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文丨为何人人都劝我写日志?

十七 行动研究所
2024-11-2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Action#

编者按

一线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实践者,常常被鼓励写日志(尤其是参与各类培训活动的时候)。但是,写日志意味着什么?它能带来什么好处?我们又该如何写日志呢?本文尝试回应这些问题。


本文译自Mark K. Smith的Writing and keeping journals. A guide for educators and social practitioners.译文有删改,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版文章。


Mark K. Smith, Picture by Richard Hills


写作和记日志(journaling)这一习惯,常常被那些关注创造性、专业性、个人和精神成长的人们推崇为一种美德。显然,写日志令许多人收获颇丰。对Jennifer Moon(1999: 14-5)来说:


日志是一个永远在那儿的朋友,永远是一种安慰。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写,最后通常会感觉好些。它告诉我,我可以了解我的世界和我自己的事情。它代表我生活中的一个私人空间,一份美丽的孤独,也是我入睡前停下来记下这一天或当下生活的时刻。这让我能够更深刻地体验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感受,有更多的掌控感,以及对生活的确信。从不那么内向的角度看,我认为它有助于提高我的整体写作能力,它支撑着我对诗歌和创意写作的兴趣,这种兴趣有待我在生活中的一个更安静的时期来实现。此外,我认为写日志与我多年来从事的大量咨询和催眠治疗工作密切相关。它是一种支持和资源,也是一种探索的手段,尽管我不能说写日志是否将我引向了咨询,还是说,它们都是我的性格特质使然。


不过,我们也理解为什么许多人抵制写日志。我们可能不认为自己是那种以Jennifer Moon描述的方式来书写生活和经历的人。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始,或者可以如何找到时间来写作。或许我们抵制写日志,因为这是别人对我们的要求或期望——比如在参加课程或在特定领域工作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写日志的好处,特别是“学习日志(learning journal)”;为什么它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实际问题。


什么是日志

What is a journal

首先值得反思的是,什么才算一本日志?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可以是一本装订好的笔记簿,一个装满纸张的环形夹子,一个计算机磁盘上的电子粒子集合,或者一盘录音带。人们借助不同的方式记日志。从本质上讲,日志是日常之书(day book)。如Ron Klug(2002: 1)所说的,“一个记录日常事件的地方”。然而,它也远不止于此:


日志也是自我发现的工具,是集中注意力的辅助工具,是灵魂的镜子,是产生和捕捉思想的地方,是情感的安全阀,是作家的训练场,是好朋友和知己。(同上)


它与记录(logs)和日记(diaries)等有一些共同的特质:记录一段时间内的经验和事件。然而,写作和记日志也需要有意识的反思和评述。Mary Louise Holly(1989: 20)清晰说明了这一点:


它是经验的重构,和日记一样,有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但与日记不同的是,作者已经(或正在)意识到其中的差别。日记作为一种“服务手册”,是人们会时不时返回查看的书。它不仅仅记录事件和倾诉思想感情......像日记一样,日志是一个“发泄”的地方。但日志也让人了解“发泄”出来的究竟为何物......日志是一个工作文档。


所有的日志写作在某种程度上都涉及到学习进程。我们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当学习成为一个焦点时,所涉及的反思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正如“学习日记”包含的情况。对于Jennifer Moon(1999: 4)来说,这样的日志“主要基于作者反思过程的材料积累。它是在一段时间内写成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把“学习”放在“日志”前面,意味着“作者(或制定任务的人)有一个总体意图,即学习应该得到加强”(同上)。


这种日志写作有很长的历史。例如,在10世纪的日本,“皇室女官”就写过探索性日记(Rainer 2004: 5)。此外,许多世纪以来,写日志一直是寻求宗教和精神启蒙的一个重要特征(见Brinton 1972)。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人们对写日志的兴趣日益浓厚,认为它也是提高创造力和深化从业者能力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心理治疗、咨询和一些教育领域)。各种撰写和记日志的方法诞生了。其中包括强调结构化和详细探索的方法,如Ira Progoff(1975)倡导和探索的“密集日志(Intensive Journals)”,以及Tristine Rainer(1978,2004)在“新日记(new diaries)”标题下研究的更自由和有机的形式。Rainer(2004: 2)谈到记录“自然的日记(natural diary)”,“与自我的积极有目的的交流”。这样做的人:


