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 后与 90 后,两代童养媳的自述 | 故事FM

收集故事的人 故事FM 2022-08-30

🎧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故事FM」小程序,收听真人讲述。记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键收听全部故事哟!


提示:出于对讲述人的隐私保护,今天的几位讲述者用的都是化名,我们也对讲述人的声音做了变声处理。



爱哲按:


明天就是国际妇女节了,我们做了一期以女性为主角的节目,而这些女性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童养媳。

 

你可能在影视作品或零星的媒体报道里读到过她们的故事,但你可能无法想象,直到 21 世纪,中国仍然存在童养媳。虽然她们的数字难以统计,但是 2011 年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童养媳现象最盛行的福建莆田,童养媳的人数在 12 万到 60 万之间,占莆田总人口数 4% 到 20% 。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一段关乎悲欢离合的个人命运。这些童养媳在同一个身份的阴影下长大,最终走向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的命运。

 

我们的第一位讲述人陈佳慧,就是这数万名莆田童养媳中的一员。1977 年,她被养母以不到 90 块钱的价格从媒婆那儿收养;长大后,她遵照养父母的期待,嫁给了自己的二哥,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留在家里」。

 

她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和婚姻?她成长过程中到底经历过些什么?

 


陈佳慧(化名) 45 岁


-1-

在挨打中度过的童年

 

听我养母说,她是在 1977 年农历六月初六那一天抱养我的。她说,当时我身上穿红色的花衣服。在我们那边,小孩子满月的时候才穿红色的衣服,所以我那个时候应该有一个月了。

 

我们村,以前比较穷,可能讨不起媳妇,所以一般的家庭都有抱养女儿。我那个村有 8 个跟我同龄的,5 个是抱来的。

 

从我记事起,他们都会叫我「童养媳」「童养媳」。那个时候知道我不是他们生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很明显我是没后盾,没爹没妈的孩子,会被人家欺负。

 

我的大哥哥特别坏,我经常被他追。有一次我后背背着一个箩筐,手拿个镰刀去割草,然后以前农村没有电视,我那个村只有一部电视,我在门口偷看了一下,被他看见了,他就一直追我,我跑得要命。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讨厌我。可能他就是不让我休息,哪怕我休息一下,他知道了就会打我。

 

反正他一看我不顺眼就打我。我到了二三十岁,还经常梦到被大哥追。

 

养母他们不管我有没有做错事,也都是骂我打我。比如说我带妹妹出去玩,她摔倒了回家哭,养母都是打我。

 

以前旧房子前面有一棵柚子树,我都是跑上面去。然后妹妹不会爬树,她追不到我,就在下面哭。我养母知道了,她叫我下来让妹妹打一下,让妹妹打一下她就不哭了。那个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不下来让妹妹打,我也会被我养母打。毕竟我不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肯定疼她自己的孩子。

 

小时候家里不是有养牛、羊、猪、鸡,这些活都是我干。比如弄牛拉的屎尿,还有猪尿、猪屎,都是我挑到外面厕所里面倒。养鸡养鸭的菜,都是我到菜园里面掰,然后砍得碎碎的,用锅灶煮,煮熟了,我拿去喂猪喂羊喂鸡。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干活,从记事起,我感觉我一直在干活。


■ 图 / 电影《等郎妹》剧照

 


-2-

认亲


在陈佳慧的记忆里,小时候,兄妹中只有二哥对她好。那时候,村里人会开他们俩的玩笑,或许二哥很早意识到,他们俩长大后可能会结婚。二哥从来不打陈佳慧,有一次,陈佳慧和同学打架,二哥知道后,就跑去把那个同学打了一顿。

 

不过,这事儿后来被养母知道了,她把陈佳慧臭骂了一顿。她说,如果二哥打架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就把陈佳慧拖去枪毙。

 

养母的严厉和彪悍让陈佳慧从小就非常听话。15 岁那年,养母提出让陈佳慧辍学,陈佳慧很想继续读书,但她不敢违抗养母的命令,只能偷偷流泪。那是她第一次那么希望,自己不是童养媳。


我书读到 15 岁夏天就没读了。我 9 岁才开始读书,二年级留级,四年级留级,然后就没有读了。养母怕我读书读多了,聪明了,我就会跑掉,不想待在家里面。


■ 图 / 电影《等郎妹》剧照

 

