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石创造金霞:数据驱动产业发展 | 解码数字新浙商No.52

数字经济学会 数字经济发布 2024-04-11

乞火不若求燧,火石希望成为数据驱动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火石创造 金霞

 



金霞的出现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我的工作环境中男士居多,大家通常都穿黑色、灰色、蓝色为主,所以我喜欢穿彩色的西装,不容易淹没在人群中。”采访当天,她也穿着西装套装,职业化的着装,严谨的逻辑,娓娓道来的表达,应证了此前外界对她的评价:“真诚而专业,谦逊而温和”。

 

从北大毕业后,金霞专注于IT硬件,在通讯设备领域创业十多年。公司上市后,她回到杭州,从艰苦的创业生活抽离片刻,但创业的念头仿佛刻进了她的基因。“我是做产业出身的人,始终还是觉得投资不太有着落,投着投着手痒了,就想自己创业。”


看到很多患者面临没有治疗方案、甚至无药可用的窘境,金霞有了在生命健康领域创业的冲动。“乞火不若求燧”,2015年,她创办火石创造(下文简称“火石”)。以产业大数据为基础,从生命健康向多产业延伸,火石打造了产业大脑系统、智能招商系统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为政府提供数据驱动产业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推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从金霞到火石团队,都带着一股理想主义的信念和现实主义的实干精神:他们相信“为人人享有健康生活而奋斗”的使命,每周坚持举办“火石学堂”促进内部交流学习,以结硬寨、打呆仗的精神,服务了20+核心城市、150+生命健康产业园和数万家企业。

凭借着这股劲儿,火石在2018年就形成了商业闭环。2020年底完成了由普华资本领投、老股东望美等继续加持的新一轮融资。金霞说,最艰难的高原模式已经迈过去了,火石正加速奔跑在平原上,心之所向,一往无前。

 







  谈创业选

我们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现成的复合型人才,只能自己培养。



章丰:你是连续创业者,为什么要选择创业这个最hard的人生模式?

 

金霞:我本科在美国学习,回国后到北大读金融研究生,毕业后参与创办了一家国产通信设备企业。当时很多同学选择去保险公司、投行等机构工作,相比金融,IT的自主研发非常苦。我的初衷很朴素:国家的强大来源于企业的强大,所以我选择创业做民族品牌。尤其是斯诺登泄密事件发生后,我们更加庆幸坚持自主研发网络设备。我清楚地记得,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在我们公司的墙上即兴挥墨,写下“创新赢得尊严”,直至今日,想起这几个字都令人热泪盈眶。
 

章丰:怎么想到跨界进入生物医药产业?

 

金霞:离开上市公司后,我做了一段时间个人投资,开始关注到生物医药领域。健康是影响人类福祉的重要因素,未来一定会形成巨大的产业。同时我们目睹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疾病而支离破碎,很多患者面临没有治疗方案、甚至无药可用。一颗新药也不能治疗所有疾病,况且我们也造不出药。既然无法直接抵达患者,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性,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能够帮助到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和科学家?

 

从产业思维出发,我发现生物医药领域缺乏系统客观的数据支撑。过去在通信设备领域创业,我们很清楚,市场上有多少家竞争对手。但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者和创业者很多是“两眼一摸黑”,没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大数据等IT技术能让产业协同更高效,缩短创新周期、降低成本,助推更多前沿医学成果面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我当时就确立了使命——加速医健创新创业,人人享有健康生活。火石是一家先确定使命再逐渐形成业务方向和商业模式的公司。

 

章丰:产业大数据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火石如何搭建团队?

 

金霞:我们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现成的复合型人才,只能自己培养。每周一晚上,全员参加“火石学堂”,通过持续的培训相互学习。至今火石学堂已经举办了237期,团队已成长为一支由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医药各领域专家和产业经济学专家跨界融合的专业团队。只有当我们从组织内部形成共同语言,才能让不同学科的人有效沟通。今天,我们的CTO,一位大数据动态本体专业的博士,也能对生物技术的演进路径、医药工业全生命周期的需求、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外延发表深刻见解。


火石学堂
 
“学习和创造是我们的信仰”是火石的企业文化之一。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正能和公司走到最后的人,不是靠创始人个人魅力或者薪酬待遇,而是大家对使命的认可。


  谈产品试错与商业化

从高原下来后,你会发现平原好舒服,每个人都很亢奋,跑得飞快。



翻阅火石的产品迭代史,会看到这支跨界创新团队一路的摸索——先后推出智能医健大数据平台、产业地图、产业大脑1.0、产业大脑2.0。2017年,火石迈出了商业化的第一步,并一步步接近产业发展的本质和未来。

章丰:火石的能力建立在数据之上,构建数据的过程你认为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金霞:5年前在中国做数据应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好比我们要吃鸡蛋灌饼,得先养鸡和种麦子,因为市场上既没有鸡蛋,也没有面粉供应。没有现成的数据库,没有大数据局,要打通和建立与各个部委的数据共享,何其不易。在火石成立最初的两三年时间里,我们都在做最基础的积累:打通数据源,建立数据供应链体系,自主研发超级数据工厂……今天,火石已经完成了生物产业从“0”到“1”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建设,10000+官方数据源,互联网10万+数据采集点,建成了生命健康领域的大型产业大数据平台。

 

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数据基础设施尚未构建完成,需要打破各部委办局、地域间的壁垒,真正打造共通的数字底座。所以数字化是必由之路,这是创业者一定会面临的窘境,也是我们必须跨越的困难。

 

章丰:有了数据基础,要形成面向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也很不容易。火石如何寻找产品方向?