写作、素描、涂鸦,玩转他们的想象力。他们记录直接感受、想法、兴趣和直觉所决定的一切。他们想写就写——追求快乐,也为了自我指导。


许多学者和培训师都认识到,写日志有助于正式和非正式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青年工作者就开始强调使用探索性记录(explorative recordings)。这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基于心理治疗的使用(见Goetschius和Tash 1967)。主流的教师教育者也开始注意到个人-职业日志写作的潜力(尤其见Holly 1989)。部分原因是舍恩(1983)和其他人对反思和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s)的影响。此外,日志写作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到了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日志产业”,其中有一系列的书籍、网站、培训项目和静修,甚至还有专业软件。日志也被牢牢地安置于反思性实践之中(尤其见Bolton 2005)。


写日志的好处

The benefits of writing and keeping a journal

写日志的第一个显著用途是帮助我们记住一些事情;它是一个可以回顾的记录(Holly 1989: 8)。我们可能没有时间去弄清楚此刻发生了什么——在日志中记录有助于我们未来再次抓住这个时刻,以便我们更深入地观察它。也可能是记录我们需要做的一些事情,例如,代表我们共事的人写一封信。我们把任务记下来,然后当我们有空时,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日志,挑出我们尚未完成的任务。


第二,将笔放在纸上(或将手指放在键盘上)的行为,意味着我们的大脑也参与其中。为了写作,我们必须思考。Mary Louise Holly认为,当我们“在行动刚发生时捕捉我们的故事”时,我们经常会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1989: xi)。Patsie Little对记录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通过坚持记录,我能够监督我的实践。写东西的行为往往会具体化一个特定的问题或议题,或者让我能够看到某项工作在哪些方面没有达到目标......通过这个过程,我可以确定我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我可以从后续培训中受益的领域。(1995: 36)



写日志鼓励参与和反思。


第三,写日志不仅能激发思考,还能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审视自己,审视我们的感受和行动。我们把事情写在日记本上,这些文字现在成为我们的“外部”。它们以白纸黑字出现在纸上或屏幕上。我们几乎可以把它们当作陌生人来看待——“我真的是这样想的吗?”,“这和那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我们的话可能变得更加具体,我们可以把玩它们,以另一种眼光看待它们。(见Wood 2012: 13-15)


第四,如果我们允许自己自由(免于评判的自由,以及随心所欲地写作的自由),那么我们流淌出来的话语可以把我们带去新的方向。


在没有限制或审查的情况下,你的思想可以赛跑,也可以放慢速度。它可以跳出盒子,也可以把它们转一个面。它可以建立全新的联系,或者干脆暂停,让你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熟悉的事物。它可以训练你细致地观察各种情况。它可以帮助你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甚至从那些不太受待见的东西那里学习。(Dowrick 2009: 3)


第五,把事情写进日志还能帮我们“理清思路”。在记下一些事情后,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边,以便后续考虑或采取行动。我们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只能处理这么多。试图记住这个或那个,还要处理好当前的情况,有时也意味着我们没有专注在我们真正需要专注的事物上。正如Mary Louise Holly(1989: 9)所言,“日志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梳理众多的需求和互动,并突出最重要的部分。”


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把写日志当作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意味着我们确实抽出时间来反思我们的实践和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Rainer 200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保持写日志的习惯可能加深我们的自我理解,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相信的事物更有意义。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娱乐、克制和疏导困扰我们的情绪,并获得不同的视角。我们能在更大程度上感知日常生活;对于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和周围的事情,也更能建立连接。在实践层面上,写日志既可以协助我们完成行政任务(如报告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时候,为什么),也可以帮助我们设定目标,管理我们的时间和优先事项。


