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国际能源网/氢能汇
近日,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旗下全球战略咨询公司发布了《氢能源行业前景分析与洞察》报告。根据报告内容显示:2050年,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不断降低,绿氢生产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根据测算,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电解水制氢的成本将降至0.7——0.9美元/公斤,碱性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也会降至0.8——1.3美元/公斤。绿氢成本全线降低,灰氢和蓝氢因为需要承担制氢过程中脱碳的成本,所以在制氢成本上不占优势。
氢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并没有多少起色,直到《巴黎协定》提出要将地球的升温目标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世界各国开始不断审视各自的能源结构,寻求本国低碳转型的方法。对氢能的利用才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成为各国破解能源低碳转型的一种方式。根据国际能源署可持续发展情景预测,到2070年,全球对氢气的需求预计将在2019年7,000万吨的基础上增长7倍,达到5.2亿吨,市场规模约为千亿美元。根据报告内容显示:氢能市场占比最高的是亚洲,占比高达48%,其次是美洲和欧洲,两者分别占比22%和18%。虽然氢能市场发展非常巨大,但却不得不重视氢能的制备产生的温室气体的问题。报告分析显示:“如今消耗的氢气几乎95%均来自于化石燃料,通过两种最常见的方法——煤炭气化和蒸汽甲烷重整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即煤或天然气)进料与蒸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每生产1 公斤氢气将释放约10公斤二氧化碳,如果不能及时捕获、利用或封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此类传统的制氢方法将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只有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沼气和核能等清洁能源电力制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氢过程中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问题。生产和利用低碳氢才是实现《巴黎协定》规划的控制升温目标的症结,但从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现状看,低碳氢的生产和利用还需要各国通过不同的手段加以刺激。报告指出,各国政府在发展低碳氢经济的过程中,需要集中精力、遵循主体原则,而不是试图覆盖众多行业。氢能汇记者了解到,电力成本占绿氢可变成本的60%-70%,因此,获得成本低廉、供应充足的可再生能源为电解槽提供电力显得至关重要。报告预测:绿氢需求的激增将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长。到2030年时,以电解方式生产1000万吨氢气将消耗约550太瓦时的可再生能源。
不仅如此,在氢能的储运环节,利用现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输配氢气,可以节约大量在氢能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欧洲11家天然气输配系统运营商联合发布了一篇欧洲氢气主干网络研究,展望了氢气输配基础设施的发展:在氢枢纽周边区域管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2040年总长度2.3万公里的泛欧洲管网,其中约75%由现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改造而成。
对于支持绿氢产业的发展,报告建议:政府需要为处于起步阶段的绿氢市场提供财政支持,为生产商和用户提供适当的激励,鼓励其转为使用低碳氢技术。激励可采取多种形式,或是对资本性支出或运营性支出提供直接财政补贴,或是采取补偿机制。除了上述措施,监管也是推动向绿氢转型的关键。增加碳税、设定工业过程中使用氢的约束性目标或强制性配额,都将有助于实现创造大量氢需求并支撑市场高速发展的目标。尽管发展前景光明,但氢能的技术路线仍不够成熟,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氢能离大规模市场化还有很长一段路。报告还分析了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各自发展氢能的一些方案,并对我国的氢能产业提出四大建议:
1.战略引领:尽快推出国家层面的氢战略和路线图,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为原则,确立氢能在长期能源战略中所应发挥的作用,设定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引导和鼓励氢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市场起飞。2.降本增效:提高低碳氢的成本竞争力,一方面鼓励和推进光电风储示范项目建设,加大可再生能源在氢气生产中的比重,从而实现制氢的规模效益,降低低碳氢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加大公共资金对氢能技术研发的投入,同时鼓励和吸引企业积极开展创新,实现燃料电池、氢燃料、电解槽和配套设备等的降本增效。3.需求挖掘:积极探索炼化、钢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内的脱碳机会,并通过创新刺激需求;同时鼓励在能源生产和工艺流程转型过程中逐步加大以蓝氢或低碳氢作为燃料和原料的占比,为实现低碳氢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4.协作共赢:推进跨行业协作和国际合作,尤其是在标准体系建设、先进技术和最佳实践分享、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实现氢能源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通过融资模式创新,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形式,打消先行者的顾虑,鼓励私营领域加大对氢能源领域的投资。报告指出:在正确的引导和政策扶持下,刚起步的低碳氢市场有望在2030年迎来爆发和腾飞, 并在十年内变得具有成本竞争力。全球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绿氢计划,而中国凭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等独特优势,具备引领低碳氢经济的机会。通过抓住绿氢产业机遇,中国政府和企业能够在脱碳大趋势下奠定经济增长的基础,并在低碳发展领域内建立起持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