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古银杏及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在潭柘寺 I 银杏(49)
潭柘寺的千年帝王古银杏在京城很有名,传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在北京居住的人没去过潭柘寺是少数。我本没有今年去潭柘寺的计划,有众多认养人的古银杏不急于去,要早去看的是郊外的寺不在而古树在的,不定什么时候那个地方被开发了,树就挂了。我查到石景山八角村有棵800年的古银杏,后悔去玉泉医院门口回访700年的古银杏时怎么不知道八角宝宝乐园的古银杏呢,两地相隔不是太远。花友给我一张截图,从前八角的古银杏野生野长枝繁叶茂,后来周围盖楼,枯死了,当地人甚为可惜。可惜的还有我。
看圈里发的野外的千年古银杏已经脱下盛装,一地金黄。坦然接受跑不过飞逝的时光。于是我在三周前的周末去了潭柘寺和戒台寺,两个名寺相隔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或许还能看到秋的尾巴。京城赏银杏最好的时节是十月底的前后两周,错过了就等来年。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潭柘寺的公号是2019年12月底有的,里面除了开放关闭的通告,有关潭柘寺历史文化的信息极少。查百科百度有关潭柘寺的历史沿革有长篇详细的介绍。我就不按照上面的全景图来介绍潭柘寺了。
我对百科百度介绍的潭柘寺进香古道感兴趣,芦潭古道、庞潭古道、新潭古道、门潭古道以及潭王古道,五个古道,长的二十公里,短的三四公里,有机会去走走,不进香,去了解历史。例如潭王古道是从潭柘寺通往王平口的一条古道。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宛平县委和县大队是从这条古道进军潭柘寺地区,并于1947年解放了潭柘寺地区。
潭柘寺门口立了一个不起眼的石碑,碑文刻着: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潭柘寺办学纪念。1953年10月25日至1954年8月8日。西南交通大学敬立。二O一六年五月。
本篇的作业就来了解这段历史。我看了一下午的资料,光是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有关其前身唐山铁道学院的资料就有十多万字,其办学,迁校址以及学校更名是极其曲折复杂的过程。不深究。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985大学。
学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此后屡迁校址,数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学扬名海内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更名唐山铁道学院。1960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64年学校内迁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成都。2000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九里、犀浦、峨眉、成都东部(国际)校区。该校先后培养出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知名校友主要有:
茅以升(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系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竺可桢(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林同炎(林同炎(1912年11月14日—2003年1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市,美国国籍,土木工程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荣誉教授。);
黄万里(黄万里(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早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后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曾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错划为右派。黄万里一生主要反对过两项水利工程,一是三门峡工程,另外是三峡工程。2001年8月2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0岁。)
姚桐斌(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文革被迫害逝世。);
陈能宽(陈能宽(1923年4月28日~2016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研究员。19湖南慈利人。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和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9年,被授予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吴自良(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西南交通大学校徽沿用的是唐山铁道学院土木系李汶教授设计的校徽。