我天天做梦梦见我去学校读书,因为我去读书了,我就不要天天干活,一直干活。

 

那个时候我真的很羡慕别人,很想说我的亲生父母哪一天过来认我多好。只有找到我的亲生父母,我养父养母他们才不会那样打我骂我,也不会看不起我。至少被他们欺负虐待的时候,有苦有数说。

 

有时候想父母了就会偷偷地哭。看到别人家为什么那么幸福,有爸爸有妈妈,而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我生日哪一天我都不知道。

 

陈佳慧迫切地希望,可以找到亲生父母,结束这种没有依靠、受尽委屈的生活。她听说,有些媒婆会写下孩子的出生地址,所以她偷偷打开过好多次养父的抽屉,但什么也没找到。

 

辍学之后,陈佳慧学过做衣服,辗转去过学校、工地和工厂打工,挣来的钱基本上交给了养母。直到 20 岁那年,她在莆田鞋厂上班,挣的钱不再交给家里之后,她终于正式踏上了寻亲之路。

 

没想到,她真的在福建长乐找到了亲人。


1997 年,9 月份还是 10 月份,有一个我们莆田这的人,他是做木工的,他说长乐有一家有人长得跟我很像。他带我过去看。

 

村里的人都说我长得跟他们很像,好多人都出来看了。然后我进他们家里面,可能坐了一会儿。我很高兴,我终于有妈妈了。

 

这一家的妈妈以前是卖菜的,她家里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不肯认我,意思是家里都有了。她叫我在那边吃饭。她都不认我,我还在那边吃饭干嘛,我们就回来了。

 

我在木工家玩,那个妈妈的大女儿跑到木工家,问我哪年生的,叫什么名字。刚好我的名字跟长乐这家的妈妈的名字同名,姓不一样,他们以为我的养父养母知道她妈妈的名字,所以也把我叫成那个名字。

 

虽然名字的相似后来被证明只是一个巧合,但回到莆田一个星期后,陈佳慧接到来自长乐的电话:爸爸妈妈愿意认她了。

 

那一大家子人,爸爸妈妈、姐姐、舅舅、阿姨,都要去莆田,陈佳慧的养父养母家看她。

 

对此,养父养母表现出意料之外的热情。他们把家里打扫得非常干净,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两家人融洽地聊起长乐和莆田马桶的区别,以及最重要的——陈佳慧小时候的事,比如,她小时候头发稀不稀疏,身上有没有什么信物。

 

久违的温情让陈佳慧的心变得柔软。她感到很快乐:她终于有了爸爸妈妈,有了新衣服,有了一个生日——农历 5 月 22 号,还有一场长乐爸妈为她举办的酒席。

 

只不过,除了失而复得的亲情,她还需要面对无法弥合的疏离。


那个年代都是重男轻女的,福州那边都是那种情况。为什么女孩子都抱出去,都是想再生男的,把女孩子都抱到莆田来。我还算幸运,有的生出来马上就被放在马桶里面憋死了。他们这么说了,我也没怪他,肯定他们有他们的苦衷。

 

住长乐的时候,冰箱里面有东西他们叫我自己去煮,我不敢。毕竟我不是在那边长大的,我还是在养父母家里比较大胆,在他们家里像个陌生人。

 

他们讲的长乐话,也就是福州话,我听不懂。有时候姐姐、妈妈她们会去打麻将,我看不懂,又没跟过去,只好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毕竟他们没有养过我,没那么深的感情。



-3-
不敢反抗的婚姻


对很多童养媳来说,她们在养父母家长大,又嫁在养父母家,没有其他亲属的支持,她们想寻亲,其实是想寻找娘家,也就是宗亲网络的支持和帮助。

 

陈佳慧也抱有这样的想法。认回父母后,她曾经想过嫁到长乐,但由于语言不通,和亲生父母也比较疏离,她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她甚至不敢告诉父母她小时候在养父母家遭受过虐待。

 

最终,她还是在独自面对童养媳的命运。

 

1998 年夏天,养父母家提出让陈佳慧和二哥结婚。那段在襁褓里就定下的婚姻,终于还是来了。


他们叫我回去。刚好是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我就住在二楼屋顶,铺了一张草席在那边睡。我二哥也在那边睡。后来他跑到我那边睡。我本来想直接告诉他,我们做兄妹,我不敢说。那个时候我 21 岁,在外面谈了一个,我跟二哥说,我先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你要不要我我都不会怪你。