开始写日志

Starting to write and keep a journal

首先要做的决定之一是确定我们的日志的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可以在三种主要形式之间选择:笔记本、装在环形夹子里的散页纸,或者通过文字处理器和笔记仪进行数字记录。每种形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前两种形式的好处是不依赖高科技,可以快速且相对自如地使用。然而,它们在搜索和组织(和重组)方面就要逊色些了。散页日志本可以被重新排序和添加,但东西也可能被拿走,这可能意味着我们会失去重要的材料。笔记本日志没有那么灵活,但确实更易培养一种持久的感觉。日志的形式值得花一点时间来做决定(但不要太长),因为选定后,我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接下来的问题之一是,何时何地进行日记写作?是否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相对不受干扰?是否有一个好的写作时机?对许多实践者来说,答案是:时机出现时便抓住它。在很多层面上,趁经历新鲜的时候来写作,有明显的优势(Holly 1989: 92)。使用像笔记本或活页纸这样的东西,确实意味着我们有时可以在与个人或小组一起工作时记下一些东西作为辅助记忆。然后我们可以在正式经历后填入细节和感受等。这里的关键之一是,不要对写日志太过重视——只要去做就行了。Ron Klug(2002: 34)提到一位大学教授给学生的建议是:“做完这些动作,你就能体会到情感(Go through the motions, and you’ll get the emotions)。”


另一个决定是日志最初应该采取什么形式。有些人喜欢从Tristine Rainer提倡的那种自由写作开始。他们只是在一定时间内写下他们脑海中出现的东西。这可以让写作变得流畅,并带出我们头脑中原先没有的想法和经验。还有人从自传体开始。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开始写学习日志的人来说,某种基本框架可能是有用的。一个好的起点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对情况/遭遇/经历的描述,包括对当时感受的一些关注;

额外的材料:事件发生后,我们注意到的或进入我们头脑的信息;

反思:回到经历中去,关注感受和评估经验(Boud et al. 1985: 26-31);(参考已发表的推文:何为反思)

要做的事情:反思很可能促使我们再次审视某种情况或进一步探索某些领域。它可能凸显需要采取的一些具体行动。我们可以做一些记录,以便日后查阅。


然而,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检验标准是它对作者来说是否适用。


有些人把我们上面提到的那种探索性日记同其他材料混在一起。一种方法是将会议记录、阅读和思考的笔记,以及更具个人和发展性倾向的写作混在一起。这种混合可能会让一些人厌烦。一种对策是坚持书写,并保留一些单独的笔记本。然而,混合写作也有一些好处。两者之间的流动既可以引发新的思路,又能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图景。C. Wright Mills认为,作为实践者,我们是“知识的工匠和女工”。我们的工作要求系统的反思,而写作和日志记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在这些日志里:


有个人经历和职业活动,正在进行的研究和计划的研究。在这个文件中,你作为一个智力工匠,将努力把你的智性活动和你作为一个人所经历的事情结合起来。在这里,你将不惧怕使用你的经验,并将其与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直接联系起来。作为一种对重复性工作的检验,你的文件也能节省你的精力。它还鼓励你捕捉“边缘思想”:各种想法可能是日常生活的副产品,在街上无意中听到的谈话片段,或者是梦。一旦注意到,就可能会激发更系统的思考,并为更直接的经验提供智性层面的关联。(Mills 1959: 196)


另一个考虑是,我们在日志中要写些什么?Ron Klug(2002: 54)为“一天结束”类型的日记提出了一套有用的启动问题。我们在此稍作修改——它们可以进一步修改,以便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能使用:


•当我回顾这一天时,我认为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

•这一天在哪些方面是独特的,与其他日子不同?

•我是否有任何特别有意义的谈话?

•我读了什么吗?我对它的反应是什么?

•在这一天里我的感觉如何?情绪的高点和低点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今天有没有发现自己在担心什么?

•这一天里,最主要的快乐体验是什么?我完成了什么?

•我有什么失败的地方吗?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我在什么时候感觉最有活力?


