕。
这让我回想起自己做记者时的经历——我一直对追突发新闻不太感兴趣,我比较擅长做公共议题的深度或调查报道,而我有的同事就特别擅长追突发新闻,但是对深度挖掘信息没有那么大兴趣。这其实很正常,正是由于记者们不同的兴趣领域与报道专长,才能合力创造丰富多元的报道内容。我不需要成为他,他也不需要成为我。
所以面对那些“我认为我应该知道但却不知道”的信息,我常常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真的需要了解所有领域的前沿信息吗?我需要立刻就去学习掌握吗?
我认识到,我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就是有短板的,但是没关系。我不需要为了缓解焦虑立马去阅读,并要求自己迅速精通某个话题。我可以先收藏下来,然后找个时间集中地、逐字逐句地慢读一遍。有时即便如此,我常常还是会读不懂。但我知道,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现在读不懂就读不懂吧。这个话题会在未来再次回到我的信息环境中,我下次再接触到它就会有一定基础的。
@Xueqiiii:到自建的信息茧房中疗愈
带着警觉进入和走出这间小屋
2022年的很多时刻,当我看到一些负面社会新闻或者周围发生了一些不可控、影响了生活状态的事情之后,我会陷入到怀疑、愤怒、迷茫、无助的情绪里。除了与朋友们探讨排解之外,在某些独处的时刻,我会选择暂时性地切断接收这些信息的路径,到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里去待一待,就像到一个阁楼上的安全小屋一样,让我暂时休息平复一下。
我的信息茧房包括:豆瓣兴趣小组、微博超话社区这种话题性比较强的平台、B站上订阅的博主更新、小红书上关于某话题的讨论与分享等。在这些“小屋”中,推荐算法会根据我的喜好来推荐新内容与话题。在这里,我通过接触一些自己熟悉、喜爱的人和事来疗愈心情。
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是带着警觉走入这间算法编织的小屋中的,我可以巧妙地利用它来收拾整理自己的情绪,但是在小屋里待上片刻之后,我还是要走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复杂与多元的世界,去解决我能力范围内可以应对的每一个问题。
@ay:用Newsletter(邮件新闻信)来减少EMO
减少emo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很累,但又忍不住刷手机追最新的新闻动态,看完之后又为事件的进展感到悲伤、焦虑、不安,陷入EMO(网络用语:指伤感、灰心丧气,源于英语词“emotional”)的情绪中,但越EMO越停不下来追动态,如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对我而言,阅读newsletter(邮件新闻信)可以使我兼顾保持情绪健康并及时获取新闻。Newsletter即新闻信,是国外流行了几十年,近年来在国内快速兴起的一种内容形态。读者需要先自行选择内容进行订阅,随后你就能在邮箱中定期收到你订阅的newsletter。由于订阅费是newsletter作者最主要的变现方式,所以其内容质量较高。创作者必须持续产出高价值的深度长文或“策展”式的资讯集合,才能维持或增加订阅量。
Newsletter以邮件的形式触达,使读者能自主选择一个时间段集中阅读新闻,并且在阅读时处于一种“沉浸式”的深度阅读状态,避免自己时刻都泡在社交网络上,消耗情绪与能量。我会订阅几个高质量的newsletter,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阅读完毕,然后关掉邮箱!今天的新闻获取就到此结束啦。
下面推荐几个我常订阅的免费newsletter给大家:
● 搜信源:围绕新闻热点提供优质一手信源与数据(安利一下自己嘿嘿)
https://shimo.im/forms/2wAlXbWMwPseBjAP/fill
● 新闻实验室:由新闻传播学者方可成运营,关注社会新闻热点(喜欢这种“对话式”的交流)
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newslab
● 世界走走:具有性别意识的国际新闻全媒体
https://sehseh.substack.com/
精进一步
@忽忽:填补信息差,普通人也可以做专利检索
我是一名电动工具制造企业的专利工程师,我的主要工作是检索竞争对手的专利以判断我司产品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权,或分析我司新产品方案是否能申请专利权。不过这并不是一项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事的工作,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专利检索来了解公司、行业、技术创新背后的故事。
比如,你是一名正在寻找就业机会的研发工程师,你对某个领域的技术较为熟悉,希望能在这一行业深耕,需要了解你意向公司的技术现状,那么你可以通过检索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来从一个侧面了解该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
上图是在专利数据库(知嘟嘟数据库)中,以关键词“电锤”和申请人“牧田”的组合来检索日本株式会社牧田在全球有关电锤专利申请情况的结果。
上图是株式会社牧田在中国申请的一项关于电锤的发明专利公开文本扉页,其中包含该专利的申请号、申请日、申请人、发明人等著录项目信息,以及该专利的说明书摘要、附图。
又或者你是一名投资者,希望了解某创新型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你可以从该公司所申请专利的IPC分类号来了解这家公司的主要技术方向,从专利申请量的变化了解该公司创新能力。通过上述种种角度的综合分析充分了解该公司的专利布局,判断其发展趋势。
