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下成都 | 科学家们讲“不科学”的故事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 2022-07-22

全文1330字,预计阅读需4分钟


磨子桥
是成都人最熟悉的“数码城”
在一环路南二段电脑城的另一侧
却隐藏着成都的“科技之心”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从1958年成立至今
经历六十四载风风雨雨
中科院成都分院
要搬到兴隆湖畔的
科学城新园区了
这不仅是成都分院发展的新节点
也是成都科技发展的新起点


(点击图片阅读成都分院“搬家”内容)


搬走的是园区

搬不走的却是记忆和传承

来听听成都分院的科学家们

讲“搬家”背后的故事




     王嘉图  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



1958年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建院的时候,马识途老先生是我们的第一任副院长、党组第一副书记。他给我们题了一副横幅——“筚路蓝缕”。这四个字正是对中科院成都分院当时艰苦环境最贴切的注脚。这四个字,也为无数成都分院科学家们凝练出了最坚实的精神动力——“扎根西部、筚路蓝缕、报效国家。”


我们每年都会去看望马老,去年他107岁的时候我们去看望他,他又为我们题了一幅字。而且马老虽然已到“茶寿”之年,与他交谈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位老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技的关注。马老在中科院成都分院任职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从他身上传承下来的那种“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精神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成都分院人。(上图为游勇展示野外科考用的铁锹)



      游勇  中科院山地所总工程师 


在野外进行科学考察,危险是时刻相伴的。在我的印象里,最危险的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从西藏波密县城出发考察一个泥石流沟,当我们沿着318国道行进,经过102塌方区(位于G318国道川藏线波密—通麦段)时,遇到山体滑坡,于是我们在那被堵了整整两天。



两天后,道路终于抢通成功,我们就赶紧通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前面的重车通过后,在抢通的滑坡段压出了深深的轮印,我们的车走上去,就被陷住了动弹不得。这个时候旁边的山体滑坡又开始了,我们坐在车里,眼睁睁地看着车被山体滑坡一步步地推向侧面的万丈悬崖。这个时候大家纷纷跳下车,冒着不断落下的小碎石开始推车。


两三个小时后,终于在车被推下悬崖前把车推出了陷坑,后来大家坐回车里,才发现身上已经湿透了,也不知是累的还是吓的。



   李家堂 中科院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馆长、研究员


野外科考有很多有趣的事,我记得有一次我外出去收集树蛙标本,在一棵树上我看到了树蛙,但却没看到我头顶正准备捕食这只树蛙的几条竹叶青(毒蛇)。我正准备收集树蛙时,忽然觉得头上有东西,抬头一看,是一条已经吊下来离我很近的竹叶青,当时确实吓了一跳。但随后又欣喜起来,最后我把树蛙和竹叶青一起带回了标本馆。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蛙”)


在没有彩色相机的时代,我们的前辈们做野外科学考察,对于动物形态,都是用一支笔来表现的。因此在生物所,有很多科学家同时也是“画家”。比如王宜生、李健等前辈。


时至今日,虽然我们的数码相机非常方便了,但是我们依然提倡年轻的科学家们将“科学绘图”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相比相机拍摄到的静态画面来说,手绘可以在保持科学严谨的同时,更灵活地表现出研究对象的形态,比如我们之前在表现树蛙时,就由饶涛创作了一幅树蛙飞翔的手绘图,相比照相机拍到的,无疑灵性了许多。


其实这种传承,并不仅仅只是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老一辈科学家们那种不惧艰苦,不计得失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值得我们代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推荐阅读


天下成都|罗伟章为文坛移来一座大巴山


天下成都 |环球中心,来了一群有故事的“灰机”




成都日报

记者 吴亦铮

编辑 王戬

视频 李冬 吴亦铮

图片 李冬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张婷婷 单正华

监制 沈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