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周刊|新使命激励我们共创未来

成都日报 2022-07-22

全文4500字,阅读需要时间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的脚步永远向前。


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聚焦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用落细落实的工笔画勾勒出新时代成都建设发展的壮阔图景。


这一目标,承载了厚望和重托,是总书记点题、国务院批复、国家各部委支持的重大部署,肩负着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国家试点示范的重大使命。


这一目标,彰显了禀赋和特质,是基于成都现实基础、战略作用的独特定位,清晰标定了城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实践路径。


这一目标,镌刻着光荣和梦想,是成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战略引领,召唤我们勇立潮头谱新篇、乘势而上开新局。


越是使命重大,越需要我们登高望;越是机遇难得,越需要我们长远谋。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是新时代成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开创性事业。


肩负这一重大使命,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眼光丈量未来,在新坐标体系中沉着前行,切实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努力交出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看,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诠释新发展理念城市表达的具体实践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知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道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一切属于成都的精彩都将清晰地呈现。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赋予了成都探索新发展理念城市表达的实践课题,首次将新发展理念鲜明标注在一座城市发展的旗帜上,旨在把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伟力和公园城市的未来形态融汇贯通,加快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厚植城市发展优势,集成诠释创新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城市经济的高级体系、城市治理的高级层次、城市开放的高级阶段、城市人文的高级境界,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这些深刻多元、环环相扣的主题演绎,是我们在赶考之路上不变的追求。



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思想和行动导向,全面落实“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积极探索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城市实践,促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协同共进,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视角看,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提升城市位势能级的时代机遇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忠实地记录下走过的足迹,也给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回望百年来时路,那些试图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目光,总会不约而同地透过岁月深处的刻度,凝视中国城市一次次波澜壮阔的激流勇进。


成都从历史深处走来,在现代化进程中拔节生长。透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的发展历程,国家战略始终是城市前行的决定性力量。


“一五”计划时期,成都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通过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布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三线”建设时期,20.17%的三线建设投资和7.87%的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布局四川,成都推动实施了一大批轻工业与电子工业重点项目,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地位持续巩固提升;改革开放时期,中央先后将成都列入14个计划单列市之一、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明确成都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城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在成都交汇叠加,《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成都列入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省委要求成都坚持把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统领,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国前列,力争早日迈入世界级城市行列。这既是党中央和省委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成都提升能级位势的重大历史机遇。



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依托国家重大功能布局和重大改革赋能,持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文化影响力和美好生活创造力,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好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





从当前与长远相关联的视角看,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路径选择




现代化是世界潮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从党的七大提出“要尽最大努力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到党的八大将实现“四个现代化”写入党章,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始终为了建设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于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在国家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央先后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这些国家试点示范尽管设立目的、基本要求、路径导向存在差异,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题。


成都作为全国第4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超大城市,正处于城市能级跃升期、要素集聚增长期、发展方式转型期、动力转换攻坚期、改革创新关键期、现代治理提升期,这既是成都在新阶段发展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建设共性特点的现实映射。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明确赋予成都“两新”时代使命和“三个示范区”发展定位,其深层次的考量是发挥成都生态本底良好、发展活力强劲等比较优势,创新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子,为全国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立足超大城市的阶段特征和演进规律,全面落实“三新一高”发展要求,着力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在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





从局部与全局相衔接的视角看,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更好服务国家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规律趋势,科学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全国区域发展实现全局性、系统性、格局性的重大跃升。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框架下成都重要而独特的战略定位,是党中央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安排,是省委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带动全省“干支”联动协同发展的战略牵引,是成都提高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战略路径,有利于依托国家重大功能布局、重大改革赋能等战略机遇,厚植成都高品质宜居优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提升极核主干能级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省干支协同和成渝双核联动,加快构筑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自觉把公园城市示范区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格局下、放在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中去思考谋划,以更高站位提升主干发展能级、发挥极核带动作用,引领推动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经济圈—发展全局”的战略闭环,为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贡献更多力量。




从发展与共享相统筹的视角看,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满足市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承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宜居是成都闻名于世的靓丽名片,无论是天府之国的物阜民丰,还是生活城市的巴适安逸,无不镌刻着幸福成都的美好印迹。


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质公共服务、社会公平正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统筹城市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更好统筹物质与精神、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是当前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立足成都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和良好的人口经济承载基础,着眼更好回应市民高层次全周期生活需求、持续优化城市宜居宜业品质,致力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尽其才的就业创业机会,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最终指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鲜明主题和价值追求。



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立足成都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和良好的经济人口承载基础,促进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巴适安逸与创新创造相得益彰、历史文化与开放时尚交相辉映,着力将示范区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城市特质更加鲜明,让每一位生活在成都的市民都能感受城市的温暖和社会的温度。


历史的发展,远比任何宏大的叙事更令人深思。未来的长卷上,将留下什么样的印记?要想把这问号拉直,最好的回答就是行动。我们要贯通两个百年、站位“两个大局”,深刻认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考量和时代使命,始终昂扬向上、只争朝夕、攻坚克难、敢为人先,在工作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胜利。


(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课题组成员: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郑鉴洋、白飞、刘青松、唐松)





推荐阅读


理论周刊|贾康: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城市能级


对话新青年|艾洋:扎根基层文化建设的斜杠青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编辑 周杨云

图片 成都日报资料图

校对 王戬

审核 庄伟伟 饶竹舟 单正华

监制 吴东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