最后,写日志时要诚实,这很重要。写下你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你认为你应该有的感受。记录你真正的想法,而不是你认为你应该想的东西(Klug 2002: 56)。


“收获”你的日志

‘Harvesting’ your journal

学习日志和其他日志的真正好处都源于一段时间内的持续使用。因此,努力使写日志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尤其对我们提到的那种“混合型”日记,长期写作会有明显而直接的回报。我们可以把想法汇集起来,完成我们需要做的任务,并用我们针对会议、会面和各式邂逅的记录来计划和报告我们的工作。我们还可以记录下我们想与同事或导师讨论的事情。



此外,写日志带来的反思和探索,可以为我们处理不同情况或与特定个人或群体合作开辟新思路。这可能会产生直接影响。这类回报有助于我们在短期内继续写日记。


为了长期获得真正的好处,我们必须像Ron Klug(2002: 121-8)所说的那样,“收获”我们的日志。最基本的方法是阅读它们。我们可能会把重点放在令我们困扰的事件上,或者通读整篇日志,借此我们也许会收获新洞见——可能是我们的个人发展、我们的实践,或者是与我们共事的人身上的变化。我们也可能开始留意到一些模式与规律。


为日志内容编制索引也可能是有帮助的。有些人在笔记本的前几页留空,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理解我们的日志需要时间。正如Ken Plummer(2001: 152)在研究“生命故事(life stories)”时所说,这种分析很可能是“工作的真正创造性部分”。他继续说:


......它意味着对成堆的数据进行长时间的沉思和反思,直到它“有意义”、“感觉上对了”,并从中形成关键想法和主题。这也是最难描述的过程:标准的技巧是阅读并做笔记,离开并思考,在没有笔记的情况下重新阅读,做新的笔记,将笔记匹配起来,思考,重新阅读,如此反复。


我们可以先问一些基本问题。


•是否有一些经验、情况或理解让我们眼前一亮?是什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我们写在日志中的内容是否仍然“真实”?我们是否已经完全诚实,我们当时的解释是否仍然成立?从我们现在的立场和理解来看,我们的写作中是否有值得质疑的地方?

•遗漏了什么?是否有回避之处?

•我们在日志中所写的内容与我们所知道的其他实践者有关系吗?我们能否看到它与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任何更广泛的理论之间的联系?


有些人可能想把自己的日志当作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并试图对其编码,从数据中发展出理论(很像Glaser和Strauss 1967年的扎根理论研究);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依赖的是阅读、思考和重读的过程。思想和理解的光亮在这个过程中显现。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或通过阅读相关文本来加深这些理解。


结论—评估你写的日志

Conclusion – evaluating writing and keeping journals

教育不仅仅是获得和使用技术性知识或技能。它还要求我们培养一种艺术性。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者不是应用他们的技能来执行计划或绘图的工程师,他们是能够即兴创作和设计看待事物的新方法的艺术家。对舍恩(1987: 13)来说,这种艺术性是一种对智慧的运用,一种认知方式。通过与我们的经验的互动,我们能够发展出一些准则,例如,如何与小组工作或与个人一起工作。换句话说,我们学会欣赏——去觉悟和理解——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成为Elliot W. Eisner(1985; 1998)所说的“鉴赏家(connoisseurs)”。


鉴赏能力是一种欣赏的艺术。它存在于任何领域;物品的特征、进口、价值,状况,以及表演都分布其中,且是可变的,包括教育实践。(Eisner 1998: 63)


鉴赏能力包括观赏(see)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看(look)(Eisner 1998: 6)。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发展能力,命名和欣赏情形和经验的不同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能够借鉴和利用大量的信息。我们还必须能够将我们的经验和理解置于更广泛的背景下,并将它们与我们的价值观和承诺联系起来。写日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鉴赏能力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提升的。


然而,教育者不能止于鉴赏家。我们需要成为批评家。


如果说鉴赏是欣赏的艺术,那么批评就是揭露的艺术。正如杜威在《艺术即体验》中指出的那样,批评的目的是对感知进行再教育......批评家的任务是帮助我们观看。


因此......鉴赏为批评提供了对象。鉴赏是私人的,但批评是公共的。鉴赏家们只需要欣赏他们遇到的东西。然而,批评家必须通过艺术性地使用批评的披露来使这些品质变得更鲜活。(Eisner 1985: 92-93)