 

我以为把这个话说给他了,他会不要我,我是以这个为借口说给他听。然后他当时有一个月都没跟我联系,后来他也是接受我。他过了一个月跟我联系,说家里做家具了,要结婚了。


■ 图 / 电影《满天星》剧照

 

尽管很不情愿,陈佳慧还是跟自己的二哥结婚了。

 

那时候,陈佳慧已经在莆田谈了恋爱,但她并没有勇气因此抗婚。村里曾经有一个童养媳,谈恋爱之后逃婚了,这让她成了被耻笑的对象。

 

或许,对于那一代的童养媳而言,顺从是不需要解释的,反抗反而被认为是一种反常。


我那个时候很听话,不敢反抗。

 

我 1996 年在厦门的时候,有一个男的是开铲车的,他要追我,我邻居说,人家是留在家里的,你敢去追他?那个男的说,我还没结婚,他有权利追求。但是那个时候我很胆小,我知道我是要留在家里的,我不敢在外面谈恋爱。那个时候二哥也在厦门,我怕他知道了会生气。

 

那个时候如果敢的话,我跟那个人谈了,我可能会嫁出去。

 

莆田这边跟我谈恋爱的人,比我年龄小三岁,他要是那个时候有坚定地说你不要回去了,或者他说,我会对你好对你负责,我可能也不会回去结婚。

 

结婚前一个礼拜多,我跟他说我要在家里结婚了。他那个时候很伤心,我感觉他哭了。他叫我不要回家。

 

已经来不及了。家里家具都办好了,只有几天了,凭我这个胆子哪里敢说,说了会被骂死。

 

同村一个女的,她要在家里结婚,结果没结成跟我隔壁家的男跑了,我听二哥跟邻居说,如果他的老婆这样跑了,被他抓到,打断她的腿,挖她的眼睛。我听得都吓死了。

 

那个时候我比较胆小。我怕我不结婚了,我二哥家面子都没有了,让我二哥怎么做人?

 


-4-

「我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就这样,陈佳慧被迫进入了一段乏味、淡漠的婚姻。结婚没几年,她就发现丈夫出轨了,那个时候,女儿才三岁,陈佳慧默默忍了下来。然而,她的隐忍,换来的是丈夫更加过分的背叛。


我跟我老公毕竟从小一起长大,那个时候我跟他睡在一起,一点激情一点感觉都没有。然后他睡觉打呼噜的声音非常大,比猪睡觉的声音还大,吵死了,我根本睡不着觉。我在想,如果提前知道这一切,我肯定不要他了。

 

我生儿子的时候是 2006 年。那个时候我都怀孕 4 个月到 5 个月了,老公说怕计划生育会抓到我,就把我赶回老家了。

 

回老家之后有 13 个月,我们都没有在一起。我养母就给我出主意,让我把儿子抱去莆田,说儿子感冒了带他去看病,顺便去老公那边玩。

 

然后我去了他宿舍。他 7 点就去上班了,走的时候没告诉我是去上班,也没有拿钱给我,钥匙又没交给我,他住在 5 楼,如果我下去就进不去了。然后房间里面又没地方煮饭,我跟孩子吃什么?

 

那个时候我眼泪一直哗啦哗啦流。他外面已经有人了,不然他不会那样子对我。

 

我第二天又把孩子抱回老家了。因为以前我太软弱了,我不敢多说什么,说了他会骂我。有一次他打电话被我听到了,我说哪个狐狸精打电话给你,他就打我,我耳朵后面都肿了,他踢一下我,我尿都拉出来了。

 

这段不自由的婚姻让陈佳慧吃尽了苦头,然而,更让她崩溃的是,2011 年,长乐的父母传来消息,他们真正的女儿找上来认亲了。

 

原来,当初和陈佳慧的相认,是一场误会。因为一直没有做亲子鉴定,让这场误会延续了十几年。


我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我可能当时眼泪就哗啦哗啦流下来了,心里好难受。他们安慰我说,没事,不是女儿以后也可以来玩。

 

