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和李宁一起出海,透露了两个市场信号
文 | 徐牧心
1. 该合资公司旨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区经营李宁的业务。
2. 李宁公司和李宁本人合计持有新公司55%的股份,红杉中国合计持股45%。
3. 成立合资公司的原因在于,李宁要开拓境外市场,需要一支更有海外资源和经验的团队负责操作。而这个团队就是红杉。
在中国,VC与产业巨头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并不常见。毕竟典型VC是通过少数股权投资获取超额回报,并且对于大多数VC而言,其资金量也不足以支撑。此前更多的先例主要是以LP出资的形式:比如天图投资美元基金一期的基石投资人是雀巢集团;欧莱雅也曾高调宣布投资凯辉创新基金。产业方将VC作为自己在中国的触角,其实是方便他们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寻找符合战略投资需求的标的。
然而,中国资本市场早已物换星移。从全球美元LP投资中国,到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试图出海;从少数股权机会的递减,到并购型交易被反复提及等等。无疑,财务投资人必须离产业越来越近。
此次红杉与李宁的合资公司出海,正是叠加了市场变化中两条最显眼的主线。
这不是红杉第一次联手产业方成立合资公司。
2020年,星巴克中国与红杉中国宣布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新生代餐饮和零售科技方面进行商业合作,合力加速星巴克中国的数字化创新步伐”。简而言之,星巴克想要提高自己的数字化水平,而作为上一波互联网浪潮中的最大赢家,红杉的豪华互联网朋友圈可以提供很多资源与助力。
而对李宁来说,除了和产业方联手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无疑是红杉的海外消费投资版图,比如一些明星公司,如SHEIN、亚玛芬、傲基、Aventon、Miracle Miles等。
除了投资动作,红杉中国还在新加坡、伦敦等地设立了办公室,对于出海企业,这是“物理节点”。
而事实上,自2020年起,李宁旗下的非凡中国先后收购了香港休闲服饰品牌堡狮龙、意大利奢牌Amedeo Testoni以及英国百年历史的鞋履品牌Clarks。很显然,李宁也在依靠收购向海外市场和非运动品牌领域扩张。
当然在“买买买”上,李宁也曾栽过跟头。2002年,李宁买下意大利百年品牌Kappa,一度将其经营得有声有色,但9年后,因为过度扩张,Kappa陷入关门潮,直接使得李宁全年股价暴跌6成,将体育品牌老大的位置拱手让给安踏。
因此,与本身就更具有国际视野和资源的红杉联手,也是加了一道保险。
从轻到重,谁能幸免?
与上市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看起来更像是PE会做的事情。相比之下,PE通常有更完整的经营团队、以及更多的buyout经验。当然在中国,这得另当别论:在一个尚没有大范围出现并购型交易的地区,真正拥有这种经验的PE也极其有限。
但对VC来说,如何从合资公司中获取收益,大概是另一套逻辑。
2023年7月,制药巨头辉瑞与Flagship Pioneering Ventures达成合作,后者的核心投资策略是“先孵后投”。根据协议,双方会各提供5000万美元的前期投资,辉瑞可以利用Flagship的技术资源,共同探索10个新项目,若药品成功上市,Flagship及其旗下公司将有资格获得高达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预先合作”式的交易。
相比于传统VC,这更像是一种集合了股权投资、居间方与些许控股型并购的复杂身份。但又这何尝不是当下一级市场的一条转型思路。
据IT桔子数据,2024年Q3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交易额为2241.42亿元,看似较Q2低点1450亿元的成交额大幅回升,不禁让人有“创投市场是不是好起来了”的疑问。
然而如果拆解这个数据,却能发现Q3的数据其实是由几笔大宗交易组成的,包括大连新达盟的600亿元融资、华为引望智能的230亿元融资,以及鲁花、蔚来等公司的10亿级别融资。将这些交易排除后,仅有191亿元投资分给了900多家公司。
钱在流向确定性高的地方,与之相配的自然是更大的金额、更大的玩家、更深的参与度以及更重的服务。
VC/PE深知水温,早就开启了迫切转型的阶段,比如2022年元禾璞华管理合伙人陈大同便表示:“2023年中国并购潮将出现,我们基金在正常投资之外正在跟一些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建立联系。”以消费投资成名的启承资本则在去年成立了并购团队。
市场在变化。红杉也在寻找新的答案。
图片来源 |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