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波黑分裂,波兰美国关系恶化,东欧又要剧变?

王独步 王独步 2022-09-21

两则新闻:一则与美国俄罗斯有关,2021年12月10日,因不满波黑加入北约,波黑两大实体之一的塞族共和国决定脱离波黑,并得到俄罗斯支持,波黑面临分裂。另一则与中国美国相关,据波兰通讯社报道,波兰总统杜达将出席北京冬奥会,理由之一是波兰美国关系恶化。东欧、中欧和巴尔干半岛合称为中东欧地区,曾是苏联势力范围(苏联的卫星国),因而又被称为新欧洲(区别于法国德国等冷战时期北约阵营的老欧洲)。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波兰在东欧,都是中东欧地区的国家,这是两则新闻存在的共性之一。


波黑位于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偏西地带,曾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首都是著名的萨拉热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就是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太子费迪南。巴尔干之所以是火药桶,是因为巴尔干在地缘上处于中欧奥匈帝国(天主教)、东欧俄罗斯帝国(东正教)和中东奥斯曼帝国(绿教)的交汇处,是三大帝国两大宗教三大教派交锋的最前沿。

三大帝国争霸与巴尔干火药桶形成

波黑就是mini版巴尔干,波黑由两大主体三大民族构成,即塞尔维亚族组成的塞族共和国,与克罗地亚族穆(绿教)族联合组成的穆克联邦,共同构成波黑。塞尔维亚族是南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为首的东斯拉夫人“五百年前合是一家”,代表俄罗斯在波黑的地缘影响力。克罗地亚族信奉天主教,北接匈牙利(奥匈帝国的匈),西与意大利隔海相望,代表西方在波黑的地缘影响力。穆族就不用多说了,与奥斯曼土耳其有关系。波黑的格局是穆克联邦对峙塞族共和国,正好是冷战时期以及冷战前后,西方土耳其联手对抗俄罗斯(苏联)的宏观国际局势在波黑的微观折射,难道是巧合?

波黑形势图:穆克联邦对峙塞族共和国


因此,波黑要加入北约,遭到塞族共和国反对;塞族共和国要脱离波黑,得到的也正是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的支持。俄罗斯支持塞族共和国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俄罗斯的支持能发挥作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中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就一直处于萎缩和后退的状态。截止目前,绝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已加入北约和欧盟,只剩下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还算俄罗斯小弟,而这两个国家多少也是自身难保(见 新闻点评103:停战协议引发亚美尼亚内乱 )。现在,西方与俄罗斯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俄罗斯却一反常态的在欧洲方向展开绝地反攻,而且还是突破北约和欧盟的层层防线,直插西巴尔干地区,这太诡异了。

塞族共和国或将脱离波黑

如果用欧俄实力变动不能解释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异常,那就只能引入另外一个变量——中国。西方与俄罗斯的实力差距是越来越大,可是中国与西方的实力差距却越来越小,综合来看,中俄与西方的差距是越来越小的,这也可以解释俄罗斯为何能在巴尔干绝地反攻。那么,中国的影响力是如何渗透到巴尔干并帮助俄罗斯绝地反攻的?


中东欧地区北临波罗的海,南临地中海,东西两侧分别是俄罗斯土耳其和德国奥地利。历史上中东欧地区就是欧俄的缓冲区,大部分时间被两家瓜分(比如俄普奥多次瓜分波兰)。受到美国影响也不奇怪,凡是有海岸线的地区,海洋帝国美国基本都能施加影响力。可是中国的影响力是怎么过去的,因为无论海路还是陆路都是重重堵截,难以通达。

中国的影响力并不是通过军事力量打过去的,而是借助经济力量延伸过去的。主要包括两大铁路网,一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欧班列,出俄罗斯白俄罗斯后,在波兰进入欧盟,主要覆盖东欧和西欧。二是2014年开通的中欧陆海快线,南起中国在希腊承包的比雷埃夫斯港,沿着铁路北上,经塞尔维亚,到达匈牙利,主要覆盖巴尔干和中欧。而且,这两大铁路网正在有机结合起来。

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与中东欧16国

无论中欧班列还是中欧陆海快线,都在中东欧地区引起广泛讨论,并得到积极支持。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正式启动;又称为“16+1合作”,1是指中国,16是指中东欧地区的16个国家。2019年,因希腊加入,改为“17+1合作”。2021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立陶宛退出,回到“16+1合作”。


冷战时期,中东欧国家大多跟着苏联混,是苏联的卫星国和经互会产业分工的一部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国家又大多倒向欧美,加入西方产业分工。但是,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在西方产业分工体系中混的并不如意。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中东欧地区虽然临海,但却是内海中的内海(比如波罗的海和黑海),属于海权的边缘地带,基本沾不到美国海权的光。二是欧盟越混越衰,中东欧国家没有沾到欧盟的光。

科索沃战争摧毁欧盟陆权战略

苏联解体后,欧盟曾大力投资中东欧地区,试图将中东欧地区打造成亚欧非陆地贸易的枢纽(柏林-巴格达铁路的翻版),与今天的中欧班列线路基本一致。然而,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爆发,炸弹的落下,欧盟的陆权战略也跟着灰飞烟灭,欧元更是差点被打成废纸。这造成,第一,中东欧地区无法成为贸易枢纽,享受陆地贸易的红利;第二,欧盟没有成功开辟陆权,就只能继续走美国控制下的海权,这是欧盟越混越衰的重要原因。欧盟越混越衰,非但不能从海外抢产业回馈欧盟成员国,反而还要内卷,法德之外的欧盟成员国大多被德法卷死了。比如,西班牙以前生产汽车,现在为德国车企生产汽车零件;希腊以前出口机床,现在是旅游国家。西班牙希腊等距离海权近的国家尚且如此,遑论海权边缘地带的中东欧国家了,这也是欧盟越来越没有凝聚力的重要原因。见 波兰宣布本国法律高于欧盟,欧盟将走向何方?