后来,2013 年的时候,外婆死了,我几个舅舅有回来。以前我和那个舅舅经常在一起玩,他去美国之后每年都给我 100 块美金。那天,他把美金掏出来给我,我那个妈妈板着一张很严肃的脸,把钱抢过去给她自己的亲生女儿。

 

我感觉真的好难过好难过。我在她家里十几年,她根本没有把我当成亲生女儿看待。我会差那一点钱吗?那个时候外婆死了,我借着这个越想越哭。送葬回来的时候,我和奶奶坐在车里,我在车里面一直交代奶奶要好好照顾身体。我边说边哭,意思是我不会回来了。

 

外婆的葬礼结束后,陈佳慧再也没有和长乐那边联系过。原本,在农历 5 月 22 号,陈佳慧会给自己过生日,但如今,她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一天出生的了。

 

2017 年,在朋友的介绍下,陈佳慧把自己的 DNA 样本送进了数据库,但有一段时间,她老是梦到不好的征兆,她怀疑那是暗示亲生父母已经去世了。她觉得,找到亲生父母的希望已经不大了。

 

现在,陈佳慧已经和丈夫分居五年了,她如今独自在莆田市里生活和工作。有时候在街上看到一家四口手牵手的场景,陈佳慧会非常地羡慕,那是她向往和憧憬的家庭,也是她没有享受过的温情。


孩子才两岁的时候,我想过离婚。但是那边重男轻女,儿子肯定会判给他。孩子这么小,我养母肯定告诉孩子你妈妈不要你了,孩子肯定相信,以为我真的不要他了。我小时候被他们那样虐待,如果我离婚了,我女儿会步我的后尘。女儿在家里,他们肯定会骂她没妈的孩子,你妈妈跟别人跑了。所以说我不离婚。

 

孩子大了之后,我说离婚,我儿子不肯,他哭。我看到他哭就心就软了。我说算了,只要孩子幸福,孩子有出息。我说不定要靠孩子。

 

女儿是支持我离婚的。她说她小时候以为我是在保护她,她现在长大了,不这么认为了。她还说如果她有我这样的经历,她宁愿离婚,不要孩子。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我把孩子养大了,她竟然说她没这么想。

 

陈佳慧和女儿对于离婚的不同态度,就像是一个展现两代人变迁的切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性别文化的变迁,承担不起婚姻成本的男性逐渐减少,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童养媳也逐渐变多。

 

有媒体报道,1980 年前抱养的莆田养女,70% - 80% 是童养媳;1980 年后抱养的,童养媳的比例降到了 20% - 30% 。

 

今天我们的第二位讲述人曹佩雪,1990 年被养父母以200块钱的价格收养。她所在的村庄,几乎每家都抱有童养媳,而她们大多来自福建沿海城市长乐。事实上,长乐是福建人口买卖重要的中转站,所以,很多童养媳也被叫作「阿乐」。

 

曹佩雪就是被叫着「阿乐」「阿乐」长大的。



曹佩雪(化名) 32岁


-5-

我想尽一切方法就是想变得很乖去讨好他们


我们老家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阿乐」,媒婆直接抱过来的居多,都是以 200 块 300 块 400 块的价格卖掉。长相好一点的可能就 300、400 ,我长相很不好,当时很黑,身上都是被蚊子叮的痕迹,大家都说我是黑龙江抱过来的,所以我 200 块就卖掉了。

 

以前我父母家里比较穷,他们简简单单地想着,娶一个媳妇要很多钱,还不如抱养一个,这样的话就节省了一笔开支。养女又是知根知底的,娶外面的回来又是不知根不知底的,又怕婆媳有矛盾。


■ 图 / 电影《满天星》剧照

 

和陈佳慧不同的是,在曹佩雪被领养的 20 世纪 90 年代,很多福建山区的年轻人逐渐告别靠山吃山的生活,离开土地去了沿海城市打工。曹佩雪很小的时候,她的养父母就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去了广东做糕点生意。

 

养父母很少回家,曹佩雪从小是被奶奶带大的。在她的印象里,养父是那种老实巴交的农民,养母的性格更强势一点,他们从来不会打她、骂她。但同时,曹佩雪也很少感受到他们的重视和关爱。

 

曹佩雪知道,她是养女,所以她更想表现得乖巧懂事,以此赢得父母的重视和爱。


反正从我懂事以来,我就知道我是养女,他们都叫我「阿乐」,代表我是外人,贴了一个这样子的商标。

 