 

金霞:创业的前两三年,我们都在不断试错,设想了很多服务场景,也参与了很多客户需求的验证。2016年,火石上线智能医健大数据平台,收到了良好的反馈,但付费的转化率几乎为零。后来有客户需要基于数据做一份生命健康领域的规划,我们也不满足于交一份paperwork(文书作业),就把规划落地成了产业地图。我们认识到数据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产业地图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此后,我们又把对生命健康产业的研究和见解融入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里,形成了火石的核心产品——产业大脑。

 

章丰:火石的产品迭代和商业化都走得很快,有什么经验?

 

金霞:创业公司在商业化上有不同的打法,含着金钥匙或是寒门出生,谁能走得更远?或许我们借力资本能跑得比今天更快,也或许会因为金钱而迷失方向,很难说是经验还是坑。


我的第一家公司从成立到上市没有融过资,所以火石成立以来我们没有花太多精力和资本打交道,而是埋头做了两年,专注产品的打磨。我们希望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商业闭环,商业的本质就是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客户愿意买单才是对价值认可最好的反馈。对一家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形成持续、稳定、足够量的现金流,所有热闹都是空中楼阁。



近期火石完成了A轮融资,在模式已被验证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跑得更快,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优秀人才,推动业务更快发展。就像先带领团队在高原训练,每一块钱都要掰成几瓣来使用时,团队才能知道什么是效率,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当从高原下来后,你会发现平原好舒服,每个人都很亢奋,跑得飞快。



  谈产业大脑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没有人能以经验预测未来,唯有通过数据支撑决策。



“全国目前共有2000余个园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超过60个;产业领域分布于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通过火石产业大脑,可以动态追踪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状况的产业地图直观地展示在大屏上。作为推动新基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产业大脑2.0”是一个以产业大数据为平台、聚焦产业治理的基础设施。


章丰:火石产业大脑2.0在1.0的基础上有什么突破?

 

金霞:产业大脑1.0解决了数据的汇集和展示,通过数字孪生呈现产业链云图;2.0强调基于算法模型的智能分析,在数字化基础上,分析产业链的卡点、堵点所在,从而进行产业治理,强化薄弱环节。产业大脑2.0实现了从产业链云图到智能分析、最后到治理的全闭环。


火石的产业治理和产业创新生态

在产业治理方面,产业大脑通过对产业链进行实时动态的全面监测,结合产业链的分析把握产业瓶颈与发展机遇,为“建集群、强链条”和产业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提升产业治理能效。就拿招商这个事来说,火石通过算法模型和全球的企业库比对,能够精准地指产业链薄弱环节的招商对象以及不同时间点上的投资概率。就像一个漂亮姑娘不是所有时间都想嫁人,在不正确的时间找她,怎么都追不到。某天她可能被闺蜜的孩子触动了,突然间就恨嫁了,在这个时间点找上她,成功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我们的另一个基础设施聚焦在产业创新服务上。通过生物医药产业互联网平台,我们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从研发、临床、生产、上市推广等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精准匹配和在线交易,让企业创新更加容易。通过该平台,新药研发每个环节的效率提升30%-60%,成本降低30%,生物医药企业原本接近1/3的营销费用可以降到1/7。

 
章丰:国内多个省市都推出了产业发展“链长制”,重点产业链均由主要领导挂帅,产业大脑应该能够为产业链治理提供很好的支撑。
 
金霞:各地通过“链长制”推动产业链资源的协同,从组织上保障了“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目标的达成,但缺乏具体的落地路径和技术支撑。产业大脑打造了产业链的数字底座,是充分发挥“链长”指挥决策作用的工具和抓手。
 
无论企业、地区、城市还是国家的竞争力,关键都在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必须经由工具革命和决策革命。工具革命好理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决策革命的实质是把经验变成数据。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在快速发展的复杂产业中,没有人能以经验预测未来,唯有通过数据支撑决策。



  谈T型战略


城市级的治理要有一个中枢,让数据回流到统一的底座中。



2020年5月,火石中标北京市的产业大数据平台,意味着产业大脑从生命健康延伸到了多产业,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科技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都装上了一颗“大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城市级产业大脑。随后,金霞在火石五周年庆典上宣布了火石下一个5年的“T”字市场战略。

章丰:“T”字市场战略中的“一横”指的是涉及多产业的城市级产业大脑?

 

金霞:对,城市级的治理一定要有这一横,在各个产业治理过程中,形成一个专业的大脑,最终数据回流到统一的底座中。在政府建设现代化产业链体系的过程中,由一个中枢进行调度和应用整合,产业之间的协同和跨界融合存在很多重叠之处,不能人为割裂成一个个的烟囱。

 

章丰:不同产业有不同逻辑,在产业大脑横向建设的过程中,火石是否面临新的课题?