俄罗斯已指望不上,美国也指望不上,欧盟还是指望不上,中东欧地区只能指望中国了。借助中欧班列和中欧陆海快线两大铁路网,成为亚欧非陆海贸易的枢纽,既能收过路费,又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像波兰这样人口接近4000万的国家,更看重的是国际产业转移。这就需要中东欧国家改善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中国是两大铁路网的源头;俄罗斯是中欧班列的枢纽,俄罗斯可以挟中欧班列以令中东欧(哪国对俄友好,俄罗斯就优先建设改善完善通往该国的铁路网,以获得更大规模比例的中欧班列经过),或许可以恢复苏联势力范围。

俄罗斯挟中欧班列以令中东欧

这是立陶宛挑头反华,在中东欧地区却无人响应的根本原因,中欧班列和中欧陆海快线基本是中东欧国家翻身的唯一机遇。到目前为止,满打满算,也就斯洛文尼亚有响应立陶宛的趋势。立陶宛与波兰经常成对出现在国际新闻版面上,两国都是赫赫有名的反俄斗士。现在,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闹的这么僵,会不会连累波兰,让人误以为波兰也反华?所以,波兰总统要出现北京冬奥,表达对华友好的态度。

波兰通讯社是波兰国家通讯社,相当于中国的新华社,基本等于官宣了


长远来看,中东欧地区很有可能再度倒向中俄,这对欧美非常不利。其中,欧盟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头,是中欧班列和陆权复兴所不可或缺的,所以欧盟对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力有可能进一步增强(至少理论上是这样)。但美国就不同了,美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基于共同敌人俄罗斯。中东欧国家夹在欧俄之间,现在欧美强所以倒向欧美;欧盟的军事力量孱弱,不足以威慑俄罗斯,所以需要美军的保护。见 新闻点评144:立陶宛突然挑衅中国为哪般? 换而言之,如果欧俄和解,或者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和解,还有美国什么事?

在经济领域,美国是海权核心,中东欧是海权边缘和陆权枢纽,两家非但没有多少交集,反而存在尖锐冲突。所以,波兰官员表示,拜登执政期间,美国与波兰的关系在恶化。直接起因是TVN(TVN是波兰最大独立广播公司)股份事件,波兰立法收紧美国为首的外资对波兰媒体的控制,遭到美国强烈反对,波兰国内还爆发示威游行,示威者甚至聚集在波兰总统府外向总统施压。根本原因则是两家都明白迟早会分道扬镳,因此波兰要削弱美国对波兰的影响,美国不能让波兰削弱美国对波兰的影响。

波兰被迫驳回媒体法案

美国和波兰都认为两家将分道扬镳,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202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这意味着欧美合体的可行性越来越低,经济基础已经松动。二是2021年的立陶宛反华事件,欧盟根本没有国家响应(也就另一个撮尔小国斯洛文尼亚有响应的趋势),欧盟也无力改变中国的决定,这让大家意识到欧盟已经对付不了中国,也不能阻止中国影响力在欧盟的拓展,跟中国对着干是没有好果子吃的。详情见 立陶宛的博弈,折射欧盟的结局 而中国与欧洲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必然结果,就是美国与欧洲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此长彼消。

波兰改善对华关系与美波关系恶化


当然,根据波黑的分裂倾向和波兰的对华友好,就判断中俄在中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增强甚至俄罗斯绝地反击,还为时尚早。但是大趋势是不会变的,陆地贸易通道高速发展(中欧班列发展速度超过10%,远超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速度),陆地贸易份额占比越来越大,这将加强中国(陆权源头)、俄罗斯(陆权枢纽)乃至欧盟(陆权的另一个源头)的影响力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国也会跟着陆地贸易通道的高速发展而受益。相对应的,孤悬海外的美国,将是最大受害者,对亚欧大陆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弱。

已接入中欧班列的国家地区

现在重新审视乌克兰危机,如果美俄真的在乌克兰打起来,那么俄罗斯的目标也绝不是恢复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影响力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俄罗斯在中东欧地区的绝对反攻,是恢复苏联势力范围的第一步,俄罗斯的筹码就是中欧班列(挟中欧班列以令中东欧)。美国的目标更不只是保卫乌克兰,最差也要在中东欧地区引发大规模战乱,借机掐断中欧班列和陆权。而时间在中俄这边,每一条跨国铁路的通车,每一条跨境班列的开通,都在增强陆地贸易通道的优势和中俄的影响力,并削弱美国的影响力。因此,俄罗斯(或中国)不太可能先动手,除非美国将俄罗斯(或中国)逼到死角。

这就要考验美国的决心和意志了,敢不敢豪赌一把,主动挑起对中俄的大规模战争,打赢了霸权续命,打输了退守北美(或帝国崩溃)。反正,越拖下去,对美国越不利。比如乌克兰危机,再拖下去,不要说中东欧国家纷纷对俄友好,不愿意插手美俄战争;就连乌克兰也有可能回心转意,重投俄罗斯麾下,时不我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