爸爸妈妈总觉得我的脾气可能有一点怪,好像吃不敢吃,拿不敢拿,总想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好。


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差,我觉得我得少吃一点。上初中的时候,别人好像都煮了一大碗白花花的米,我每次都煮稀饭。我总是说我有吃饱,其实我都不舍得吃。一袋 20 斤的米,我可能会吃一个月。

 

我零花钱有 20 块,都不舍得花,都是买回家给奶奶吃,然后自己都不舍得花 5 毛钱换个菜吃。我都是从家里带一些豆腐干,就这样吃一个星期。

 

我奶奶觉得我很懂事,我做这些事情,我奶奶也会跟我爸爸妈妈说。我在我们村比较有名,因为我很勤快,所以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从别人嘴里听取到我的这些事。

 

其实我想尽一切方法就是想变得很乖去讨好他们。虽然他们没打我没骂我,但是他们从来不重视我的感受。我从来没有在他们身上撒过娇。

 

我感觉跟他们撒娇很怪,但是我心里也渴望过。我妈妈有一年在东莞,我也有去,我妈妈抱着我妹妹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画面深深地印入我的心里。

 

因为妹妹是后面才生的,他们对妹妹格外地疼爱。她跟我老爸老妈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妹妹的一颦一笑就会入父母的心。我当时一点都没有感受到母爱跟父爱。



-6-
反抗

养父母关爱的缺失成了曹佩雪成长中的隐痛,最终,这些痛,在她 18 岁那年爆发了出来。那时候,曹佩雪在鞋厂打工,并且和厂里认识的男孩谈起了恋爱,养父母知道后,在电话里极力反对这段恋爱。或许是害怕她在外面结婚,那年过年回家,养母提出让曹佩雪嫁给哥哥。


那是过年在老家的时候,那天我睡到 10 点,我妈就叫我起来了。她坐在床边跟我提了这件事,叫我嫁给哥哥。我马上反驳她,他是我哥,我怎么能嫁给他?

 

我妈是那种性子比较急的人,我跟我妈性格比较像,也比较急,两个人嘴不对嘴马上就吵起来了。她说留在家里比较好,我现在是小孩不清楚人情世故,等我以后长大就知道了。


我说他是我哥怎么能留在家里呢?

 

那时候我们闹得很不开心。我所有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你们小时候不管我,不给我父爱母爱,你也不要来管我想怎么样,以后我所有遇到的不幸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来扛。我有这种叛逆的心理,可能把对他们的不满都发泄了出来。

 

后面她就叫我姐她们来做思想工作。我们家里很多亲戚骂我,骂得很难听,说我白眼狼,说家里条件慢慢好了,你嫁给你哥多好,你老爸老妈那么勤快,那么会做家庭,你留在家里他们又不会虐待你,他们把你当亲生女儿一样,你嫁到外面有那么好?


因为娶不起媳妇,农村还盛行过换亲现象,也就是两个家庭互相交换女儿做对方家的媳妇。曹佩雪的养母就是 18 岁那年,通过换亲嫁到了养父家,所以,家里的人都不觉得曹佩雪嫁给哥哥有什么问题。


他们就是老实巴交的人,感受不到这种情感上的东西,要不为什么他们换亲能换得下去。我爸都大我妈 9 岁,就算不愿意,还是要被嫁过去。

 

这种就是命运,是农村人的一种可悲。可能当时的条件真的也是太艰苦了,让他们没有争取的空间。

 

因为我们读书读到初中,就会有这种情感。小时候都是睡在一张床上的,突然说你们是夫妻,这怎么可能呢?

 

我们家里也有一个童养媳,她比我大两岁,父母一定要把她留在家里,父母以要去死要挟她。她只读到小学就辍学了,可能也就对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感觉,就被压迫了。我就比较不一样,再怎么压迫我也没用。



-7-

永远的缺失


那段时间,曹佩雪常常和养父母吵架,关系闹得很僵。为了逃离家里,在同学的介绍下,她认识了一个泉州的男孩。半年多以后,她就和男孩结婚,搬去了泉州生活。


那时候跟我父母闹僵了,心里感觉好像没有归属感,所以想逃离这个家,不想跟他们住在一起。

 