另外,专利公开文本通常包含着各类著录项目信息,例如申请人、发明人、地址、代理机构、代理人等,我们能从这些内容中挖掘出很多有关技术以及技术背后涉及的组织、个人信息,填补信息差。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免费的检索数据库,只需注册即可使用。
● 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pss-system.cnipa.gov.cn/
● 美国专利商标局:https://globaldossier.uspto.gov/#/
● 知嘟嘟数据库:https://www.iprdb.com/
思维方式
@Crystal M Cai:用作者的思维提取信息
跟随作者探究思路
对学生或科研工作者而言,阅读一篇文章或者学术论文寻找信息和提取信息常常要耗费较多时间与精力,尤其面对外文以及较为晦涩难懂的论文时,容易出现脑袋卡壳、思路中断的状况。
然而,对于成熟的写作者而言,所有的文章、论文都有叙述的结构与逻辑可言。比如,新闻写作中很惯用的结构是以个案引出更深层次或更大范围的话题与议题,或是先呈现矛盾,再引出话题,再次转折并引出新的话题……诸如此类,许多文章和社科类论文亦是如此。
那么带着“作者思维”——想象如果自己是作者将如何构思和写作这篇文章,边读边自我交流,会更容易体会作者的真实想法,使阅读更加顺畅,并且获得的信息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这一方法其实也很适用于阅读整本书籍。当碰上厚厚一本书时,不妨脑补自己在写作这本书时,会从什么角度切入?每个章节写什么、各自的篇幅如何?为了佐证某一事实将如何铺设?当汲取信息有了目的和“第一视角”时,就会发现自己与信息源距离更近了一步。
@kk:媒体和专家≠事实和科学
媒体和专家在公众认知中应当是事实和科学的代言人,然而现实中并不是这样。媒体和专家发布的信息常常带有立场,并经过看门人的筛选,难以做到中立与客观。
现阶段网络上各类专家层出不穷,对于同一件事或同一个现象,不同专家有着不同的见解,我们无法仅通过一个专家的意见就确切地了解某件事背后的成因。在此之上,由于专家的声音常常是经由媒体渠道才得以传递到大众,媒体很有可能在传递的过程中对专家言论进行筛选、部分引用,或者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引导一个风向而专门找相关专家进行“背书”。
我不希望活在他人用话语构建起来的世界中,尤其是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情上。我一方面希望媒体和专家哪怕只是简单地转载、引用信息,也要进行多方求证再输出基本的事实,使大众能够基于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另一方面,我只能告诉自己,不应该无条件地信任媒体和专家。
随手收纳的好习惯
@Treant:功夫在事外,标签化收藏与分场景运用信息
面对过载的信息环境和加快的工作节奏,找到曾经瞄过一眼的文章,往往会花费大量精力。建议大家在阅读信息时,使用信息收集工具,养成标签化收藏整理的习惯。
微信文章右上角的三个点大有作用
以常见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为例,目前大部分信息收集工具都支持微信一键导入,点击文章右上角三个点按钮,可以直接转发文章,或复制文章链接,转载至收集工具里。完成收集以后,信息如果不加以利用,往往会落入“吃灰”的尴尬境地。
我个人的经验是按使用场景和内容属性进一步划分。对于工作高频输出需要的素材信息,可以直接放进笔记类软件,如印象笔记,方便日常写作直接采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工作内容进一步分类归档,为后期调阅节省时间。
我个人的收集工具Cubox界面
对于非工作直接关联的信息,我使用的信息收集工具是Cubox,卡片界面使用较为友好,还可以直接添加批注和生成快照。信息具体类别因人而异,我个人为了方便再次使用信息,会按照参考通识、复盘总结、资讯消息等主题分类,一方面是及时存档某些可能被和谐的信息,另一方面方便在某个灵光乍现的时刻调取。
在贴标签的过程中,无需拘泥于一定要归结到某一类。一条信息可以属于多个类别,也可以随时根据类别和出现频次做调整,一切以最快找到想要的信息为目标。
@Sherry: 巧用微信浮窗和收藏,再也不用担心耽误正事
巧用浮窗
想象一下,当你打开订阅的公众号文章开始阅读时,微信突然弹出信息或群聊被@的提醒,你会怎么办?是默默点击到信息,退出阅读界面,还是暂时忽略消息读完这篇文章呢?我习惯性会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再点击浮窗,这样即使回到聊天界面完成社交后,文章也不需要从公众号重新打开。只需轻轻左滑,浮窗文章就会重现出现。
微信的收藏功能
除了微信浮窗外,微信的收藏功能也有助于收纳信息。比如某篇学术类推送,某篇一针见血的社评以及各种你认为有效的推送,都可以在打开推送阅读界面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再点击收藏。等到需要重温时,从微信“我的-收藏”里,可以搜索到收藏的所有推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充分利用好现有App的信息收纳功能,会事半功倍。
最后要向您隆重介绍,搜信源推出邮件订阅服务啦!订阅搜信源邮件推送,能使每期推送及时、直接地到达您的个人邮箱,让您不再因平台算法而错过优质内容;还能让每一期的稿件直接被保存在您的邮箱中,使您更方便地检索往期内容与关键词。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订阅!
↓ 查找更多信源 ↓
往期文章
你对疫苗到底还有多少担忧?来看一下香港的数据 | 搜信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