 

金霞:这是肯定的,产业大脑构建的难点在于如何将产业见解和IT技术进行融合。这是最难的,恰恰也是火石最擅长的。一方面,火石借助自身的能力积累,将海量的产业数据融合形成知识图谱。另一方面,火石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与相关各研究院所、智库建立战略合作。总之,要以最快的速度整合所有的资源服务于客户,而不是慢慢等到我们长出这样的能力。

 

章丰:所以我理解火石的“一横”是基于城市的,“一竖”是基于生命健康产业的。

 

金霞:是的,它是T型,不是π。Know-How(技术诀窍)可以复用,但在垂直应用部分,运营能力更重要,生命健康领域无法用纯数据解决全部问题。打个比方,知道钟南山院士和请到钟南山院士是两码事。对于产业发展而言,知道只解决了5%,获取资源才真正做到了100%。

 

火石未来将持续扎根生命健康产业,我们将在上游打造供应链体系,继续拓展创新型企业获取创新要素资源的途径,真正实现加速创新创业的闭环。

 

我相信生命健康产业是最容易产生产业互联网巨头的,因为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是数字化,生命健康的全生命周期是最透明、最容易被数字化、最容易被协同的。一颗新药从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到临床试验,最终生产上市,所有的过程都要上报监管,每个节点的数据都可记录、可追溯,不同于IT产品的研发。



  谈产业新基建


产业新基建正在打破传统工业时代的线性模式,走向开放、互动、互联的协同模式。



章丰:去年火石发布了《产业新基建战略白皮书》,如何定义产业新基建?
 
金霞:在国家提出的新基建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思考,什么是产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新基建必须包括两部分:以产业大脑为基础的治理基础设施、以产业互联网平台为抓手的创新基础设施,一端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一端为产业链提供创新服务。
 
产业粗放式发展到今天,人口、环境包容性的红利几乎消耗殆尽,火石“数据驱动产业发展”的洞见正在被应证。我们认为基于数据的产业治理是中国产业发展的未来。百年复兴的下半程,一定要回归到精准的治理上,依靠数据驱动。产业新基建就是产业链的数字底座。
 
章丰:报告中谈到了产业安全问题。华为受到美国的制裁,也警醒了各领域的“中国芯”困境。国内生命健康不少器械设备和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我们该如何应对该领域的供应链安全问题?
 
金霞:生物医药领域的供应链安全性问题,甚至比IT领域更加严峻。目前生物医药领域,无论是药品还是器械,70%-90%依赖于进口。疫情发生后,医用战略物资紧缺,以及全球产业链中断等,深刻影响未来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和经济贸易秩序。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还没有出现像华为在IT领域那样有影响力的企业,但中国市场足够大,国产的医药巨头指日可待,一旦形成威胁,供应链必将面临安全问题。
 
国家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这是需要举国体制来应对的问题。从产业角度,火石希望贡献我们的能力,逐一击破卡脖子的点,明确落地路径,深度把握产业治理的规律和特点;科学配置产业资源;转变产业治理模式、提升产业治理水平;去拥抱产业治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产业自主可控进入倒计时“窗口期”,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现在就要为潜在的安全隐患未雨绸缪。如果等到那时再布局,中国的创新药、创新器械会受到致命的打击,甚至比今天的芯片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章丰:我理解,产业新基建是火石对国家战略的回应和思考,我特别喜欢报告的最后部分,提出了以“新三观”的视角来看待产业新基建。

金霞:我们认为,产业新基建构建了数字世界的产业运行载体。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正在打破传统工业时代相对稳定、封闭、垂直的线性模式,走向相对开放、互动、互联的协同模式。数字世界,我们应该拥有产业三观:

世界观从“物本主义”向“数据主义”转变以数据流动为特征,数据在生产过程中持续丰富与迭代演进,最终走向智能新生。

价值观从“GDP体系”向“能力量化评价”转变这将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GDP至上的低效投入,真正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产业发展观。

人文观从“层级控制”向“扁平生态”转变产业新基建的创新设施,是专业化集群“协同化”生态组织建设的基础,中小企业发展将迈上崭新的历史台阶。





创业过程中踩过的最大的“坑”是什么?

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不匹配。


一天中如何分配工作与休息时间?

我的工作、生活和休息时间高度融合。


你有特别喜欢的书/电影吗?

最近喜欢读《孙子兵法》,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是:道、天、地、将、法,企业发展要扎扎实实地将功夫用在这五个基本要素上。


你的人生偶像是谁?


没有,我是个相对理性的人。


你认为“数字新浙商”,新在哪里?

有一定的高度,既有势能,也有力量。



延伸阅读 | 

《产业新基建战略白皮书》

「吾心所向,一往无前」火石的第一个五年征程



整理 | 蒋雷婕
编辑 | 王小猛

转载 | 合作 | 约访 请联系:

微信号 jlj781874701














关于学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