校徽成盾牌状,在校徽的左上角是地质锤;右上角是“唐山”字样和铁轨;左下角是荒地上的两棵大树;右下角为水准仪。在大树与水准仪之间是“交大”字样;中间的“西南交通大学”(毛主席题字)字样是后人加上的。整个校徽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当时作为一所理工科高校的特点。
唐山铁道学院的学校校园受到开滦煤矿开采的影响,属于采空区,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唐山铁道学院开始尝试迁出唐山,进行了三次尝试。
第一次迁校尝试,目的地北京。在上世纪50年代初,唐山铁道学院在北京潭柘寺建立了北京分校,1955年北京分校转交铁道部,如今成为铁道部党校。
第2次尝试迁移是在1956年,目的地兰州。1958年,当时的铁道部决定唐山铁道学院暂时不迁移,而是改为直接建设1所兰州铁道学院,利用正在建设中的校区成立,但是兰州铁道学院初创时期的的师资、学生、实验设备,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当时的唐山铁道学院。
第3次尝试迁移始于1964年,为了支援大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建设,当时国家决定将唐山铁道学院迁移到四川省峨眉县。此次学校的迁移主要是为了应对三线建设,所以并没有迁往大城市,1971年学校正式迁往四川峨眉山,从1972年3月1日起校名易名为西南交通大学,结束了在唐山67年的办学历史。
1953年10月25日至1954年8月8日,唐山铁道学院1953级铁道建筑、桥梁隧道、铁道运输机械、电气运输等四个系共400多名新生在潭柘寺学习两个学期,在此曾受到朱德、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们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学习锻炼成为新中国铁路工程、机车车辆、科技教育以及党政部门的精英和骨干。
在还没有进入唐院前,对学院生活充满了遐想,但怎么也没想到,会在一千年古刹中,开始我的大学生涯。但我们在那里,并不是过那青灯黄卷,晨钟暮鼓的僧侣生活,而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活。到了潭柘寺后,一个和尚也没有看见,一尊菩萨也没有了,只大殿的匾额犹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毗卢阁等,中间的主殿全都改为上课的教室,两旁的配殿一边作为学生宿舍,一边作为教师和职工宿舍及学校办公室。吃用的水是山上的泉水用水管接上了水龙头,是天然的自来水。另外,去教室上课自习,去宿舍休息睡觉,到食堂吃三餐饭,都要在石阶上上上下下,特别是在换上课的教室时,在各层大殿间,上下来回跑,有时会在第一层殿上一堂课后,接着要跑到第九层殿上下一堂课,这样每天都进行爬山锻炼。到星期天,更可以跑遍方园数里的山野,山上林木葱郁,有大量的花乔木和花灌木,而可作贵重木材的柘树尤多。山间有泉有溪,在寺后的悬崖峭壁处,一水高悬,飞帘溅玉,瀑布下就是龙潭,潭虽不大,却深不可测。刚到潭柘寺时,正是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湛藍的天空下,漫山遍野的红叶与松柏交翠,如入画境。(此段当年潭柘寺唐院学生的大学生活描述以及两张旧照片均来自2022-04-26茴香寨主《潭柘钟声》)
言归正传,看看潭柘寺的帝王树和配王树。帝王树的叶子所剩无几。配王树的叶子还有少部分,换几个角度看还可以多看几眼。
帝王树和配王树都是雄株。一般殿前是雌雄各一株,而银杏树通常数十年后才能分辨雌雄,所以寺庙殿堂前同为雌株或同为雄株的不少见。例如五塔寺两株古银杏、紫竹院行宫两株古银杏以及国图新址的两株古银杏都是雌株。
帝王树旁边的行宫大院关闭,里面有株古银杏,雌株,一树的白果,没掉的叶子干枯了,消耗了太多的养分,看不到树牌,不知道树龄。
潭柘寺的塔都值得看看,寺内有金刚延寿塔,寺外有墓塔。
金刚延寿塔,位于毗卢阁东侧,俗称舍利塔,是明代越靖王朱瞻墉为皇太后祈福和延寿而建。塔为覆钵形藏式塔,砖石结构,通体涂白,通高5丈有余。
在寺前的塔林内完好的保存着形式多样的历代佛塔七十余座。下塔院的塔林埋葬着金、元、明三代的部分高僧,塔形不一,种类较多,有石经幢式塔、方形单层浮层屠式塔、密檐式砖塔和覆钵形藏式石塔。塔林中最高大的墓塔要数金代的广慧通理禅师塔,此塔位于下塔院的中心,塔高九层,也是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前设有宽大的石供桌,塔前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株千年娑罗树。
塔林是潭柘寺历代高僧的安息之地,是北京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墓塔群。其形态各异,端庄肃穆,是古代造塔建筑艺术的精华。各代高僧大德飘然世外,他们与青山古木百鸟为邻,听晨钟伴木鼓,安享世间的极乐之地,是何等的逍遥自在。(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塔林没开放,在围墙外也能看清楚。我下午要去戒台寺,拍了两张就赶往戒台寺。
最后吐槽一下看到的三棵银杏树,看树围,年头也不少。旁边是摊位,一个摊主大叔告诉我是潭柘寺花了百万元从山东移过来的。
显然这些树的复壮措施没有到位。从前这些树在山东应该是好好的,不然怎么会花大价钱移过来呢。要善待这些树。
我有些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