我老公又对我很好。这是我的缺陷,因为我小时候过得比较苦,我对男的就会有一些要求:他一定要对我好。我宁愿找一个爱我的也比我爱他的好。

 

我老公也是把我当宝。还没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嘘寒问暖,他也能把家里所有的情况毫无保留地跟我讲,感觉他比较有担当。现在生活在一起,比如说我月经到了,他会泡一杯糖水。我下了班回来,他会担心我没吃饭,会煮夜宵给我吃。这种心理上的温暖真的特别能感受到。

 

如今,曹佩雪有一个爱她的老公,一双儿女,她感到很幸福。

 

刚结婚的那几年,她和养父母很少来往。不过,这些年,养父母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娶媳妇早就不成问题了,前几年,曹佩雪的哥哥也结婚了。这之后,曹佩雪和养父母的关系也逐渐缓和。

 

但在幸福的生活之下,曹佩雪的内心始终有一种巨大的缺失感。她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被遗弃,也无法挽回童年时代缺失的爱。她把这些缺失,都补偿在孩子身上。


因为我更能体会到这种缺失的爱,所以我会更加地爱护他们。我会带女儿出去逛,一起拍照。我会留住这些最美好的东西。比如我出月子的时候给她拍,让她看一下小时候你是怎么样的,你妈妈是怎么样的。

 

我可以抱着我的儿子,抱着我的女儿,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是我妈妈从来没有过。我不想我的孩子童年的时候缺失这些他们应得的东西。

 

我的儿子女儿都要在我身边,因为我要陪伴着他们的一点一滴,我要感受这种爱,因为我也需要,他们也需要。



-8-

无法弥合的缝隙


曹佩雪感受到的这种缺失,可能是所有童养媳内心无法弥合的缝隙。莆田数十万的童养媳,有的还被困在不幸福的婚姻里,有的则在寻亲的路上颠簸,迫切地想寻找自己的来处。


陈佳慧:童养媳,留在家里的感情都不好。


官兰云:我常常会觉得自己很多余,有时候比较孤独。


曹佩雪:可能已经错过了吧。那种爱是找不回来的。


陈佳慧:以前那个年代都是重男轻女的。有的人生出来马上就被放在马桶里面给憋死了。


官兰云:如果杀人不犯法,我见面就给他一刀,怎么不恨?


陈佳慧:如果有下辈子,我们千万不能做童养媳。

 


--



在制作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莆田养女都抱有寻亲的愿望,比如两位讲述人陈佳慧、曹佩雪,以及接受过我们采访的官兰云。她们中有的是被亲人送养,有的则是被诱骗和拐卖,来源地包括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所以,养女们的寻亲之路并不顺利。很多人和陈佳慧一样,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家人。

 

随着寻亲的人越来越多,也有民间力量开始组织寻亲,比如福建当地的民间寻亲公益平台「寻亲帮帮团」。他们的志愿者透露,目前,他们已收集超过一万份 DNA 。

 

如果你也在寻找自己的父母、女儿、姐妹,可以联系「寻亲帮帮团」录入自己的 DNA 数据。

 

如果你能为正在寻亲的养女们提供专业的帮助,也欢迎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故事FM 并设为星标



参考资料
新闻报道 《时代周报》《莆田童养媳的长成轨迹》2011

1. 新闻报道 《时代周报》《莆田童养媳的长成轨迹》2011


*感谢陈少远和寻亲帮帮团对这期节目的帮助。



-封面图来自电影《等郎妹》


 Staff 
讲述者 | 陈佳慧 曹佩雪
主播 | @寇爱哲
制作人 | 聂丽平
声音设计 | 孙泽雨
混音 | 孙泽雨
文字整理 | 聂丽平
实习生 蔡梦洁
运营 | Yoyo 冬冬

 BGM List 

01. Story FM Main Theme - 桑泉(片头曲)

02. 华芳 - 彭寒(干农活)

03. X的组成关系 - 桑泉(嫁给二哥)

04. 双喜 - 彭寒(曹佩雪)

05. A Train - 彭寒(世上只有妈妈好)

06. Ashes In My Memory - 桑泉(片尾曲)


 故事FM 

故事FM 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的声音节目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蜻蜓FM | 小宇宙
QQ音乐 | 荔枝FM | 懒人听书 | 酷狗音乐 | 酷我音乐
均可收听

↙ 点击「阅读原文」,讲出你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