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阁“故”事 | 黄阁这座祠堂曾是抗日秘密据点?

黄阁新声
2024-10-15


关于黄阁的宗祠

你最熟悉的是不是麦氏大宗祠

其实黄阁还有另一家百年祠堂

并且它曾经还是抗日秘密据点

它就是张氏宗祠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

张氏宗祠的前世今生





张氏宗祠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后有过多次重修和修缮。祠堂坐西向东,建筑占地面积578.45平方米。


走近发现,祠堂的前面是一开阔的地坪,门面用花岗岩石板筑砌,正中为“张氏宗祠”石刻石匾,门头地面铺砌代表“官衔”的一字平石阶。祠堂深三进,有着灰塑雕花博古脊和青砖墙,屋顶上覆盖着碌灰墙瓦。



进入祠堂,中后堂的屏门上悬挂阳刻“懿文堂”木牌匾,明间堂上设有神龛,两廊墙楣有重绘的戏曲人物壁画,右廊墙上嵌有清乾隆二十一年、民国31年、1999年重修碑记。



祠堂二进的支柱上挂有楹联,“懿德继承克俭勤耕创业兴家毋负先人遗训,文风尤在相亲互爱培孺养老勉为后辈发扬”“珠江水流古海天宝物华友良先祖创伟业,榕山常绿大井地灵人杰懿文后代展宏图”。


张氏宗祠是南沙现存规模较大,保留清代风格的祠堂建筑,见证了大井村历史变迁,同时也保存了大井的文化底蕴。





1937年,张氏宗祠从原先的私塾改为榕山小学,成为黄阁第一个抗日战争宣传阵地。


这里曾经掩护了一批共产党员,他们在这里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漫画、排话剧,传递进步思想,利用节日进行游行宣传;一边承担联络员的工作。


这些进步人士中,名气最响亮的当属写出《香飘四季》《山谷风烟》《羊城暗哨》等作品的著名小说家、剧作家陈残云和历史名人刘公亮



1937年,张氏宗祠从原先的私塾改为榕山小学。榕山小学由黄阁镇大井村村民张志鸿正式创立,本村的孩子们不花钱就能学习知识。张志鸿7岁就进入私塾念书,1933年到香港读英文书院就读。在英文书院读书期间,他和陈残云成为好朋友。


陈残云后来回忆道:“我很羡慕他的生活。张爱好文艺,也懂得一些政治,见了面有很多话谈,他思想上倾向共产党。我觉得他很有学问,有空时便去找他。”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志鸿在1937年创办榕山小学,邀请好友陈残云和刘公亮到榕山小学教书


当时陈残云在广州市区创办《广州诗坛》,一时间,进步的文化人云集广州 ,广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日救亡文化中心。后来由于遭受不断空袭,陈残云应张志鸿之约,来到黄阁的榕山小学,月薪二十五元双毫银元。陈残云负责全校的语文课,兼对外宣传。


爱国人士陈残云画像(图源:印象南沙)


彼时的黄阁由于地处番禺、东莞、中山三地交界处,属“三不管”地带,是日伪势力管控相对薄弱的地区,一时成为逃亡的革命志士的避难所,也为他们开展敌后斗争创造了条件。




当年,一大批热血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黄阁榕山小学和黄阁中心国民学校,在文化战线上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两所学校的创办人都是黄阁镇大井村人张志鸿,在张志鸿的支持下,两所学校宣传抗日救亡理念,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也掩护了众多革命志士。


这些革命志士出墙报、演话剧,传播进步思想,宣传发动群众,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积蓄力量,并从黄阁走向更加广阔的抗战救亡和民族解放战场。



陈残云为取得更好的宣传效应,与学生一起排练并演出了三幕剧本《盲哑恨》,除此之外,在任教期间他还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铁蹄下的歌手》和《怀念远方》《告诉孩子》等著作。



除了诗歌和戏剧,他们还在街上贴满反映人民困苦生活和抗日的宣传画,老师们利用节日进行游行宣传和演讲,黄阁人民的抗战意识和热情逐步被点燃。


在战火中,这些革命志士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在黄阁播种下不少革命的好苗子。直到耄耋之年,当年的师生们心中仍有一个黄阁情结,后来这些故事都在张润超(大井小学退休校长)等人的笔耕之下,集结成为一本《凤凰之光》,为后人细数当年黄阁革命往事。



与黄阁有关的历史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

欢迎各位街坊后台留言~






来源|广州日报、文明南沙、印象南沙公众号

参考 | 《黄阁镇志》

编审|黄阁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宣传)




往期推荐

黄阁“故”事 | 这个以“井”为名的村,藏着多少历史?





黄阁“故”事 | “双虎岛”上真的有老虎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阁新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