批评可以被看作是使他人看到某物品质的过程。正如Eisner(1998: 6)所说的,“有效的批评是感知的助产士。它使它降生,然后完善它,帮助它变得更加敏锐”。


有鉴于此,我们在评价写作和日志时可以问的最基本问题是,它们是否让我们成长为鉴赏家和批评家?另一个问题与我们针对不同的个人和团体所做的工作有关:写作和记录日志对我们工作的方向,以及我们行动的恰当性,是否产生了影响?


推荐阅读

Bolton. G. (2005) Reflective Practice. Writ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e. London: Sage. 探讨实践者如何批判性地参与他们的行动和感受的畅销文本。


Boud, David et al (eds.) (1985) Reflection. Turning experience into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这是一套很好的读物,研究了反思的本质。


Dowrick, S. (2009). Creative journal writing: The art and heart of reflection. New York: Jeremy P. Tarcher/Penguin. 名副其实的畅销书,邀请人们探索日志写作。实用、易读、有帮助。


Holly, Mary Louise (1989) Writing to Grow. Keeping a personal-professional journal, Portsmouth, New Hampshire: Heinemann. 最好的职业成长日志指南之一。本书最初是为教师编写的,它探讨了反思性写作,理解经验,为写作提供实用建议,并研究了个人和专业探究的不同层面。


Klug, Ron (2002) How to Keep a Spiritual Journal. A guide to journal keeping for inner growth and personal discovery (rev. edn.), Minneapolis: Augsburg. 这本广受欢迎的书是把写日志作为灵性实践的一个良好起点。


Moon, Jennifer (1999) Learning Journals. A handbook for academics,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Kogan Page. 介绍了学习日记,不仅探讨了它们的可能性和如何写,还对它们在教育和培训计划中的使用进行了反思。


Rainer, Tristine (1978, 2004) The New Diary. How to use a journal for self-guidance and extended creativity, Los Angeles: J. P. Tarcher Inc. 被视为经典之作。它为写作和记日志做了很好的介绍,并引入了不同的方法。


Wood, J. (2013). Transformation through journal writing: The art of self-reflection for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本书特别针对社会领域的从业人员,探讨了从日志中可以获得什么,能够采取的不同形式和方法,以及对不同技术的反思。


其他参考文献

Adams, K. (1990). Journal to the self: 22 paths to personal growth. New York, NY: Warner Books.


Brinton, Howard H. (1972) Quaker Journals.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mong Friends, Wallingford, Pennsylvania: Pendle Hill Publications.


Casewit, Curtis W. (1982) The Diary. A complete guide to journal writing, Allen, Texas: Argus.


Dewey, John (1933) How We Think, New York: D. C. Heath.


Eisner, Elliot W. (1985) The ar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 personal view. London: Falmer Press.


Eisner, Elliot W. (1998) The enlightened eye :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Glaser, B. G. and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New York: Putnam.


Goetschius, G. W. and Tash, M. J. (1967) Working with Unattached Youth. Problem, approach, metho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ittle, Patsie (1995) ‘Recording’ in P. Carter (et. al.) (eds.) Social Working, London: Macmillan.


Mills, C. Wright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lummer, Ken (2001) Documents of Life 2. An invitation to a critical humanism, London: Sage.


Progoff, Ira (1975) At a Journal Workshop, New York: Dialogue House Library.


Rainer, Tristine (1978) The New Diary. How to use a journal for self-guidance and extended creativity, Los Angeles: J. P. Tarcher Inc.


Rogers, Alan (1982)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Leicester: N.A.Y.C. Publications.


Schön, Donald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London: Temple Smith.


作者 / Mark K. Smith 

译者 / 十七

编辑 / Finn

END






#行动研究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行动研究资讯。

点点「在看」,让更多行动者「看见」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行动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